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從外界唱衰到再創高峰: Tim Cook 如何打造蘋果帝國的霸業?
付費限定

從外界唱衰到再創高峰: Tim Cook 如何打造蘋果帝國的霸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Hi 我是 VK~

上月剛好是蘋果 WWDC 2024 大會,加上近來有許多 Apple 下任執行長接班人傳言的人選。這也是個蠻好的時機來回顧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接任蘋果執行長後有哪些創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

這期主要會聚焦在:

  • 不是「產品人」出身的庫克,為什麼讓賈伯斯親自招募他加入蘋果?
  • 庫克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讓他深受賈伯斯青睞、接任執行長?
  • 為什麼當時庫克接班,外界都在唱衰蘋果的未來?
  • 庫克時代下的蘋果,有哪些創新成功之處和失敗?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回顧庫克接任執行長這十多年間,幾乎可說為蘋果開啟了新時代的標誌。從後見之明來看,庫克無疑帶領蘋果再次成就偉大。在賈伯斯離世後,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兆美元的公司,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如今股價也翻了三倍。

但時間倒回 2011 年,庫克的接任更像是一個結束,而不是一個新的篇章。這年的 8 月 11 日,庫克接到賈伯斯的電話,這通電話確認庫克就是下任蘋果執行長,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時,外界對這消息都跌破眼鏡,幾乎鮮少在蘋果產品發表會出現的庫克會雀屏中選,甚至庫克並不在外界預測名單上。接著,開始唱衰「為什麼蘋果會注定失敗」、為什麼選了一個這麼沒有遠見的執行長等。

誰是接班人?不在外界預測接任名單上的庫克

對於接任賈伯斯的可能人選,外界當時有份心儀的名單,包含:

  • Jony Ive

外界當時普遍認為,在賈伯斯後,下一位最有遠見的人是蘋果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Ive 在 1996 年加入蘋果,從第一代 iMac 時代開始,到接續的 iPod、iPad 和 iPhone 等都有他的參與,也和賈伯斯有近身的共識機會。無疑從產品人的角度來看,他幾乎是最適合的人選,擁有許多重要產品開發和營運的經驗。

正因如此,他想繼續設計,在蘋果擁有近乎無限的資源和創作自由,來支持他們繼續設計,經營企業對他來說,他沒有太大的興趣。此外,他更擅長管理小團隊,而不是蘋果如此龐大的業務。

這後來也反映在 Ive 的職涯中,到了 2019 年他離開蘋果,與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 成立設計公司 LoveFrom。前陣子的相關消息是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找上 Ive 討論關於以 OpenAI 技術為核心的消費性產品,希望這項產品在和 AI 互動時,可以創造更自然、直觀的體驗。

raw-image
  • Scott Forstall

除了蘋果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之外,當時另位呼聲也很高的人選是「小賈伯斯」 Scott Forstall。

Forstall 是時任 iOS 軟體資深副總裁,他運行 Macintosh 的 Mac OS X 等備受矚目的專案登上了蘋果的領導層。真正讓他知名度大開,是因為他監督 iPhone 的軟體開發。

Forstall 會有「小賈伯斯」的稱號,不僅是他將賈伯斯視為偶像之外,也和他強硬、苛刻的作風有關,甚至他還開跟賈伯斯同款的銀色賓士 SL55 AMG。

選擇一位和賈伯斯性格和特質上接近的人選,作為蘋果下任執行長似乎是個合理的猜想。但讓外界沒有想到的是,最後會是由幾乎鮮少在媒體露面、和賈伯斯性格大不相同的庫克接班。

raw-image

採購出身的庫克,為什麼被欽點?

為什麼庫克成為賈伯斯之後的蘋果執行長?

從以下這段賈伯斯對庫克的評價不難看出,他對於庫克擁有豐富採購經驗的青睞,這點也正是當年賈伯斯回任後、積極力邀庫克加入蘋果的主因:

(庫克)從採購部門出來,這恰恰是我們需要的正確背景。我意識到他和我看待事物的方式完全相同。我參觀過日本的很多工廠,我為 Mac 和 NeXT 建造了一家工廠。我知道我想要什麼,我遇到了庫克,他也想要同樣的東西。所以我們開始一起工作,不久我就相信他知道該怎麼做。他有和我一樣的願景。

1998 年賈伯斯剛回到蘋果不久,還掛著「臨時執行長」的職稱,(直到 2000 年他才放棄「臨時」),但他有個棘手難題要處理:蘋果快要破產了。

過去 Mac 在 1994 年取得不錯成績,讓他們年收超過 90 億美元,但隔年微軟推出了更便宜的 Windows 95 賣出了 4000 萬台,貨架上也都銷售一空,只剩下蘋果電腦。這對蘋果無疑是個打擊,虧損數字也開始一路從 6000 多萬、7 億美元,變成 16 億美元。

為了拯救蘋果,賈伯斯不得不收拾前任執行長 Gilbert Amelio 留下的爛攤子:四個產品線 x 數十種型號。賈伯斯把龐大又複雜到不行的產品線刪減到只有四種產品:兩種桌機(一種面向消費者、另種則是面向專業人士)、兩種可攜式的硬體裝置。

縮減產品線是好事,用有限資源聚焦在產品開發上,但他們也面臨另個問題:產品準時交付。蘋果堅持為自家產品定製、設計許多零件,這些零件交給下游不同廠商做好、組裝再運到特定市場銷售,但早期他們就發生過:低估訂單數量,延遲產品交付時間。

賈伯斯不想再看到延遲產品交付的事情再次發生,他找來庫克改革蘋果的製造、分銷流程。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36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VK科技閱讀時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VK科技閱讀時間
27.1K會員
83內容數
Hi,我是 VK~ 好奇科技發展、想看懂科技趨勢和新創的眉角。決定每週記錄下那些我感興趣、還看不懂的事。這裡會聊很多科技公司、新創,他們背後的人物與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K科技閱讀時間 的其他內容
Hi 我是 VK~ 「如果我要做到第四種運氣,也就是獨特性格/角色帶來的運氣(Luck from your unique character,你是某領域的佼佼者,當機會出現,它會直接找你,因為只有你能做這件事),那我就要開始做個人品牌嗎?」 有天,上次在 Podcast 跟我們聊 Wiz 的朋友
Hi 我是 VK~ 過去介紹過幾次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的傳記,有創辦人自己寫的《張忠謀自傳》,或是很不像自傳體的《創建之道》,或是請傳記作家 Walter Isaacson 幫忙撰寫的《馬斯克傳》都討論過。隨著介紹的次數越多,也深深感受到這些故事背後極具獨特、難以複製的特性。 大概在半年到一年前,
Hi 我是 VK~ 年前《ACQUIRED》更新了最新一集,他們來到台灣訪問台積電共同創辦人張忠謀先生。看了這集後,馬上把《張忠謀自傳》上下冊找出來看,開始看後、只有後悔沒有早點看,文字非常精煉優雅,每個不同的故事,都能感受到他的真實情感。 會有這場訪談的緣由,是《ACQUIRED》主持人 Be
Hi 我是 VK~ 「如果我要做到第四種運氣,也就是獨特性格/角色帶來的運氣(Luck from your unique character,你是某領域的佼佼者,當機會出現,它會直接找你,因為只有你能做這件事),那我就要開始做個人品牌嗎?」 有天,上次在 Podcast 跟我們聊 Wiz 的朋友
Hi 我是 VK~ 過去介紹過幾次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的傳記,有創辦人自己寫的《張忠謀自傳》,或是很不像自傳體的《創建之道》,或是請傳記作家 Walter Isaacson 幫忙撰寫的《馬斯克傳》都討論過。隨著介紹的次數越多,也深深感受到這些故事背後極具獨特、難以複製的特性。 大概在半年到一年前,
Hi 我是 VK~ 年前《ACQUIRED》更新了最新一集,他們來到台灣訪問台積電共同創辦人張忠謀先生。看了這集後,馬上把《張忠謀自傳》上下冊找出來看,開始看後、只有後悔沒有早點看,文字非常精煉優雅,每個不同的故事,都能感受到他的真實情感。 會有這場訪談的緣由,是《ACQUIRED》主持人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