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伽梵歌》的智慧:從低等自我到高等自我之道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探討《博伽梵歌》中克里希納對自我、欲望與精神成長的深刻教導

raw-image


《博伽梵歌》中的克里希納和阿周那

在《博伽梵歌》第六章中,克里希納總結了對當時哲學和思想流派的回顧。克里希納向他的弟子阿周那展示了,在當時的思想和觀點中,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無價值的,並給出了正確的觀點。在第五節中提到:

人應該透過高等自我來提升低等自我;不要讓高等自我被降低;因為高等自我是低等自我的朋友,同理,低等自我也是自己的敵人。

這裡提到了兩個自我,一個是高等的自我,一個是低等的自我。我們被告知,我們應該從低等的自我提升到高等的自我、從多元複雜的自我到同質的自我,正如佛陀所教導的。克里希納說過同樣的話:不要貶低你的兩個自我;每個都是朋友和敵人;;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的。人是三重的 : (1)精神上的個體,(2)物質屬性的聚集,即大自然的魔鏡,以及(3)個體投射到這面鏡子中的映像,這種映像就是人格,是虛假的「我」。這個虛假的或人格的「我」被捲入幻覺的網中,在佛教中被稱為「渴愛」(tanha),是我們的幻覺的塵埃,如《寂靜之聲》所言。

在心靈和物質的鏡像上,「渴愛」這幻覺的塵埃使所有的痛苦在人間蔓延。在《薄伽梵歌》第三章第34節中,克里希納對阿周那說:

在感官的每個目的中,都存在著固定的愛慕和厭惡。智者不應該被這兩種激情所左右,因為它們乃人類之敵。

克里希納說,愛與恨、喜愛和厭惡、吸引與排斥、喜歡與不喜歡等情感的產生是必然的,這是因為人類擁有感官和情感。當人們注視著所感知的對象時,便會萌生幻想並陷入迷惑之中。然而,我們是否應該避開這些感知對象呢?克里希納認為不應該。他說:不要被這些對立力量左右,因為它們是每個人的敵人。喜愛和厭惡是一對,是同一種力量的兩個方面。就像電能可以顯示為光和熱一樣。因此,克里希納建議不要受這些對立力量影響,如貪和瞋、吸引和排斥、喜愛和厭惡、喜歡和不喜歡、愛和恨。在下一節中他指出如何不受這些對立面的影響 : 履行自己的職責、專注自己的事務、遵守自己的法則,不要試圖承擔他人的責任、不要干涉他人的事務,也不要盲從他人的規範。在一段經文中,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解答:盡心盡力履行自己的每一個責任。

這裡出現了一個最令人困惑的問題,稱為不同職責間的衝突。我們該如何妥善處理自己的事務?我們又該如何探尋自我存在的規律?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我們的文明中,制定了許多發展計劃,也給出了許多如何擺脫苦難、疾病和痛苦的方法。因此,我們必須探究根本原因,並提出問題:如果我們不履行職責,違背自己的法則,為什麼會引起悲傷和痛苦呢?當然,若我們確切知曉自己的職責及存在法則,我們將依此來認知生活。大多數人渴望做正確之事,卻總是誤入歧途。他們身處阿周那的境地,他問出了數百萬人同樣會問的問題:是什麼力量驅使一個人做錯事,即使該人下定決心要行正道?這個問題是眾人共同關注的。然而,答案又是何物呢?正統信徒言:「神旨。」;神秘學生則認為:「業力。」然而,神的旨意究竟何在?業力又如何產生?

正如我們所見,佛陀將這股力量稱為「渴愛」,即渴望。克利須那則稱之為「激性」(rajas),即驅使人朝著無數感官對象前進的力量。《博伽梵歌》說,「激性」有兩個方面。「欲-激情-淫慾」是一種吸引的力量,它引導著喜好、愛慕和許多喜好;另一種是「忿-憤怒-厭惡」是一種排斥力,它產生許多不喜歡的情緒。「慾-激情」或吸引力,以及「忿-憤怒」或排斥力,是「慾」的兩個面向。就像第三章第38節所言:

猶如火焰被煙霧籠罩,鏡子被鐵鏽包覆,或子宮裹著胎兒一樣,宇宙也被這股激情所籠罩。

這裡有三個極具啟發性的例子值得深入探討。

「激性」或「渴愛」就像籠罩著火焰的煙霧。人內在的靈魂即火焰,卻被煙所圍繞,是火焰不樂見的東西。當煙的量增加,火焰便漸漸熄滅。這比喻深刻而真實。如果慾望和激情在一個人身上過於強烈,他將面臨精神上的毀滅,即神秘學所指的靈魂死亡。當「渴愛」或「激性」(即對感官事物的渴求,或是朝眾多感官對象的移動) 如此吞噬投生的自我,以至於他被壓倒了,並與「個體性之星」的連結中斷(他是個體性之星的射線),此時人格自我在精神上已死去。在我們的文明中,有眾多人精神已死。因此,我們所有人首要踏出的一步是:不增加我們的煙量、不擴大我們的個人喜好與厭惡,不讓它籠罩我們靈魂的感知。

上面引用的經文中接下來提到了鏡子的比喻。《寂靜之聲》說:『心靈就像一面鏡子,它在反射的同時會聚集灰塵。』賈許(Judge)先生在詮釋這段《博伽梵歌》詩句時,將「塵埃」替換為「銹」,這比喻更為貼切。我們可以輕易擦拭掉積聚的塵埃,但若鏡子已被銹蝕,隨著時間流逝,清潔將變得更加困難。此時,我們需了解化學知識,即物質元素的科學特性及其組合法則。高等化學是煉金術;而煉金術的精神分支使我們能夠將卑金屬轉化為黃金。神秘學被定義為「化學的一個分支,通過它我們可得永生。」我們需追求永生,首要之務是清除那鏽蝕了鏡子的鐵鏽。

讓我們來看最後一個例子。胎兒在母親的子宮中生活;除非它離開子宮,否則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每個人,或者說每個靈魂,就像一個胎兒,被限制在自己物質本性的子宮裡;我們無法看見白晝的光,也就是梵天之晝的光。除非我們經歷重生,否則我們將面臨精神上的死亡危險。那些用煙霧籠罩自己的惡人,就像流產的胚胎,是死的形體;那些無法擺脫靈魂中的污穢的人,也將注定毀滅;只有那些經歷重生的人才是精神實體,為永生做好了準備。這就是耶穌對尼哥底母的教導:『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猶如煙霧包圍著火、鏡子上的灰塵和鐵鏽、子宮包裹著胎兒,人的個性被慾望的「激性」力量包裹著。同理,真正的智慧也被虛假或顛倒的知識所遮蔽。

這三個例子中,每一個都蘊含著獨特的訊息,串聯了人類演化的全程。煙霧和火焰代表著第一階段,鐵鏽和鏡子象徵著第二階段;胎兒及其誕生,即第二次誕生,則構成第三階段。若我們能夠親自掌握古代智慧賦予我們的真正鑰匙,便能領悟其中奧妙。我們需要深入研讀布拉瓦茨基的著作,學習如何付諸實踐,處理煙霧與鐵鏽,並如何蛻變成一個嶄新的自我。但首先,我們得將《博伽梵歌》的教誨銘記於心,同時也要意識到其智慧可能已遭曲解,因此,尋找其原始意涵至關重要。

激性、渴愛、慾望,宛如煙霧:當我們著手興建一座房子,並計劃在其中加設壁爐時,我們必須預備一條恰當的煙囪,方能享有一把明亮、溫暖的火焰。這煙囪需以適當方式排放煙霧,這是首要之務,也即我們需排除個人慾望的煙霧。激情之水必須乾涸,我們必須透過自我約束來淨化內心。淨化是第一步驟。純潔有四種境界: (1)心智的純潔;(2)情感和性格的純潔,或道德的純潔;(3)言語的純潔;(4)行為或行動的純潔。。純潔是這初階段發展的關鍵所在。若只有渴望變成純潔的慾望或志向是沒有用的;即便在新的一年到來時下定決心也難以成功,因我們缺乏知識。我們需深入探究純潔的真諦,並學會如何實踐,以消除惡習並培育美德。在這階段,我們需學會拋棄邪念,行善立德。我們必須以科學之法,如同建造煙囪者一樣,掌握其中的技巧,而其中關鍵之詞在於「無私」。我們需學會抑制、約束並消滅私心。私心乃惡習之源,其他一切惡習皆由此而生。私心與不潔同出一源,而無私與純潔則常相伴。煙霧不潔,將令靈魂窒息。私心將扼殺與窒息靈魂。

無數微不足道的自私行為若匯聚在一起,將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私心,若持續下去,隨著時間推移,將孕育出一種永恆的私心,宛如鏡子上的銹跡。若我們不日復一日地擦拭我們的鏡子,它將積攢塵埃;若我們不將其擦亮,它將在時間的洪流中生鏽。我們人性中的低等本性亦如是。有兩種事物能做為撢子和拋光劑 : 哲學和哲人。純潔和無私能透過友好的同伴協助發展。若一位學子滿足於其無私,他可能在其極善之中生鏽。這需要精神煉金術的智慧;他需將無私轉化為無我。第一階段,他變得無私和善良;第二階段,其理想更高,他必須變得精神化。正如一人曾經擺脫了邪惡與自私的迷霧,轉而變得善良與無私;現在,他將透過更深一層的努力,實踐真正的煉金術 — 精神的轉化。他必須從邪惡走向善良,再從善良提升至精神性的層次。從自私到無私、然後再到無我。良友為必要之人。第一階段為靈魂學習的「校園生活」;第二階段為靈魂的「家庭生活」;真正的精神家庭帶來真正的精神友誼和伴侶。在普通生活中,我們區分親友與朋友。在更高層面的生活中,我們的朋友即是我們的親友。我們的老師即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同門弟子即是我們的友人和兄弟。

當我們將銹跡轉化為光輝、並變得無私和精神性時,我們正在為第二次的誕生做準備。為了邁向第二階段的掌控,我們需要約束低等本性,並決心不讓任何雜質在我們身上顯現,使我們真正成為純粹的善;成長、展現,象徵著雙重美德,即「公義」和「仁慈」,開始在我們所有的生命中逐漸展現。當我們以公正的態度對待自己,以仁慈的心情對待他人時,我們便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因此,《寂靜之聲》要求我們對待自身的小我如同芒果之核一樣堅定,對他人的痛苦則如同果肉一樣甜美可口。

這樣我們便為下一個階段,即第三階段做好了準備。在我們心中寄宿著正義和仁慈的靈魂。這個內在的自我或靈魂猶如一枚胎兒;它被我們自己過去的善業惡業所環繞。

一位持續學習、並將所學應用於自身的善人,即是一位實踐哲學家。透過學習與實踐,他找到了真正的同伴,也就是真正家庭中的成員。隨著他內心正義與慈悲的靈魂日益強大,過去的業力也在迅速消融。他透過越來越多的正義與仁慈行為,有機會償還這份業力。這些行為在他責任與實踐的引領下,淨化了內在;他的善行吸引了大師的目光,並獲得大師帶來的正義與慈悲;他們有時被稱為「夜間沈默觀察者」。他們在隱密與沈默中觀察,不吹噓功績,也無人知曉。他們注視著根基於智慧的正義靈魂,以及慈悲所滋養的憐憫。當偉大的大師們在捍衛真理、對抗自私的戰士身上看到這些特質時,他們將滋養這些充滿正義與仁慈的靈魂。就像太陽賜予泥濘、黏土和死水中的蓮花以生命,讓它們綻放出美麗的光輝,偉大的人物也以同樣的方式滋養著靈魂。他們淨化自己,勤於學習,公正無私,充滿仁慈,孕育著奉獻的潛能,那就是奉愛(Bhakti)。靈魂被喻為蓮花;正如蓮花在陽光下綻放,虔誠的弟子之靈魂亦在芬芳與聖潔中展開。然而,在培養正義與仁慈、展現和平與聖潔的過程中,我們絕不能忽視偉大的哲學與科學所帶來的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秘學講堂
182會員
252內容數
神秘學,千倍寬廣的眼界!每週三發佈文章,涵蓋神秘學、符號象徵、冥想、魔法、鍊金術、埃及、天堂、宗教、神 ... 追蹤別錯過!
神秘學講堂的其他內容
2025/08/20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阿維斯陀》這部古老文獻的內容、編排及歷史背景。我們將比較《阿維斯陀》中出現的數字72與《舊約》中常見的數字70和7的神秘含義,並闡述書中主要術語的意義。透過對《亞斯納》、《維斯配雷德》和《雅什特》等部分的分析,讀者將能更好地理解這部經典文獻的神秘魅力及其文化意義。
Thumbnail
2025/08/20
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阿維斯陀》這部古老文獻的內容、編排及歷史背景。我們將比較《阿維斯陀》中出現的數字72與《舊約》中常見的數字70和7的神秘含義,並闡述書中主要術語的意義。透過對《亞斯納》、《維斯配雷德》和《雅什特》等部分的分析,讀者將能更好地理解這部經典文獻的神秘魅力及其文化意義。
Thumbnail
2025/08/13
《維斯配雷德》是一本與古伊朗宗教儀式密切相關的祈禱書,內容主要邀請阿胡拉-馬茲達和其他神靈參與儀式。此書與《亞斯納》有著深厚的關聯,並包含對神聖飲品蘇摩的祭祀。儘管這些古老文本曾被誤解,其深刻的靈性教導至今仍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2025/08/13
《維斯配雷德》是一本與古伊朗宗教儀式密切相關的祈禱書,內容主要邀請阿胡拉-馬茲達和其他神靈參與儀式。此書與《亞斯納》有著深厚的關聯,並包含對神聖飲品蘇摩的祭祀。儘管這些古老文本曾被誤解,其深刻的靈性教導至今仍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2025/08/06
本文探討瑣羅亞斯德教義中神的雙重性格,描繪了善與惡之間的靈性對立,並探討天上的雙胞胎如何象徵人類靈魂的選擇:一方走向光明的善道,另一方則選擇黑暗的墮落。透過查拉圖斯特拉的啟示,善者將進入永恆的光明天堂,而邪惡者則墮入無盡的黑暗。
Thumbnail
2025/08/06
本文探討瑣羅亞斯德教義中神的雙重性格,描繪了善與惡之間的靈性對立,並探討天上的雙胞胎如何象徵人類靈魂的選擇:一方走向光明的善道,另一方則選擇黑暗的墮落。透過查拉圖斯特拉的啟示,善者將進入永恆的光明天堂,而邪惡者則墮入無盡的黑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fumi老師:❤️❤️❤️ 「高我一直都很睿智」🙏🙏🙏 🥰🥰🥰這句話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意涵,揭示了「高我」這個概念裡所擁有的智慧和靈性特質,在心靈與靈性領域中,「高我」代表了個人意識的最高層次,是一種超越個人自我認知和經驗的存在,超越了生活意識所能觸及的範疇,是與宇宙、神聖
Thumbnail
🍀🍀🍀fumi老師:❤️❤️❤️ 「高我一直都很睿智」🙏🙏🙏 🥰🥰🥰這句話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意涵,揭示了「高我」這個概念裡所擁有的智慧和靈性特質,在心靈與靈性領域中,「高我」代表了個人意識的最高層次,是一種超越個人自我認知和經驗的存在,超越了生活意識所能觸及的範疇,是與宇宙、神聖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每個人都想得到自由,其實能不被煩惱束縛,才是生命的最大自由! 讓內心徹底從無明中醒覺,就像從惡夢中醒來,得到一種完全清晰無謬的認知。 切斷煩惱的根本及其習氣,心靈才得以擺脫重擔,行到彼岸,自由飛翔。
Thumbnail
【希望新生‧ 四季法語】 每個人都想得到自由,其實能不被煩惱束縛,才是生命的最大自由! 讓內心徹底從無明中醒覺,就像從惡夢中醒來,得到一種完全清晰無謬的認知。 切斷煩惱的根本及其習氣,心靈才得以擺脫重擔,行到彼岸,自由飛翔。
Thumbnail
「當你聽說關於自我,沉思自我,最終實現自我時,你將理解生活中的一切。」——Yajnavalkya 耶耆尼伐爾克
Thumbnail
「當你聽說關於自我,沉思自我,最終實現自我時,你將理解生活中的一切。」——Yajnavalkya 耶耆尼伐爾克
Thumbnail
當你傾聽內在的聲音,大膽地做夢,帶著好奇心突破生命的限制,為自己規劃生命藍圖和未來方向,開拓自己的視野和心靈的閥門,允許宇宙能量自然流動,你收穫的會比你緊抓的還要多更多,你的人生是自己創造的,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你造就的,當你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幫自己掌握人生的藍圖,有意識地帶自己往前走。
Thumbnail
當你傾聽內在的聲音,大膽地做夢,帶著好奇心突破生命的限制,為自己規劃生命藍圖和未來方向,開拓自己的視野和心靈的閥門,允許宇宙能量自然流動,你收穫的會比你緊抓的還要多更多,你的人生是自己創造的,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過去的你造就的,當你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幫自己掌握人生的藍圖,有意識地帶自己往前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