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焦慮也不賴①(理論篇):參照比較,焦慮無形束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什麼是焦慮?

焦慮是對未來的危險或不幸產生的憂懼預期,伴隨著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或者緊張的身體感受。預期危險的焦點可能是內在或外在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簡單來說,可以將焦慮、憂鬱與恐懼區分如下:

  • 焦慮/憂鬱
    • 焦慮:關於未來
    • 憂鬱:關於過去
  • 焦慮/恐懼
    • 焦慮:對於未知
    • 恐懼:對於已知

另外要引入一個重要觀點是情緒的激發性:

  • 高激發性情緒
    • 正面:興奮、有趣、幽默、敬畏、喜悅
    • 負面:憤怒、焦慮
  • 低激發性情緒
    • 正面:滿足、放鬆、平靜
    • 負面:悲傷、憂鬱

以下是一些有趣且重要的觀點:

  • 情緒建構論有時會將「焦慮」重新詮釋為「興奮」,這意味著在特定情境下,焦慮與興奮可能因個人解釋不同而能相互轉換。
  • 「焦慮」是高激發性情緒,「憂鬱」是低激發性情緒。
  • 奧修認為:「憤怒」是積極的悲傷;「悲傷」是消極的憤怒。它們是同一件事。
  • 「慈悲」是無瞋(憤怒),所以應屬於低激發性情緒。
  • 悲能拔苦,可能具負面性;慈能與樂,可能具正面性。
  • 幸福、滿足、放鬆、平靜屬於低激發性情緒。

二、焦慮的參照性

焦慮有幾個相關的關鍵字:對比、預期、自由、不確定性、未來、恐懼、錯失等等。其中對比、參照性似乎能成為一個統合的視角。

定義中「焦慮是對未來的危險或不幸產生的憂懼預期」,「預期」則需要在有參照的對比之下,這點可以說是時間上的參照。

1、時間上的參照

焦慮大部分是對未來時間的悲觀參照,如上面寫到「焦慮關於未來;憂鬱關於過去」。所以許多心理方法會建議我們回到當下,透過正念、心流、呼吸法等技術來減輕焦慮與憂鬱的影響。不過其問題在於,回到當下如果僅僅是一種逃避焦慮的方式,那麼長期來看,問題仍然存在。

對於未來,我們可以做出適當準備,但過度預期與擔憂可能會演變為焦慮;對於過去,適度反思有助於成長,但過度沉溺於過去可能導致憂鬱。

2、不確定性的參照

「不確定性」是關於焦慮最重要的關鍵字:

  • 確定性:已發生、不自由、不可控制、沒有選擇
  • 不確定性:未發生、自由、可控制、有選擇

齊克果提出「焦慮是自由帶來的暈眩」,佛洛姆提出「現代人無時無刻要逃避自由」,這兩者都強調了自由與焦慮之間的密切聯繫。我認為這可說是對於確定性的追求,自由伴隨責任而來,與其說逃避自由,不如說逃避自由所帶來的責任。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自由意志與不確定性相關,因為決定論、宿命論代表某種程度的未來確定性。

a、廣告行銷所導致的焦慮

在《心理摩擦力》提到「避險型吸引力」,避險型吸引力旨在引發擔憂、懷疑和焦慮感:

  • 恐懼(fear):害怕沒有採取行動或選擇錯誤,因而產生的焦慮和擔憂。
  • 損失(loss):當某個原本擁有(或有權擁有)的東西被奪走時所感受到的痛苦。
  • 風險(risk):意識到嘗試某樣新事物的背後,可能伴隨著未知的後果。
  • 後悔(regret):事先預想自己一旦做了錯誤的決定,會有什麼感覺。
  • 不耐煩(impatience):想要即刻改變的渴望。

在《影響力》也提到「社會影響的關鍵動機模式」,當「減少不確定因素」是最重要的目標時,適合使用「社會證明」及「權威」原則。

在《如何改變一個人》則提到「降低不確定性」:懷疑的種子會拖累改變的速度。催化劑靠著降低不確定性,讓人們不再裹足不前。如果輕鬆就能試用就更可能購買。

在《瘋潮行銷》提到「憤怒與焦慮會讓人做出分享,因為它們跟敬畏同樣都是高激發性情緒,它們會點燃人心中的那把火,激發我們,進而驅使我們採取行動。」

簡言之,除了身處於VUCA(易變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時代,我們還需要面臨焦慮、恐懼、錯失的廣告行銷。

b、新自由主義所導致的焦慮

在《自由主義為什麼會失敗?》提到「自由主義失敗了,但不是因為它做得不夠,而是因為它貫徹了理念。它的失敗,正是因為它的成功。」

從《倦怠社會》或許會比較容易切入:

功績社會擺脫越來越多的「否定性」,並持續解除管控,漸漸將「否定性」給揚棄。無遠弗屆的「能夠」是功績社會肯定的情態動詞。肯定的集體複數,「是的,我們可以辦到!」正足以表達功績社會的肯定性特質。

我們以為擺脫了規訓社會的「應該」、「確定性」,卻進入了功績社會的「能夠」、「選擇性」陷阱,但事實上「在『應該』和『能夠』之間並沒有斷裂,反而有連續性」。

這能銜接到《失控的熱情》所寫:

我認為熱情原則與兩個強大且已有大量文獻記載的信念緊密交織:也就是賢能制意識形態與新自由主義的個人責任說法。前者相信勞動市場從根本上是公平的,並平等獎勵那些夠勤勞又有天賦的人。新自由主義則是一種政治與經濟的意識形態,主張激進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該主義假設,透過縮減社會方案,並抵制任何可能限制自由市場的集體或再分配過程,便能達到最大程度的經濟與社會福祉。新自由主義的核心信念強調個人應該對自己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負責,政府援助與社會福利供給不但不必要,還會讓人變得消極。

在新自由主義框架下,個人即使享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卻也因此面臨更大的壓力與焦慮。然而這種「自由」實際上是一種錯覺,是種「被自由、能夠且應該自由」所形成自願自我剝削的循環。

簡言之,這是因為「我能夠」所以「我應該」的熱情思維陷阱,我以為我是能自主的、自由的,卻因為無法達成而焦慮,最終導致倦怠、疲潰(burnout)。

這裡也能留意社會的情緒勒索迷霧(FOG)三要素:恐懼(Fear)、責任(Obligation)、罪惡感(Guilt)。恐懼與焦慮有關,責任與自由有關,自由與焦慮有關。

3、錯失的參照

在《錯失恐懼》提到FOMO與FOBO:

  • FOMO:Fear of Missing Out 錯失恐懼症
  • FOBO:Fear of a Better Option 更好選擇恐懼症

其實「參照焦慮」即是由此書而來,加上《選擇經濟學》中提到的關於幸福三要點:適應、期望、社會比較。也與《選擇的弔詭》相關。


三、小結

簡言之,參照比較讓我們焦慮,有太多選擇造成決策疲乏也讓我們焦慮。不過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我們有選擇、有自由、有自主性才感到焦慮。處理焦慮的策略方法將在下幾篇中探討。

96會員
422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錢焦慮來自生活中的Debuff,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費、手機費等等,就像不斷的扣血、扣血。
加速主義最有趣在於,它與社會價值觀的方向相同,但目的相反。所以只要將目的藏在心中,其實是能優游於世俗的,他們會說「很好,繼續前進,我支持你!」
人生往往很荒謬,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的人活不成。有時候當人生終於感覺從谷底走向光明時,終於能好好享受人生時,常常就迎來場噩耗。
《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返此而死歿,故於生死全無定。」
古早味的綠豆糕、塩梅糕配茶會在鼻腔產生股特殊香氣,昨天天冷買了杯超商熱拿鐵,沒想到也意外地搭,這種消逝的古早味,正是因為其消逝性而令人回味。
5/5義興齋餅舖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金錢焦慮來自生活中的Debuff,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費、手機費等等,就像不斷的扣血、扣血。
加速主義最有趣在於,它與社會價值觀的方向相同,但目的相反。所以只要將目的藏在心中,其實是能優游於世俗的,他們會說「很好,繼續前進,我支持你!」
人生往往很荒謬,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的人活不成。有時候當人生終於感覺從谷底走向光明時,終於能好好享受人生時,常常就迎來場噩耗。
《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返此而死歿,故於生死全無定。」
古早味的綠豆糕、塩梅糕配茶會在鼻腔產生股特殊香氣,昨天天冷買了杯超商熱拿鐵,沒想到也意外地搭,這種消逝的古早味,正是因為其消逝性而令人回味。
5/5義興齋餅舖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回到本位的概念,即回歸自己在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以及不要過度承擔非自己責任的壓力,藉由回到本位,將可以活得更紮實。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以為,問題的背後都有正確答案?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解局思考:如何突破無解的死局,找到自己的活路?在翻開本書你能看到的是「思考的能力」是一項技能也是一項技術,因為「思考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所培養的個人特質,但其實現況是,我們會因為教育
Thumbnail
《逆思維》相信是很多人都曾經讀過的經典書籍。前陣子被推坑買來讀過一輪後,發現裡面真的有太多值得記錄的東西了,索性就把筆記寫成文章來分享一下 XD。 本書原名 Think Again,也就是「重新思考」的意思。作者在書中提到,人的慣性使我們在碰到意見衝突時,習慣固守觀點、牴觸不同的聲音,就像堅持信仰的
Thumbnail
如今我們在面對已經出世的AI技術,我們要一再的詢問自己,當AI出現了之後,人類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要怎麼面對我們與AI哪裡不同?
Thumbnail
【生活隨筆 #4】 與其複雜地思考它,不如單純地去看待,化繁爲簡吧~ 這幾天又開始執行了一件該做且想做的事情,結果意外地順利,於是體悟到真的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想太多只會讓自己躊躇不前,一直掛心那件事情,反而讓其他事情的進度也跟著進展不順利。 就像其他篇裡談到的極簡生活,剛開始想執行時很難
Thumbnail
【隨筆散文】光影引發的哲學思考(二)。銀河鐵道之夜 存在與否 逃離洞穴 過去這樣的假想的死亡體驗,讓我在讀那到那些美麗的詩句時,不斷好奇死亡與黑暗的連結。 當我們失去光融入黑暗、脫離人群,獨立在人群外是否還算一種存在呢?反過來說我們在光明之下就又算存在了嗎?這又讓我想到前陣子朋友推薦我去看的〈銀河鐵
Thumbnail
我手中的燈籠,使眼前黑暗的路途與我為敵。——泰戈爾 這是有天我突然想找找哲學相關的網路資料看到的哲學名言。而這句話讓我覺得特別有深意,而且也非常有畫面感。 「對啊!這世界的一切都是對比才被賦予價值的。」這句話讓我有這樣的思考。而這樣的概念又讓我聯想到道家思想某些部分。光與影的對立,這種二元論觀念,就
Thumbnail
2021年的第一次長期出差,從石川出發,足跡遍布了關東、四國、九州,總移動距離超過3000公里,而2021下半年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系列文章紀錄了我2021年10月出差時的雜感,內容有短有長、正經也有北爛,大家就抱著殺時間的心態跟我一起走一趟吧!
Thumbnail
在宗教界服務數十年,發現許多人、許多香客,跑遍全省各大小廟宇、宮壇 問過無數起駕神明、靈媒,接觸過許多宗教人士、道師、法師或號稱通靈之人 也朝山拜山拜廟、禮佛唸經超渡吃齋,樣樣都來 跑遍了大江南北,錢花了也花了,精神也耗進去了,說虔誠也蠻虔誠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回到本位的概念,即回歸自己在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以及不要過度承擔非自己責任的壓力,藉由回到本位,將可以活得更紮實。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以為,問題的背後都有正確答案?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解局思考:如何突破無解的死局,找到自己的活路?在翻開本書你能看到的是「思考的能力」是一項技能也是一項技術,因為「思考的能力」不完全是天賦,而是可以透過後天努力所培養的個人特質,但其實現況是,我們會因為教育
Thumbnail
《逆思維》相信是很多人都曾經讀過的經典書籍。前陣子被推坑買來讀過一輪後,發現裡面真的有太多值得記錄的東西了,索性就把筆記寫成文章來分享一下 XD。 本書原名 Think Again,也就是「重新思考」的意思。作者在書中提到,人的慣性使我們在碰到意見衝突時,習慣固守觀點、牴觸不同的聲音,就像堅持信仰的
Thumbnail
如今我們在面對已經出世的AI技術,我們要一再的詢問自己,當AI出現了之後,人類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要怎麼面對我們與AI哪裡不同?
Thumbnail
【生活隨筆 #4】 與其複雜地思考它,不如單純地去看待,化繁爲簡吧~ 這幾天又開始執行了一件該做且想做的事情,結果意外地順利,於是體悟到真的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想太多只會讓自己躊躇不前,一直掛心那件事情,反而讓其他事情的進度也跟著進展不順利。 就像其他篇裡談到的極簡生活,剛開始想執行時很難
Thumbnail
【隨筆散文】光影引發的哲學思考(二)。銀河鐵道之夜 存在與否 逃離洞穴 過去這樣的假想的死亡體驗,讓我在讀那到那些美麗的詩句時,不斷好奇死亡與黑暗的連結。 當我們失去光融入黑暗、脫離人群,獨立在人群外是否還算一種存在呢?反過來說我們在光明之下就又算存在了嗎?這又讓我想到前陣子朋友推薦我去看的〈銀河鐵
Thumbnail
我手中的燈籠,使眼前黑暗的路途與我為敵。——泰戈爾 這是有天我突然想找找哲學相關的網路資料看到的哲學名言。而這句話讓我覺得特別有深意,而且也非常有畫面感。 「對啊!這世界的一切都是對比才被賦予價值的。」這句話讓我有這樣的思考。而這樣的概念又讓我聯想到道家思想某些部分。光與影的對立,這種二元論觀念,就
Thumbnail
2021年的第一次長期出差,從石川出發,足跡遍布了關東、四國、九州,總移動距離超過3000公里,而2021下半年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系列文章紀錄了我2021年10月出差時的雜感,內容有短有長、正經也有北爛,大家就抱著殺時間的心態跟我一起走一趟吧!
Thumbnail
在宗教界服務數十年,發現許多人、許多香客,跑遍全省各大小廟宇、宮壇 問過無數起駕神明、靈媒,接觸過許多宗教人士、道師、法師或號稱通靈之人 也朝山拜山拜廟、禮佛唸經超渡吃齋,樣樣都來 跑遍了大江南北,錢花了也花了,精神也耗進去了,說虔誠也蠻虔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