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從父權洗腦毒物,到女性主義研究顯學 ─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的羅曼史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書封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書封

施舜翔所著的《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梳理了二十世紀後半葉的女性主義論戰史。從社會運動、流行文化到文學經典(也就是書名對應的「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不同派別的女性主義者爭論不休。但也藉由這些「自己人」的衝突,交織出另類的女性主義演變史。

身為嗜讀西洋羅曼史多年的筆者,最令我欣喜的,即是本書收錄了通俗羅曼史的研究。縱使書籍再暢銷、再怎麼深受讀者喜愛,羅曼史永遠是被文壇輕蔑的存在。更令我疑惑的,是諸多女性主義者,同樣對這個書寫者多為女性的次文類(sub-genre)大肆撻伐。根據施先生的論述,讓我得以認識許多羅曼史研究的經典,也能理解為何不同派別的女性主義者,對於羅曼史的看法差了十萬八千里。

儘管本書偏向學術性,每個章節宛如微型論文(後面更附上詳細註解),需要花費不少心力閱讀。然而若對女性主義感興趣,筆者非常推薦本書。尤其台灣關於羅曼史研究的翻譯著作,可謂微乎其微,因此難得有中文的相關書籍,真的要好好把握啊!

以下便整理書中提及的內容,提供給羅曼史愛好者或有欲研究的人參考,也鼓勵有興趣的朋友閱讀全書喔!



【反方的說法:鞏固父權體制與反對色情】

《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書封

《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書封


隨著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興起,1970年代,基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代表葛瑞爾(Germaine Greer)在著作《女太監》(The Female Eunuch)中,便大力批判羅曼史,奠定許多女性主義者的「反羅曼史情結」。葛瑞爾認為,在羅曼史種種浪漫情節下,暗藏的是父權結構的鞏固。羅曼史引誘無數女性誤入歧途,選擇將自我束縛在婚姻體制。然而女性在飽嘗婚姻之苦後,羅曼史又成為消極的逃避。

而羅曼史之所以遭到大量女性主義者抨擊,也與1970年代風起雲湧的「反色情運動」息息相關。在部分女性主義者眼中,羅曼史與色情密不可分,而色情象徵著「男性侵略與情慾暴力化」。道格拉斯(Ann Douglas)便強調這個觀點,她認為席捲北美的禾林[1](Harlequin)羅曼史,根本是稀釋後的色情文類,其吸引力奠基在男性權力的宣揚與女性的臣服。道格拉斯更提出,代表「色情」的禾林羅曼史如此暢銷,即是對女權運動的反挫。


【專屬於女人的色情】


同用色情的角度切入,史妮托(Ann Barr Snitow)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她認為,以「女性色情」重探浪漫文類,更能深入理解女性心理的社會形構。禾林羅曼史有別於主流色情,既解放女性情慾,亦反映女性在父權社會中對「浪漫化」、「情感化」性需求的渴望。

史妮托雖沒有過度譴責羅曼史,卻也沒有全盤認可。她認為羅曼史能反映父權壓迫下的女性心理結構,但無法帶來全然的解放。不過,史妮托以精神分析拆解女性閱讀心理的觀點,揭示了1980年代羅曼史研究的崛起。


【羅曼史研究之母 — 《羅曼史的甜蜜復仇》】

《羅曼史的甜蜜復仇》(Loving with a Vengeance)書封

《羅曼史的甜蜜復仇》(Loving with a Vengeance)書封


1982年,莫德列斯基(Tania Modleski)出版《羅曼史的甜蜜復仇》(Loving with a Vengeance),自此羅曼史研究徹底翻身,從被貶抑的父權洗腦「毒」物,轉變為通俗文化研究的關鍵。儘管在莫德列斯基之前,學界已有不少替羅曼史翻案的聲音,但她卻是最早將羅曼史研究「系統化」為專書的女性主義學者。

莫德列斯基首先揭露大眾文學領域的「雙重批評標準」,由男性主導的文類,往往能比女性文類獲得更高的讚揚。因此,同屬大眾文學,偵探小說能獲得學界高度評價,羅曼史卻始終無法登上大雅之堂。女性浪漫文類可謂「賤斥中的賤斥」,是被輕視的大眾文學中最低賤的存在。

莫德列斯基繼承淑華特(Elaine Showalter)的女性批評學(gynocriticism),爬梳女性浪漫文類的歷史族譜,將羅曼史視為英美文學史的「次文化」。莫德列斯基認為,二十世紀的浪漫文類,皆可追朔到十八、十九世紀的英美小說。經歷兩個世紀,女性浪漫文類的發展千變萬化,卻也始終如一。文本中對於女性心理的探索與關懷,仍是不變的。 

莫德列斯基廣為後人引用的貢獻,即是對羅曼史的精神分析。她主張,浪漫文類看似鞏固婚家體制,實則體現女性對婚姻及父權的抵抗。歌德羅曼史將遙遠、封閉的古堡化為婚姻隱喻,家庭小說(domestic novels)揭示婚家場域的矛盾及衝突。而禾林羅曼史的核心,即是女性的「復仇渴望」。從故事中女主角反覆出現的「消失行為」,藉由逃逸迫使男主角展現深藏的愛意,目的即是譴責男性的錯待,並藉此掌控男性的愛慾,同時更深藏女性的憤怒與反抗。

 

【羅曼史讀者的閱讀實踐 — 《閱讀羅曼史》】

《閱讀羅曼史》(Reading the Romance )書封

《閱讀羅曼史》(Reading the Romance )書封


不同於先前研究關注的文本分析,深受讀者反映理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 影響的蘿徳薇(Janice A. Radway),在1984年出版的《閱讀羅曼史》(Reading the Romance )中,則著重在羅曼史讀者的閱讀實踐。她主張文學作品的意義,產生自文本與讀者之間的反覆協商。所以,看似捍衛傳統價值的羅曼史,也可能在讀者的日常實踐中,反過來抵抗父權體制。

在桃樂絲.艾文(Dorothy Evans)的引薦下,蘿德薇結識了一群中產階級主婦。藉由深度採訪,蘿德薇發現主婦們之所以沉迷羅曼史,即是能獲得「逃逸」。羅曼史的夢幻情節,既能讓她們逃離日常生活的平庸,也能忙裡偷閒擺脫繁重家務。蘿德薇提出,女性經由閱讀羅曼史,打造了「自己的房間」,以逃離家務勞動及母親/妻子身分的束縛。

蘿德薇更挪用喬德洛(Nancy Chodorow)的理論,主張羅曼史外表陽剛、內心溫柔的男主角,是女性在潛意識中渴求的陰性依戀。女性沉醉於羅曼史,並非出自對男性的渴望,而是由於現實中的男人無法滿足需求,於是選擇透過浪漫幻想獲得心理補償。閱讀羅曼史的行為,正是證實異性戀婚姻體制的失敗。

不過,蘿德薇雖展開羅曼史研究的全新方向,仍有學者批評她的著作存在缺陷。柏蘭(Lauren Berlant)認為,蘿德薇的研究樣本侷限於中產階級白人女性,僅是特定階級的消費主體。洪美恩(Ien Ang)則認為《閱讀羅曼史》暗藏「女性主義權威」,蘿德薇雖在書中替羅曼史發聲,最終仍認為羅曼史不能促成真正的社會變革,變相鞏固「女性主義」與「凡婦俗女」的高下位階。

 

【願景 — 筆者的觀點】

《王室緋聞守則》(Red, White & Royal Blue)書封

《王室緋聞守則》(Red, White & Royal Blue)書封

《性、高跟鞋與吳爾芙》聚焦在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研究,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羅曼史的發展又是另一片天地。如今,多數羅曼史已跳脫早年禾林羅曼史的公式化,邁向更多元的發展。在這個非裔和亞裔也能成為王公貴族[2],英國王子能和美國第一公子談戀愛[3]的時代,我們更應該以包容、開放的心胸,去審視這個自十八世紀起,便由女性主導的陰性文類。

「它(羅曼史)不再是洗腦無知女性的父權工具,也不在只是通往正規女性主義的過度階段。它有自己的歷史,自己的理論,自己的政治。」

最後,筆者節錄書中段落,替這篇文章收尾。期許羅曼史在創作及研究上,皆有更美好的願景。無論推崇或批判,女性主義及羅曼史都不會因此衰亡,而是藉由紛爭的風風雨雨,不斷演變、不斷重生。

「只要還有矛盾的可能,曖昧的空間,女性主義就會反覆重生,不斷進化。」

我深信,羅曼史這個陰性文化的代表,也會是如此。


[1]書中將Harlequin譯為「哈樂昆」,由於比較常見的譯法為「禾林」,本篇決定採用約定俗成的翻譯。禾林出版公司(Harlequin Enterprises Limited)於1945年成立,總部位於加拿大,全盛時期為1960至1980年代。然而隨著出版業界變化,禾林近年已非羅曼史龍頭,2014年被併入哈潑柯林斯(HarperCollins)出版集團旗下。

[2] 指Netflix影集《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Bridgerton),改編自茱莉亞.昆恩(Julia Quinn)暢銷羅曼史系列。不同於走傳統攝政羅曼史路線的原著,影集採用色盲選角(color-blind casting),刻意模糊歷史脈絡,打造「半架空」的世界觀。

[3]指凱西.麥奎斯頓(Casey McQuiston)於2019年出版的小說《王室緋聞守則》(Red, White & Royal Blue),後於2023年改編成電影,廣受歡迎,成為該年度的現象級熱門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4/08/20
感謝分享!
子穎 不用客氣!很高興能讓大家喜歡這篇。
avatar-img
人海邊的離島
79會員
121內容數
愛我所愛,寫我所感。努力分享自己熱愛的事物。
人海邊的離島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第四翼》(Fourth Wing)是由瑞貝卡.亞羅斯(Rebecca Yarros)撰寫的奇幻小說,自2023年出版後便好評不斷,火紅程度甚至連亞馬遜米高梅工作室都迅速買下版權,預計拍攝成影集。同時是近年「浪漫奇幻」(Romantasy)類的代表性著作,結合宏闊壯麗的奇幻架構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2025/04/25
《第四翼》(Fourth Wing)是由瑞貝卡.亞羅斯(Rebecca Yarros)撰寫的奇幻小說,自2023年出版後便好評不斷,火紅程度甚至連亞馬遜米高梅工作室都迅速買下版權,預計拍攝成影集。同時是近年「浪漫奇幻」(Romantasy)類的代表性著作,結合宏闊壯麗的奇幻架構及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2024/09/26
權威的《時代雜誌》(Time)選出50本必讀的羅曼史,其中上榜的就有這本《Nine Rules to Break When Romancing a Rake》(戀上浪子要打破的九項規則),在2018年AAR網站讀者票選的百大羅曼史中同樣上榜,可見本書的受歡迎程度。
Thumbnail
2024/09/26
權威的《時代雜誌》(Time)選出50本必讀的羅曼史,其中上榜的就有這本《Nine Rules to Break When Romancing a Rake》(戀上浪子要打破的九項規則),在2018年AAR網站讀者票選的百大羅曼史中同樣上榜,可見本書的受歡迎程度。
Thumbnail
2024/09/03
由村上理子撰寫的《女僕的祕密生活:黑衣、圍裙、白緞帶,揭開英國上流底層的隱藏真相》(図説英国メイドの日常),將視角轉向默默付出,卻經常被大眾遺忘的女僕,讓總是被迫隱身的配角,升格為幕前的主角,訴說她們的喜怒哀樂。更以另類角度,帶讀者認識英國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1930s)的社會面貌。
Thumbnail
2024/09/03
由村上理子撰寫的《女僕的祕密生活:黑衣、圍裙、白緞帶,揭開英國上流底層的隱藏真相》(図説英国メイドの日常),將視角轉向默默付出,卻經常被大眾遺忘的女僕,讓總是被迫隱身的配角,升格為幕前的主角,訴說她們的喜怒哀樂。更以另類角度,帶讀者認識英國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期(1930s)的社會面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健全人要如何了解身障者的性(sexuality)?對於作為健全人同時又是女性的我,女性主義是否提供介入的可能性?剛接觸《傴僂》,對這本小說僅有包括贏得芥川獎的初步認識時,我帶著這些疑問翻開了它。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購買此書前,我幾經掙扎。因為這題目完全擊中了近年我對人際關係的無力感,但看看目錄又像是純粹探討男女關係的書本而已。 然而這書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又見有書評寫到這不只是一本探討男女關係,而是一針見血的寫出我們這一代的內心。擾攘好一陣子後,我才決定買來閱讀。
Thumbnail
購買此書前,我幾經掙扎。因為這題目完全擊中了近年我對人際關係的無力感,但看看目錄又像是純粹探討男女關係的書本而已。 然而這書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又見有書評寫到這不只是一本探討男女關係,而是一針見血的寫出我們這一代的內心。擾攘好一陣子後,我才決定買來閱讀。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每當有女性站出來主張女性權益的時候,總是會有不少的女性以輕視的態度看待,並且表示情節尚輕不足掛齒,甚至公然替男性不尊重女性的行為開脫,認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為什麼以前的女性可以選擇默不作聲,而現代女性就好似刺蝟般令人無法親近? 日本的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便在《始於極限》這本書中給出了解答,她
Thumbnail
2023年出版性別主題書中,我自己閱讀後印象深刻的三本書《始於極限》、《性的正義》與《集合體》外,也推薦臉譜出版的《黎.米勒》,這位萬花筒女攝影師的傳奇人生也很值得一閱~
Thumbnail
2023年出版性別主題書中,我自己閱讀後印象深刻的三本書《始於極限》、《性的正義》與《集合體》外,也推薦臉譜出版的《黎.米勒》,這位萬花筒女攝影師的傳奇人生也很值得一閱~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 你現在所觀看的內容是由懷特獨白所製作的【哭悲無常】系列專題 本文藉以影像文本探討當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程度,比較平權實現後的社會性厭女現象,並從古典至現代的論述中,循序探索性解放的可能。
Thumbnail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 你現在所觀看的內容是由懷特獨白所製作的【哭悲無常】系列專題 本文藉以影像文本探討當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程度,比較平權實現後的社會性厭女現象,並從古典至現代的論述中,循序探索性解放的可能。
Thumbnail
  接著陳穎從性別議題的角度切入討論《時時刻刻》,並與《戴洛維夫人》作出比較,《時時刻刻》小說原著由麥克康寧漢( Michael Cunningham)所著,於1998年出版,獲普立茲小說獎,故事設計為三線敘事,並帶入了更多性別議題,例如女性主義、女同志、男同志及愛滋病。在《時時刻刻》,吳爾芙從擁有
Thumbnail
  接著陳穎從性別議題的角度切入討論《時時刻刻》,並與《戴洛維夫人》作出比較,《時時刻刻》小說原著由麥克康寧漢( Michael Cunningham)所著,於1998年出版,獲普立茲小說獎,故事設計為三線敘事,並帶入了更多性別議題,例如女性主義、女同志、男同志及愛滋病。在《時時刻刻》,吳爾芙從擁有
Thumbnail
《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女性主義這個路線,像所有其他的ism一樣,將任何思想納入都會是過度簡化地,不過好處卻是在於能在不同的思想中找到共同的地方,只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去注意到思想間的各自的獨特性就是了。 性暴力一直是一個問題,書中提
Thumbnail
《女性的屈辱與勳章:一個德國女性主義者的觀點》 女性主義這個路線,像所有其他的ism一樣,將任何思想納入都會是過度簡化地,不過好處卻是在於能在不同的思想中找到共同的地方,只是我們自身必須要去注意到思想間的各自的獨特性就是了。 性暴力一直是一個問題,書中提
Thumbnail
單看雌性物種的簡介與書籍分類,可能會錯將這本書認為是近幾年中國戲劇流行的大女主,女主角在受盡屈辱之後,得到了某些能力、開始訓練自己,最終大殺四方的故事。原本我打開這本書,抱持著也是這種爽快之感......
Thumbnail
單看雌性物種的簡介與書籍分類,可能會錯將這本書認為是近幾年中國戲劇流行的大女主,女主角在受盡屈辱之後,得到了某些能力、開始訓練自己,最終大殺四方的故事。原本我打開這本書,抱持著也是這種爽快之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