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一道面試題 7】為什麼我們要錄取你?

【一週一道面試題 7】為什麼我們要錄取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次面試到最後一關時被問了一題「為什麼我們要錄取你?」


當下覺得有點被冒犯,但是還是說出我覺得我很努力,也適合團隊合作,重點是我想要來到這個部門和職位學習。


雖然最後運氣好有上了該職位,但是有一天我和主管在茶水間聊天時,他突然說:


「你知道當初你面試的時候有說到你希望來到我們部門學習,但是我得老實跟你說,主管有時候招募人是希望可以找到即戰力,就算不是即戰力,也要體現價值。我們不是找人來學習的」


我才知道不管是立竿見影的價值,或是值得公司投資自己未來的價值,我們都得學會包裝自己。


就像買股票一樣,如果今天老闆在法說會上面說我們公司真的很努力,投資人是不會買單的。


為什麼這個問題會被設計出來?


這個問題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在於了解受試者是否了解自身的優勢,以及他們如何表達這些優勢。


在問題背後的問題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 是受試者能不能放大自己的優勢,達到和別人的差異化,從自己能帶來的價值出發。


也因為這題有時候可能來得很突然,某種程度上是在測試受試者的臨場反應能力。是否能重新回想面試中講的事情,重新有邏輯和清晰的溝通自己的價值主張。


面試官想要看受試者能否像在推銷產品一樣,清晰有力地推銷自己。


面試官想要什麼樣的答案?


我在問這個問題時會考慮到的有包含:


受試者的態度:展現自信但不自大的態度,顯示受試者了解自己的強項並願意成長和學習。


像是產品經理的話我會希望他提到過往經驗的同時,不忘提到自己和其他同事共事的案例,如何和團隊合作一起成長。


知道自己的價值主張:我會希望看到受試者能清晰地表達自己能帶來的價值,重點放在輸出的商業價值而不是輸入的努力價值。


再來我可能會希望該產品經理提到他曾經如何重新設計某個產品功能,從而提升用戶滿意度和產品使用率。


展現長期價值:受試者需要能展示自己在短期內能帶來的價值,並且解釋自己如何能在成長曲線上成為公司的長期投資。


最後我會希望他強調過去在產品推出後如何達使用率目標,並解釋他對該公司產品和市場的了解,以及產品未來 roadmap 如何。


我們應該如何回答?


我通常遇到這樣的題目會把自己的解決辦法分成這些項目:


1,總結自己關鍵的技能和經驗:這些都應該與職位要求相符。具體說明自己的專業背景,並強調與該職位最相關的部分


2,簡單扼要地集中在最相關的重點:展示自己為該職位的契合度,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無關的細節上。這樣可以讓面試官迅速抓住重點,理解你的價值


3,強調自己帶來的價值:用一些具體的數字和事實來呈現。例如,說明我在上一份工作中如何提升了團隊效率,或是如何幫助公司節省了成本。這樣可以讓面試官清楚地看到我過去的貢獻和潛在的價值


在問題之外,我們可以在哪裡找到協同效應 (Synergy)?


這個問題除了考驗價值主張以外,還會同時審視受試者的文化相符程度。受試者可以在此刻展示自己如何與公司的文化相契合。


除了展現工作之外的企圖心外,也可以趁機讓面試官更了解紙本資料以外的自己。分享一些個人的興趣或是工作之外的成就,這有助於招募主管更看重人的特質。


最後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再次確定面試官想要找什麼樣的人才。通過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不僅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需求,也能展示積極主動和深思熟慮的特色。

avatar-img
彼得的外商隨筆
67會員
78內容數
任職外商,旅居荷蘭,分享職場日常。✏️ 著作:一週一道面試題 | 我的客服人生 | 生產力駭客 | AI 生活應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的外商隨筆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應對面試中「最困難的問題」這類提問,強調應避免過度複雜的解答,並建議使用 SCQA 和 STAR 架構來組織回答。面試官主要看的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流程,而非答案的正確性。遇到深入提問時,可以藉由提問面試官來重新組織思路,展示應變能力。透過簡單且清晰的方式,讓面試官理解應徵者的思維過程。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應對面試中的動機問題,強調需展示內在動機如挑戰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文章透過動機理論說明面試官希望了解受試者的工作驅動力和是否適合公司文化,並建議用實際案例和 STAR 架構來回答,結合個人經驗與職位需求,展現積極心態與團隊精神,避免僅提及外在獎勵如薪資。
這篇文章從招募主管的視角出發,解釋了面試中解釋「為什麼」比僅僅瞭解「做什麼」更重要。作者分享十個關鍵面試問題,並提供應對技巧,強調自我認知、企業文化的契合,以及策略性思考對於提升面試表現的關鍵作用。無論是強項、弱點,還是面試官的期待都需要有效的交流與準備,以提高錄取機會。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應對面試中「最困難的問題」這類提問,強調應避免過度複雜的解答,並建議使用 SCQA 和 STAR 架構來組織回答。面試官主要看的是解決問題的思維流程,而非答案的正確性。遇到深入提問時,可以藉由提問面試官來重新組織思路,展示應變能力。透過簡單且清晰的方式,讓面試官理解應徵者的思維過程。
這篇文章討論如何應對面試中的動機問題,強調需展示內在動機如挑戰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文章透過動機理論說明面試官希望了解受試者的工作驅動力和是否適合公司文化,並建議用實際案例和 STAR 架構來回答,結合個人經驗與職位需求,展現積極心態與團隊精神,避免僅提及外在獎勵如薪資。
這篇文章從招募主管的視角出發,解釋了面試中解釋「為什麼」比僅僅瞭解「做什麼」更重要。作者分享十個關鍵面試問題,並提供應對技巧,強調自我認知、企業文化的契合,以及策略性思考對於提升面試表現的關鍵作用。無論是強項、弱點,還是面試官的期待都需要有效的交流與準備,以提高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