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過別打,快點加入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微軟最近宣布結束旗下的教育視頻應用 Flip 的獨立運營,這款應用原名叫 Flipgrid,最早是以教育為主打的視頻互動平台,特別受到教師和學生群體的喜愛。Flipgrid 讓學生可以通過錄製短視頻來回應老師的問題,並互相交流,從而創造一個互動的學習環境。這款產品因為其簡單易用和專注於教育的設計,曾經在教育領域頗受歡迎。

在 2018 年,Flipgrid 被微軟收購,之後改名為 Flip,並免費向全球用戶開放,進一步鞏固了它在教育市場的地位。然而,儘管 Flip 曾經一度風光,微軟近期決定將這個產品的部分功能整合到 Microsoft Teams for Education 之中,逐步取消 Flip 的獨立服務運營。

微軟的這一舉措其實並不令人驚訝。大公司往往會根據市場需求和產品發展趨勢來調整戰略,而併購小公司後,將其技術或功能整合進自己的生態系統是一種常見做法。

很多人看到這種新聞,都會先說一句:「看吧果然被微軟併購的都沒有好下場。」

但看著當年 Slack 拒絕被微軟收購,微軟轉而自己推出 Teams 並成功打入市場的案例。這讓人看到微軟作為一個擁有龐大資源的巨頭,能夠迅速應對市場挑戰並主導產品發展的能力。

以我自己為例,有資源限制的小型新創公司,在面對劇烈變化的市場時,創業之路會走得更加艱難。當時我們在疫情期間因為需求暴增,業績一路暴漲,這讓我們信心滿滿著手透入資源擴展更多產品線與服務。然而,隨著疫情後需求縮緊,業績瞬間大幅下滑,僅僅維持生存捱過冬天已是極大挑戰,更遑論擴張,投入的資源反而成為浪費跟累贅。

面對商業現實,被併購真的那麼糟糕嗎?我現在認為,被大公司收購,反而可能是許多初創公司實現初衷理想的捷徑。大公司擁有足夠的資源和市場推動力,能幫助初創企業達到原本無法實現的高度,但這樣的成功,往往已經不再屬於創始團隊。Flipgrid 被併購後的命運正是如此,雖然它的技術和功能被微軟保留並整合到其他產品中,但 Flip 的獨立品牌最終還是走向了結束。

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若有幸得到大公司青睞想併購或投資,創始人與團隊必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認清當初創業的初衷是「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的」世界?若是志在前者,不如擁抱資方,接受成功不必在我,放手讓自己的公司面臨更大的挑戰,才有機會獲得更大的成就。反之,若一家公司永遠被創始團隊把持,那這些人的經驗和想像力終會這家公司的成長,讓這家公司漸漸衰亡淘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ver的沙龍
4會員
1內容數
一個18歲就開始不停跨界換產業的小社畜,從醫科、中文、新聞所、資訊媒體,到科技公司品牌商,40歲時決定豪賭一把加入新創。幸運地累積許多親身參與並觀察失敗決策的經驗,用倖存者的角度為這些經驗做點紀錄與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今年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老牌科技巨頭微軟 Microsoft,日前正式發布了今年第一季 (微軟財務年度為 2024 Q3,實際期間為 2024 一到三月) 的最新財報,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本季微軟都繳出了打敗共識預期的表現,並創下歷史次高,季度新高的營收紀錄......
Thumbnail
今年超越蘋果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老牌科技巨頭微軟 Microsoft,日前正式發布了今年第一季 (微軟財務年度為 2024 Q3,實際期間為 2024 一到三月) 的最新財報,繳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本季微軟都繳出了打敗共識預期的表現,並創下歷史次高,季度新高的營收紀錄......
Thumbnail
就在上周,Adobe 與 Figma 共同宣布,他們放棄了這個收購案 – 交易中止。在 Adobe 與 Figma 發表的共同聲明中,他們把理由講得非常明白:「雙方共同判斷 - 沒有明確的路徑能獲得歐盟委員會和英國市場競爭管理局的監管批准,所以決定解中止這個交易」。
Thumbnail
就在上周,Adobe 與 Figma 共同宣布,他們放棄了這個收購案 – 交易中止。在 Adobe 與 Figma 發表的共同聲明中,他們把理由講得非常明白:「雙方共同判斷 - 沒有明確的路徑能獲得歐盟委員會和英國市場競爭管理局的監管批准,所以決定解中止這個交易」。
Thumbnail
今年以來因為ChatGPT的熱潮,連帶它的投資者—微軟,也成為關注的焦點。這讓我想到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購買的校園授權軟體中,微軟的作業系統和Office相關產品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採購金額還是採購優先順序,它都是排第一名。
Thumbnail
今年以來因為ChatGPT的熱潮,連帶它的投資者—微軟,也成為關注的焦點。這讓我想到我們學校每年都要購買的校園授權軟體中,微軟的作業系統和Office相關產品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採購金額還是採購優先順序,它都是排第一名。
Thumbnail
Amazon,微軟和Google都發布了Q1的財報結果,兩大AI的領頭羊巨頭公司給出了怎樣的願景
Thumbnail
Amazon,微軟和Google都發布了Q1的財報結果,兩大AI的領頭羊巨頭公司給出了怎樣的願景
Thumbnail
微軟報告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積極結果(此為財年,實際是2022 Q4),收入和收益略高於市場預期。這主要是由於Azure和Dynamics 365的強勁銷售推動的。儘管取得了這樣的成功,但微軟對接下來一個季度的預期低於預期,由於不確定的經濟環境,公司預測收益將減少。微軟仍在繼續投資雲服務,重點是開
Thumbnail
微軟報告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積極結果(此為財年,實際是2022 Q4),收入和收益略高於市場預期。這主要是由於Azure和Dynamics 365的強勁銷售推動的。儘管取得了這樣的成功,但微軟對接下來一個季度的預期低於預期,由於不確定的經濟環境,公司預測收益將減少。微軟仍在繼續投資雲服務,重點是開
Thumbnail
2022年年初,微軟(Microsoft)宣布將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的所有股份。收購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而在此後,動視暴雪將成為微軟旗下子公司之一,同時微軟也將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排名騰訊(Tencent)與索尼(Sony)之後。
Thumbnail
2022年年初,微軟(Microsoft)宣布將以687億美元現金,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的所有股份。收購預計將於2023年完成,而在此後,動視暴雪將成為微軟旗下子公司之一,同時微軟也將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排名騰訊(Tencent)與索尼(Sony)之後。
Thumbnail
Brett Iversen -- General Manager, Investor Relations Satya Nadella --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my Hood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問答環節
Thumbnail
Brett Iversen -- General Manager, Investor Relations Satya Nadella --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Amy Hood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問答環節
Thumbnail
科技戰爭 得晶片者得天下 2020年除了疫情的擾亂世界經濟,潛伏在檯面下,世界強國的科技之戰也悄悄展開。在高度依賴晶片生產的經濟下,這個「晶片戰爭」無疑的也影響了各個相關產業的趨勢與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對晶片需求大的龍頭企業,在晶片荒的1年後,收益將因供應鏈的緩慢而影響收益。
Thumbnail
科技戰爭 得晶片者得天下 2020年除了疫情的擾亂世界經濟,潛伏在檯面下,世界強國的科技之戰也悄悄展開。在高度依賴晶片生產的經濟下,這個「晶片戰爭」無疑的也影響了各個相關產業的趨勢與企業領導者的決策,對晶片需求大的龍頭企業,在晶片荒的1年後,收益將因供應鏈的緩慢而影響收益。
Thumbnail
當市場都在聚焦Facebook, Google,Apple,和NAVIDIA這些公司的同時,我看到過去專門販售Windows作業系統的微軟目前也在積極轉型, 這篇文章將描述微軟CEO如何帶領微軟做出改變,以及我將分析以及提出數據顯示微軟在產業仍有一片藍海等待他繼續成長。
Thumbnail
當市場都在聚焦Facebook, Google,Apple,和NAVIDIA這些公司的同時,我看到過去專門販售Windows作業系統的微軟目前也在積極轉型, 這篇文章將描述微軟CEO如何帶領微軟做出改變,以及我將分析以及提出數據顯示微軟在產業仍有一片藍海等待他繼續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