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集|《壯促法》的省思:高齡社會下的勞動與生命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壯世代政策:指促進社會與個人重新認知高齡者實為高壽者,並協助壯世代持續成為生產者、消費者,提升壯世代於各領域生活品質並降低社會福利負擔之政府方針及計畫。—《壯促法》

《壯促法》中,「協助壯世代持續成為生產者、消費者」的目標,似乎隱含著一種「人民即為經濟貢獻」的潛在壓迫感,引發了跨世代的焦慮與反思。

這種焦慮首先體現在世代之間的責任轉移上。如同一個廣為流傳的笑話:「去年的全校大掃除由高一負責,今年就換高二」,《壯促法》中「降低年輕世代負擔」的說法,似乎暗示著將部分責任轉嫁給壯世代。

雖然《壯促法》強調「以壯世代具工作能力及就業意願者為對象」,卻也凸顯了功績社會「有能力就應該」的潛規則,似乎意圖營造這種社會氛圍:

如果壯世代「能夠」持續成為生產者、消費者,就「應該」持續成為生產者、消費者。

這種提升勞參率的政策看似合理,卻如同為了追求GDP增長而不得不做出犧牲的困境,令人聯想到新自由主義在順境時強調個人獨享的正當性,而在逆境時則以集體主義之名進行道德綁架,要求共同承擔。

《給壯世代的百歲人生思維》提到:「工作更久及促進經濟成長這兩項,是長青課題的重要環節。設法變得更健康,生產力更持久,是產生壽命延長所需資源的唯一方法。要是整個人生賺的錢不夠支付退休金,就會一直竊取年輕世代來彌補缺口。若終生的生產力更多,問題即可解決。」

這種似乎形成「工作盡頭遙遙無期」的氛圍,未來社會可能會出現三階段值得關注的現象:職業倦怠、躺平主義以及理性自殺。

職業倦怠:無盡工作的疲憊

《跨世代報告》中提出「生命軌跡減速」現象:「成長放慢、老化放慢是科技造成的另一個文化趨勢,而這也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影響重大。『減速』和日常生活步調無關(現在的生活步調顯然更快),而是指人們完成青春期、成年、老年人生大事(如考取駕照、結婚、退休)的時間較晚。」

對於許多人而言,退休年齡是一種明確的人生階段規劃。然而,《壯促法》可能使這種期待逐漸消失。當工作被無限延長,人們可能陷入對生活的倦怠,失去對未來的希望。壯世代雖被政策要求「持續生產」,但是否有足夠的支持系統來保障其心理與生理健康,則是一大隱憂。

躺平主義:降低生活需求的平衡

人們可能會逐漸接受「工作至死」作為生活常態,並選擇「躺平主義」,主動降低生活需求,避免過度投入那看似無望的工作的盡頭。這樣的選擇反映出一種對現實的妥協與反思,選擇放慢腳步,減少壓力,尋找自我價值的另一種方式。

另一方面,由於沒有了退休規劃,人們可能選擇不再延遲退休後的夢想,反而選擇過上一種慢生活。這樣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傳統上對退休前必須積蓄足夠金錢的焦慮,並讓人們重新思考生活的意義和節奏,將焦點從未來的積累轉向當下的享受與滿足。

理性自殺:存在價值的反思

在「工作至死」的壓力下,壯世代可能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一些人或許會將「規劃死亡」視為一種回應,作為對抗無休止工作與長壽地獄的最後手段,進而推動安樂死與理性自殺的討論。然而,這並非鼓勵自殺,而是提醒我們直面潛藏在社會壓力下的生命困境。

壯世代政策的目標是「協助壯世代持續成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但此政策隱含了一種觀點,即「非生產者或消費者,對社會無價值」,並進一步形成「作為社會的一員,存在的價值等同於持續成為生產者與消費者」,從而導致一種假設:若不再是生產者或消費者,則存在便失去了價值。

結語

總而言之,《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新自由主義表面上似乎尊重個人選擇,強調個人「能夠」選擇離職、離婚、退休,彷彿所有決定都出於自主。然而,這種自由的表象下,實際隱含著一套無形的規訓:你「應該」迎合社會期待,持續成為生產者或消費者,即使在失去既有角色後,也「應該」順應某種標準化的生活模式。

這種內在矛盾不僅壓縮了個體的選擇自由,也加劇了對偏離社會規範的恐懼,讓多元生命樣態難以展現。因此,我們需要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政策思維,不僅關注經濟生產力,更應重視個體的生命價值與尊嚴,才能真正建構一個和諧共融的社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19會員
534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5
反出生主義範疇中,把否定自己出生的思想稱為「否定出生」;把否定生育下一代的思想稱為「否定生育」。
Thumbnail
2025/02/05
反出生主義範疇中,把否定自己出生的思想稱為「否定出生」;把否定生育下一代的思想稱為「否定生育」。
Thumbnail
2025/01/06
我們總以為,中年是一段漫長的生命階段,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們慢慢規劃。然而,一張小小的敬老卡,卻可能顛覆這種想法。
Thumbnail
2025/01/06
我們總以為,中年是一段漫長的生命階段,有充裕的時間讓我們慢慢規劃。然而,一張小小的敬老卡,卻可能顛覆這種想法。
Thumbnail
2024/11/24
輪班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彈性工時」制度。輪班容易被凹,當無法忍受時,勞動部的《工時制度及彈性措施手冊》是你與人資爭取權益的重要依據。
Thumbnail
2024/11/24
輪班工作最重要的是了解「彈性工時」制度。輪班容易被凹,當無法忍受時,勞動部的《工時制度及彈性措施手冊》是你與人資爭取權益的重要依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Thumbnail
《壯促法》的出發點或許是為了應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但其背後隱藏的功績主義邏輯與世代責任轉移,卻可能加劇跨世代的不安與焦慮。
Thumbnail
2025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簡稱《壯促法》),目的在鼓勵55歲以上具備工作能力與意願的國民(即「壯世代」)積極參與職場,為台灣的勞動力注入新動能。 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突破20%,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越發嚴重。《壯促法》的推出,將提供壯
Thumbnail
2025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壯世代政策及產業發展促進法》(簡稱《壯促法》),目的在鼓勵55歲以上具備工作能力與意願的國民(即「壯世代」)積極參與職場,為台灣的勞動力注入新動能。 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突破20%,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越發嚴重。《壯促法》的推出,將提供壯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環境和失能照護需求逐漸成為重要議題。長壽是珍貴的禮物,但也伴隨著健康的挑戰。許多高齡者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年齡或慢性疾病導致失能。這使得高齡環境建設和失能照護成為社會共同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環境和失能照護需求逐漸成為重要議題。長壽是珍貴的禮物,但也伴隨著健康的挑戰。許多高齡者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因為年齡或慢性疾病導致失能。這使得高齡環境建設和失能照護成為社會共同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隨著政府拋出長照3.0的政策,長期照護又再度躍上新聞版面。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另外,現代人工作繁忙,在照護長輩上已沒有過往事必躬親的耐心。為了方便甚至不惜動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照護長輩,今天來帶大家認識這些己所不欲,勿施於長輩的照護之惡。
Thumbnail
#保單規劃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20~50歲這段期間是我們的重大責任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 收入增長的速度若是低於通膨, 重大責任期就會越拉越長, 因為我們的收入將遠遠趕不上支出。
Thumbnail
#保單規劃是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20~50歲這段期間是我們的重大責任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 收入增長的速度若是低於通膨, 重大責任期就會越拉越長, 因為我們的收入將遠遠趕不上支出。
Thumbnail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壯世代」人口越來越多,他們不該被視為負擔,然而當前政策缺失,導致壯世代與社會缺乏連結,醫療長照與社會保險也出現問題。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立法委員吳欣盈、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今(27)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壯世代文化運動等3大倡議,同時呼籲政府精進數位醫療
Thumbnail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壯世代」人口越來越多,他們不該被視為負擔,然而當前政策缺失,導致壯世代與社會缺乏連結,醫療長照與社會保險也出現問題。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立法委員吳欣盈、總召邱臣遠、副總召賴香伶今(27)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壯世代文化運動等3大倡議,同時呼籲政府精進數位醫療
Thumbnail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Thumbnail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