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劇的跨類型探索:《機智醫生生活》、《外傷重症中心》、《紐約新醫革命》、《低谷醫生》如何在不同的框架中,真正打動觀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醫療劇的跨類型探索:當白袍不再只是白袍,醫療劇如何觸及更多觀眾?

醫療劇長久以來是影視市場的熱門類型,但過去的醫療劇往往集中在醫患關係與手術過程。近年來,隨著觀眾需求的多元化,許多醫療劇開始「跨類型」,不再只是單純描述醫生救人的故事,而是融合職場、愛情、懸疑,甚至社會議題等元素,讓醫療劇的內容更加豐富,也觸及到更廣泛的觀眾群。

醫療劇的「跨類型」嘗試是否真的能讓它接觸到更多觀眾?這樣的混合模式會讓醫療劇失去原本的核心價值,還是創造出更深層的觀影體驗?以下將透過不同的醫療劇類型來探討,醫療劇如何成功跨界,並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醫療劇 + 職場成長:
《機智醫生生活》《白色巨塔》《紐約新醫革命》

醫療是一種職業,但醫院更像是一個職場競技場。

醫療是一種職業,但醫院更像是一個職場競技場。


醫療是一種職業,但醫院更像是一個職場競技場。

這類劇集的重點不僅是醫療,更在於「醫療界的生存法則」。觀眾除了看到醫生救人,還能看到他們如何在體制內競爭與成長。在醫院這樣高度階級化的環境裡,每一位醫生的選擇與決策都攸關職業生涯,而這樣的邏輯,其實可以應用在所有職場上,讓觀眾更容易產生共鳴。

  • 《機智醫生生活》:雖然是醫療劇但其實更像是人生故事,講述五位在醫學院時結識的好友,經歷多年後,在同一家醫院共同工作,劇情不僅聚焦於他們在醫院中的專業表現,也深入刻畫了他們的友情、家庭生活以及對人生的思考。這部劇溫暖且真實地呈現「醫生如何在忙碌的職場與生活中找到平衡」,同時也是筆者有時候心情沮喪時必看的故事。
  • 《白色巨塔》(日 / 台)::更像是醫療版的《紙牌屋》,權力鬥爭才是核心,吸引對政治與商業競爭有興趣的觀眾。原作為山崎豐子的小說,後來被改編為日本與台灣的電視劇版本。日版由唐澤壽明主演,展現了醫學界權力鬥爭的冰冷現實;台版則由言承旭、吳慷仁等人主演,融入更多本地化的情感與文化元素,帶來截然不同的詮釋。
  • 《紐約新醫革命》:一位充滿理想與抱負的年輕院長,面對傳統醫療體制的僵化與挑戰,他決心推動一場翻天覆地的改革,從病患關懷到醫院管理全面升級。本劇深入探討醫療管理、組織文化與人性之間的微妙平衡,適合對現代醫療體系運作及變革議題感興趣的觀眾,其中也有許多在職場上的各種共鳴,因此儘管內容專業程度高,但也是很容易入手的一部。

這類型的跨域,不僅吸引了醫療劇的基本受眾,根據近期調查,有一半以上的醫療劇觀眾表示對劇中職場成長情節感興趣,另有48%的人關注制度改革相關內容,而高達72%的觀眾則對權力遊戲式的情節表示強烈吸引,這使得該劇能成功觸及更廣泛的觀眾群體。


醫療劇 + 愛情:《低谷醫生》《Doctors》《車貞淑醫生》

戀愛才是核心,醫院只是浪漫的背景

戀愛才是核心,醫院只是浪漫的背景


戀愛才是核心,醫院只是浪漫的背景。

這類醫療劇其實更接近愛情劇,醫療只是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舞台,其實更像是職業背景,而這樣的設定最主要是讓角色之間的感情發展更加戲劇化。

  • 《低谷醫生》:更像是一部職場愛情劇,主軸是男女主角如何在各自的低潮期相遇並相互扶持,基本上醫院的情節並不多,更多時候是在講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遇到低潮時的情感。
  • 《Doctors》:以師生戀與職場戀為主軸,講述在醫院這個特殊環境中,醫療專業與情感糾葛交織而成的愛情故事。雖然披著醫療劇的外衣,但核心依然聚焦於人性與情感的細膩描繪。
  • 《車貞淑醫生》:這部作品的核心聚焦於女性的成長與自我實現,透過車貞淑的奮鬥與挑戰,展現她如何突破傳統框架,醫療場景不僅是故事的背景,更是推動角色蛻變與情節發展的重要載體,筆者認為大約是近年女性成長+醫療類型比較平衡的一部劇了。

這類型的戲劇之所以使用『醫療』作為背景,主要也是因為醫療環境的壓力是戀愛關係的明確阻力,因此更容易創造出來感情中張力,同時根據調查,約有65%的觀眾偏好較輕鬆的醫療劇情節,這類型的醫療劇讓不愛「手術場面」或「醫療糾紛」的觀眾更容易投入,但也可能讓期待醫療專業內容的觀眾感到失望。


醫療劇 + 社會議題:《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Good Doctor》《PICU兒童加護病房》

當醫療劇不只是救人,而是關注更深層的社會議題。

當醫療劇不只是救人,而是關注更深層的社會議題。


當醫療劇不只是救人,而是關注更深層的社會議題。

這類醫療劇不僅講述醫療過程,更試圖透過病患的故事來探討社會現象,例如醫療資源分配、心理健康、身心障礙者的困境等。

  •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聚焦精神健康議題,打破「醫療劇=急診手術」的既定印象,也很好的用劇情解釋了『什麼是憂鬱症』以及憂鬱症病人在社會上會遇到的狀況,大約是近年來少數專心討論這個議題的劇了,同時為了平衡故事重量,故事中添加了一些愛情線,在官看起來多了一點粉紅色,看完之後不會過於灰暗。
  • 《Good Doctor》:透過自閉症天才醫生的故事,探討社會對於特殊族群的偏見與接納,如果喜歡《非常律師禹英禑》的話,大約也會很愛這一部,看完之後心裡會暖暖的。
  • 《PICU兒童加護病房》:描述兒童加護病房的建立過程,帶出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公現象,雖然議題很沈重,但故事的呈現卻相關溫暖也帶有點療癒感,當時在日本播出的時候收視率最高到達 10%。

這些劇集不僅具娛樂性,更成為探討社會議題的平台,吸引對公共議題感興趣的觀眾。為了平衡討論的沈重感,通常會融入更多人性的思考,整體而言更傾向於療癒劇的風格。

醫療劇 + 懸疑推理:
《外傷重症中心》《Great Gift》《Get Ready!》

當醫療變成一場推理破案,救人也可能是解謎。

當醫療變成一場推理破案,救人也可能是解謎。


當醫療成為一場推理遊戲,救人同時也是一種解謎過程。

這類醫療劇不只是關於救人,更加入了懸疑與推理元素,讓醫生們在治病的同時,也像偵探一樣「破解謎題」,讓整體的故事節奏更快地推進,增加許多緊張感。

  • 《外傷重症中心》:重症都是與時間賽跑,而在這部劇中,醫生們更是想辦法在極限時間以及極限狀態內「推理」如何救人,緊張感更像一部動作片,同時劇中也將主角設定為像『黑道』的形象,讓整體的反差感更明確。
  • 《Great Gift》:以病理學家的視角進行推理,將醫療劇的專業性與懸疑劇的緊張感巧妙結合,不僅展現了醫學診斷的複雜性,更讓觀眾在層層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感受到劇情的扣人心弦。
  • 《Get Ready!》:一群「非法醫生」不僅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展現高超醫術,更以非傳統手段拯救生命與解決棘手難題,讓這部劇充滿緊張與智慧交鋒的氛圍,也有些人說這像是醫療版的《紙房子》。

這類劇能吸引喜歡懸疑、推理的觀眾,透過緊張刺激的劇情和層層遞進的謎團,讓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同時也讓醫療劇的受眾擴展到本來不看醫療劇的族群,像是偏愛犯罪、推理題材的觀眾也可能因此入坑。


醫療劇的跨類型,真的讓它觸及更多觀眾了嗎?

當醫療劇不再只是醫療劇,它的觀眾,當然也不再只有醫療劇迷。

根據2022年Netflix與韓國媒體調查,超過65%的觀眾表示,醫療劇加入其他元素後更能吸引他們觀看。以下是一些簡單的數據:


職場型醫療劇:吸引對職場成長、權力遊戲有興趣的觀眾。調查顯示,約40%的職場劇愛好者會因為這類劇情而嘗試觀看醫療劇。

愛情型醫療劇:讓原本不愛醫療劇的觀眾願意投入。數據顯示,女性觀眾中有近52%因愛情元素而開始接觸醫療劇。

社會議題型醫療劇:成為公共討論的觸發點。研究指出,約48%的觀眾認為這類劇集能引發對社會問題的深度思考。

懸疑型醫療劇:讓醫療與推理結合,吸引喜愛破案劇的觀眾。統計顯示,35%的推理劇迷因懸疑元素而成為醫療劇的新觀眾。


但其實與其說醫療劇要怎麼跨類型,不如說觀眾實際上到底想在這些故事中獲得什麼,最終,這些劇集成功的關鍵,並不僅僅是「跨類型」,而是如何在不同的框架中,講述能真正打動觀眾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資媽媽今天也很厭世
33會員
74內容數
一腳跨在新媒體、另一腳則是在影視圈。 製作過多部百萬點擊的新媒體影音,也開發過進入國際創投的故事。 有時候追劇是興趣,有時候是工作。 喜歡從劇中人物中找到一些小小的想法,然後記錄下來。 行銷出身,偶而會興之所至的揀著寫一些觀察。
2025/03/03
談起戀愛綜藝(戀綜),你想到的是什麼?是《單身即地獄》裡緊張刺激的選擇瞬間?還是《換乘戀愛》中前任重逢時的心跳加速?抑或是《戀愛兄妹》那種如家人般的溫暖陪伴?戀綜的形式千變萬化,但不變的是,它總能讓觀眾深陷其中,無論是期待愛情的悸動,還是享受戀愛中的人性博弈,戀綜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驗場
Thumbnail
2025/03/03
談起戀愛綜藝(戀綜),你想到的是什麼?是《單身即地獄》裡緊張刺激的選擇瞬間?還是《換乘戀愛》中前任重逢時的心跳加速?抑或是《戀愛兄妹》那種如家人般的溫暖陪伴?戀綜的形式千變萬化,但不變的是,它總能讓觀眾深陷其中,無論是期待愛情的悸動,還是享受戀愛中的人性博弈,戀綜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驗場
Thumbnail
2025/03/02
「這日子啊,是要過給自己的,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國色芳華》 當古裝劇不再只是兒女情長,而能真正觸及現實社會的性別權力結構時,它便有了更多的討論意涵。 《國色芳華》表面上是「大女主」逆襲爽劇,但實際上,它提出了更深的問題:這樣的成功,究竟來自何處?
Thumbnail
2025/03/02
「這日子啊,是要過給自己的,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國色芳華》 當古裝劇不再只是兒女情長,而能真正觸及現實社會的性別權力結構時,它便有了更多的討論意涵。 《國色芳華》表面上是「大女主」逆襲爽劇,但實際上,它提出了更深的問題:這樣的成功,究竟來自何處?
Thumbnail
2025/02/26
「你現在是在演戲嗎?」 這句話可能是所有表演者最不想聽見的質疑,卻在《辛辛監獄劇團》中變成最殘酷的現實。 當受刑人站在假釋委員會前,試圖證明自己已經改變,換來的卻是懷疑:「這只是你精心準備的一場演出嗎?」如果演技的本質是真實,那麼為什麼當他們說出最深的悔意時,卻沒有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2025/02/26
「你現在是在演戲嗎?」 這句話可能是所有表演者最不想聽見的質疑,卻在《辛辛監獄劇團》中變成最殘酷的現實。 當受刑人站在假釋委員會前,試圖證明自己已經改變,換來的卻是懷疑:「這只是你精心準備的一場演出嗎?」如果演技的本質是真實,那麼為什麼當他們說出最深的悔意時,卻沒有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醫療場域裡其實比一般環境更能體現人的脆弱、生命的無常。當人在面對生死關頭而深感不安時,最需要的或許不是虛構的天才醫師,而是有健全的支持網絡來接住墜落的人們。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這次的文章是寫關於院內專業醫療的故事,複雜度可能跟一般故事不一樣,因為我在寫醫療這一塊,除了分享一般民眾之外,我還是想投予文章給其它醫療人員相關網站,所以想了一下,把文章分設等級(因為我醫療筆記EX寫的比較相關醫療人員,所以我盡量有翻譯一些術語部分),也是之後的分享文章鋪路
Thumbnail
這次的文章是寫關於院內專業醫療的故事,複雜度可能跟一般故事不一樣,因為我在寫醫療這一塊,除了分享一般民眾之外,我還是想投予文章給其它醫療人員相關網站,所以想了一下,把文章分設等級(因為我醫療筆記EX寫的比較相關醫療人員,所以我盡量有翻譯一些術語部分),也是之後的分享文章鋪路
Thumbnail
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我們遇過千百種家屬,我只能說很多家屬的對談中,非常多是很匪夷所思的對話,有時會讓你很憤怒,有時讓你很傻眼,又有時讓你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這個工作久了,在醫療的溝通除了要快、精準到位之外,還要馬上選出重點,才能做有效率的對談。
Thumbnail
在醫院的醫療過程中,我們遇過千百種家屬,我只能說很多家屬的對談中,非常多是很匪夷所思的對話,有時會讓你很憤怒,有時讓你很傻眼,又有時讓你哭笑不得,不知道是這個工作久了,在醫療的溝通除了要快、精準到位之外,還要馬上選出重點,才能做有效率的對談。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臨床的醫院,醫療中醫師的看診已經不是臨床的需求之一了,那麼~故事從這裡開始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