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
|今天要來和大家聊聊如何針對文化與傳統來設計高齡住宅~
在高齡者居住空間設計中,文化與傳統無疑是影響其生活舒適度與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透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我們可以更好地設計出能喚起情感共鳴、符合其生活習慣的空間。
本文將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差異,並分析如何將文化元素融入設計中。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高齡者需求
高齡者的居住需求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在設計空間時,設計師應考量這些差異,才能真正滿足高齡者的需求。
- 東亞文化中的長者需求
東亞文化強調「家庭」和「多代同堂」的觀念,因此長者通常希望能與家人共同居住,並在日常生活中與家人互動。
開放式空間和家庭集聚區
這樣的設計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為長者提供寬敞、便利的家庭集聚區,增強親情聯繫感。
風水設計
這也是東亞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考量,空間佈局和擺設需符合長者對於風水的期望,以帶來和諧與平衡感。
- 舉例來說
日本的傳統榻榻米房間常被保留下來作為長者冥想或家族聚會的空間,這種設計能喚起他們對過去生活的懷念,並在情感上給予安慰。
- 中東文化中的長者需求
中東文化中的高齡者通常對宗教生活有著深厚的依賴,「祈禱」與「社交」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禱告空間
住宅設計時,需為長者提供專門的禱告空間,確保其私密性與靜謐性。
社交空間
社交在中東文化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需要設置專屬的社交空間,讓高齡者能夠經常接待親友。
- 舉例來說
阿拉伯國家許多家庭為長者設置了帶有舒適坐墊的傳統會客廳(majlis),作為長者日常接待來訪者的場所,這樣的設計反映了對社交的重視。
- 西方文化中的長者需求
西方文化更強調長者的「個人隱私」與「獨立生活」,因此空間設計應考慮到高齡者的自我空間。
個人隱私
單人臥室和獨立衛浴設施在西方文化中顯得尤為重要。
獨立生活
無障礙設計,如緩坡、寬敞的走道、手扶欄杆等,常見於這些住宅設計中,以便長者能夠維持日常生活的自主性。
- 舉例來說
美國有許多高齡者選擇「養老社區」這種住宅形式,這些社區設計有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同時也提供社交與活動空間,鼓勵獨立生活。
二、如何融入文化元素
根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需求差異,設計師可以採用多種策略來將文化元素融入高齡者的居住空間中,從而創造一個既能滿足功能需求,又能引發情感共鳴的環境。
以下將針對「亞洲文化」加以描述:
- 空間規劃與佈局
每個文化背景對空間佈局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這些文化特點。
多代同堂的共享空間
設計開放式客廳與餐廳,促進長者與子孫日常互動與共同生活,增強家庭凝聚力。
靜心與冥想空間
為長者設置專屬的冥想室或傳統茶室,提供安靜、舒適的靜心環境。
家祭與祖先崇拜區
設置專門的家庭祭壇空間,讓長者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祖先祭拜與傳統儀式。
- 材料與色彩的選擇
文化背景會影響長者對空間材料與色彩的偏好。
天然木材地板
使用溫暖的實木地板,增強空間自然感,帶來舒適、親近大自然的氛圍。
竹子裝飾與隔間
以竹子作為空間隔間或裝飾材料,營造清新自然的氛圍,符合東亞文化寧靜特質。
自然色調牆面
選擇柔和的米色、淺綠等自然色牆面,營造放鬆平和的空間氛圍。
紙屏風與和風門窗
利用傳統和紙屏風或木格子門窗,融合自然光線,創造簡約、平靜的生活空間。
- 文化符號與裝飾
文化符號往往具有強烈的情感聯結,因此將其融入居住空間裝飾中可以讓高齡者感受到熟悉的文化氛圍。
傳統書法與掛畫
在牆上懸掛書法作品或傳統山水畫,增添文化韻味,營造古典寧靜的空間氛圍。
雕花木家具
使用雕花木椅或櫃子,展現精緻的傳統工藝,讓空間充滿東方古典美感。
風水物件擺設
擺放如風水羅盤、八卦鏡等傳統風水物件,為居住空間帶來文化象徵的平衡與和諧。
紅燈籠與紙傘裝飾
以紅燈籠或紙傘作為裝飾,既體現東方節慶文化,也增添喜慶與溫馨的氛圍。
傳統紋樣的牆紙
在牆面使用具有文化象徵意義的紋樣,如龍、鳳凰、蓮花等,體現長者熟悉的文化符號。
手工藝品展示
展示長者自製或喜歡的工藝品,如陶瓷、刺繡等,讓空間更具文化深度,並喚起情感共鳴。
家庭故事牆
設置家庭歷史照片或故事牆,讓長者能夠分享自己的文化故事和回憶,增強家庭聯繫。
多功能活動區
設計一個可進行傳統手工藝或文化活動的空間,促進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和學習。
文化與傳統是高齡者居住空間設計中的重要考量,設計師應根據高齡者的文化背景,充分理解他們的需求並融入文化元素,為他們創造一個既具功能性,又能喚起情感共鳴的空間環境。
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了居住品質,也讓長者在熟悉的文化氛圍中獲得情感上的安慰與歸屬感。
延伸閱讀:
如果你/妳有想了解任何關於高齡者的相關知識,歡迎下方留言告訴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