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胚的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來已經好久沒有坐在拉胚機前了,上一次談及有關陶瓷,竟然已經是兩年前的事。大概是一年前,曾經到過一個工作室做陶瓷,單是車程已經接近一小時,而通常與泥土玩遊戲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三四個小時就這樣過去,當時難以接受珍貴的週末一半就放在陶瓷上,於是沒有再去。


最近建立起生活習慣後,家事變得容易處理,閒暇的時間變得比較充裕。偶然發現家附近走上十多分鐘的路程,有一個小小的工作室,手上心裏癢癢的,預約了三個小時,再次感受陶泥帶給我的平靜。


工作室在河邊一個新的建築群,用貨櫃堆建出來的一個個工作室,有著不同的形式的藝術創作,做畫的,做雕塑的,做音樂的。這群建築裏還有一個巨大的木色圓拱,與展覽活動的地方鄰近,背景可以看到河對岸巨大的O2,像是外星人飛碟停泊在這裡。有時候還有新人在這裡行禮,頭戴各種色彩繽紛禮帽和帽飾的賓客,在亂糟糟的藝術家身邊走過,畫面卻很是理所當然。


從小塊的陶泥開始,伸手摸到那些白色沙泥,冷冰冰卻又是很熟悉的感覺。搓泥的手法還很是生疏,遇上再用的泥,多搓幾下就感到累了,單靠著興奮的心情驅使雙臂用力。


帶上一盆清水,坐在拉胚機前,思考著這一坨泥要變成什麼模樣。前幾天吃湯麵,碗小得放不下湯汁,或者家裡是欠一個麵碗,但今天早上喝咖啡的時候,分明想要一個新的咖啡杯,本想買一個花瓶送給關照我很久的人,還是做一個花瓶比較有心意?


感受著轉盤的速度,用力把泥團推到轉盤的中央,感受著泥的軟硬,心裏還在掙扎要做個什麼東西,最後隨便做了一個底座,拉起上來自然就會知道這個形狀要做個什麼比較好。


隨心亂做的結果,是一堆大小不一的碗盤,但就功夫而言,兩年沒有認真拉胚,結果尚算不錯,看來拉胚已經成為肌肉記憶的一部分。不過做出來的碗盤,全都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最後都變成不能走進電窯的孤兒。


最近發現,生命中許多這些人事物,給我們帶過美好的時光,最後不能修成正果,你再也看不見也摸不到他們,但那些練習卻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為了不忘記這些存在,我們嘗試紀錄,或許是為他們寫一篇深情的文章,或者是為他們紀錄當刻的樣子。我全情投入在紀錄這些存在過的證據,把記憶存在於電子網絡之中,或是在腦海長期記憶中。但人類每日上載寫入百億計記憶體,我每晚睡眠把當天的記憶封存,點滴的記憶隨著時間消亡,埋沒在全世界海量記憶之中,究竟這些沒有燒製的瓷器,代表著什麼?


翻看著我從前做陶的照片,忽然發現自己做過的陶器形狀很雷同,習慣了碗的形狀,拉胚總是控制不住手勢,不自覺地就會把陶泥拉成半圓的碗狀,即便腦海想著要拉高,還是不小心把胚口拉大。


原來紀錄的意義未必僅僅在於分享給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更重要的或許是要把記憶分享給未來的自己,雖然現在的我不知道三個月後的自己看到這些紀錄,會有怎樣的感悟,但若沒有今天的紀錄就沒有三個月後看到這些紀錄的感悟。


如果說人類的興趣與愛好是為了給我們的腦袋換檔訓練,給我們帶來更新的思維和創意,大概紀錄的意義,是為了給自己看見軌跡,為了那些全新的體驗和創意,提醒自己要偏離既定的軌道,讓興趣愛好繼續為自己帶來與生活既定不同的節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フウロ扌立的沙龍
8會員
65內容數
閒時寫寫字的人,偶爾獲得鼓勵便多寫寫,沒有心情的話便小寫寫,但希望自己無論如何總是會寫點什麼的。
2025/04/16
這個節目的娛樂性大概在於好多觀察人性的機會,而且出演者大多做出難以預料的舉動,讓整個節目娛樂性極高。但是這樣的節目也好容易給人錯覺,讓觀看者以為自己擁有上帝視覺,可以憑藉300小時的片段,評價別人的全部為人,似乎忽略了人性和人心的複雜性,同時又輕視了他人戀愛歷史中感情的積累。
Thumbnail
2025/04/16
這個節目的娛樂性大概在於好多觀察人性的機會,而且出演者大多做出難以預料的舉動,讓整個節目娛樂性極高。但是這樣的節目也好容易給人錯覺,讓觀看者以為自己擁有上帝視覺,可以憑藉300小時的片段,評價別人的全部為人,似乎忽略了人性和人心的複雜性,同時又輕視了他人戀愛歷史中感情的積累。
Thumbnail
2025/03/23
你說所有事都有盡頭,我們現在所享受和喜愛的,我們以為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體力金錢和慾望,逐漸消殆而終有一天泯滅,而我們困在年邁的軀殼裡將無法尋求更多,最後變成樓下阿伯阿婆在屋苑遊蕩坐著發呆。
Thumbnail
2025/03/23
你說所有事都有盡頭,我們現在所享受和喜愛的,我們以為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體力金錢和慾望,逐漸消殆而終有一天泯滅,而我們困在年邁的軀殼裡將無法尋求更多,最後變成樓下阿伯阿婆在屋苑遊蕩坐著發呆。
Thumbnail
2024/11/03
反正我們即將踏入30歲,而30歲的我們即將歸零重新開始,稍微長大而更認識自己,也更珍視自己的我們,將可以更自由勇敢地享受和經營每一段我們珍重的關係。 Amy,很期待我們下一次見面,很期待重新認識僅存在於十一年前記憶中的朋友,很期待認識踏入30重新開始的我們噢 (^з^)-☆
Thumbnail
2024/11/03
反正我們即將踏入30歲,而30歲的我們即將歸零重新開始,稍微長大而更認識自己,也更珍視自己的我們,將可以更自由勇敢地享受和經營每一段我們珍重的關係。 Amy,很期待我們下一次見面,很期待重新認識僅存在於十一年前記憶中的朋友,很期待認識踏入30重新開始的我們噢 (^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家中陳設的物品以及背後的故事和情感。除了介紹,也著重在承載的經歷和記憶。未來搬家時應該記錄這些角落,將這些難以言喻的情感留住。
Thumbnail
我全情投入在紀錄這些存在過的證據,把記憶存在於電子網絡之中,或是在腦海長期記憶中。但人類每日上載寫入百億計記憶體,我每晚睡眠把當天的記憶封存,點滴的記憶隨著時間消亡,埋沒在全世界海量記憶之中,究竟這些沒有燒製的瓷器,代表著什麼?
Thumbnail
我全情投入在紀錄這些存在過的證據,把記憶存在於電子網絡之中,或是在腦海長期記憶中。但人類每日上載寫入百億計記憶體,我每晚睡眠把當天的記憶封存,點滴的記憶隨著時間消亡,埋沒在全世界海量記憶之中,究竟這些沒有燒製的瓷器,代表著什麼?
Thumbnail
逐一檢視它們,我好像看見自己多年來到底累積了什麽。
Thumbnail
逐一檢視它們,我好像看見自己多年來到底累積了什麽。
Thumbnail
自從沒有上班之後,時間慢慢從生活裡的縫隙,一顆一顆滾出來,讓我把時間串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自從沒有上班之後,時間慢慢從生活裡的縫隙,一顆一顆滾出來,讓我把時間串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追著時間,不論是奔跑或是停留,我們都在時間的數字裡旋轉,轉啊轉的,總以為日子久了,就能找到人們所嚮往的永遠,當承諾再也無法撐起任何的機會與可能,殘留下的是曾經與回憶組成的回望,當爭吵大過於擁抱彼此的不完美,在對話中表現出距離,可最初的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Thumbnail
追著時間,不論是奔跑或是停留,我們都在時間的數字裡旋轉,轉啊轉的,總以為日子久了,就能找到人們所嚮往的永遠,當承諾再也無法撐起任何的機會與可能,殘留下的是曾經與回憶組成的回望,當爭吵大過於擁抱彼此的不完美,在對話中表現出距離,可最初的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Thumbnail
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行為,食物上桌前要先拍照、打卡、上傳;路見不平報警前先錄影、直播;資料下載後先存檔、備份,至於資料有沒有被閱讀則完全不重要了。而這些紀錄甚或記憶我某段過去的資料,皆反射了我的一部分,因為那些資料保存了我過去部分的時間,保存了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部分痕跡。但是如
Thumbnail
隨著電腦的普及,大大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行為,食物上桌前要先拍照、打卡、上傳;路見不平報警前先錄影、直播;資料下載後先存檔、備份,至於資料有沒有被閱讀則完全不重要了。而這些紀錄甚或記憶我某段過去的資料,皆反射了我的一部分,因為那些資料保存了我過去部分的時間,保存了我成為現在的我的部分痕跡。但是如
Thumbnail
握筆的輕繭、拿筷子的關節、抽菸的食指與中指;快速按著計算機的指尖、雙手打著鍵盤拼音、左手扶著鏡頭右手按下快門、爬音時轉過鋼琴鍵。原來身體記得,是提醒著心還記得!
Thumbnail
握筆的輕繭、拿筷子的關節、抽菸的食指與中指;快速按著計算機的指尖、雙手打著鍵盤拼音、左手扶著鏡頭右手按下快門、爬音時轉過鋼琴鍵。原來身體記得,是提醒著心還記得!
Thumbnail
什麼時候開始 書架上喜愛的書籍 一層層 鋪滿了淡淡的塵
Thumbnail
什麼時候開始 書架上喜愛的書籍 一層層 鋪滿了淡淡的塵
Thumbnail
本影片紀錄我於2024年1月2日晨間製作卡片盒筆記的過程。 5, 1, 3 記憶是由外向內,思考是由內向外 還沒想過將記憶與思考當作一對來思考。 的確,記憶由外向內,我們一天感知道的內容,透過記錄下來,成為可以內部吸收的養分。 而思考是由內向外,將吸收到的內容,用自己的邏輯自己的審美,往
Thumbnail
本影片紀錄我於2024年1月2日晨間製作卡片盒筆記的過程。 5, 1, 3 記憶是由外向內,思考是由內向外 還沒想過將記憶與思考當作一對來思考。 的確,記憶由外向內,我們一天感知道的內容,透過記錄下來,成為可以內部吸收的養分。 而思考是由內向外,將吸收到的內容,用自己的邏輯自己的審美,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