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該不該離職?透過「工作滿意評估表」來檢視是否該瀟灑離開

【職涯】該不該離職?透過「工作滿意評估表」來檢視是否該瀟灑離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圖:shutterstock


一般上班族的工作佔據我們一天1/3,一週有5天都在處理工作上的大小事。一份工作讓人喜不喜歡、甚至至少讓人不討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工作不僅是影響一個人的收入、發展性,更會影響心情、生活品質等層面。


有句話說:「生活即是工作」解讀為不該去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上班可以是生活、下了班也可以繼續工作。


我認為這句話的大前提是,這份工作可以足夠帶給你滿足感、安全感、成就感等,並且本身也要是願意把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模糊化的工作者。比如:接案型工作者、數位遊牧者...等。否則,一般的上班族,應該極少有人願意下班、週末還要繼續為工作煩心。


於是便有了另一句:「工作即是生活」因為現代人(尤其是Z世代、Y世代),大家都重視公司是否能給予機會展現自我價值,是否給予足夠的學習空間等,哪怕自己是應屆畢業生、或不是相關背景的人。其實都期盼能在組織扁平、權力距離小的職場環境工作。


如果發現目前職場環境,有幾項因素讓自己陷入身心疲憊、且短時間難以改變現況的處境.其實不妨透過「工作滿意評估表」來檢視目前對於工作的滿意度。


* 工作滿意評估表範例:

(依照自己重視程度排序)

1.工作挑戰性

2.工作壓力程度

3.工作發展程度

4.主管管理風格

5.溝通流程與效率

6.培訓制度

7.薪酬制度

8.福利制度

9.升遷制度

10.其他


有時候工作的疲憊感和壓力只是暫時的,過了就能繼續再奮鬥。如果工作當中的一切已經帶給自己無力感、常出現離職的念頭等。那就靜心思考職涯下一步的行動。不要讓焦慮與低落的情緒持續存在,持續支配自己的日常生活,決定權永遠在自己手上。



avatar-img
Aurora Chen的沙龍
1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urora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執行一項專案前,我們會先定義專案的影響範圍(Scope)、預估完成這項專案的期限(Deadline),為了要達成這項專案會拆分成多少的工作項目(Task)、每個工作項目的檢核點(a.c)是什麼、每個項目預估要花多少的人天(Man-day); 這些是身處在專案管理當中的專案成員經常碰到的。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多想一步」可以解讀為預測對方下一步的需要,不一定是要提供多厲害關鍵決策,有可能只是貼心的替對方設想,或是在某些時刻給予了最立即且讓人心定的反饋。
在執行一項專案前,我們會先定義專案的影響範圍(Scope)、預估完成這項專案的期限(Deadline),為了要達成這項專案會拆分成多少的工作項目(Task)、每個工作項目的檢核點(a.c)是什麼、每個項目預估要花多少的人天(Man-day); 這些是身處在專案管理當中的專案成員經常碰到的。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多想一步」可以解讀為預測對方下一步的需要,不一定是要提供多厲害關鍵決策,有可能只是貼心的替對方設想,或是在某些時刻給予了最立即且讓人心定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