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份欲望、滿足貪欲與疏於準備,
乃治理失道招致亂局的三大病因。
================================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當天下治理是依循道理時,
良馬被退回民間用於耕作;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當天下治理沒有依循道理,
戰亂四起戰馬在郊野生育。
罪莫厚乎甚欲,
沒有什麼比過份欲望所帶來的罪惡更為深重,
咎莫憯乎欲得,
沒有什麼比滿足貪欲所留下的遺害更加慘痛,
禍莫大乎不知足。
沒有什麼比不知充份準備所衍生的禍患更為重大。
故知足之為足,此常足矣。
因此知道要如何準備足夠而做足準備,
如此則能經常保持充足完備。
================================
卻:退回。
走馬:善於奔馳的馬。
糞:肥料,此指田事。
戎馬:戰馬。
罪:過失的歸因。
咎(ㄐㄧㄡˋ):災禍、過失。
憯(ㄘㄢˇ):憂傷、慘痛。
當今世局是否安穩,端視治理方面遵循道理的程度而定:有道時全民致力生產、對外交流貿易絡繹不絕,無道則社會治安敗壞、對外衝突不斷戰禍連連。治世與亂世之差別在於道的有無完缺,像是政治分裂混亂、官員貪腐成風、社會不公不義、道德良知低落、功利享樂至上、貧富差距過大、人民不堪苛政,甚至長年邊防不修致使外敵侵入等,故整治之方即針對有違道理的部份進行補救。然而古人常有「治亂世用重典」的想法,總想依靠不斷加強鎮壓力度來挽回局勢,試問秦末是不夠嚴刑峻法才導致叛亂四起嗎?還是應剖析病灶對症下藥為上。
領導者治理上的無道歸因於三個方面:甚欲、欲得與不知足。甚欲是設定了遠超乎實力的目標,俗稱野心過大或不切實際,於是在動機上埋下了罪惡的種子。欲得則為達成過份野心的過程,由於無法以正當方式實現目標,往往不擇手段如權謀詐騙、巧取豪奪、橫徵暴斂、壓榨民力、鎮壓殺戮、惡意吞併等,雖然或能如願以償,但透支的社會資源與積累的怨氣憤恨總有反噬自身的一天。最後是不知足,不知足乃疏於準備而非現代人所理解的心裏不知滿足,無論問題出在見識淺薄、沉溺安逸,亦或管理不善、貪污腐敗,體現於認知不足、對策不足、訓練不足與資源不足,當災禍發生時無法應對而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至於預防無道發生,在心態上的準備為擬定合理目標與運用適當手段,而實質準備則是<修養.維度>提到的知足四步驟:問題是什麼、問題的對策、對策的準備、準備的管道,並據以逐步準備充份,此即所謂「知足之為足,此常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