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了,我真的怕了。」這是我朋友小李在確診新冠後發給我的第一條微信。作為一個平時樂觀開朗的人,小李的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他內心的恐慌。
我能理解他的心情。畢竟,面對一個未知的病毒,誰能保持完全的鎮定呢?但是,我想起了和菜頭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的一個重要觀點:「越是遇見大事,人就越需要學會放鬆。」
於是,我決定和小李分享我自己的經歷,希望能給他一些啟發。
去年冬天,我也經歷了一次意外的骨折。當時的我,就像現在的小李一樣,充滿了焦慮和恐懼。我不停地問自己:「我還能恢復如初嗎?」「這會影響我的工作嗎?」「康復需要多長時間?」
但是,就在這時,我想起了和菜頭的話:「放鬆本身不是一種心理調節,或者是心靈按摩,而是需要事實和理性作為基礎的。」
我開始冷靜下來,理性地分析自己的處境。我查閱了大量關於骨折康復的醫學文獻(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45072/),詳細了解了康復的各個階段和可能遇到的問題。我還諮詢了醫生,制定了詳細的康復計劃。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不再那麼恐懼了。因為我知道,雖然康復的路可能很長,但只要按照計劃一步步來,我最終是能夠恢復的。
這種放鬆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的。正如和菜頭所說:「放鬆的價值就體現在這裡——你得以專心地工作和生活,同時承擔起巨大的壓力。」
在康復期間,我沒有因為骨折而停止工作。相反,我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了一些新技能,甚至開始寫作。這種積極的態度不僅幫助我更快地康復,還讓我在職業發展上有了新的突破。
我把這些經歷告訴了小李,鼓勵他也試著放鬆下來。我建議他:
3. 保持與家人朋友的聯繫,但不要過度討論病情,轉移注意力也很重要。
4. 嘗試一些放鬆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冥想或者聽音樂。(https://www.health.harvard.edu/mind-and-mood/relaxation-techniques-breath-control-helps-quell-errant-stress-response)
幾天後,小李告訴我,他感覺好多了。他說:「我現在明白了,放鬆不是逃避,而是面對。當我真正了解了這個病毒,知道該如何應對時,我反而不那麼害怕了。」
這讓我想起和菜頭文章中的另一段話:「在到來和消失之間的這段時間,人可以選擇焦慮地等待,也可以選擇安靜地等待。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區別是這段時間人是否會很難捱。」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難,但關鍵是我們如何面對。放鬆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在充分了解情況的基礎上,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和解決問題。這種態度,能讓我們在困境中保持清醒,找到前進的方向。
正如和菜頭所說:「放鬆的價值就體現在這裡——你得以專心地工作和生活,同時承擔起巨大的壓力。」這或許就是我們面對人生各種不確定性時最需要學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