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須知 (6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靜坐須知 (62)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問:調息吐納要引導入丹田等等,肢節器官要如何引導?

師父答:這不是引導。我們不是在練氣功,大周天小周天,前後上下,不是那個。我們不是引導讓氣進入到丹田,是當你的注意力放在丹田小腹這個地方,而且放鬆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是腹式呼吸。

各位坐的時候可能比較沒感覺,你可以躺著,手交疊放到小腹這個地方,然後你去感受呼吸。不要控制它,不要引導它,你的注意力放在丹田這個地方。這時候你會發現,你吸氣的時候丹田凸出,吐氣的時候丹田下陷,這就是腹式呼吸。

但是有沒有腹式呼吸其實不重要,我們重點是放在佛號所緣境。放在佛號所緣境的時候,你同時把注意力往下沉,觀想心窩或丹田這個地方有個佛號機在放我自己念佛的聲音。

有的人他丹田一下下不去,沒關係,放心窩也可以,但就是不要把聲音想像在耳朵邊。因為你心中的佛號聲音其實上是沒有形相,沒有方所的,所以就不要把它想到在耳朵邊,你要想它就在我心窩或者丹田,或者前面這個地方,甚至虛空當中的佛號聲音也可以。

問:不要刻意去調息呼吸,可是聽說吸氣要吸飽滿,引入丹田,這是不是屬於刻意的?

師父答:是的。但我們不是在練氣功了。事實上我們打坐最主要就是要用功,不是在煉丹了。這個氣功當然練練也可以,但是也不要太執著。像我師父他老人家都不練氣功,他就靠拜佛,你看他老人家身體很好。

反倒是有的所謂的氣功大師,也沒有多高夀。他活的時候可能是很健康,但他不見得高夀,各位去調查一下就知道了。

問:靜坐感覺很好,才會寂靜舒服。跟法師說的明瞭寂靜如何分別?

師父答:感覺很好,才會寂靜舒服。就是當你心的狀態是明瞭寂靜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寂靜,還有舒服。講舒服是比較粗了,事實上就是一種相似的輕安產生出來。

當你的心透過正念正知調整之後,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上面,這個所緣境在你心中能夠明瞭顯現,同時你的心是寂靜的,沒有用力,更沒有躁動,這個時候,自然而然它就能夠引發心的輕安,乃至身的輕安。

當然這種輕安是相似的,真正的輕安樂,是在證得未到地定,那個叫具量。具足標準的量,輕安樂是在未到地定。但我們這個也有相似的輕安樂,也會有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V353nHL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lock Chen的沙龍
5會員
166內容數
果醒法師-楞嚴與默照話頭-四講之一
Sherlock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2
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好了,各位可以再聽聽我在《小止觀》裡面講的內容。《小止觀》熟悉了以後,你就可以聽我講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那個是算高級部,高級的禪修方法。但《小止觀》一定要熟悉,不要急著說我就要聽《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我要直接聽《摩訶止觀》。基礎很重要,基礎不夠的話聽了很多,都是很玄的。
2024/10/02
我們今天就先到這裡好了,各位可以再聽聽我在《小止觀》裡面講的內容。《小止觀》熟悉了以後,你就可以聽我講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那個是算高級部,高級的禪修方法。但《小止觀》一定要熟悉,不要急著說我就要聽《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我要直接聽《摩訶止觀》。基礎很重要,基礎不夠的話聽了很多,都是很玄的。
2024/10/02
問:請問師父,拜大拜比拜小拜效果好嗎? 像我師父,反正我親近過的這些顯教的大德,基本上到老來都在拜佛。我師父也是到老來還在拜佛,都是不斷。 所以小禮拜有它的好處,它不費力,當然你方法要對。我師父教的視頻,和我教拜佛的視頻,各位可以參考一下。
2024/10/02
問:請問師父,拜大拜比拜小拜效果好嗎? 像我師父,反正我親近過的這些顯教的大德,基本上到老來都在拜佛。我師父也是到老來還在拜佛,都是不斷。 所以小禮拜有它的好處,它不費力,當然你方法要對。我師父教的視頻,和我教拜佛的視頻,各位可以參考一下。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