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標籤 與 自我辯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不是明天要上班,真想直接叫外送,然後吐就吐吧...」

我心裡頭正想著,反正吐完了,我還是會再回到正軌。

有時候,這種失衡也是平衡的必需吧?!


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飲食失調」的標籤

或許這標籤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實質的意義

我們用標籤套住自己,進而驅使自己、鞭策自己如何做才能與這標籤維持一個完美的距離,抑或是符合這標籤本身隨附的期待值。

比如,我給自己貼上了「飲食失調」的標籤,我的所作所為要馬就是找死似的繼續做一些「喔對!這就是飲食失調者會有的行為」諸如暴飲暴食、催吐;

要馬就是做一些「我在進行療癒飲食失調的事情」,藉此走向與這標籤掛勾,但以普世價值來說是個帶有勇氣、韌性與毅力的動態式互動關係。這標籤並非死貼著我,而我也靠著這標籤去抓取我需要但缺乏的方向感與安全感。


「吃了就吐」的狀態有什麼不好?我就問。

身體會不健康一點,會早死一點,但活那麼久要幹嘛呢?不正好符合我的需求嗎?


或許我該檢視的是「吃、吐」這件事,我的身心真的感到舒服嗎?

就算不是舒服和諧的,那這不舒服與不和諧難道是恆常不變的嗎?

會不會其實有的時候我反而是需要的呢?

會不會有的時候「吃、吐」也能為我帶來一些舒服與和諧呢?


或許該回推到動機來看

如果吃這個,我已在心裡盤算「我會吐掉它」,或許就要進一步思考「那為什麼我要吃它?」

可能是身心的某部分需要出口。

可能是自己的內在在進行某種抗辯或抗爭,於是透過外顯行為,貌似先接受,事後再將其通通吐掉,排出自己的許可空間。

這無疑是一個可以完美扮演雙面人的方法啊!

用粗暴的方式,不致得罪他人,也不會太與自己過不去。


「吃、吐」其實具備共存的和諧狀態。

當我吃了這個,但心裡並沒有盤算著要把它吐出來的念頭,只是吃完後覺得身體不舒服,所以透過吐來讓身體感受到舒服。

這時候的「吐」是一種和諧劑,而不是抵制劑(抵制那個毫無節制進食的自己)。

說到底,我該理的是吃之前的動機與念頭,而非在吐的時候才在檢討自己。


通常,處在一種「想要吃,同時又想把吃進去的食物吐掉」的狀態,是自己急著想把自己fit到某個「我應該要如此」的狀態而沒有彈性空間的時候。

比如,我好累了,但我應該且必須把這件事做完才能下班。

比如,我不想每天出門上班,但我應該且必須要符合社會與老闆的期待。

比如,我其實並不隨順,但為了不想被貼上討人厭與難搞的標籤,我盡全力演出一個隨順的自己。

太多的迫不得已相加,令人感到動彈不得與失去自由。

這時候食物所能帶給我的慰藉實在太美好了,尤其透過「催吐」,我可以毫無忌憚的吃任何我想吃的食物,犯不著處心積慮的忌口讓我感到無比自由。同時透過催吐,我貌似甭付上任何代價。


當處在「想要吃,同時又想把吃進去的食物吐掉」時,

我需要問的是「嘿!我怎麼了?」




avatar-img
25會員
99內容數
歡迎光臨。各種情緒的寓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寓 的其他內容
站在馬桶前,我像祭品,也像垃圾, 我把清出的東西當做祭品, 換一個看起來正常的自己。
刷牙可以沖淡這份刻進骨頭裡的自責。 銷毀幾分鐘前、數小時前,滯留在身體(口腔)的裡痕跡,油膩感、厚重感還有鹹香味。 幾小時前的我渴望它們,現在的我卻想將之抹殺。
現在的我,比較可以去讀、去看、去欣賞那個處在非人之境的自己。 他沒那麼糟,只是黯淡了許多,暗淡到彷彿會將光源通通吸走,讓人畏怯。 他有點兇狠,他不太在乎傷及無辜。 他有非常強硬的保護罩,他不允許自己與他人強行通過。 他擅於施展專制與暴行,說一即一,所有第二條路都該死。
起床,意味著將採入一個迷離的世界 你必須迫使自己陷入迷離——淡化感受、淡化不適、淡化抗拒 起床,代表「我死了」 但另一個我會說「我贏了」
沒事就肆無忌憚地橫生的裂痕 搞得十隻手指喪失了正常伸展的靈活
我有非常嚴重的「容貌焦慮」。 在那時,我只是以「我對自己沒自信」來表述自己對外貌如此在乎的狀態,到近兩年才知道原來這是有專有名詞的——容貌焦慮。 MM飲食,讓我徹底直球對決自己的容貌焦慮。 它不留情地讓我變胖、變腫,手部的乾癬或濕疹更甚以往十倍以上的嚴重程度...
站在馬桶前,我像祭品,也像垃圾, 我把清出的東西當做祭品, 換一個看起來正常的自己。
刷牙可以沖淡這份刻進骨頭裡的自責。 銷毀幾分鐘前、數小時前,滯留在身體(口腔)的裡痕跡,油膩感、厚重感還有鹹香味。 幾小時前的我渴望它們,現在的我卻想將之抹殺。
現在的我,比較可以去讀、去看、去欣賞那個處在非人之境的自己。 他沒那麼糟,只是黯淡了許多,暗淡到彷彿會將光源通通吸走,讓人畏怯。 他有點兇狠,他不太在乎傷及無辜。 他有非常強硬的保護罩,他不允許自己與他人強行通過。 他擅於施展專制與暴行,說一即一,所有第二條路都該死。
起床,意味著將採入一個迷離的世界 你必須迫使自己陷入迷離——淡化感受、淡化不適、淡化抗拒 起床,代表「我死了」 但另一個我會說「我贏了」
沒事就肆無忌憚地橫生的裂痕 搞得十隻手指喪失了正常伸展的靈活
我有非常嚴重的「容貌焦慮」。 在那時,我只是以「我對自己沒自信」來表述自己對外貌如此在乎的狀態,到近兩年才知道原來這是有專有名詞的——容貌焦慮。 MM飲食,讓我徹底直球對決自己的容貌焦慮。 它不留情地讓我變胖、變腫,手部的乾癬或濕疹更甚以往十倍以上的嚴重程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自己運動四年來,摸索出來的飲食觀念,學會正確的飲食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幫助。分享的飲食觀念包括三餐規律、喝足夠的水、良好的睡眠習慣、少吃零食甜食等。在飲食上也提到了一些選擇,比如肉類可以吃牛、豬,挑食少吃加工食物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那些食物的美味,月光當然都知道,是因為有著目標的緣故,而跳脫了那樣追求的範圍。但並不表示,沒有吃進這些食物就不會胖,之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來讓體重增加。因此要在一邊發掘可以列入食物清單的食物,一邊把不適合的食物剔除掉。即使自以為熱量攝取數量已經符合標準,但體重卻不是這樣
昨天再度思索 到底怎樣不會有那種 不吃好像很厭世 在這個世間了無生趣的惆悵感 該怎麼想進食這件事情 近幾年閱讀關於少食 食汁 食氣的書或影片 都在講一種意識提高後對食物降低欲望的自然反應 不過這當中提倡的人 也說明需要練習 很多很長時間的練習 首先我敞開自己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吃的快樂讓我過去願意忍受很多身體上的不舒服,包括(但不限於)腰酸背痛,腹脹(脹氣、消化慢),背長痘痘,膝蓋辛苦,瑜伽一些姿勢做不出來(尤其是肚子會擋在中間的姿勢),睡眠不好,牙艱弱,腳跟角質堆積很快(三週到一個月就要去修一次),視線模糊,筋骨僵硬,無法早起,起床昏沉…… 當然以上很多也不一定跟飲食
最近又開始了食安問題 不知道這是否是宇宙的訊息 要告訴我 自己實驗不食 食汁 是一個可以繼續的道路 也許之後還能和有緣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昨天嘗試吃了一家人都很喜歡的三明治 但一樣 還是不甚舒服 身體越發知道 輕盈 輕鬆 沒有重量感是他喜歡的狀態 欲望也是負擔
Thumbnail
在達成預定目標的路上,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狀況。就算照著他人所設定的康莊大道去走,也會有突發狀況發生。而為了維持標準體重,而自己打造自己的飲食內容,自然會因為跟他人不同,而有需要摸索的過程。換言之,別人吃什麼便當或是外賣,都與自己無關。為了降低反彈的可能性,可以預想每週會有一次很想要吃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如若有天,人的所有情緒,能利用進食的方式補充 會不會比起自己控制來的更容易平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自己運動四年來,摸索出來的飲食觀念,學會正確的飲食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有所幫助。分享的飲食觀念包括三餐規律、喝足夠的水、良好的睡眠習慣、少吃零食甜食等。在飲食上也提到了一些選擇,比如肉類可以吃牛、豬,挑食少吃加工食物等。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那些食物的美味,月光當然都知道,是因為有著目標的緣故,而跳脫了那樣追求的範圍。但並不表示,沒有吃進這些食物就不會胖,之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食物來讓體重增加。因此要在一邊發掘可以列入食物清單的食物,一邊把不適合的食物剔除掉。即使自以為熱量攝取數量已經符合標準,但體重卻不是這樣
昨天再度思索 到底怎樣不會有那種 不吃好像很厭世 在這個世間了無生趣的惆悵感 該怎麼想進食這件事情 近幾年閱讀關於少食 食汁 食氣的書或影片 都在講一種意識提高後對食物降低欲望的自然反應 不過這當中提倡的人 也說明需要練習 很多很長時間的練習 首先我敞開自己
Thumbnail
如果有在糾結吃不吃素,或許可以進來鑑賞我的觀點。
Thumbnail
吃的快樂讓我過去願意忍受很多身體上的不舒服,包括(但不限於)腰酸背痛,腹脹(脹氣、消化慢),背長痘痘,膝蓋辛苦,瑜伽一些姿勢做不出來(尤其是肚子會擋在中間的姿勢),睡眠不好,牙艱弱,腳跟角質堆積很快(三週到一個月就要去修一次),視線模糊,筋骨僵硬,無法早起,起床昏沉…… 當然以上很多也不一定跟飲食
最近又開始了食安問題 不知道這是否是宇宙的訊息 要告訴我 自己實驗不食 食汁 是一個可以繼續的道路 也許之後還能和有緣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昨天嘗試吃了一家人都很喜歡的三明治 但一樣 還是不甚舒服 身體越發知道 輕盈 輕鬆 沒有重量感是他喜歡的狀態 欲望也是負擔
Thumbnail
在達成預定目標的路上,總是會遇到各式各樣的狀況。就算照著他人所設定的康莊大道去走,也會有突發狀況發生。而為了維持標準體重,而自己打造自己的飲食內容,自然會因為跟他人不同,而有需要摸索的過程。換言之,別人吃什麼便當或是外賣,都與自己無關。為了降低反彈的可能性,可以預想每週會有一次很想要吃
Thumbnail
吃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每個人吃飯的心態都不大相同,有人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有人則是在享受美食,有人則是斤斤計較每餐的熱量。 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吃飯,我認為“好好吃飯“是多數的人所缺乏的。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如若有天,人的所有情緒,能利用進食的方式補充 會不會比起自己控制來的更容易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