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部屬? 運用心理學,釋放你的領導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 1111職涯論壇

圖: 1111職涯論壇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部屬對工作不夠積極,有極大的原因是他對現在的工作不夠「滿意」,不滿意工作內容、不滿意工作環境。

心理學家 Frank Parsons 在1908時提出個人-特質因素理論

個人和工作的契合越好,工作滿足和績效表現越高。也就是說今天我們了解這個人,再了解他的工作內容,就會知道他是否工作契合度高工作契合度高,績效表現也就會越好。

也就是說今天我們了解這個人,再了解他的工作內容,就會知道他是否工作契合度。工作契合度高,績效表現也就會越好。

爾後學者John Holland 也提出了職業興趣理論,他認為人會追求與個人特質匹配的工作環境,藉此施展才能、展現態度。工作適配程度會影響工作滿意、穩定度和職業成就。

透過他提出的六大類型,就可以大概預測他在職業當中的角色,還有他會喜歡做哪些事情,他認為每個人都在追求,和個人特質匹配的工作環境。


但如果員工目前的工作類型和他的特質不完全符合的,怎麼辦?



運用工作形塑(job crafting) 常被當作在讓員工檢視生涯發展的工作。主管也可以用這項工具幫助員工檢視目前他們的工作現況:

l Task Crafting: Changing up responsibilities (重新定義工作的本質與價值:包含工作內容/範圍/數量等任務職責調整)

l Relationship Crafting: Changing up interactions (和同事/主管的接觸程度/方式等人際關係調整)

l Cognitive Crafting: Changing up your mindset (轉念/重新看待工作意義和價值/連結自己的目標和認知調整)


以飯店服務人員為例:

  1. 找到工作範圍:重新定義工作內容不只是招呼和接待客人,而是能在客人開口詢問前就觀察到客人的需求,並能給予貼心的服務。
  2. 工作上的人際關係:除了上級的指導外,身為一線服務人員,更常接觸到客戶在訂房/入住/用餐/退房時會遇到什麼問題,主管可以鼓勵員工搜集問題並提出; 也鼓勵同事間的互相支援,創造一個正面與可信賴的工作氛圍。
  3. 找到工作價值與自我認知調整:幫助員工思考這份工作長期下來的個人職涯發展,員工是否有在該產業的職涯目標(例如:長期希望能到海外飯店歷練回國後當主管),員工是否能夠認同這份工作的價值與意義,並反映在行為上(例如:對房務清潔的要求嚴格 / 隨時保持親切態度與善待所有的客人)。


期望理論也是很常被運用在設計KPI,精髓也十分易懂!



1. 努力與績效的掛鉤

2. 績效與獎酬的掛鉤

3. 獎酬的吸引力。

(雖然在職場實行的狀況可能不一定那麼理想,有時候越簡單的公式,反而越難以實踐⋯且也很看領導人與HR間的默契與理念)

用工作形塑的模型,結合期望理論,找出員工工作的動機(物質、穩定性、工作意義、專業性、自主性),當工作成果達到一定的水準後,便給予相應的(約定的)報酬,或是超出預期的報酬。用心理學的概念與方式,設計出一套管理工具。相信也能越參透與實踐領導的核心價值。

最近在工作中也認識了「事業驅動力測驗」介紹給讀者,若是想透過測驗了解員工作的驅動力來源,並加以更了解你的部屬、更進一步重新檢視工作制度,都可以參考。

測驗底加👇

https://kknews.cc/finance/ao6gban.htm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urora Chen的沙龍
14會員
13內容數
Aurora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3
一般上班族的工作佔據我們一天1/3,一週有5天都在處理工作上的大小事。一份工作讓人喜不喜歡、甚至至少讓人不討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工作不僅是影響一個人的收入、發展性,更會影響心情、生活品質等層面。
Thumbnail
2024/09/03
一般上班族的工作佔據我們一天1/3,一週有5天都在處理工作上的大小事。一份工作讓人喜不喜歡、甚至至少讓人不討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工作不僅是影響一個人的收入、發展性,更會影響心情、生活品質等層面。
Thumbnail
2023/08/21
在執行一項專案前,我們會先定義專案的影響範圍(Scope)、預估完成這項專案的期限(Deadline),為了要達成這項專案會拆分成多少的工作項目(Task)、每個工作項目的檢核點(a.c)是什麼、每個項目預估要花多少的人天(Man-day); 這些是身處在專案管理當中的專案成員經常碰到的。
Thumbnail
2023/08/21
在執行一項專案前,我們會先定義專案的影響範圍(Scope)、預估完成這項專案的期限(Deadline),為了要達成這項專案會拆分成多少的工作項目(Task)、每個工作項目的檢核點(a.c)是什麼、每個項目預估要花多少的人天(Man-day); 這些是身處在專案管理當中的專案成員經常碰到的。
Thumbnail
2023/04/06
「多想一步」可以解讀為預測對方下一步的需要,不一定是要提供多厲害關鍵決策,有可能只是貼心的替對方設想,或是在某些時刻給予了最立即且讓人心定的反饋。
Thumbnail
2023/04/06
「多想一步」可以解讀為預測對方下一步的需要,不一定是要提供多厲害關鍵決策,有可能只是貼心的替對方設想,或是在某些時刻給予了最立即且讓人心定的反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Thumbnail
領導並不難,可能你還不夠瞭解你和你的下屬! 為甚麼部屬似乎對於自己的工作不夠積極,工作有完成就好? 我該怎麼判斷該把甚麼人放在甚麼位置呢?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管理職也要面對績效不佳的員工,而對此提出一些對策。而在這一本書中,則是討論要如何領導「欠缺工作動機」「欠缺經驗、技能」的員工。我會簡單介紹作者是透過哪些方式幫助企業的員工可以更積極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如果對這本書中的其他部分有興趣,不妨買書看看(這本書並不厚,想要找閱讀量沒有負擔、而且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管理職也要面對績效不佳的員工,而對此提出一些對策。而在這一本書中,則是討論要如何領導「欠缺工作動機」「欠缺經驗、技能」的員工。我會簡單介紹作者是透過哪些方式幫助企業的員工可以更積極處理工作上的事務,如果對這本書中的其他部分有興趣,不妨買書看看(這本書並不厚,想要找閱讀量沒有負擔、而且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你不一定有能力決定組織架構,也沒有能力決定文化氛圍,但你至少可以在你的部門/團隊,建立起一個文化泡泡,展示給其他部門看,創建一個開放且樂於分享的環境,得到行動或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善意的反饋,有發言或動手的機會,並從中獲得參與感、存在感、歸屬感。
Thumbnail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Thumbnail
第四章,打造強團隊的「領導心理學」 身為領導者,你有所謂的六大影響力: 1、獎賞權: 透過加薪、高額獎金考核;升遷或表揚、調部門滿足部屬希望等有權提供金錢、職位、激勵等報酬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
Thumbnail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
Thumbnail
工作佔據了我們幾乎一半的生活,工作的問題越少,我們的生活也會越順心,如果你也有跟上司相處的問題,根據我自己在職場的經驗,整理了下面幾點做法,或許對你有些幫助。
Thumbnail
工作佔據了我們幾乎一半的生活,工作的問題越少,我們的生活也會越順心,如果你也有跟上司相處的問題,根據我自己在職場的經驗,整理了下面幾點做法,或許對你有些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