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寄情人》女性主義並不是都是 they 的錯,也絕對不是將事業擺在愛情前面,這只是任性又自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所有那些用不幸和創傷去束縛自己,潛意識裡想博取同情的人,都是巨嬰,長大成人是精神上的不是年齡。--《春色寄情人》莊潔


《春色寄情人》。圖/擷取自微博

《春色寄情人》。圖/擷取自微博


這是一個以生命為題的愛情,淺淡而濃厚的去著墨一段學習著互相珍惜的的感情,在觀看之前筆者原本的期待大約落點是在《去有風的地方》帶點療癒氣息的故事,但其實並不全然如此。(《去有風的地方》與其是停止比較,不如多跟自己比較,或許讓生活有更多以『我』為主詞的比較,會讓自己更好過一點)

 

陳麥冬(李現飾演)是一個遺體整容師,因為工作因素較少笑容,帶點別扭卻是相當暖心以及貼心的人;而莊潔(周雨彤飾演)則是總是把活力值點滿的醫療器材銷售,後天的殘疾讓她既傲又自卑。

 

兩人相識於高中,互相牽掛的情感儘管在中間畫下休止符,但當兩人在家鄉再度相逢的時候,對彼此的掛心以及依戀也重燃,然而卻因為一些現實的考量,雙方都需要更好的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成人式的戀愛,互相的妥協以及依靠。

 

在這個劇集裡,儘管有親情以及愛情的成分,但其實也有很大一塊是在描述『女性主義』的部分,在劇集中用了城鄉差距來帶出當代以及過去價值觀的差異,企圖心很好,可能現實卻偏向骨感。

 

在《春色寄情人》中有許多很好的理念,在原著小說中或許可以很好的呈現,畢竟整體的故事長度足夠描寫,但在劇集中,卻顯得相當吃力,於是用了大量的對白以及強硬的轉折表達意圖。

 

「死亡是最讓讓人無能為力的,也是最公平的,每個人的骨灰重量,都是一千八百克到三千一百克,它從不已成功或失敗論英雄,只要存在過,就已經是意義了。」--《春色寄情人》陳麥冬

 

在觀影的過程裡,有許多對話,我都覺得是很不容易消化的,白話一點說就是不是我們生活中會發生的,過於說教式的台詞常常讓我相當出戲。

 

儘管金句連出,可惜有時候都有點時機點過於刻意,整體情緒還沒有到,就已經開始長篇論述,我時常覺得自己好像不是在看愛情劇,而是在學校看教育影片。

 

而女主角莊潔在愛情以及事業中搖擺的模樣,也沒有讓我感受到任何共鳴,更多的是不耐,甚至中途很多時候必須要停下來靜心,因為實在擔心,女性主義再度被污名化為任性的代名詞。

 

為了追求事業而需要回到上海,而卻在當天才跟前天訂婚的未婚夫『告知』這件事情,這怎麼會不讓人憤怒?

 

前年我曾經接了一部影集的開發案,在過程中監製與導演有發生一些爭執,我必須從中磨合,當時導演邊吃飯邊拿著叉子指著我問:「我問你,我只是收到『告知』,告知算是溝通嗎?算嗎?」

 

告知算溝通嗎?

在工作範疇中可能帶有一點灰色地帶,但在感情中這肯定不算的。莊潔抹去了與陳麥冬溝通的可能性,在自己的不勇敢之下將責任推到了陳麥冬頭上:因為你忙、因為怕你生氣,而這樣的結果其實是莊潔自己本身的拖拉以及預設立場造成的。

 

而,兩人情之所至、即將水到渠成的時候,當陳麥冬碰到莊潔殘肢時,莊潔也是第一反應是:「你為什麼勉強我?」,即使當下無法老實坦承自己的自卑以及在意,但至少也應該是告知:「我還沒準備好。」

 

習慣性的怪罪他人以及推卸責任好像變成了莊潔的個性之一,這樣的女主角實在無法讓我產生共鳴,而更讓人覺得難受的是,莊潔在劇中的角色裡設定居然是『女性主義』。

 

喔!不!這真的並不是,女性主義並不是都是 they 的錯,也絕對不是將事業擺在愛情前面、也必然不會是追求自己的夢想比一切都還要重要。

 

這只是任性又自私。

 

「人老了要學會順應,天下雨就撐傘,出太陽就曬被子,來什麼接什麼,還得高高興興的。至少得學會謙卑,知道人類渺小,很多事都無能為力。」--《春色寄情人》林奶奶

 

儘管女主角時常讓人有不解的決定,但在《春色寄情人》之中,依然有讓人喜歡的段落,兩位『成熟的老太太』之間的對話以及彼此依賴的友誼相當動人,兩人從小手牽小手到老手牽老手,互相看著對方到老、到死,中間的情感轉折確實讓人忍不住鼻酸。

 

「孝順這個事,也得分對誰。生兒育女都是私慾,又不是什麼功德。父母像樣的,你就走動走動;那些不夠格的,你就躲得遠遠的。」

 

而母女、祖孫之間的親情也絕對是《春色寄情人》的可看之處,筆者私心認為,比起愛情,在觀影的期待上可以放在親情以及友情的呈現,或許會更讓人有共鳴。

 

儘管《春色寄情人》過於刻意的劇情安排與對話,確實削弱了故事的感染力,但如若是當成聲音劇倒是可以很好的『以聽為主看為輔』畢竟故事幾乎都發生在台詞裡了,喜歡慢節奏以及金句連出的劇的人,或許還是可以嘗試看看,整體來說還是順暢且舒服的敘事節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資媽媽今天也很厭世
33會員
74內容數
一腳跨在新媒體、另一腳則是在影視圈。 製作過多部百萬點擊的新媒體影音,也開發過進入國際創投的故事。 有時候追劇是興趣,有時候是工作。 喜歡從劇中人物中找到一些小小的想法,然後記錄下來。 行銷出身,偶而會興之所至的揀著寫一些觀察。
2025/03/06
醫療劇的「跨類型」嘗試是否真的能讓它接觸到更多觀眾?這樣的混合模式會讓醫療劇失去原本的核心價值,還是創造出更深層的觀影體驗?以下將透過不同的醫療劇類型來探討,醫療劇如何成功跨界,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Thumbnail
2025/03/06
醫療劇的「跨類型」嘗試是否真的能讓它接觸到更多觀眾?這樣的混合模式會讓醫療劇失去原本的核心價值,還是創造出更深層的觀影體驗?以下將透過不同的醫療劇類型來探討,醫療劇如何成功跨界,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Thumbnail
2025/03/03
談起戀愛綜藝(戀綜),你想到的是什麼?是《單身即地獄》裡緊張刺激的選擇瞬間?還是《換乘戀愛》中前任重逢時的心跳加速?抑或是《戀愛兄妹》那種如家人般的溫暖陪伴?戀綜的形式千變萬化,但不變的是,它總能讓觀眾深陷其中,無論是期待愛情的悸動,還是享受戀愛中的人性博弈,戀綜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驗場
Thumbnail
2025/03/03
談起戀愛綜藝(戀綜),你想到的是什麼?是《單身即地獄》裡緊張刺激的選擇瞬間?還是《換乘戀愛》中前任重逢時的心跳加速?抑或是《戀愛兄妹》那種如家人般的溫暖陪伴?戀綜的形式千變萬化,但不變的是,它總能讓觀眾深陷其中,無論是期待愛情的悸動,還是享受戀愛中的人性博弈,戀綜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驗場
Thumbnail
2025/03/02
「這日子啊,是要過給自己的,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國色芳華》 當古裝劇不再只是兒女情長,而能真正觸及現實社會的性別權力結構時,它便有了更多的討論意涵。 《國色芳華》表面上是「大女主」逆襲爽劇,但實際上,它提出了更深的問題:這樣的成功,究竟來自何處?
Thumbnail
2025/03/02
「這日子啊,是要過給自己的,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國色芳華》 當古裝劇不再只是兒女情長,而能真正觸及現實社會的性別權力結構時,它便有了更多的討論意涵。 《國色芳華》表面上是「大女主」逆襲爽劇,但實際上,它提出了更深的問題:這樣的成功,究竟來自何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中年女性的性慾和愛的情感,並透過歌曲《沐春風》的歌詞分析來解讀。對於中年女性的性情、性慾、以及社會上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深入而全面的觀點。
Thumbnail
稍微翻閱書封書背簡介,讀者應預期會讀到的是關於陽剛氣質的女生對社會規範與框架的不滿、怒氣。隨著章節一篇篇推進,然後才知,更讓人深刻的是凝結在空氣裡的懸問、是流水環繞包裹的溫柔。
Thumbnail
稍微翻閱書封書背簡介,讀者應預期會讀到的是關於陽剛氣質的女生對社會規範與框架的不滿、怒氣。隨著章節一篇篇推進,然後才知,更讓人深刻的是凝結在空氣裡的懸問、是流水環繞包裹的溫柔。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喜劇調性不時噴灑之下,偷情被美化,男女主角身體力行頌揚性愛自主。可是這也不是一部很典型浪漫的愛情電影,譬如雙方天雷勾動地火之時,女主角會先摔到扭傷腳;又譬如在男生驚喜下跪的片刻,女主角手上還戴著很難拔的洗碗手套。莫妮雅修克黎自編自導的劇本很幽默......
Thumbnail
繼《我可能不會愛你》刻劃30+女性,時隔13年,徐譽庭自編自導《不夠善良的我們》探討兩位不同心境的40+女性,以一次意外「撞衫」事件,同月同日生且愛上同一個男人為開頭,展開一段假想敵的心理拉扯。
Thumbnail
繼《我可能不會愛你》刻劃30+女性,時隔13年,徐譽庭自編自導《不夠善良的我們》探討兩位不同心境的40+女性,以一次意外「撞衫」事件,同月同日生且愛上同一個男人為開頭,展開一段假想敵的心理拉扯。
Thumbnail
人心從來就是很難測透,巧巧必須透過"做"來說服無形中被江湖概念制約的自己,當這個"做"的對象消失了,她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己壓抑的情感或者說是更深層的內心。
Thumbnail
人心從來就是很難測透,巧巧必須透過"做"來說服無形中被江湖概念制約的自己,當這個"做"的對象消失了,她無可避免地要面對自己壓抑的情感或者說是更深層的內心。
Thumbnail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Thumbnail
這些角色都還是渴望著什麼,也許是他人的垂憐,或是他人的愛。對這些情感的執著,有時讓他們看起來很笨,會想他們怎麼會為此做蠢事、傷害自己。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