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焦慮世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焦慮世代: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


📝閱讀心得

作者提到:

在二○一七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報告,指出全球最常見的病因不再是生理疾病,而是憂鬱症。他們早就針對發出警告,而且當時還初估這會在二○三○年左右發生。短短十年間,全球罹患憂鬱症的人數增加了近百分之二十。

有鑑於此統計數據,我想再次提問:到底什麼才是「正常」?如果四分之一的人口有某種形式的精神疾病,我們大概得推斷說不健康是相對正常的。

換句話說,憂鬱與焦慮可能是社會性的問題,這可能跟資訊快速迭代有關,或者常聽到的:

  • VUCA: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
  •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

不過改變外在是困難的,或許最根本的還是得學習與憂慮共處,畢竟憂慮是生物的本能,而作者提到的「接納」在以前文章〈放下執念的層次〉中曾寫過不贅述,作者接著寫道:

目標是完全接納:無論什麼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必須接納。這個概念清楚體現在佛教的新自由主義變體中:讓失業者或雇員練習正念,藉此直接將剝削、混亂與羞辱「從體內呼出」。這種練習長期以來受到佛教徒的質疑,這些佛教徒都將社會批評的概念理解為道德實踐。他們認為將社會發展簡化成冥想與正面的問題是不適切的。

新自由主義在《失控的熱情》亦提及:

具體來說,我認為熱情原則與兩個強大且已有大量文獻記載的信念緊密交織:也就是賢能制意識形態與新自由主義的個人責任說法。前者相信勞動市場從根本上是公平的,並平等獎勵那些夠勤勞又有天賦的人。新自由主義則是一種政治與經濟的意識形態,主張激進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該主義假設,透過縮減社會方案,並抵制任何可能限制自由市場的集體或再分配過程,便能達到最大程度的經濟與社會福祉。新自由主義的核心信念強調個人應該對自己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負責,政府援助與社會福利供給不但不必要,還會讓人變得消極。—《失控的熱情》

換句話說,憂慮的增長與新自由主義可能密切相關。

在佛陀開朗歡快的笑容中,在週末報紙迷人的影像裡,在雜誌暖心的家庭故事中,我們總是讀到相同訊息:你必須感覺幸福快樂!針對這種意識形態的轟炸,接納實際狀況確實是有效的解藥。但是,如果擔憂和其他「負面情緒」要靠接納才會消失,那接納也只是虛有其表罷了。

不論此書的「你必須感覺幸福快樂!」,或《失控的熱情》一書提及的「熱情」,到「你們要自立自強啊!」,這些曲解「自我決定論」的意識形態實則掩蓋了社會的問題。

尤有甚者,例如企業引進冥想、接納取向的課程來提高生產力,本身其實與冥想、接納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馳,我覺得冥想、接納取向部分已成為「習得性無助」之幫兇,就如同「老闆要員工心懷感恩」一般,以前我對這種假正向思維覺得噁心,不過現在只會拿來調侃:

  • 貧富差距?你要心懷感恩啊,想想世界上的難民,你跟難民也是貧富差距啊!
  • 工作被剝削?你要自立自強啊!不爽不要做啊,你有離職的自主權阿!
  • 物價上漲?沒人逼你買啊,你除了接受物價上漲的事實還能怎麼樣?要正向思考阿!
  • 沒錢?景氣黃紅燈、大盤指數又創新高,沒賺的盆滿缽滿是你的問題吧!
  • 工作壓力大?你要冥想啊!要感恩啊!要接納啊!要有抗壓力啊!拿出熱情來啊!

這種「想想好像也對」的假積極思維,應是新自由主義的變體,「新自由主義的核心信念強調個人應該對自己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負責,政府援助與社會福利供給不但不必要,還會讓人變得消極。」,而這種啞巴吃黃蓮的狀態(相信一切問題都出在自己身上),可能是現代普遍憂慮的原因之一。

avatar-img
101會員
451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焦慮絕對正常,而且複雜得迷人,它更是許多當代尖端心理學研究與臨床實務的焦點。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焦慮本質的權威性指南,更是引領你認識這種人類最普遍,也最重要情緒的入門讀本。
用科學數據找到幸福最大化的職業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我們為何無聊?無聊不好嗎?無聊時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焦慮絕對正常,而且複雜得迷人,它更是許多當代尖端心理學研究與臨床實務的焦點。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焦慮本質的權威性指南,更是引領你認識這種人類最普遍,也最重要情緒的入門讀本。
用科學數據找到幸福最大化的職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年我顯得特別容易感到焦慮或不安,有自身的也有來自外在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Thumbnail
2020/03/07 改變常常都不會愉快舒服,甚至,很多時候是痛苦,我們壓抑住的情緒情感,會增強黑暗的感受,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這麼做了。 我們對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無力感,對生命裡很多經歷的挫折感,也都會形成能量影響這個世界,同樣的,我們給彼此的溫暖關懷,溫柔微笑,支持稱讚,也會流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焦慮世代 (原文:Tänk Om En Studie I Oro) 副標題: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What If The New Age of Anxiety) 作者: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隨著科技及經濟發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幾年我顯得特別容易感到焦慮或不安,有自身的也有來自外在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看不到未來,無法活在當下, 回頭看向過去,貌似一事無成? 那... 你認為什麼才是成就? 想必每個人答案都不同吧?
Thumbnail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不安」是相當常見的情緒,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擔憂、恐懼、緊迫等,時時刻刻啃嚙身心。因此,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不安」。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情緒常常出現在我們面對壓力、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時。這些感受雖然是正常的情緒反應機制,但在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甚至危害身心平衡。下一篇文章將整理焦慮時的生理、心理和行為變化。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我們意識到悲慘未來的恐怖,認為平靜可能會被打破的那種心理的不安全感與壓力感。我們會感到不安、某種危險、心慌、坐不住、壓力,忍不住的猜測可能的情況、不斷試圖拼湊線索、尋找讓自己安定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不安全感,源於「意識到」,這代表著危機與悲慘未來並不一定真實存在,而是我們「認為存在」。
Thumbnail
2020/03/07 改變常常都不會愉快舒服,甚至,很多時候是痛苦,我們壓抑住的情緒情感,會增強黑暗的感受,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知道自己這麼做了。 我們對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無力感,對生命裡很多經歷的挫折感,也都會形成能量影響這個世界,同樣的,我們給彼此的溫暖關懷,溫柔微笑,支持稱讚,也會流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焦慮世代 (原文:Tänk Om En Studie I Oro) 副標題: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What If The New Age of Anxiety) 作者: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隨著科技及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