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六)至台中文化資產園區實習,實習共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參觀目前正在展覽的「潛行探索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特展」、介紹出水文物之「水下文物判釋、處理、修復、保存」及「『將軍一號』之發現、文物、史料與研究」。
一、潛行探索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特展
由文資局水下科林宏隆科長導覽,該展覽為文資局與科工館合辦,自2021年起,已巡迴高雄科工館、花蓮石雕博物館、臺南文創園區,去年(2023)10月來到最終站為台中文創園區R08水下文資展示館。
本展覽共分為五大展區,分別為:「水下時空隧道」、「認識水下文化資產」、「臺灣海洋考古之旅」、「東西洋交會下的臺灣風貌」與「永續與推廣」。並設置「船長快問快答」體感互動區、中央船舶區雙面投影牆展示裝置,及Line手機解謎闖關遊戲「小陶盒尋憶之旅」等沉浸式體驗。讓民眾認識水下文資的來源、保存及重要性,進而感受我國的多元文化歷史。
目前依據《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共列冊8處水下文資,分別為:1. 博卡喇汽輪(英)、2. 廣丙艦(清代)、3. 山藤丸、4. 將軍一號、5. 蘇布輪號、6. 綠島一號、7. 滿星丸、8. 空殼嶼一號。台中展區特別展出74件珍貴出水遺物,包含列冊之「廣丙艦」的金屬滑軌、砝碼、砲彈箱開關、黑色齒梳、橢圓形同質名牌、長型石硯、銅質鞋把、鑰匙牌、船用纜繩防鼠器;「將軍一號」的長形紅磚、弧形紅磚;「博卡喇汽輪」的水晶容器(放耳環用)、銅質門栓、方形鎖、墨西哥鷹揚銀幣、1877年墨西哥錢幣、圓形玻璃窗、大型銅質掛鉤、銅質皮帶扣環;「蘇布輪號」的ㄇ字型銅質金屬翻砂鑄造船件、金屬凝結物、龍紋銅爐口部殘件、金屬旋鈕、船體構件、消防噴嘴;「滿星丸」的青花紋章瓷盤;「空殼嶼一號」的青花瓷碗;「綠島一號」的簾蛤科貝、珊瑚包覆西洋酒瓶、橄欖種子、金屬標誌、透明雕花玻璃杯;「空殼嶼一號」的克拉克瓷器等。另有非列冊的「胡佛總統號」的大正11年銅錢、銅質把手;「澎湖一號」的青釉壺;「淺香丸」的單筒望遠鏡、乳黃色膠鞋等。
科長亦分享了許多遺物背後的故事,如:從大陸出水的宋代「南海一號」發現漢代的五株錢,研判漢代五株錢在漢代滅亡後仍持續被使用上千年;「南海一號」發現眼鏡蛇的屍體,研判作為寵物用;「空殼嶼一號」發現的克拉克瓷器,明代生產外銷用,瓷器上的火焰花紋,反映銷往波斯祆教(拜火教)。科長並說明出水遺物之清潔或破壞,以知道是什麼為止,如:被珊瑚包覆的酒瓶、黏著在珊瑚上的膠鞋。
展區另展出許多水下探測的科學儀器,一比一的多音束測探系統(MB)、磁力儀(MAG)模型、地層剖面儀(SBP)。1985年發現位於水下3,784公尺的鐵達尼號,靠的便是ROV與側掃聲納。儀器都不大,卻能夠像大海撈針般的發現遺物,令人驚嘆。亦介紹水下考古的相關的儀器設備,如:可將遺物浮出水面的、宛如熱氣球般的浮力袋、全副武裝的潛水設備。
二、水下文物判釋、處理、修復、保存
由科博館文物修復師Walker介紹,理想上,遺物出水狀況應與未出水狀況一樣好。水下文資於水中的主要破壞者有:真菌、軟體動物、海綿、蠕蟲和細菌。水下文資沉積越深保存環境越好,因氧氣更少(接近無氧環境)、生命更少、沒有波浪作用、水流較弱等,但沉積物堆積較慢。以下介紹金屬、木材、陶瓷和玻璃出水的保存方式:
金屬部分,透過「Eh-pH圖」可用於預測和解釋海水中金屬的腐蝕。pH值可反映金屬形成腐蝕與否;Eh值可反映該地環境中的離子。海水中,pH值通常在7.8(深海)到8.4(淺海)左右,金屬表面周圍的微環境會因腐蝕而變得更酸或更鹼,甚至金屬因腐蝕溶解而完全消失。另不同金屬有不同腐蝕程度,如:鐵較同易腐蝕。金屬保存的重點為,維持中性的pH值,避免持續腐蝕。
木材部分,標準處理方式為浸泡和清洗,以去除鹽、淤泥和黃鐵礦沉積物。 並用PEG1500-4000的熱溶液浸漬及冷凍乾燥(PEG壓克力樹脂,未乾燥會沾黏)。因高溫和船蟲等因素,我國沿海水域很難出現大型木材,通常為小型木材。木材保存的重點為,去除附著物並保持乾燥。
陶瓷和玻璃(瓷器)部分,以自來水中緩慢清洗,及去離子水脫鹽。並進行簡單的測試,包括紙膏藥和商業油尺的硝酸銀測試。陶瓷和玻璃的保存重點為,將孔隙中的附著物去除,避免殘留氯離子。
三、「將軍一號」之發現、文物、史料與研究
由淡江大學海洋及水下科技研究中心劉金源主任分享「將軍一號」從發現到成為我國第一個列冊水下文資的過程。
1986年韋恩颱風侵台,隔年,澎湖的黃加進先生於澎湖將軍鄉大塭礁附近潛水捕龍蝦時,意外發現大量的陶瓷片。1990年黃加進先生帶著出水遺物,向甫卸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的澎湖立委陳癸淼陳情,才在立院質詢時讓當時主管古物的教育部知道該疑似沉船的存在。教育部依《文資法》要求黃加進先生將出水遺物「捐」給澎湖文化局。1990年開始,教育部委託台大海洋研究所與人類學系調查,卻未執行打撈。1995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重啟計畫。1995至199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研究計畫」以四年進行初勘、實勘和試掘三階段。考量出水可能破壞船體結構而決定「現地保存」,僅就出水具研究價值的遺物,分析當時的歷史文化資訊。
根據研究報告,由發現的船舷板殘木及清乾隆錢幣,證實「將軍一號」是一艘清代中期載運建材和陶器貨物的船隻,為福州杉木所建的平底船,長約23至25公尺,寬約 8至9公尺,船身方位呈 140/320度,吃水量約350公噸,另「將軍一號」出水遺物達502件,主要分為瓷器、陶器、磚瓦、木質物、金屬與其他(含繩索、竹片、橄欖核等),其中陶器比例最多,佔50%。呈現當時台閩地區的生活樣態,亦可作為該時期貿易航線研究的重要材料。
相關出版方面,1996-1999年期間,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初勘報告書》、《澎湖海域古沉船發掘將軍一號試掘報告書》,及2001年出版《澎湖海域將軍一號沈船水下考古展專輯》。2022年文化部出版《將軍一號遺物研究與發展》。
結論
「將軍一號」的歷史即是我國水下文資發展的縮影及濫觴,水下文資因位於水下,不若一般陸上文資的可親近性。然而,透過出水遺物的展示,亦能將文資的科學、藝術、文化、歷史等價值傳遞給民眾。
就水下文資推廣面而言,真實的可接近性的文資,讓民眾與文資產生更深的連結、更有感、更能融入歷史情境中。不只是沉船當時的歷史,還有發現、發掘、研究的歷史,及這之間水下環境的歷史。但就文資保存面而言,非現地保存的出水遺物必然是一種破壞,即便能透過科學的方法儘量減緩破壞。
出水與否是種價值選擇,出水一方面讓更多民眾得以接觸、認識文資,另一方面透過文資建構文化主體性,產生文化自信。讓水下文資不再存在於文獻、口述歷史或想像,而是能與今天人們的生命產生關聯。這除了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參與,如:出水前著重在探測技術、地球物理、考古學等專業,出水後則著重在歷史、哲學、詮釋學等專業。還需要政府明確強而有力的支持,如:目前水下文資在普查、教育、培訓、觀光方面尚顯不足。期待能早日實現水下法「建構國民與歷史之聯繫,發揚海洋國家之特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