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你所願,所以應該要學習和生活中的不如意相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屢次出現一些類似的事件,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到底哪個環節出問題,又或者這些屢次發生的事件要告訴我什麼?


這些事件都有一些共同點,我遇到一件人事物讓我的某些部分被侵犯了,不管是自身權益、底線、物質的東西,事發後我都會想反擊,但最後都不得不向現實妥協,然後我會開始生氣、自卑,覺得自己聰明一點、勇敢一點就好了,最後陷入自責的迴圈裡逼自己放下。


這個過程太難受了,我總是可以看到我焦慮的內在小孩,總是歇斯底里的想抓住什麼,才發現就像沙一樣,越用力越抓不住,好像命運的一個測試,告訴我「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我所願,我應該要學習和生活中的不如意相處」。


而近日更在我姪女身上學到了一課。昨天我大姪女的朋友來我們家玩,她們在玩老師學生的辦家家酒,我大姪女當老師,但因為她扮演的老師太兇太鴨霸,所以她們就吵架不玩了,剛開始我姪女氣噗噗,阿公不斷的在一旁勸導、哄她,其中一句就是「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如你所願,你要好相處別人才想跟你玩」,雖然我姪女沒有一開始就接受,但在阿公好說歹說下終於平復心情,並想要破冰,所以挑了一條項鍊要給朋友,一開始她朋友說她不喜歡,最後改挑了一個鯊魚貼紙,她朋友也接受了。


他們就這樣,平順且絲滑的和好了,我也發現小朋友的友誼好簡單,生氣吵架後,先處理情緒,情緒過後就和好,並一起去玩其他遊戲,看到這一幕我就在想,或許小朋友比大人還會社交,處理人際關係也比大人還要聰明,事情發生後懂得各退一步,妥協退讓再找其他方式代替。


然後再檢視我最近的事件,我發現我的情緒曲線、處理事情都會有個直角,若根據曲線圖,是先從原點直線上升,然後再不斷抖動,最後出現一個尖尖的90度直角,這往往是我行動的第一步,最後發現效果不如預期,因此最後就慢慢的下滑,先是到負值,再慢慢修復自己的心情。


在這段自省的時間裡,我總是這麼直線的處理事情,往往不能讓事情圓滿,不是兩敗俱傷,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有時候甚至是倒過來,但如果我能在有限的資源做最大的努力,然後忽略「沈沒成本」向前走,或許可以活得更自在開心。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之導向的沙龍
9會員
130內容數
心之導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最近已經開始有春天的感覺了,就連北海道有時候也會出現超過5度的高溫,而在萬物復甦的季節裡,你有什麼樣的旅程也將復甦呢?一起來看看這個題目吧! ⭐️⭐️⭐️⭐️⭐️⭐️⭐️⭐️⭐️⭐️⭐️⭐️⭐️⭐️ 注意事項: 1️⃣無法每個人都能完整對應到,僅供參考 2️⃣以你的第一直覺做選擇
Thumbnail
2025/04/23
最近已經開始有春天的感覺了,就連北海道有時候也會出現超過5度的高溫,而在萬物復甦的季節裡,你有什麼樣的旅程也將復甦呢?一起來看看這個題目吧! ⭐️⭐️⭐️⭐️⭐️⭐️⭐️⭐️⭐️⭐️⭐️⭐️⭐️⭐️ 注意事項: 1️⃣無法每個人都能完整對應到,僅供參考 2️⃣以你的第一直覺做選擇
Thumbnail
2025/04/23
「這麼小的事情,有什麼好不過的!」這句話讓我意識到,原來那個總是需要別人鼓勵認同的朋友,卻無法同理別人,更忘了她經歷低潮時,我們的陪伴和澆灌,原來在她的世界裡,那個讓我痛苦到每天落淚的事情是小事,當下我知道,已經無法和她當朋友了。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Thumbnail
2025/04/23
「這麼小的事情,有什麼好不過的!」這句話讓我意識到,原來那個總是需要別人鼓勵認同的朋友,卻無法同理別人,更忘了她經歷低潮時,我們的陪伴和澆灌,原來在她的世界裡,那個讓我痛苦到每天落淚的事情是小事,當下我知道,已經無法和她當朋友了。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Thumbnail
2025/04/23
平常都是跟著閨蜜一起出去的我,準備迎來自己第一次獨旅,因為我沒有什麼生活能力,所以閨蜜挺擔心的,不過她也提供了不少建議,讓我知道了一些資訊,也希望我從這趟旅程回來後,能夠有所進步。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Thumbnail
2025/04/23
平常都是跟著閨蜜一起出去的我,準備迎來自己第一次獨旅,因為我沒有什麼生活能力,所以閨蜜挺擔心的,不過她也提供了不少建議,讓我知道了一些資訊,也希望我從這趟旅程回來後,能夠有所進步。 更多的內容歡迎到我們IG----心之導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再被他人的話語輕易傷害,是一種成長。家人常開著似有似無的玩笑,說我「能力不行、很差」、或是「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回家裡上班」。這些話語曾經深深刺痛我,也無法避免地反駁,也因此讓家人間的感情產生嫌隙。我總是思索,究竟該如何才能符合他們心中的期待。
Thumbnail
不再被他人的話語輕易傷害,是一種成長。家人常開著似有似無的玩笑,說我「能力不行、很差」、或是「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回家裡上班」。這些話語曾經深深刺痛我,也無法避免地反駁,也因此讓家人間的感情產生嫌隙。我總是思索,究竟該如何才能符合他們心中的期待。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沒學會如何克服焦慮。 讀書時想跟家人一起看電視但又擔心考試成績而不敢放鬆;工作後為了達到目標腳步不能慢下來。當想讓心情放鬆時,潛伏在我心底害怕的因子會時不時竄出來刷存在感,該玩的時候沒有好好玩,在要努力的時候也沒投注足夠的決心。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都沒學會如何克服焦慮。 讀書時想跟家人一起看電視但又擔心考試成績而不敢放鬆;工作後為了達到目標腳步不能慢下來。當想讓心情放鬆時,潛伏在我心底害怕的因子會時不時竄出來刷存在感,該玩的時候沒有好好玩,在要努力的時候也沒投注足夠的決心。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特別容易生氣,可能一件外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讓我們暴跳如雷、無法釋懷 我自己以前也會這樣,只要看到事情沒有依照我認為「應該」的方式進行,我就會大發雷霆,甚至氣到無法言語 最近一年來,我學著用另一種方式跟自己對話,問自己生氣或有情緒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真的是因為某件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裡頭時常遇到怎樣的自己? 最近我時常遇到"希望一切都做對的"的自己, 即便沒有人責備,我都會在事情沒做好、做的不夠好時,感覺到一振作噁。 若事情可能被誤會錯了,也很容易急於解釋,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個狀態讓我很辛苦,處在緊繃裡頭, 一部份覺得快要捨棄自己,一部份又汲汲營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