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慘遭裁員 : 該怎麼在新加坡找工作,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生無常,在七月的某一天,雙手服務的公司忽然通知新加坡site要關閉, 全數資遣.

身分, 簽證的問題應該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吧, 所以雙手想分享的是在新加坡找工作的經驗.

由於雙手是IC設計產業鏈相關偏硬體的, 所以找的是IC設計公司, 總年資約13年.

雙手投過的公司有: AMD, BCOM, Infineon, Maxlinear, Renesus, 以及一間IC設計陸資, 但最後取得面試機會的只有Maxlinear 以及陸資IC設計. 最後也只有陸資IC設計有拿到offer


履歷:

為了不浪費彼此的時間, 我在履歷的開頭加了一個身分欄位, 表明了自己的狀態

Identity:Taiwanese, current SG EP owner, seeking EP jobs in SG.
註:其實被裁員後就已經不是EP了, 但是畢竟曾經擁有過EP, 所以這樣寫也沒什麼不對

也或許是因為這樣寫了, 所以沒有EP缺額的公司也就不會找你面試了.


求職方式:

雙手知道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 公司官網
    國際大公司比較少在求職網貼缺, 直接上公司官網鎖定location在singapore的缺, 有適合的就投
  • 求職網
    例如新加坡的jobstreet, 或是政府的mycareersfuture, 但是mycareersfuture比較偏向是已經找到人, 公司雇用EP貼個形式走流程的. 雙手覺得好一點的公司, 都不會在這上面貼缺找人
  • LinkedIn
    這裡的缺就比較多了, 大公司也通常會在這裡貼缺, 某些投了也會連到自家網站, 因此雙手覺得這裡也是個不錯的找工作管道
    另外也可以把自己相框改成綠框(#opentowork), 代表自己在找工作, 獵人頭或是HR們看到資歷差不多的話就會主動聯絡你
    但是雙手覺得新加坡的獵人頭很不專業, 軟體缺的也丟給你看, 薪水很低的也丟給你, 可能科技業在這邊不算最熱門產業, 所以專業度不高


面試經驗:

Maxlinear - 我投了三個缺, 但是只有一個有回覆. 就直接過去挑戰順便當練功了
面試的是一個法國中年男子, 應該是處長, 面試時沒問什麼專業, 就是介紹完部門在做什麼, 這個缺要做什麼後, 就問雙手有沒有興趣, 然後討論了一些技術細節, 大概半小時就結束了, 最後還希望雙手要來
可能是雙手在被問有沒有興趣時遲疑了一陣子, 被法國先生看出來雙手沒有很有興趣吧, 即使面試完後雙手回信表達有興趣後, 也沒有得到回音.

陸資IC設計 - 這個算是朋友介紹的. 一共有四次面試, 三次技術, 一次HR面談.
其中三次技術面試有一次是英文(不過其實都聽得出來是中國人講英文), 而HR面試是英文(不過HR也是中國人). 流程大概跑了五個禮拜, 最後有拿到offer.
offer一開始開的是大約一個月台幣29萬, 年度bonus大概一個月(total約370萬/年), 簽約金少到有等於沒有, 所以就不紀錄, 然後HR還暗示可以再談, 雙手就回覆說一個禮拜後給決定.
其實一個月29萬就已經蠻高的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新加坡的房租非常貴, 如果是租兩房的私人公寓, 黃線上的, 預算可能就要抓到快十萬, 加上雙手的小手們的幼稚園學費一人三萬, 兩人就六萬, 扣一扣只剩13萬, 加上台灣還有房貸在繳, 負擔其實很重.
本來不得已準備要接offer了, 但就在那個禮拜, 台灣的某外商公司願意給出一個很高的offer, 所以雙手決定就在下次跟HR的會議時, 拿出這個台灣offer內容婉拒這間陸資, 但同時也宣告要離開新加坡了QQ.
在告知HR後, HR問了我的台灣offer內容, 要拿回去討論, 過了兩天有提高價碼, 約是台幣31萬(400萬/年), 但由於還是跟台灣的offer差距太大, 所以最後還是婉拒了.


結論 :

由於這次的意外裁員, 加上新加坡工作找的不算順利, 所以這次雙手的新加坡之旅只能在這告一段落. 但至少找工作還是有一點心得, 也是因為在新加坡的英文面試經驗, 才能在台灣的外商公司取得好offer, 所以整體來說還是有幫助的.
另外從陸資offer內容大概能猜出, 台灣IC產業的薪資應該是跟新加坡的差不多的, 這間在台灣找人的話大概也是這種價碼, 當然大公司的話這次就沒機會揭開他們的樣貌了.

以上就是這次雙手在新加坡找工作的經驗分享, 希望可以對讀者有幫助, 如果有什麼想進一步了解的, 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的沙龍
12會員
16內容數
我們是左手與右手。2023登入新加坡,想把一步步建立在新嘎坡生活的所見所聞,以及一些跟新加坡金融相關的小技巧,寫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左手負責的是金融理財相關,右手會把食衣住行日常分享給大家 ^Q^。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工作忙碌,不知不覺又來到該上傳文章,但又沒文章可以上傳的日子。為了不要開空窗,只好來閒談最近一、兩個月找工作的事情。
Thumbnail
最近工作忙碌,不知不覺又來到該上傳文章,但又沒文章可以上傳的日子。為了不要開空窗,只好來閒談最近一、兩個月找工作的事情。
Thumbnail
為第一個工作歷經許多轉折,但驚嚇後的選擇未必不好。
Thumbnail
為第一個工作歷經許多轉折,但驚嚇後的選擇未必不好。
Thumbnail
上週的一個聚會,朋友關心起我的求職進度,我大方坦承還沒找到工作,這兩個月陸續面試了九間公司。 忽然,一位朋友說 看新聞寫著每個人平均有3.6個工作機會,工作真的很難找嗎? 她是一名外商公司的資深主管,帶領多個團隊,時常在國外出差 我先是愣了一下,不曉得該如何回答,接著陷入思考。 這兩個月,
Thumbnail
上週的一個聚會,朋友關心起我的求職進度,我大方坦承還沒找到工作,這兩個月陸續面試了九間公司。 忽然,一位朋友說 看新聞寫著每個人平均有3.6個工作機會,工作真的很難找嗎? 她是一名外商公司的資深主管,帶領多個團隊,時常在國外出差 我先是愣了一下,不曉得該如何回答,接著陷入思考。 這兩個月,
Thumbnail
前言 前陣子在FB粉專的文章留言處提起:「曾經有在半導體產業服務過」,就有粉獅好奇想知道聰聰的任職經驗,雖然起初我有點排斥公開場合分享工作經驗,畢竟也不想透漏到太多前東家的工作型態、福利待遇、職缺內容等等,避免引來不必要麻煩,但想想若能寫一些比較沒有爭議的內容(詳細再私底下問我),其內容又能幫助到
Thumbnail
前言 前陣子在FB粉專的文章留言處提起:「曾經有在半導體產業服務過」,就有粉獅好奇想知道聰聰的任職經驗,雖然起初我有點排斥公開場合分享工作經驗,畢竟也不想透漏到太多前東家的工作型態、福利待遇、職缺內容等等,避免引來不必要麻煩,但想想若能寫一些比較沒有爭議的內容(詳細再私底下問我),其內容又能幫助到
Thumbnail
2022美國科技業在台資遣全紀錄 2022 Q4 經歷了一波景氣低迷時刻,Meta, Google, Amazon, Microsoft 都相繼裁員,節省開支。我意外的成為被資遣的一員。我還記得HR跟我說,在外商就是這樣,你永遠都要做好就算現在被 layoff,之後還是可以馬上找到好工作的準備。
Thumbnail
2022美國科技業在台資遣全紀錄 2022 Q4 經歷了一波景氣低迷時刻,Meta, Google, Amazon, Microsoft 都相繼裁員,節省開支。我意外的成為被資遣的一員。我還記得HR跟我說,在外商就是這樣,你永遠都要做好就算現在被 layoff,之後還是可以馬上找到好工作的準備。
Thumbnail
待在○○興業有限公司5個月(23歲) 這份工作是三重就業服務員幫忙找到,經過面試之後被錄取,據說老闆是看我擁有很多證照,才會願意錄用我,這次經驗已經證實了證照的重要性,雖說這不是第一次面試,但還是會緊張,盡可能把緊張的心情鎮住並隱藏。
Thumbnail
待在○○興業有限公司5個月(23歲) 這份工作是三重就業服務員幫忙找到,經過面試之後被錄取,據說老闆是看我擁有很多證照,才會願意錄用我,這次經驗已經證實了證照的重要性,雖說這不是第一次面試,但還是會緊張,盡可能把緊張的心情鎮住並隱藏。
Thumbnail
我接著主動投遞了一些心儀工作,包含怪獸工作室、邑泰、慶奇與緯創資通,本文會記錄我在這四間公司面試的過程。
Thumbnail
我接著主動投遞了一些心儀工作,包含怪獸工作室、邑泰、慶奇與緯創資通,本文會記錄我在這四間公司面試的過程。
Thumbnail
這兩年想換工作,我印象中有幾個很不愉快的求職經驗。 在這些風風雨雨中,也學到不少東西 過程中,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是「大家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第一個就是215人力銀行。 這位主考官非常熱情,不管是他的語氣或是討論內容,都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 (對方真的很有誠意,很熱誠)
Thumbnail
這兩年想換工作,我印象中有幾個很不愉快的求職經驗。 在這些風風雨雨中,也學到不少東西 過程中,沒有誰對誰錯,只不過是「大家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第一個就是215人力銀行。 這位主考官非常熱情,不管是他的語氣或是討論內容,都給人朝氣蓬勃的感覺。 (對方真的很有誠意,很熱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