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製的樹》(L’arbre en bois)
文、圖/Philippe Corentin
光書名就顯現出荒謬、哀傷感——樹,本來不就是木質的嗎?但用木材再製回樹的樣子,那還算是原本的樹嗎?
造訪mij(位於Moulin的一間兒少插畫博物館)時,正值Philippe Corentin的主題展,這位繪本頑童自上世紀八零年代開始跨足繪本創作,以卡通造型現代思維顛覆傳統童話,例如《大野狼來了!》,也在形式上爆發創意,例如:《吃人妖、大野狼、小女孩和奶油蛋糕》。
看展後,來到禮品店,最後買了這本哀傷的故事做紀念——我有病嗎?讀故事不都為了娛樂開心,怎麼挑了本傷心的兒童繪本呢?
跟書中小男孩一樣,他聽完爸爸說的床邊故事後,大表抗議:「老是千篇一律的滑稽逗趣故事,除了好笑以外就沒別的了!拜託,爸爸,可以說一則超傷心、聽了後啜泣不已的故事嗎?」
只看開頭兩頁,我既認同男孩的想法,也好奇:這是為兒童創作的圖書耶,真的可以跟小朋友說難過的故事嗎?晚安故事一定要咯咯笑嗎?
男孩的提議這下真的有些傷爸爸的心了,老爸沒晚安抱抱就落寞走出房間,留下躺在床上難以入睡的男孩和狗(是的,男孩和狗一起睡在床上!)
此刻一旁的床頭櫃看不下去,忍不住開口說話了:「我有一則關於一棵樹的故事,那也是我的親身經歷,擔保能讓你聽了超傷心的!」
於是床頭櫃講起自己還是一棵「木製的樹」的過往遭遇。
這裡書名出現,似乎是在用男孩能理解的角度來解釋—樹,木製的那種。我猜:孩子未曾見過真正的樹,概念的樹多半已是「木頭」狀態;或他認為的樹大部分是人造的、假的…不知道是否別有用意?
這株巨大濃密的樹是許多動物的庇蔭所,大家愛來它的樹影下納涼。可是,某一天下午茶後,大夥變成一副病懨懨的模樣,上吐下瀉,河水更是臭氣沖天。大家體力不佳、反應駑鈍,忽然來了一群獵人,將動物趕盡殺絕後,又來了一群伐木工。「我」就這樣被砍伐成木塊,成為了一艘木筏。
床頭櫃還挺喜歡成為一條船的,但沒想到惡夢還沒結束,「我」被又鋸、又刨、又釘、又鑽的……
聽到這裡,小男孩(和狗)都快撐不住了。但悲傷的故事還沒完呢!
「我」後來住進兩個「憂頭結面」的人睡覺的房間(誰?)幸虧每晚還有位愛搞笑的爸爸說說滑稽逗趣的故事……一直到今晚!
今晚怎麼啦?讀者們想必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小男孩(和狗)如願得到一個超傷心的故事,抱著枕頭嗚咽不已~
作者很巧妙地說了一個悲傷的真實故事,但用誇張好笑虛構的角度切入。這到底算是悲傷故事?還是滑稽故事呢?
Philippe Corentin於2022年11月7日辭世,因此有了這場主題展。他的文字用詞有點時代距離,比較劇本、台詞式的書寫,例如:爸爸走出房間後,男孩說Mais nous…On …veut pas dormir…On n’a…pas…som…meil…On…dor…mira…pas…On…veut…une…hist…toire…trist…
現在繪本強調簡潔很少看到這種形式的書寫。
但他的創作主題與觀點,放到現在相比,依然跑在前線,一路領先!
對了!封底畫了一頭牛,為什麼?牠出現在第一頁老爸說的滑稽故事裡。
「真好笑!一棵不愛牛的樹!」爸爸闔上書本說,手上書的封面正是這本圖畫書!#
*文章同步放於FB我經營近九年的【小松鼠法文繪本森林】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Wjv8bSmVXjaXFdRn/
可點進去看內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