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45年3月9日至10日夜間,美國B-29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燃燒彈攻擊。這次行動動用了334架B-29轟炸機,投下了超過1,500噸的燃燒彈和高爆炸彈。燃燒彈在東京的木結構建築間迅速引發了大火,造成了超過10萬人喪生,數十萬人受傷,超過100萬人無家可歸。東京的大部分地區被夷為平地,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遭到嚴重破壞。
歡迎來到不小品書,一起亂七八糟的讀書,打開亂七八糟世界的大門,我是不小王子。
剛剛那段影片,是美國轟炸日本東京的紀錄,這一場轟炸重創了日本的工業和基礎設施,嚴重削弱了日本的戰爭力量。後來,美軍對日本其他城市也採取了類似的無差別轟炸策略,加速了日本最後的戰敗時間。
但今天的不小讀歷史系列,不會花全部的篇幅討論這場轟炸,而是讓我們回到二戰的時空背景,來聊聊從這場轟炸延伸出來的一場道德討論,到底該不該轟炸平民、摧毀城市?聽到這裡,你或許會有點疑惑,都打仗了,那不是應該趕快打完獲得勝利就好嗎?先不要急,這些問題我們後面慢慢討論、思考。
如果你喜歡這類型的議題,也歡迎點上方的資訊卡,還有訂閱我、按讚這部影片,這樣都可以加速我做影片的動力,一起來試著理解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吧。
說回主題,這次討論的內容出自時報出版的《失控的轟炸》,這本書由知名作家馬爾科姆·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撰寫,探討了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空軍的轟炸策略與其背後的科技、道德及心理問題。
首先,再談道德之前,先來聊一個對戰爭走向影響很大的裝備發明,諾登瞄準器(Norden Bombsight),這是由荷蘭裔美國工程師卡爾·諾登(Carl Norden)發明。他是一個極具天賦但個性孤僻的發明家,一生都保持低調,不喜歡被人關注。他的工作方法非常獨特,往往一個人埋頭苦幹,依靠自己的知識和靈感來解決技術問題。
諾登瞄準器是一種高精度的類比計算機,它的設計目的是在高空中精確投彈,能夠大幅度提高轟炸的準確性。這個裝置重約55磅,由多種複雜的機械部件組成,包括:
使用諾登瞄準器時,投彈手需要進行以下步驟:
在理論上,諾登瞄準器可以讓炸彈從高達30,000英尺的高度精確擊中直徑15英尺的目標,相當於一個醃酸黃瓜桶。但在實戰中,敵方的防空火力、天氣和風速還有投彈手的經驗等等都會影響最終結果。因此諾登瞄準器的發明初衷是為了實現精確轟炸,減少平民傷亡。然而,在二戰的後期,諾登瞄準器被用於大規模的毀滅性轟炸,如東京大轟炸,導致了大量平民傷亡,這引發了非常大的道德問題的討論。
說到大規模的戰略轟炸,接著來談談戰爭中的道德困境。但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都在打仗了,為什麼還在談道德,這不是很諷刺嗎?
這是因為,每一場戰爭都需要正當的理由,否則會失去國內外的支持。道德考量是評估戰爭正當性的重要一環。即使在戰爭中,交戰各方仍需要遵守某些道德和法律規範,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的道德立場,也是為了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
即使在戰爭中, 依然適用。這些原則希望可以保護無辜的平民,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和破壞。遵守人道主義原則不僅能夠減少戰爭對社會的長期負面影響,還能夠在戰後重建中奠定更好的基礎。
而且士兵需要相信他們的行動是正義的,這有助於維持高昂的士氣和戰鬥意志。如果軍事行動被視為不道德或過於殘暴,可能會導致士兵的道德困惑和心理壓力,進而影響軍隊的整體戰鬥力。
所以我們就以兩位美國空軍將領的不同策略當作例子,來聊聊戰略轟炸的道德困境吧。
首先,戰略轟炸是指對敵方的重要工業、軍事設施及城市進行大規模轟炸,用來削弱敵方的戰爭潛力並打擊敵人的士氣。在二戰中,美國空軍對德國和日本的城市進行了多次戰略轟炸,分成了 ****精確轟炸 與 無差別轟炸,兩種模式。
第一位要提的,是二戰期間被派往太平洋戰場,擔任第二十一轟炸機司令部的指揮官,海伍德·漢賽爾。漢賽爾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進入空軍後,他在1930年代參加了美國陸軍航空兵戰術學校,簡稱ACTS(Air Corps Tactical School)的訓練,形成了他對空中力量的戰略理念。在ACTS,漢賽爾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軍官,組成轟炸機黑手黨,一起探索和發展空中力量的戰略。他們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想法,就是通過精確轟炸來削弱敵方的戰爭潛力,避免長期的地面戰鬥和大規模的平民傷亡。
漢賽爾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上,指揮B-29轟炸機對日本進行多次轟炸任務,希望圖通過精確打擊來削弱日本的戰爭能力。然而,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和實際操作中的困難,精確轟炸的效果並不如預期。
後來接手漢賽爾指揮官任務的是柯蒂斯·李梅,他也是美國陸軍航空兵戰術學校的一員,也認識上面提到的漢賽爾。然而,李梅與漢賽爾不同,他主張更為激進和全面的轟炸策略,認為在戰爭中必須毫不留情地打擊敵方,才能迅速取得勝利。
李梅在二戰初期被派往歐洲戰場,參與對德國的戰略轟炸行動。他在指揮B-17和B-24轟炸機對德國的工業目標進行了多次轟炸任務,並開創了著名的「李梅法則」(LeMay Bombing Pattern),這是一種密集轟炸模式,最大限度地摧毀目標。
1945年,李梅被調派到太平洋戰場,接替漢賽爾擔任第二十一轟炸機司令部的指揮官。他迅速改變了前任的精確轟炸策略,採取大規模的無差別轟炸,目標是日本的城市和工業區。
李梅的著名戰役之一是對東京的火災轟炸。1945年3月9日至10日夜間,李梅指揮B-29轟炸機對東京進行了大規模燃燒彈攻擊,導致東京市區被夷為平地,城市可以說是被全面毀滅,超過10萬人喪生,百萬人無家可歸。這次轟炸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空襲之一。
李梅的火災轟炸策略引發了非常大的道德爭議。
支持者認為這種激進的戰術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從而縮短了戰爭,減少了總體傷亡。而反對者則譴責其對平民的巨大破壞和傷亡,認為這種無差別轟炸違反了戰爭的道德規範。
二戰結束後,這些轟炸行為受到了巨大的批評和反思。歷史學家和道德哲學家對於戰略轟炸的正當性和有效性展開了深入討論。有些人認為,這些轟炸行為雖然殘忍,但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是必要的,因為它們有效地削弱了敵國的戰爭能力。
國際社會開始逐步制定和完善戰爭法規,試圖限制和規範戰爭中的轟炸行為,以保護平民和人道主義原則。像是《日內瓦公約》和其他國際法的出現,就是人類對戰爭行為進行道德約束的努力。
那至於你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支持哪一派觀點?歡迎下面留言分享。
最後的最後,我想再多聊一個議題,就是戰爭中的科技偏離問題。一開始提到的諾登瞄準器,最初被設計為一種高精度的轟炸瞄準設備。
目的是提高轟炸的精確度,以精確摧毀軍事目標,從而減少平民傷亡。但隨著戰爭的進展,美軍開始更多地依賴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和火災轟炸策略,瞄準器看到有隨便什麼目標,就按下轟炸鍵,導致了大量的平民傷亡,與最初的精確轟炸理念完全相反。
還有另一個例子,就是核武器的發展。
曼哈頓計畫研發原子彈,初衷是為了在戰爭中確保對敵國的決定性優勢,從而結束戰爭並減少長期的傷亡。原子彈的巨大破壞力被認為可以迅速迫使敵國投降,達到快速結束戰爭的目的。但真實中,核武器被拿來實戰,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導致了無數平民的直接死亡和長期輻射影響,這些後果遠遠超出了軍事目標的範疇,都帶來了極大的道德和人道主義爭議。
其他還有像是生化武器、無人機與自動化武器、資訊戰與網絡戰等等,都是科技偏離的案例。戰爭中的科技偏離現象,反映了科技在戰爭中的複雜性和兩面性。雖然這些技術最初可能是為了提高戰爭效率或減少傷亡而設計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會偏離這些初衷,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畢竟真正在用的人,想著的不會是怎麼樣更人道,而是怎麼做最有效。甚至很多時候,我自己覺得那些武器設計者,說這些設計是有人道考量在裡面的時候,感覺很多都是騙人的。戰爭不管怎麼樣,都只會帶來毀滅、災難,而且戰爭對交戰兩國的大部份人民,都要付出非常巨大的成本,只有資本家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希望藉由這本書的分享,可以讓大家更加遠離戰爭、害怕戰爭。
以上就是今天的不小品書,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夠啟發新的觀點,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