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階段我們常追求流暢的使用者體驗,希望用戶能夠輕鬆、直觀地完成各種操作,但有些刻意設計的「摩擦」反而能提升產品體驗,這篇想記錄「摩擦設計」(Friction Design)的概念,以及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
做產品設計最常聽到「Don’t make me think」,那何時會需要摩擦設計?
「Don’t make me think」是史蒂夫·克魯格(Steve Krug)提出的著名設計原則,強調產品使用流程應該簡單直觀,不要讓用戶過多思考,這一原則在大多數情況下確實適用。
但某些特定場景下,我們需要用戶停下來思考一下,以避免潛在的風險或失誤,這些場景包括:
在這些情況下,適當的摩擦設計可以幫助用戶再次確認自己的決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或麻煩。
⠀⠀
⠀⠀
⠀⠀
摩擦設計的核心原理是在用戶執行某些重要或不可逆操作時,故意增加一些「阻力」,迫使用戶停下來思考,這種設計可以:
摩擦設計的應用方式包括但不限於:
⠀⠀
⠀⠀
⠀⠀
這些案例都巧妙地運用了摩擦設計,在不過分影響用戶體驗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風險。
⠀⠀
⠀⠀
⠀⠀
作為產品經理,學習摩擦設計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
比較大方向的原則是:
「有可能會讓使用者後悔的行為,通常需要增加摩擦設計。」
像是上面提到的 (1) 不可逆的操作、(2) 付款金錢交易、(3) 個資隱私相關、(4) 提出重要決策、(5) 潛在危險操作。
⠀⠀
在實際工作中,還有一些判斷步驟:
⠀⠀
⠀⠀
⠀⠀
摩擦設計是一把雙面刃,正常運作下可以有效降低用戶的錯誤操作,減少產品維運或被客訴的成本,但過度使用也可能導致用戶體驗下降。
好的摩擦設計應該是幾乎不被用戶察覺的(我也正在學習怎麼適度增加摩擦在產品上),能在使用者要做出重大決策時發揮作用,既不會讓用戶感到煩躁,又能有效防止「後悔」。
如對這系列文章興趣可以再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