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暖化全世界氣候亂了套.是誰的問題.或許是因為追求方便.眼睛看到美的事.商人看到商機就大量生產.材質是什麼我相信很多消費者可能也不知道.看起來像.可是誰又會去了真正了解材質是什麼?
什麼是塑化劑
塑化劑注意事項【本篇學習重點】
1. 塑化劑的毒性會造成內分泌失調。
2. 孕婦接觸塑化劑可能影響胎兒及新生兒性荷爾蒙調節。
3. 了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的減塑撇步。
一、什麼是塑化劑?
1. 塑化劑(Plasticizers),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化學添加劑,最大用途是可以提高聚 氯乙烯(PVC)等聚合物的柔軟度、柔韌性、伸長率和耐久性。而塑膠產品製造過程為避免 塑膠原料受環境光、熱及水氣影響而發生劣化或變色,會添加重金屬鉛(lead)及鎘 (cadmium)。
2. 低分子塑化劑可用來作「定香劑」,以保持顏色、香味或光澤,常用在化妝品、保養品與 個人照護用品。
3. 高分子塑化劑常用於軟性塑膠產品及建築材料中,如:兒童玩具、PVC保鮮膜、食品包裝 材料、室內裝潢的地板或牆壁、藥品或保健食品的膠囊等。 二、接觸「塑化劑」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1. 塑化劑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其毒性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包含類似女性賀爾蒙作用, 長期大量接觸可能會對生殖健康造成影響,包括:生育率降低、流產、天生缺陷、精子數 異常、睪丸損害以及引發惡性腫瘤等。
2. 人體接觸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的最主要途徑為飲食攝入,其他途徑包含:吸入及皮膚接 觸。
3. 孕婦接觸塑化劑可能會影響胎兒及新生兒性荷爾蒙調節,造成男嬰生殖器發育不良、女童 性早熟。
4. 塑化劑進入人體後24~48小時,會經由尿液或糞便代謝排出,若長期大量會對人體健康造 成慢性影響,當停止接觸後,體內塑化劑尚可代謝排出體外。 有上述症狀不一定是塑化劑中毒,若您有上述症狀,請至急診或毒物科門診就醫
三、我該注意什麼?
1. 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的減塑撇步:
A. 少塑膠:儘量使用不銹鋼杯或馬克杯,減少一次性使用之塑膠袋、食品器具、塑膠 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不使用 含塑化劑玩具。
B. 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
C.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藥品及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 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因動物性脂肪、油脂類及內臟類會讓塑化劑更 難排出人體,故應減少攝取。
D. 吃東西前,多洗手以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
E. 多攝取天然新鮮蔬果、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
F. 多運動,以加速新陳代謝,例如:健走、跑步。
G. 哺餵母乳,避免使用含雙酚A(Bisphenol A)塑膠材質的奶嘴。 2. 購買相關產品前,可請店家提供檢驗合格證明或來源證明。
參考資料 1. 謝 佳 容 (2021 . 6 月 9 日 ) . 內 分 泌 干 擾 素 _ 塑 化 劑 . 衛 生 福 利 部 國 民 健 康 署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56&pid=14141 2. 鍾欣玲、鍾蕙如、翁世峰(2020).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合併尿液中塑化劑暴露醫療資源耗用 分 析 之 探 討 . 南 臺 灣 醫 學 雜 誌 , 16 , 82-93 。 https://doi.org/10.6726/MJST.202012_16(2).0004 3. Eales, J., Bethel, A., Galloway, T., Hopkinson, P., Morrissey, K., Short, R. E., & Garside, R. (2022). Human health impacts of exposure to phthalate plasticizers: An overview of review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58, 106903. 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21.106903 4. Zhang, X., Qi, W., Xu, Q., Li, X., Zhou, L., & Ye, L. (2022).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and thyroid: Biological mechanisms of interference and possible clinical implica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9(2), 1634–1644.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1-17027-y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來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