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山上冷清的居所醒來,時常夢迴育兒生活。


新家是一個裝潢簡單的方正空間,臥室與客廳僅以一張沙發區隔,也沒有廚房,要吃飯只能以簡單爐火煮食,或者下山去吃。另有一間儲藏室兼衣物間。浴室大到不像話,裡頭還有一個浴池,也大到不像話。在租屋網上的照片,這個浴池是最吸睛的賣點,但事實上如果你要在寒冷的冬天泡熱水澡,注入的熱水還沒超過腳踝就已經變的冰涼,所以這個浴池我一直到搬離時也還是沒用過。


裝潢風格是黑白簡潔但不太講究的單身漢風格,尤其是我這種東西少的強迫症患者住起來,更是一副隨時要搬走的樣子。這裡和之前與前妻、兒子同住的社區大樓,那種塞滿各種顏色家具、物品、玩偶的溫馨感有很大的不同。


在這裡只要走出陽台就可以看到山景,晚上則可以遠眺台北市夜景,視野最好的那個方向正對著台北101。走出家門就是一條登山步道,散步到山頂只需要半個小時,山頂突出的那塊大岩石是網美打卡的熱點,剛搬來時我常到那裡看風景,但過了一陣子就覺得平凡了。有時遇到遊客,他們還會阻止我坐在岩石上,以為我也是要來拍照的遊客,叫我乖乖去排隊。


我在這裡過起清閒的獨居生活,雖然常常一整天沒講話,只有蟲鳴鳥叫相伴,但比起在人群中卻沒有與他人的連結,獨居山上的純粹孤獨反而沒那麼寂寞。


離婚後我可以好好整理東西了,再也沒有人會打斷我。整理iTunes的音樂、硬碟裡的電影、書架上的書。整理工作事項、人際關係和身心狀態。可能因為大多時間都在整理中度過,因此我對搬到山上後的第一年生活幾乎沒什麼印象,一想到那段時間,只會想起我走步道下山吃個雞腿飯,然後又走步道上山,走累了坐在公園鞦韆上的畫面。


生活步調極慢,十分細心地品味生活種種細節,風的觸感、森林的味道、觀察植物的姿態、嘗試和山上的狗交朋友,諸如此類,並留意自己每個思緒和心情起伏,但這樣雲淡風輕的生活方式,也讓這時的生活,鮮少在記憶留下足跡。


每隔兩週輪到我帶兒子,是我生活中最大的起伏。


其實離婚後我的內心變得相當破敗,我還是怨恨前妻選擇結束婚姻,因為被拋下,讓我有很多執念,想證明許多事,像是「我是一個好爸爸」、「我是一個有能力的男人」、「即使我情緒不穩定,我仍是一個好人」等等。同時也一直想告訴前妻「妳是一個假裝胸懷大度,實則虛偽做作的人」。平常我盡量不去想這些事,因為我還是知道這些想法很不健康,但每次見到兒子,就會有一股濃的化不開的憂鬱。先是有負罪感,然後為了擺脫負罪感開始保護自己,於是產生出許多貶低前妻的想法。


我帶兒子去動物園,但兒子不喜歡看動物,只認真地看說明牌,一個接一個。我們搭捷運,然後搭貓空纜車上山,上了山也不知道做什麼,於是又搭纜車下來。我帶兒子去特色公園玩,一邊拍照記錄我是怎麼和他玩的。我開始願意帶他去很多地方玩,而不是待在家⋯⋯


我多想證明我是一個好爸爸!向前妻證明,向前妻的朋友證明,向前妻的家人證明,然後向我所有認識的人證明,還有向我自己證明。


離婚後我一直在想婚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是怎麼結婚的?又是怎麼離婚的?我們的關係中存在著愛嗎?愛又是什麼?愛是由什麼組成的?熱情的消退是必然的嗎?育兒在婚姻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金錢又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專屬於我們的故事?還是所有人都會經歷同樣的故事?


我一直想這些事,但沒有答案。


清明前後,我拜訪了一對住在宜蘭的夫妻,他們聽我聊婚姻故事,聽到一半,突然告訴我,他們也想離婚。於是我半開玩笑的提議拍攝以他們為主角的離婚紀錄片,沒想到他們卻欣然答應,於是從那時候開始,我一邊拍攝他們、對他們做訪問,一邊接觸各方各界對於婚姻的不同看法。有的從宗教角度(主要是佛教),有的從開放式關係去討論。我也在那時認識一個專寫同志與核能議題的獨立記者,他時常在臉書發表一些同性或異性戀的感情故事,並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論調做結,每每與他碰面,他都大力鼓吹我走向情慾更自由開放的世界。


對於這些探索,我一方面覺得新鮮有趣,另一方面卻覺得格格不入。理性上他們的論點都沒問題,很先進、很實際,但我就還是無法接受。也許有一天我會慢慢習慣這樣的思維,但我知道以我來說這並不容易。


這段時間我抽了不少大麻,因為和前妻還有來往,也還有一些割捨不下的情感,但後來演變成主要是她對我的情感。因為當時我感覺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但她卻常常以淚洗面,於是我以一個解脫者的姿態告訴她,要怎麼使自己的心靈獲得自由。想起來我並不是真心為她好,只是透過在情感面協助她、支持她,好讓自己感覺良好。我們抽大麻做愛,做完愛她會哭,而我會擁抱她。


這樣的互動一直持續到夏天。那個夏天我去了東部的一個嬉皮市集,在那裡的動物保育攤位上,我遇到一個就讀森林系的女孩。我一看到她就被她迷住了,她的外表和氣質神似一個我從高中就很喜歡的日俄混血女演員,脣紅齒白,有著一張大嘴巴和一對大門牙,像一隻松鼠。我開始想辦法向她搭話,先是關心動物保育,然後聊到動物的行為,聊到我在拍攝的紀錄片,我說我想了解更多,於是我和她,還有她身邊的那個男生(障眼法)都交換了聯絡方式。從嬉皮市集回來後,雖然很困難,畢竟生活圈和年紀相差很多,但還是想方設法找話題跟她聊天。


後來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旁邊那個男生需要上山做鳥類繫放的調查,徵求司機,於是我主動協助他。本來這只是為了留有聯繫而已,但第一次上山,發現調查助手就是由森林系女孩擔任,於是我們三人一起上山,進行了三天兩夜的調查之旅。


森林系女孩才22歲,我已經33歲,為了她我開始學用IG,然後試著了解《延禧攻略》在演什麼,其實一切對我來說都好勉強。那時有一趟出差到日本,我在瀨戶內海的小島上買了幾樣禮物,要送給她和那個鳥類男,離開小島前發現一對耳環很漂亮,就買下來,但後來不好意思送她,最後這對耳環一直到年底的交換禮物派對上,輾轉到了另一個氣質和她相似的女孩身上,她戴起來很漂亮,就和當時我買的時候,想像森林系女孩戴起來的畫面一樣。不過經過被森林系女孩拒絕,我已有自知之明,不會再貿然對剛過20歲的年輕女孩展開追求,想起來,那些不斷被「婉拒」的過程實在太難為情了。


但我在被森林系女孩拒絕之前,就已經把這件事情告訴前妻。其實光是發現自己還能喜歡上別人就已經雀躍不已,這是我身心完全康復的跡象。但前妻聽我說完後,臉色一沈,陷入深深哀傷中,我嚇了一跳,因為我雖然知道她還放不下我們的感情,但沒想到這份感情的重量其實並沒有因為離婚而減輕。離婚只是一道手續,但當我愛上別人,我們的關係才真正發生變化。


在那之後,我們的關係急劇惡化,惡化到最後我們在臉書上大作文章,互相攻擊,一想到那兩則貼文的按讚數和留言數,我就渾身冷顫。我們把醜事攤在陽光下,然後各自向的朋友取暖。各自的朋友就算了,共同朋友在那個時候應該都很為難。我之後愈想愈覺得這樣的行為很丟臉,從此開始對社群媒體過敏,之後都不知道該以什麼心態、什麼語調在社群媒體上發言,也搞不清楚說話的對象是誰了。


每年寒暑假,我都會帶兒子兩個禮拜。那時兒子不像現在整天玩平板,因此我必須安排節目和活動。寒假時有個交遊廣闊的社運咖朋友,約了一攤吃尾牙辦桌菜的行程,這種活動一向是前妻最愛的,她看到是會眼睛發亮的,因為夠傳統,同時夠華麗,像是台味嘉年華。


我帶6歲兒子先是到彰化拜訪了一個藝術家,看展。本來不認識那個藝術家的,只是朋友的朋友,但去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朋友,而且都是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看完展後,藝術家陪我們到八卦山散步。這段時間,因為自己婚姻失敗的經驗,有時候看到某些不是我一向喜歡、但卻很優質的女生,我也會在相處過後開始想「也許這樣的女生和我才真正適合」。


離開彰化後,我們前往鹿港。鹿港正巧是我和前妻、兒子離婚前的最後一次旅行地點,舊地重遊不免觸景傷情。我和兒子走在鹿港的小巷,在柑仔店挑童玩,在小學遊樂設施玩耍,一直到晚上去參加席開一百桌的辦桌大宴,一路上我都魂不守舍,陷入很深的憂鬱中。


一年過去了,我還是不知道離婚後我是否比較好?當我看向兒子時,也不免會想著,離婚是否真的對兒子比較好?還有,他媽媽,也就是我曾經的愛人,有比較好嗎?


以往我總在人生進入下個階段後,就將上個階段全數否定、全數丟棄,但這次我不能再這麼做了,不再有什麼全新的人生階段,因為我和前妻和兒子,就是有一輩子切不開的牽絆。於此,我終於清楚感受到我們曾經的愛遺留下來的重量。

avatar-img
1會員
16內容數
不說話,一開始是不想說,覺得沒必要說,但漸漸地,變成了不會說。想找個地方對自己以外的人說說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植物人不說話 的其他內容
婚禮過後,我們用結婚禮金將新家裝潢了一番,準備迎接兒子的出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衝擊,現在我竟記不起當時是怎麼得知懷孕的?唯一比較清晰的記憶是我和女友在一個公園踱步的畫面,兩個人都驚慌失措,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是因為交了一個做電影美術的女朋友,常常從他那裡聽說誰拍了什麼,誰又拍了什麼,才會感受到非起身做點什麼不可的壓力,才會一搞完音樂祭,就馬上開始閉關寫劇本。
出發去波蘭前,我應徵了一個很酷的樂團,試練過後一拍即合,連同我在內的樂團三人都很興奮,怦然心動的契合感不亞於一見鐘情。從波蘭回國後,我將所有的夢想與期待往這個樂團堆,辭掉工作,全心投入。我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寫好足以表演一個set的七首歌,然後馬上開始接表演。
婚禮過後,我們用結婚禮金將新家裝潢了一番,準備迎接兒子的出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太過衝擊,現在我竟記不起當時是怎麼得知懷孕的?唯一比較清晰的記憶是我和女友在一個公園踱步的畫面,兩個人都驚慌失措,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是因為交了一個做電影美術的女朋友,常常從他那裡聽說誰拍了什麼,誰又拍了什麼,才會感受到非起身做點什麼不可的壓力,才會一搞完音樂祭,就馬上開始閉關寫劇本。
出發去波蘭前,我應徵了一個很酷的樂團,試練過後一拍即合,連同我在內的樂團三人都很興奮,怦然心動的契合感不亞於一見鐘情。從波蘭回國後,我將所有的夢想與期待往這個樂團堆,辭掉工作,全心投入。我們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寫好足以表演一個set的七首歌,然後馬上開始接表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自我介紹,其實來的有點突然......某天,我剛升上新的年級、新的班級,而我的新班導要我們自我介紹,還要上台,一想到要上台,我就揮身不對勁,開始發抖、臉色發青,同學們一定都覺得我發瘋了,然而同學們對我的第一印象也毀了! 我為了彌補這些事,我努力控制自己不要再那麼傻,做這些事了!後來我
生於台北,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新北市清傳高商校長,現為連清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長期推廣閱讀,不遺餘力。 創作文類包括小說、散文、詩,出版《仰望自己的天星》、《春衫猶濕》、《觀音山下的沉思》、《送你一朵花》、《情書永遠不老》……等近二十種。
初次見面,這裡是漫游人間World Roaming喃喃自語的空間。之後也會開始用ig,兩邊會以用不同方式經營,歡迎各位多多指教,互相交流。 喜歡閱讀,嗜書是雜食性。也喜歡玄學、料理、音樂、動漫、運動、寫字,喜歡手寫文字的溫度。是個興趣很廣泛且有十八般武藝,但樣樣不精通的高敏感人。喜歡透過不同視角、轉
關於我 喜歡人以維繫社交距離來給予彼此舒適感,不過度鋪陳自己以免弄巧成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林邊池塘真幽靜, 屋邊空氣芬多精。 溪邊流水永涓涓, 魚兒悠游常不眠。 都市渲華雖難見, 卿卿我我無人知。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池上,好山好水,好環境,還有豐沛的人文藝術,在這裏生活,對我而言真的像天堂,一點也不無聊。 但是人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必需被滿足,只有天然風光是不夠的。所以,一旦要移居池上,則勢必要考慮到生活的各個層面才可以。所以醫療資源、購物、交通、公共設施等問題不得不好好研究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早上騎著卡打掐,又是一個閒晃的節奏 今天選擇另一條不常走的路 想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光景 然後就遇見驚喜,轉角遇見採茶風景 今天實在太幸運 經過平常只看得到黑網的地方 看到大門打開 原來裡面藏著一片好大的茶園 茶園中一群採
Thumbnail
距離都心沒幾站,就有個室外逃源, 世界級建築的底下,卻讓人有種野放的悠閒。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林邊池塘真幽靜, 屋邊空氣芬多精。 溪邊流水永涓涓, 魚兒悠游常不眠。 都市渲華雖難見, 卿卿我我無人知。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池上,好山好水,好環境,還有豐沛的人文藝術,在這裏生活,對我而言真的像天堂,一點也不無聊。 但是人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必需被滿足,只有天然風光是不夠的。所以,一旦要移居池上,則勢必要考慮到生活的各個層面才可以。所以醫療資源、購物、交通、公共設施等問題不得不好好研究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山居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無聊 早上騎著卡打掐,又是一個閒晃的節奏 今天選擇另一條不常走的路 想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光景 然後就遇見驚喜,轉角遇見採茶風景 今天實在太幸運 經過平常只看得到黑網的地方 看到大門打開 原來裡面藏著一片好大的茶園 茶園中一群採
Thumbnail
距離都心沒幾站,就有個室外逃源, 世界級建築的底下,卻讓人有種野放的悠閒。
Thumbnail
2020年我從國外回臺,自主隔離在鄉野間,起初不太適應,但漸漸習慣了。在鄉村的生活雖然孤獨,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Thumbnail
會搬到山上住,很大的原因跟梭羅有關。     也或許這些年不斷重新閱讀「湖濱散記」的緣故吧,我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也愈來愈像他了。像我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就如同他的湖邊小屋雖然說是在森林,其實離城鎮不遠;也如同他常常讚頌獨處一般,我也需要大量獨處時間,但我家裏也像他的小木屋,常常高朋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