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外商職涯中,辛格是極少數沒有Plan B的領導者。不管當前的計畫看起來有多冒險、勝算機率渺茫,他從來不為Plan B多做打算。
這對習慣預先籌謀替代方案、做甚麼決策之前,都會提早想好退路的我而言,是比聽得懂另一個半球的英文口音,還要巨大的文化衝擊。
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精神,的確幫助我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反敗為勝,但機率遠低於一年才會中獎兩百元的統一發票。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已經養成了將Plan A與Plan B融合得天衣無縫的技巧,反正職場多數仍是成果論,重點是交付,沒有每一次都要搞到壯烈成仁。
辛格是第一個對這樣的「折衷」心態提出挑戰的人。雖然我以自己有限的外文能力,和他解(爭)釋(論)過無數次,這不叫compromise(折衷),這是win-win(兩全其美)。他完全沒有買單。只是對我擺出招牌的友善表情,一付我還沒搞懂事情癥結的樣子。
後來我總算有點懂了,辛格在意的,不盡然是四平八穩、多方折衝之後,取得「共贏」,而是我們在各種主客觀情境都不利於自己的條件下,敢不敢護衛自己的理念,打一場不知輸贏的聖戰。
我一直覺得他很天真,對於情勢險峻的判斷力失準,他下派給我的任務,最後隨著他任期提早結束而無聲終止,甚至沒有同事記得,我曾為此投注過大把心力與時間。一開始,我鬆了一口氣,漸漸地,我時不時回想起這個行事作風迥異的高層,特別在我面對高壓與未知的時刻,我禁不住把Plan B推到側邊,反覆問自己,我的Plan A,會是甚麼?
問到最後,我赫然發現那個真正的問題是,面對如此情勢,自己的終極信念為何?就算沒有Plan B,我仍然願意為此鏖戰嗎?
我也連帶想起很久以前,一個卜卦老師對我說的話,他大概被我優柔寡斷、瞻前顧後的問卦習性,搞得動了真氣:「只要你能夠接受最壞的結果,想做甚麼,都可以去做。」
是啊,辛格從來沒有針對最壞的結果,預做Plan B來防範,但對於最壞的結果,他瞭然於胸,大刀闊斧地去做,離開的時候,天真依舊。
這也許是身為六爻人的他,留給我最寶貴的典範示現,作為自己人生的主理者,遠在任何人相信自己之前,先深信自己的理念值得赴湯蹈火,儘管理念最後來不及變成真的,有人會記得這份拚搏的真實,繼而選擇為自己真實。
辛格,謝謝你用艱深卻到位的英文,替我上了一整年的人生課。我會一直記得,以此做出行動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