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_怡利電_2497 法說會逐字稿重點及QA整理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業績展望:

公司對未來的業績展望保持樂觀態度,主要得益於在智慧座艙(如抬頭顯示器HUD、駕駛輔助系統ADAS、無線充電、行車記錄器等)領域的持續發展​。這些產品目前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已經開始獲得良好的銷售成績,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自主品牌汽車中,HUD的裝配比例有顯著提升​。 公司認為未來幾年隨著汽車電子產品的需求增長,這些產品將持續帶動公司的業績增長。此外,隨著公司與歐洲汽車品牌的合作,公司預計歐洲市場未來也將有不錯的業績貢獻​。 2024年公司業績會受惠於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推出,特別是智慧座艙中的3D HUD技術已開始量產,這預計會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2. 成長動能:

公司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於智慧座艙的全方位布局,其中包括HUD、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車載無線充電、行車記錄器等產品的開發和應用​。 HUD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2%,並且未來有望持續增長。特別是在自主品牌汽車的推動下,更多車輛將開始將HUD作為標準配置,這將進一步推動該產品的市場擴展​。 公司已掌握3D HUD的量產能力,這在全球是較為領先的技術,並且正在與歐洲的主要車廠合作。隨著3D HUD技術的成熟,該技術將成為未來的主要增長動力,預計3D HUD的市場佔有率將隨著技術推廣逐步提高​。


3. 是否擴產:

公司在擴產計畫上採取謹慎態度,目前主要依靠現有的生產基地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在泰國和中國大陸設有生產基地,泰國的工廠主要服務東南亞市場,而蘇州的工廠則主要供應中國市場​。 未來,公司將視市場需求考慮在印度設廠,尤其是當印度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時,公司會考慮擴大當地的生產能力​。目前,公司仍以東南亞及中國的生產基地為主,進一步提升這些工廠的生產效能以支持銷量的增長​。


4. 資本支出:

公司將大量資本投入研發和新產品開發,尤其在智慧座艙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等領域,這些產品需要持續進行技術升級和新技術的測試認證​。例如,與歐洲車廠的合作開發3D HUD技術就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由於公司在技術研發上的高投入,這使得營運費用較高,然而這些研發投入預期會在產品成熟並大量銷售後帶來回報​。特別是在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的同時,公司期望能透過規模經濟效益來提升毛利​。


5. 市場拓展:

公司目前的市場拓展重心是中國大陸、東南亞以及歐洲。中國市場是公司最大的市場之一,特別是在自主品牌汽車中的HUD滲透率快速增長,這帶動了公司在當地的銷售增長​。目前,公司的產品滲透率達到12%,預計未來將有更多自主品牌車輛採用公司產品​。 東南亞市場方面,泰國工廠的產能提升,讓公司在該地的營收成長顯著。隨著泰國及周邊國家對車載電子產品需求的增加,公司的東南亞市場份額也不斷擴大​。 公司在歐洲市場也積極推動3D HUD產品的導入,並與歐洲多家車廠進行技術合作,此舉不僅能提升公司的技術形象,未來還有機會獲取的歐洲訂單​。 未來公司將持續拓展印度市場,並預計會逐步在印度實現生產與銷售。


QA重點整理


Q1: 車載主機的變化是什麼?為什麼突然開放讓公司進行?

以前車載主機的競爭非常激烈,公司與日本的競爭對手進行了多年對打,並與一些日本業者進行了策略合作。他們負責車廠關係,公司負責研發與製造。這些合作的案子經過多年運作,逐步讓車廠接受了公司的產品。如今,全球性的車載主機案子逐漸浮現,這些案子的體量較大,未來幾年將帶來不錯的營收。


Q2: 公司產品毛利率如何?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情況?

中國市場的毛利率相對較低,因為當地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須保持價格競爭力。然而,泰國市場的毛利率較高,達到約30%左右。整體來說,隨著東南亞市場的營收擴大,公司在該地區的毛利也逐漸增長,未來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的毛利水平。


Q3: 客戶集中度如何?與主要客戶的合作情況?

公司的主要客戶集中度較高,特別是與某些大客戶的合作已經持續多年,公司幫助這些客戶提升了車輛銷售業績。隨著公司產品的升級與技術的進步,客戶逐漸增加了公司產品的採購量,雙方的合作關係也逐步加強。 


Q4: 公司的產品在中國與歐洲市場有什麼競爭優勢?尤其是在3D HUD技術方面?

公司在中國市場主要與華陽等公司競爭,華陽在車載主機等領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在3D HUD技術上,公司具備全球領先的量產能力,特別是在歐洲市場,公司已經與多家大型車廠建立了合作關係,這使得公司能夠在技術上保持領先優勢。


Q5: 華陽公司與貴公司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情況如何?

華陽是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在車載主機領域與公司競爭激烈,特別是在中國市場,華陽在一些項目上與公司展開直接競爭。不過,公司在3D HUD的技術上領先華陽,尤其是在歐洲市場,華陽尚未具備相同的技術能力,因此在國際市場上公司的競爭力相對較強。


Q6: 公司如何看待印度市場的發展?

印度市場是公司未來重點拓展的市場之一。公司已經與當地的主要車廠展開合作,並開始在當地推廣公司的車載電子產品。目前公司主要依靠泰國的工廠供應印度市場,未來視需求增長情況,可能會考慮在印度當地設廠,以支持更大規模的銷售。 


Q7: 在汽車電子產品的創新上,公司未來的策略是什麼?

公司將繼續投資智慧座艙、HUD、車載主機等領域,特別是在3D HUD技術方面,公司已經擁有完整的專利佈局和量產能力。隨著市場對智慧座艙技術需求的增長,公司將致力於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並在國際市場上推廣這些創新產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說會逐字稿整理
30會員
14內容數
分享公司法說會的逐字稿重點整理
2024/10/03
本篇是整理各家券商法人報告/Call memo之重點整理,僅供參考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營運概況 POS、KIOSK 與產業物聯網(Embedded Foundry) 公司定位:振樺電是全球前五大的POS系統製造商,擁有自有品牌「POSIFLEX」。透過收購美國KIOSK和瑞傳,擴
Thumbnail
2024/10/03
本篇是整理各家券商法人報告/Call memo之重點整理,僅供參考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營運概況 POS、KIOSK 與產業物聯網(Embedded Foundry) 公司定位:振樺電是全球前五大的POS系統製造商,擁有自有品牌「POSIFLEX」。透過收購美國KIOSK和瑞傳,擴
Thumbnail
2024/09/26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業績展望 2023年業績:公司在2023年的合併營收達26.63億元,而2024年第二季的營收為11.6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4.67億元相比有所下滑​。公司面臨的衰退原因包括: 中國經濟環境不佳:中國經濟需求下降,對公司的出口和整體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美歐貿
Thumbnail
2024/09/26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業績展望 2023年業績:公司在2023年的合併營收達26.63億元,而2024年第二季的營收為11.6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4.67億元相比有所下滑​。公司面臨的衰退原因包括: 中國經濟環境不佳:中國經濟需求下降,對公司的出口和整體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美歐貿
Thumbnail
2024/09/25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業績展望 翔名的業績展望與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成長息息相關。隨著全球對AI、GPU、車用電子的需求不斷增長,半導體行業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預計至2030年,晶圓產能將擴大60%,新建晶圓廠將達85座,這將顯著推動翔名的業績成長​。 另外,先進製程(如7奈米及以下技
Thumbnail
2024/09/25
法說會重點整理 1. 業績展望 翔名的業績展望與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成長息息相關。隨著全球對AI、GPU、車用電子的需求不斷增長,半導體行業的需求也在快速提升,預計至2030年,晶圓產能將擴大60%,新建晶圓廠將達85座,這將顯著推動翔名的業績成長​。 另外,先進製程(如7奈米及以下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 業績展望: 公司對未來的業績展望保持樂觀態度,主要得益於在智慧座艙(如抬頭顯示器HUD、駕駛輔助系統ADAS、無線充電、行車記錄器等)領域的持續發展​。這些產品目前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已經開始獲得良好的銷售成績,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自主品牌汽車中,HUD的裝配比例有顯著提升​。
Thumbnail
1. 業績展望: 公司對未來的業績展望保持樂觀態度,主要得益於在智慧座艙(如抬頭顯示器HUD、駕駛輔助系統ADAS、無線充電、行車記錄器等)領域的持續發展​。這些產品目前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已經開始獲得良好的銷售成績,尤其是在中國大陸的自主品牌汽車中,HUD的裝配比例有顯著提升​。
Thumbnail
預計2023/12/20登錄興櫃,主辦券商兆豐證券(841張;2.21%),協辦券商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及中信證券(協辦均為100張;0.26%),承銷價150元。
Thumbnail
預計2023/12/20登錄興櫃,主辦券商兆豐證券(841張;2.21%),協辦券商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及中信證券(協辦均為100張;0.26%),承銷價150元。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電動車 PCB 2022~2028 CAGR 達 34.4%,高於整體 PCB 產業的 7.1% 2.明年營收佔比維持汽車板 70%,增加高階產品比重,網通板翻倍,達 8~10%。 3.HDI 產能維持 15 萬 square feet,不過產值會上升。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電動車 PCB 2022~2028 CAGR 達 34.4%,高於整體 PCB 產業的 7.1% 2.明年營收佔比維持汽車板 70%,增加高階產品比重,網通板翻倍,達 8~10%。 3.HDI 產能維持 15 萬 square feet,不過產值會上升。
Thumbnail
昨日12日裕隆集團 N7 電動車舉行產品發表會,公告鴻海與裕隆共同研發的n7電動車,將預計明年1月中交車,裕隆指出,裕隆2.5萬個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依鴻華先進、裕隆集團產能規畫,首波先生產8,000台,明年農曆過年前,把首波訂單交付完成。換言之,開始交付後的一個月內即可望將8,000台訂
Thumbnail
昨日12日裕隆集團 N7 電動車舉行產品發表會,公告鴻海與裕隆共同研發的n7電動車,將預計明年1月中交車,裕隆指出,裕隆2.5萬個電動車會員,將享有優先預購權,依鴻華先進、裕隆集團產能規畫,首波先生產8,000台,明年農曆過年前,把首波訂單交付完成。換言之,開始交付後的一個月內即可望將8,000台訂
Thumbnail
鴻海劉董事長,推出3.0轉型升級,佈局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與人工智慧、半導體、5G與6G三大核心技術,近期中國電動車補貼刺激下,各大車廠紛紛跟進削價競爭,因為不降價電動車市場,將有可能被中國電動車品牌,搶下大部分的電動車市場,連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跟著調整售價,未來車廠將無法走向過去
Thumbnail
鴻海劉董事長,推出3.0轉型升級,佈局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與人工智慧、半導體、5G與6G三大核心技術,近期中國電動車補貼刺激下,各大車廠紛紛跟進削價競爭,因為不降價電動車市場,將有可能被中國電動車品牌,搶下大部分的電動車市場,連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跟著調整售價,未來車廠將無法走向過去
Thumbnail
本文 財報數據 營收: 9.73 億元,季減 0.84%,年增 6.81% 毛利: 2.76 億元,季減 1.11%,年增 16.01%,毛利率28.41% 營業淨利: 1.04 億元,季減 0.79%,年增 39.8% 稅後純益: 1.51 億元,季增 54.43%,年增 65.39%
Thumbnail
本文 財報數據 營收: 9.73 億元,季減 0.84%,年增 6.81% 毛利: 2.76 億元,季減 1.11%,年增 16.01%,毛利率28.41% 營業淨利: 1.04 億元,季減 0.79%,年增 39.8% 稅後純益: 1.51 億元,季增 54.43%,年增 65.39%
Thumbnail
AI+電動車,科技業的新動能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EV)兩大題材,成為科技業的新動能,也帶動了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AI伺服器和電動車的市場趨勢,以及台灣科技業者如何搶佔這兩大商機。 AI伺服器:高速運算的核心 AI伺服器是指能夠支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其他A
Thumbnail
AI+電動車,科技業的新動能 近年來,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EV)兩大題材,成為科技業的新動能,也帶動了台灣電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AI伺服器和電動車的市場趨勢,以及台灣科技業者如何搶佔這兩大商機。 AI伺服器:高速運算的核心 AI伺服器是指能夠支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其他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