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時間好好說明一個當下的念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為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並不是人的本性,而是經過長期反覆訓練的理性作為。
因為如果人不停下來仔細觀察,就容易陷入感官的判斷。
可是要什麼使人這種容易受到感官刺激的生物遇到變故會變得冷靜停下來思考的舉動,這就需要反覆的思考的訓練。
像小時候常聽到的「三思而後行」。
為什麼要「三思而後行」?
不就代表不這麼做,很容易陷入一些莫名其妙且不可控的惡性循環。
所以,不要為了想說話而說話,想發聲而發聲。
要清楚意識自己的每個舉動到底做了些什麼。
哪怕只是單純地發牢騷,也要知道自己為何發牢騷。
說到這⋯⋯
這時候,就忍不出想說之前遇到一個的案例。
有人想要抒發心情,他覺得不找個人說話,他會瘋掉,他也相信我方不會隨便亂說些什麼,畢竟現實生活中,交集太少,構不成什麼利益傷害。
但問題來,到了對方想要更深入的對談時,開始互動變多了。
說的話開始不如他的意時,對方就說,早知道我方是不可信的。
從頭到尾,只想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去批判他,嘲笑他。然後,對我方做出一連串的指控。
遇到這個狀況。
我是很想說「有病快去醫」。
可惜,對方真的有去醫,只是沒什麼效果。
我建議對方難過的時候,好好記錄過程,觀察自己為什麼變成這樣。
結果,我從沒想過「這世上,真的就有人只是好好記錄過程。」
他的問題與盲點,全部都在自己的紀錄上,但他就是可以紀錄而不思考,視而不見。
這種特殊的狀況,我想換做是誰,也幫不了他。
正所謂「天助自助者」。
不去自己突破這個關口跟盲點,誰也幫不了你。
我提出的方法不是最好的。
但卻是我親身體驗的。
我曾陷入泥沼中,對生活感到迷惘,也因為過於急躁,陷入無法收拾的惡性循環。
最後透過書寫紀錄,不斷地檢視自己,認識環境,才一步一步讓自己走出了泥沼。
我無法理解事情很多,但誰也不是真的萬能神通。
我試著生氣發怒,但對對方,我選擇什麼都不做。
就如一開始所說的,對方想說話,我看著對方所寫的想法。
就只是看而已。
我不聽難過的人說話。
說話的聲音太有渲染性,會造成聽者的情緒被過度感染。
我不聽難過的人說話。
難過的人在說話的當下,每個話語都是不清不楚的,親近的人得花很多力氣也能夠理清脈絡,不親近的人就只是單純被當作垃圾桶。事後,當事者還會一概否認。所以,我跟對方沒有熟到這個程度,聽與不聽沒有差別。
本來就沒什麼生活交集,本就無所得又何來的失。
就算對方因此給我負評,也不會改變我生活的步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