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為了速度而生的帆船 - 飛剪式帆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從1840年末開始,美國的造船廠開始建造一種新型商船 - 飛剪式快船(Clipper Ship)。這是一種三桅帆船,他的航速較傳統帆船更快,用於長距離運輸具有較高利潤的貨物。

為了提高航速,它在水線以下的橫截面呈「V」形,尖銳的船身設計可以劈開海浪,細長的船體,較高的長寬比設計減少了航行阻力,同時高達20層樓的桅杆用於裝載大型的風帆提供充沛動力。

快船為競速而生,它不是一個穩定可靠的火炮武器平台,大英帝國皇家海軍因此並不喜歡這種船,傳統的海上戰艦採用「U」型船底,用於裝載沉重的大口徑艦炮,側舷射擊的戰列艦尤其需要穩定性。

快船的艦首桅杆斜斜的傾向海面,尖銳而傾斜的船首設計,像是一把張開的剪刀正在剪開海浪,這也許是快船(Clipper)常被翻譯飛剪式快船的原因。

在帆船設計史上,快船達到了夢寐以求的速度,過去沒有任何一種船只能達到每天行駛150~250英里的速度,這對於船主來說意味著巨大的利潤。


巴爾的摩快船

巴爾的摩快船


巴爾的摩快船


飛剪式快船的原型是巴爾的摩快船,被用於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打破大英帝國的海上封鎖,運輸美國革命所需要的物資,他們都很小,很少超過200噸排水量,為了打破英國海軍的封鎖,建造大型船隻會增加被拿捕的風險,不如建造數量眾多的小船划算。1795年至1815年之間,巴爾的摩快船的數量猛增。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其中比較著名的巴爾的摩快船有ChasseurPrince de Neufchatel和阿姆斯特朗將軍

1833年,美國建造了494噸的Ann McKim,1843年他從中國廣州裝載了茶葉,穿越太平洋返回美國西海岸僅用時92天,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他的設計在1845年建造的彩虹號(Rainbow)上得到了延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艘船被稱為歷史上第一艘真正的飛剪式快船

隨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進一步促進了快船的發展,那裏有很多人願意為了早點將採礦設備運抵礦場支付高昂的費用。有的商人用快船將北方的冰塊運往加勒比海熱帶地區銷售獲取利潤。


鴉片船

鴉片船


鴉片快船


18世紀初,快船首先用於大英帝國與中國的茶葉貿易,快船高速將茶葉運抵目的地,以保持茶葉的新鮮味道,這樣才能獲得高額利潤。那時的中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很強大,茶葉貿易將逐漸掏空大英帝國的國庫,因為當時主要用白銀付款,中國也被稱為白銀帝國。

英國東印度公司用鴉片這種毒品撬開了中國貿易的大門,大量輸入的鴉片毒害了中國人的身體與精神,源源流入中國的白銀變為源源流出,先後爆發的兩次鴉片戰爭實際是一場貿易戰爭。


蘇格蘭女傭號

蘇格蘭女傭號


茶葉快船


1839年,在蘇格蘭,造船商Alexander Hall and Sons公司建造了150噸級的蘇格蘭女傭(Scottish Maid),這是第一艘英國阿伯丁快船,用於阿伯丁 - 倫敦航線。

Hall兄弟在水箱中測試了各種船首造型,發現最有效的減少水中阻力的設計,此後被稱為阿伯丁(Aberdeen)式船首

蘇格蘭女傭號證明了這種設計的船隻迅捷可靠,此後設計被廣泛複製。最早的英國快船是為不列顛群島之間的短途貿易而建造的。隨後他們逐漸涉足從遠東到歐洲的茶葉、鴉片、香料和其他商品的貿易活動,這些船被稱為「茶葉快船」

在帆船的全盛時期,茶葉是必須以極快的速度運輸的少數商品之一,其他貨物要麼太笨重,要麼利潤不夠,不值得讓船隻和海員冒險穿越南中國海的颱風和淺灘。

帆船時代的麻煩在於,你必須根據季風設定航線,在季風季節,你才能獲得航行的充沛動力,否則就只能在海面上無所事事的浪費時間。

在19世紀中葉,英國對新鮮茶葉的需求使得來自福州或上海的第一艘運送中國茶葉的船只能夠獲得至少10%的商品溢價,建造一艘茶葉快船花費12000英鎊~15000英鎊,而他從中國運送一次茶葉就能帶回價值3000英鎊的貨物。


raw-image


大茶競速賽


英國發明了大茶競速賽(Great Tea Race),這是一個非官方的競賽,看看哪艘船能乘著季風最先將當年產的新茶從中國運到英國。

1866年9月12日的倫敦每日電訊報,發表了一篇「1866年的大茶競速賽」的文章,那一年主要的奪冠種子選手是這4艘快船:Fiery Cross(血十字:古代蘇格蘭高地人的出戰訊號),Ariel(羚羊/耶路撒冷的別稱),Taeping(太平)和Serica。

其中Fiery Cross血十字號的船長羅賓遜曾經連續獲得了1861年、1862年、1863年和1865年大茶競速賽的冠軍。而Serica是一艘全木質的快船,比其他船更加輕巧,他曾經贏得了1864年的大茶競速賽。

在裝滿茶葉之前,他們不能離開中國的港口,羚羊(Ariel)號的John Keay船長用4天的時間裝載了1萬2千箱茶葉,當時的運送費用是每噸7英鎊。

這個比賽跨越14000英里,耗時3個多月,快船從中國出港,穿過印度尼西亞的巽他海峽(Sunda Strait)進入印度洋,然後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駛入大西洋後,所有四艘船在8月29日一起經過亞速爾群島的弗洛雷斯,隨後駛向英國。

競賽途中,Fiery Cross記錄了一天行駛328英里的速度,而Ariel的記錄是一天317英里。1866年的大茶賽在英國的體育和航海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從中國福州港出航99天之後,太平和羚羊號幾乎是同時抵達英國,Serica排在第三位,他們駛入泰晤士河河口,用拖船拖曳逆流而上,羚羊號的John Keay船長租不起最新的拖船,因此最終太平號以僅僅20分鐘的優勢獲得大茶競速賽1866年的冠軍。Serica落後一個半小時獲得了第三名。Fiery Cross,血十字號,28小時後抵達,這艘往年的冠軍僅僅獲得了第四名。

太平號的船長麥金農和羚羊號的John Keay船長友好的分享了競賽獲勝的100英鎊獎金。

3年之後,1869年,蘇伊士運河建成,蒸汽船逐漸取代了快船在茶葉貿易中的地位,剩下的快船被用於在英國和澳大利亞,新西蘭殖民地間的貿易和移民運輸。直到19世紀80年代,在這條航線上依然能看到老式的風帆快船。

卡蒂薩克號(Cutty Sark)建於1869年,建造他的人相信新式蒸汽船的出現不會取代茶葉快船在茶葉貿易中的地位。它是最後一艘建成的快船,現在仍舊保存在倫敦格林威治的船塢上。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7/15
Cutty Sark這名字很有印象(因為不明白它的意思😅),遊英時朋友帶我去格林威治時見到它,生活玩家這文章讓我想起了那次愉快的旅程呢~
因為看到了商機才有了這些商船,長知識了,謝謝分享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8.2K會員
984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2025/04/14
聖加百列號是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於1497年建造,總重120噸,船上配備 20 門大砲,是瓦斯科·達伽馬艦隊首次航行印度時的旗艦。
Thumbnail
2025/04/14
聖加百列號是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於1497年建造,總重120噸,船上配備 20 門大砲,是瓦斯科·達伽馬艦隊首次航行印度時的旗艦。
Thumbnail
2025/04/13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2025/04/13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2025/02/16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2025/02/16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一、海洋歷史與水下考古_李其霖(淡江歷史系系主任) 1.海洋史研究方法,從真實的船舶遺骸,思考背後由誰打造的?何時打造的?航行路線為何?航行目的為何?船具有哪些功能?船的構造為何?及背後特定國家、特定時代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等 2.台灣周邊16世紀成為海上熱區,因沿著海岸線走。 3.廈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武裝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十一號艦,1873年1月2日下水完工,造價16萬3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長208呎,寬32呎,艙深16.5呎,吃水13.9呎,排水量1,258噸,福州廠自制主機有580匹馬力,航速約10節,乘員166人,裝備六門炮。 船艦歷史 1884年7月14日
Thumbnail
武裝運輸艦,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十一號艦,1873年1月2日下水完工,造價16萬3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長208呎,寬32呎,艙深16.5呎,吃水13.9呎,排水量1,258噸,福州廠自制主機有580匹馬力,航速約10節,乘員166人,裝備六門炮。 船艦歷史 1884年7月14日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此篇為出現在歷史中的真實船艦目錄,可以點擊連結直接查看相關船艦的歷史資料。
Thumbnail
此篇為出現在歷史中的真實船艦目錄,可以點擊連結直接查看相關船艦的歷史資料。
Thumbnail
從1840年末開始,美國的造船廠開始建造一種新型商船 - 飛剪式快船(Clipper Ship)。這是一種三桅帆船,他的航速較傳統帆船更快,用於長距離運輸具有較高利潤的貨物,為了提高航速,它在水線以下的橫截面呈「V」形,尖銳的船身設計可以劈開海浪,細長的船體,較高的長寬比設計減少了航行阻力。
Thumbnail
從1840年末開始,美國的造船廠開始建造一種新型商船 - 飛剪式快船(Clipper Ship)。這是一種三桅帆船,他的航速較傳統帆船更快,用於長距離運輸具有較高利潤的貨物,為了提高航速,它在水線以下的橫截面呈「V」形,尖銳的船身設計可以劈開海浪,細長的船體,較高的長寬比設計減少了航行阻力。
Thumbnail
風帆時代的戰列艦,指從十七世紀起在海上擔任主力作戰的武裝艦船,1840年前基本上全為木材建造的風帆戰艦,有時在水線以下包裹銅皮,動力為風帆,武器為前膛裝彈火炮,發射用於摧毀船體的圓形彈丸以及殺傷人員的霰彈、破壞帆具的鏈彈。
Thumbnail
風帆時代的戰列艦,指從十七世紀起在海上擔任主力作戰的武裝艦船,1840年前基本上全為木材建造的風帆戰艦,有時在水線以下包裹銅皮,動力為風帆,武器為前膛裝彈火炮,發射用於摧毀船體的圓形彈丸以及殺傷人員的霰彈、破壞帆具的鏈彈。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1937到1938年間提出的一款大型遠洋驅逐艦設計方案,配備3座雙聯裝150mm主砲,一座88mm雙聯裝高射砲和2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舷側裝備輕型裝甲,滿載排水量接近5000噸。本級配備了極具特色的動力系統:同時搭載巡航用柴油機和高壓蒸汽渦輪機,和萊比錫號和紐倫堡號輕型巡洋艦類似。
Thumbnail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來看看葡萄牙人航向大海的國之重寶 - 卡拉維拉帆船吧!
Thumbnail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來看看葡萄牙人航向大海的國之重寶 - 卡拉維拉帆船吧!
Thumbnail
一艘獨家改裝的43,000噸散裝貨船在海上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試用,使用混合柴油發動機和高科技自動風帆,結合風帆和動力並不是一項新特長,船隻成為當今流行的大傢伙,航運時間表也變得緊湊;風帆從商業交通中逐漸消失,但風力推進從未完全消失。
Thumbnail
一艘獨家改裝的43,000噸散裝貨船在海上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試用,使用混合柴油發動機和高科技自動風帆,結合風帆和動力並不是一項新特長,船隻成為當今流行的大傢伙,航運時間表也變得緊湊;風帆從商業交通中逐漸消失,但風力推進從未完全消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