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浪之月》新月之下,我們都還在流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月的陰晴圓缺,是因光線反射而從各角度看來都有所差異,明明是個圓形球體,我們卻總無法看見完整的它,即便是在完美無缺的滿月背後,同時仍會有一半的黑暗面存在。那正如《流浪之月》中的每個人,我們都想活的像是個正常人,但那背後難以明說的傷口,卻始終讓我們無法成為一個社會眼中「正常」的人,因此我們只能隱藏,只能流浪。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我到死都不願意讓別人知道的事。」

更紗因家中變故被親戚家收養,卻遭受阿姨兒子的性侵害,純真的靈魂在惡意之下已遭到了撕裂。更紗逃離家中無非只是想找到一個能夠修補自己的港灣,讓她能慢慢拼起那部分已經碎裂的天真,而不讓自我被持續籠罩的陰影給吞噬。而佐伯文在雨中為她撐起了那把傘,提供給了她這個歸屬,受傷的天使終於能夠靠岸,為自己的傷口療傷。佐伯文深知自己的行為會被外界所非議,卻無法將年幼的更紗趕出家門。因為他自己也早已不見容於這個社會。生理上停止發育的他變成了那棵被母親拔除的殘缺樹苗,成了他人眼中的「瑕疵品」。面對愛情的心理也永遠無法踏入成人階段。即便外型長大了,某一部分仍停留在孩童時期,宛如被整個世界所遺棄。從此佐伯文只能隱藏著自己到死都不能說的秘密,游離在社會的邊緣,始終無法成為所謂「正常的大人」。


同時背負著不為人知的傷口,兩個殘缺的靈魂相遇於與中,聯繫彼此的是對方那股身上與自己一樣的,無處可歸的氣味。我們是流浪的,是沒有家的。如果這世界不打算給我們一個家,就讓我們自己來築一個家吧—文為更紗所打造出的那屋、那天地,是一個冰淇淋可以當晚飯吃的家,是一個沒有父母、沒有規矩,只有彼此依靠,才能感受到活著的家。文提供給更紗一個能夠安心棲身的天地,而難以與他人建立起聯繫的文,也只有更紗能夠靠近他的靈魂,孤獨的他能從更紗靈動自由的眼中得以窺見他人的情感,終於有了一個能看見外面世界的窗口。在這一刻,我們終於成為了「一般人」,當有了彼此,我們似乎就可以成為別人眼中的「正常人」。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但那個崇尚「正常」標準的世界,卻仍然沒有想像中友善。當兩人的關係被發現,陌生的男人為何要帶小女孩回家?因為他有戀童癖。小女孩為何對男人難分難捨?因為她被洗腦了。這些社會上的善良需要幫所有不正常的現象找尋合理的解釋,否則一切都是有罪的。而文與更紗的關係在這個標準的世界中,得到的就是「加害者」、「被害者」這個所謂「合理」的解釋。他們兩人必須符合人們所加諸的這層關係,才能夠融入這個無法容納他們傷痕的社會—畢竟一切都是要有理由的。


「我沒有像你想的那麽可憐喔。」

難道除了這兩人以外,這世上的每個人真的都那麼完美無缺嗎?看來並不見得,大家都一樣在尋找著自己能夠與這個世界共處的方式,當更紗與文有了彼此,但更紗的前男友,亮,卻還找不到那個出口。他在工作、外表上都無可挑剔,是別人眼中的社會菁英,是更紗同事口中的優質男友,但那深不見底的黑暗病症其實連家人都察覺得到。兒時的陰影讓他長大後也一再地害怕被拋棄,總與被別人認為「無處可去」的女孩們交往,將自己扮演成拯救他人的救世主,殊不知自己也需要被拯救。亮無法接受更紗與文的關係,來自於他一直以來習慣地將更紗看低成「可憐的被害者」,相信著是自己「選擇了」更紗,但更紗卻毅然離開了他走向了文,一夕之間,自己潛意識中定義著上下關係的這段感情地位對調,竟是自己又再次成為了被拋棄的那個人,無法接受自己低下乞求著更紗回來,強烈的自尊將他的希望化成暴力,最終成為那把刀刃,刺向了自己。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那我們再找個地方漂流就好了。」

「可憐」、「可惡」、「可悲」,這些將自己放在制高點,去針對他人經歷的評價,讓我們很簡單地用幾個詞去定義了自身與他人之間的高低關係,甚至不用去了解真實的對方。更紗被貼上了「可憐」的被害者標籤,文被貼上了「可惡」的加害者標籤,對於這個社會來說,定義上下關係本就是一個常態,每個被貼上標籤的人都逃不過被排斥的命運,然而其實每個人也都逃不過被貼上標籤的命運。所以那個看似充斥著正常人的標準社會,也不過是人與人之間,一邊相互排斥、相互蔑視、卻同時又能夠相互喜愛的世界而已。無論是亮、更紗、還是文,我們都一直在尋找著能容納真實自己的人,每個人都在試圖隱藏起自己的傷口,一邊向外試探他人,一邊嘗試愛上他人。即使被無數人排斥,總會有那個能夠接納自己的人,所以無論在哪裡,我們都仍在漂流著,尋找著某一個人,那不一定是愛情,只是一個歸處。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流浪之月》劇照(取自官方推特)


avatar-img
9會員
24內容數
電影、戲劇、書籍,在文字的道路上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燕麥Mai的筆記 的其他內容
《天文:問天》講述朝鮮歷史上最為出色的國王之一朝鮮世宗,與其重用的發明家蔣英實在一同為家國改革曆法之時,潛藏的君臣之愛以及朝臣們暗潮洶湧的心計,在王朝之中所掀起的一段腥風血雨。許秦豪導演改編自真實史實,讓觀眾重新看見讓觀眾重新看見朝鮮王朝的一代君主,勇於開創自身家國道路前的艱辛歷程。
《神棄之地》從原英文片名「The Devil All the Time」開始,就告訴我們小心惡念環伺周遭。 在這個被神所遺棄的地方,只有自我能成為唯一的救贖。而若當人無法主宰自己,信仰即成為詛咒。
「費可」—音同英文中「Fake」,利用高端的欺騙妙招,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身份,演繹著眾人慾望中最完美的那個需求對象,藉以達到目的騙取金錢。《新生》要講述的並不是一個關於騙子的故事,而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在不同的視角裡會有著各自的解讀,在事實與謊言可以任意編織的說法裡,所謂的「真相」會有確切的答案嗎?
有幸在上映第一天情人節,靠著朋友的努力搶到了《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的映後影人場,見到了電影主創:監製張震、藤井道人導演、演員許光漢、清原果耶。《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在這陣子夾帶著高話題度上映,除了主演是現在以帥度享譽東亞的台灣之光許光漢,這部台日合作電影更藉由兩位具有含金量的監製
最近第一部完食的Disney+影集《惡鬼》,由金泰梨、吳正世、洪慶主演。原本我對於這種靈異、驚悚類型的影視作品都不太有興趣,但在《惡鬼》開播時,網路上的好口碑以及對主演的盛讚才讓我稍微關注一下這部影集,尤其是看到憑藉《25,21》大紅的金泰梨,以及《弱美男英雄》的洪慶,這個搭配也吸引了我
《王者天下》以中國戰國時代為背景,講述少年信輔佐秦皇嬴政,共同奪取天下的故事。多年前曾在電視上看過動畫版,電影版本講述主角「信」因兒時玩伴「漂」作爲替身而被殺死,從而結識秦王「嬴政」並協助他將被奪走的王位搶回來的故事。初次看完,可以了解這部電影作為商業大片的成功之處。
《天文:問天》講述朝鮮歷史上最為出色的國王之一朝鮮世宗,與其重用的發明家蔣英實在一同為家國改革曆法之時,潛藏的君臣之愛以及朝臣們暗潮洶湧的心計,在王朝之中所掀起的一段腥風血雨。許秦豪導演改編自真實史實,讓觀眾重新看見讓觀眾重新看見朝鮮王朝的一代君主,勇於開創自身家國道路前的艱辛歷程。
《神棄之地》從原英文片名「The Devil All the Time」開始,就告訴我們小心惡念環伺周遭。 在這個被神所遺棄的地方,只有自我能成為唯一的救贖。而若當人無法主宰自己,信仰即成為詛咒。
「費可」—音同英文中「Fake」,利用高端的欺騙妙招,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身份,演繹著眾人慾望中最完美的那個需求對象,藉以達到目的騙取金錢。《新生》要講述的並不是一個關於騙子的故事,而是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在不同的視角裡會有著各自的解讀,在事實與謊言可以任意編織的說法裡,所謂的「真相」會有確切的答案嗎?
有幸在上映第一天情人節,靠著朋友的努力搶到了《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的映後影人場,見到了電影主創:監製張震、藤井道人導演、演員許光漢、清原果耶。《青春18x2 通往有你的旅程》在這陣子夾帶著高話題度上映,除了主演是現在以帥度享譽東亞的台灣之光許光漢,這部台日合作電影更藉由兩位具有含金量的監製
最近第一部完食的Disney+影集《惡鬼》,由金泰梨、吳正世、洪慶主演。原本我對於這種靈異、驚悚類型的影視作品都不太有興趣,但在《惡鬼》開播時,網路上的好口碑以及對主演的盛讚才讓我稍微關注一下這部影集,尤其是看到憑藉《25,21》大紅的金泰梨,以及《弱美男英雄》的洪慶,這個搭配也吸引了我
《王者天下》以中國戰國時代為背景,講述少年信輔佐秦皇嬴政,共同奪取天下的故事。多年前曾在電視上看過動畫版,電影版本講述主角「信」因兒時玩伴「漂」作爲替身而被殺死,從而結識秦王「嬴政」並協助他將被奪走的王位搶回來的故事。初次看完,可以了解這部電影作為商業大片的成功之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文以載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他知道,無論如何,生活總會繼續。而他,只是在這複雜的世界中浮沈的一個普通人罷了。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經歷了性與愛的啓蒙,卻也體會到了兩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他不再是那個天真地相信「文以載道」的少年了,但或許,這正是成長的意義所在。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看完凪良汐的《菫莊的房客》,有興趣再看她的小說,於是找來已拍成電影的《流浪的月》來看,而且看完小說的當天立即看電影,想看看影像化後的故事。 《流浪的月》的故事簡單又複雜,簡單在於主線基本上只有一條,就是男女主角的兩次相遇,複雜在於他們的關係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事實是,不管女主角說了多少遍,也始
Thumbnail
晚上,太陽緩緩的下了山之後,海洋開始沒有了像早上一樣漂亮的水藍色海水,反而是像似深淵黑暗的深藍色海水且無邊無際,也很像我那沒有著「陽光」的日常生活一樣,但和那整片的海洋不同的是,最後總有一道亮光會照進它的生活,而我並沒有這道光.......嗎?..... 朋友?根本不需
Thumbnail
《月光之下》的原著小說取材於2016年的「相模原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院殺人案」……無獨有偶,《月》跟與今年金像獎大熱作品《白日之下》同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以外人看殘疾院舍為切入角度;《白》針對光天白日下的社會制度問題,《月》則在月光底下探討人心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Thumbnail
紅月的人有沒有比較知道怎麼接納自己,調整自己了呢?記得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下次遇到情緒起伏較大時,不妨打開文章提醒自己喔!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白月光和自卑感的故事,描述了對自己價值的懷疑和對愛情的追尋。文章主要討論了面對拒絕和自我價值的挑戰,以及對愛情和存在價值的反思。
Thumbnail
這場關係如月亮對地球,無法靠近,不得生根,只能流浪,否則活不下去。 (此篇介紹小說與改編的電影作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文以載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他知道,無論如何,生活總會繼續。而他,只是在這複雜的世界中浮沈的一個普通人罷了。 在這個陌生的國度,他經歷了性與愛的啓蒙,卻也體會到了兩者之間的巨大鴻溝。他不再是那個天真地相信「文以載道」的少年了,但或許,這正是成長的意義所在。
Thumbnail
『我們害怕面對未來,也害怕面對自己』 這是一部以愛情和友誼為主題的小說,探討家庭背景、社會價值觀對年輕人的影響以及心理反應。男女主角的複雜情感糾葛讓人思索何謂正常,以及對自我展現和被愛的恐懼。此外,書中的對話反映了父權主義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以及探討個人自我認同感、歸屬感和社交接納的問題。
Thumbnail
看完凪良汐的《菫莊的房客》,有興趣再看她的小說,於是找來已拍成電影的《流浪的月》來看,而且看完小說的當天立即看電影,想看看影像化後的故事。 《流浪的月》的故事簡單又複雜,簡單在於主線基本上只有一條,就是男女主角的兩次相遇,複雜在於他們的關係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事實是,不管女主角說了多少遍,也始
Thumbnail
晚上,太陽緩緩的下了山之後,海洋開始沒有了像早上一樣漂亮的水藍色海水,反而是像似深淵黑暗的深藍色海水且無邊無際,也很像我那沒有著「陽光」的日常生活一樣,但和那整片的海洋不同的是,最後總有一道亮光會照進它的生活,而我並沒有這道光.......嗎?..... 朋友?根本不需
Thumbnail
《月光之下》的原著小說取材於2016年的「相模原市身心障礙者福利院殺人案」……無獨有偶,《月》跟與今年金像獎大熱作品《白日之下》同樣以真人真事為藍本、以外人看殘疾院舍為切入角度;《白》針對光天白日下的社會制度問題,《月》則在月光底下探討人心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首看改編自凪良汐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流浪的月》,有點消化不良,買回DVD一看再看,終於能沉澱思緒。影像有時比文字更難消化,故事涉及的「少數族群」際遇正反映人類社會的偽善,面對特殊差異時,經常會以「善良話語」掩飾自負與無知,為當事人帶來二次傷害。
Thumbnail
紅月的人有沒有比較知道怎麼接納自己,調整自己了呢?記得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下次遇到情緒起伏較大時,不妨打開文章提醒自己喔!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白月光和自卑感的故事,描述了對自己價值的懷疑和對愛情的追尋。文章主要討論了面對拒絕和自我價值的挑戰,以及對愛情和存在價值的反思。
Thumbnail
這場關係如月亮對地球,無法靠近,不得生根,只能流浪,否則活不下去。 (此篇介紹小說與改編的電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