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還給自己

把自己還給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把你的心還給自己,還給終生愛著你的陌生人"-貝卡.雷維

"不辜負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文心藍

"友愛自己,能讓你劃出有助於自我茁壯的界線,並允許你做自己,在生活的各個面向上,勇於做出能發揮最大潛力的選擇"-瑪拉.格拉策爾

陸續看到幾位作者發人沈思的話,是的,我們非常習慣關注別人,卻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注,和自己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自我關懷和自我重視是建立健康身心的關鍵,尤其,當我們照顧好自己時,也才能夠能更好地關懷和支持他人,但是,往往我們都把順序搞錯了,將所有人置於自己之前,忽視自己的需求到無視的地步,長此以往,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造成負面影響

我們應該要能夠做到以下幾個重點:

1.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 這是一個確保滿足自己的需求和照顧自己的身心靈的重點,這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一個基本的生活原則,有助於維護身心健康,並使我們更能夠有效地成為他人的照顧者

2. 清楚如何愛自己: 愛自己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概念,它有助於提高自尊心、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並可以改善你與他人的關係,這需要自我關懷、自我肯定和自我照顧…等

3.了解自己的喜好: 這是愛自己的一部分,因為它有助於我們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質和幸福感,並建立更有意義的生活,當我們追求和滿足自己的喜好時,會感到更加充實和滿足,這對於愛自己和提高自尊心非常重要

4.習慣與自己獨處: 與自己獨處有助於提高自我意識及覺察、內在平靜和情感穩定,並可強化心理健康,也是一個讓我們能夠更了解自己和追求個人成長的重要習慣

5.明白身體發出的訊號:我們要學會聆聽自己身體所發出的聲音,不但有助於了解自己,也能夠幫助我們關注自己的身體和情感需求,並採取適當的行動來維護身心健康,同時業能夠預防現有問題的加劇

6.感謝身邊的一切: 感謝是一種強大的情感,也是一個美好的心態,有助於建立積極的關係和增加幸福感,感恩的態度可以讓我們更加意識到生活中的美好,並與他人建立更深刻的聯結

avatar-img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5會員
122內容數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些人因為種種因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可能會下意識尋找”沒結果”的戀人,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當他們知道自己介入他人情感時,或感覺對方無法提供足夠的信任感時,那股”我不值得”的信念,就會蒙蔽了真實感受,這種讓自己的情感不斷處在恍惚催眠,不讓自己醒過來的戀愛方式,通常被稱為”
目前被廣泛討論及推廣的"斷、捨、離”,除了是一個環保議題,同時,在心靈層面方面,也相當值得關注,在大家把家中多餘物品清除之餘,心中的負面情緒的福德坑,是否也應該處理一下了 一篇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曾提到,"外在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情緒、行為、決策以及
情緒穩定通常被視為成熟的關鍵象徵,因為它反映了一個人對情緒的處理和反應,成熟的人通常能夠適當地管理他們的情緒,並不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控制,常常我們會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以下的特徵: 1. 自我控制:成熟的人能夠有效地控制他們的情緒,以確保不會因情緒的激動或急躁而做出不明智的決定,他們能夠冷靜地處理並克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當人們說他們"別無選擇"時,通常是指他們已經做出了一個選擇,只是這個選擇可能是出於壓力、情感、習慣或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是最理想的選擇,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感到似乎無法改變這個選擇,因為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現實,這句話,達到了某種程度的自我安慰,這樣的說法可以幫助他們在壓力下感到更加安心,因為把問題
有些人因為種種因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可能會下意識尋找”沒結果”的戀人,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當他們知道自己介入他人情感時,或感覺對方無法提供足夠的信任感時,那股”我不值得”的信念,就會蒙蔽了真實感受,這種讓自己的情感不斷處在恍惚催眠,不讓自己醒過來的戀愛方式,通常被稱為”
目前被廣泛討論及推廣的"斷、捨、離”,除了是一個環保議題,同時,在心靈層面方面,也相當值得關注,在大家把家中多餘物品清除之餘,心中的負面情緒的福德坑,是否也應該處理一下了 一篇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文章曾提到,"外在環境會影響我們的認知、情緒、行為、決策以及
情緒穩定通常被視為成熟的關鍵象徵,因為它反映了一個人對情緒的處理和反應,成熟的人通常能夠適當地管理他們的情緒,並不容易受到情緒波動的控制,常常我們會在這些人身上看到以下的特徵: 1. 自我控制:成熟的人能夠有效地控制他們的情緒,以確保不會因情緒的激動或急躁而做出不明智的決定,他們能夠冷靜地處理並克
情緒管理和情緒穩定之間有著密不可分且相互影響的關係,首先,情緒管理是促進情緒穩定的工具,透過學習來辨認、理解並有效地應對情感,可以減少情緒波動,在壓力或情緒挑戰出現時,保持情緒的穩定性;同時,情緒穩定能夠支持情緒管理,當個人處於情緒穩定狀態時,能夠更容易有效地應用情緒管理技巧 當個人能夠有效地應用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當人們說他們"別無選擇"時,通常是指他們已經做出了一個選擇,只是這個選擇可能是出於壓力、情感、習慣或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是最理想的選擇,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感到似乎無法改變這個選擇,因為它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現實,這句話,達到了某種程度的自我安慰,這樣的說法可以幫助他們在壓力下感到更加安心,因為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