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雖然落腳紐西蘭幾十年了,整組團隊的規模當然沒有像澳洲團隊那麼完備。可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也和達成的營收水平相吻合。整體分公司的架構,除了銷售人員和行政助理以外,工廠裡的技術員,設備,核心產品的庫存,一應俱全。
儘管如此,我心裏暗暗擔心的層面是,紐西蘭同事的心態基本上和澳洲那邊沒有太大的不同。雖然遠在紐西蘭,但是分公司文化和工作習性一直延續著澳洲模式,也是很正常的。
稍為有些不同的是,紐西蘭經理因為手握的資源有限,再加上小市場的競爭是比較激烈。因此,他企望公司能夠對紐西蘭分公司投入更多的資源,是一直以來想要爭取,卻始終不如人意的事。
經過我對政策的完整說明,他覺得這如同給戰士打了雞血,很快可以大力攻城掠地。可是,就憑他一個人的決心就可以實現變化這麼大的策略,而獲得成功嗎?我當然預想得到他會遭遇到的問題,在回澳洲前,我要求他趕快新聘一位‘’客戶服務‘’人員。人選不需要有我們行業的經驗,最好是來自其他產業。
不喜好從同一產業聘請新進人員,一直是我職場多年的習慣。我寧可花點時間訓練,也不想檢現成的。聘用同業的利弊,見仁見智,這只是我又再一次把我的專業習慣付諸實踐而已。
由於我希望這事最好能以最快速度進行,又不會影響既有團隊的日常運營方式。我要他聘請有工作經驗的‘’二度就業‘’媽媽,先以"時薪制"聘用,這某一程度是不希望對現有團隊造成太大的衝擊。
這個職務,因為以時薪計,可以讓她上午十點上班,下午三點鐘下班,讓她可以完全照顧好家務和接送孩子上下學。要不要轉正聘用? 咱們走著瞧。
我的構想是把我和紐西蘭經理,還有新進這位時薪客服變成一個專案隊伍 (Task Force),訊息的籃框就是這位新進客服,而且也是訊息的處理機。由於紐西蘭和澳洲東岸有兩個鐘頭的時差,這樣的安排很切合我的須要。我要立竿見影,讓事情趕緊動起來。
如果把紐西蘭分公司比喻為一部老舊的小型房車,就算這位駕駛企圖心加強了,再猛踩油門,怕車速也快不起來。而且,若是操之過急,有可能對車子造成傷害。我的這個小小安排,就是在不動車子其他元件的情況下,裝一個小型渦輪增壓器,讓引擎的出力能夠加大。經過一段時日的運作,若成效良好,再來做全車改裝。
這件事是有關紐澳兩個市場行銷政策的一個實驗,其結果直接影響著我這公司未來的營業發展前景。對我而言,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因此,這個策略的施行不能只是意識型態層次的概念傳達。公司有必要放進去更多的資源,現在有限範圍的人事結構,再往前發展,還有必要添購更多生財器具。更甚者,必須加大庫存規模,以便優化對客戶的即時回應(Responsiveness)。
策略的成功與否,首先是要看它可行性的高低,再來就是啟動之後,團隊成員能否劍及履及,至關重要。我的鋪排,基本上就是把屬於“軟體”的策略概念傳達下去的同時,也把屬於“硬體”的實質系統和隊伍準備妥當,就是軟硬一起來,以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