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王船的火,燒進誰的心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農曆年初,從花蓮回來的路上,明明經歷舟車勞頓,心身都疲累不堪,我們終於轉回到山脈西邊的家,但或許是不甘願就此結束假期,在離家很近的地方,硬是安插「東隆宮」的行程,那時才知道原來今年是難得的三年一科,迎王祭典的大日子,這兩年勵志收集全臺灣(可能將消失的)民俗活動的我,當然立刻提議一定要再來朝聖。

當天認真地繞了那木造的船一圈,它雕刻之精緻、船桅房舍器物之細節,還有船上水手動物的生命感,都讓人無法置信這是即將焚燒的法器,它仍在廠中待著的樣子,明明更近似於某種神靈,或者藝術。

時序轉至九月,意外忙碌起來的日子裡,我仍時刻牽掛著這件事,經歷了出國、彈性晚班、週六加班,與同伴時間無法配合......差一點就要思考三年後再來的可能性的時候,意外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東港人過年可以不回家,但迎王爺一定要回來!」我總是被這樣的句型打中,好奇是怎麼樣的歸屬感,得以人們如此凝聚。

反正遷船和送王都在凌晨,大不了下班後出發、清晨再回來上班,高雄離東港不到一小時,為了「國家級民俗文化資產」應該滿值得熱血一下吧?也感謝同伴是個同樣瘋傻的人,我們就真的下班後回家補眠,凌晨一點出發東港了!

抵達之後發現家戶結掛大黃燈籠,並在門前莊嚴認真地擺上供桌,突然能馬上理解那樣的氛圍,是如何能凝聚出小時候記憶中那種,回家過年的味道。小時候的年裡面,還不懂女權意識或是環保概念,反正過年就是這樣,在火光、煙灰還有一些成文或不成文規定的笑鬧中度過。東港的三年一科也是這樣,他們在沙灘上佈滿的金紙,然後固定王船,七角頭轎班進行各式各樣儀式,並為王船立桅、燈籠、船帆,再請神尊入座,最後熊熊火焰燃燒,恭送王駕。

不同於四月初去體驗的大甲媽祖遶境,那時著重感受神靈的在與否,這次倒是反思更多文化與懷舊,我們所處的後現代社會,一切都是破碎後,重新拼接起來的。年節的供桌上出現披薩炸雞;迎王平安祭的場外的神轎環繞霓虹燈,嘈雜底下播放的音樂彷若電音。這樣大型燃燒的活動,當然不免提及環保;當下也瞇著眼用力觀察,送船過程的性別議題。

還是憤青的年紀時總想,宗教裡的火和灰,最終都幻化成微塵,是上達天聽還是湮滅灰飛,誰都難以確保。而節慶裡放上天空的火,最後成為光還是下成雨,都進了我們的心肺。但也在越活越懂得溫柔的時候,不免想起如果這些具有深刻生命力的文化傳統,都被大家忘了的時候,總得有一些人留下來記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50會員
111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Yih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不令作品變得滿佈說教意味,而是單純的取材於本土歷史、認同於本土意識,用文化藝術或者娛樂的角度作為切點,讓更多人有了進一步認識這段歷史的新手門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2025/04/10
不令作品變得滿佈說教意味,而是單純的取材於本土歷史、認同於本土意識,用文化藝術或者娛樂的角度作為切點,讓更多人有了進一步認識這段歷史的新手門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2025/02/26
具體來說我應該是先愛上HYUKOH的音樂開始的,在曾經視覺還沒被螢幕綁架的那些年,好像也仍對所有事物感到新鮮和好奇的那些天,每每在書本、廣播、廣告、某個朋友名人,或是各式各樣的哪裡看到一首歌、一個團體的名字,縱使只是單純的一串名字,都足以興致勃勃的把那一串文字或抄或記在腦袋中的某處,待有網路及螢幕、
Thumbnail
2025/02/26
具體來說我應該是先愛上HYUKOH的音樂開始的,在曾經視覺還沒被螢幕綁架的那些年,好像也仍對所有事物感到新鮮和好奇的那些天,每每在書本、廣播、廣告、某個朋友名人,或是各式各樣的哪裡看到一首歌、一個團體的名字,縱使只是單純的一串名字,都足以興致勃勃的把那一串文字或抄或記在腦袋中的某處,待有網路及螢幕、
Thumbnail
2024/12/09
無論是滅火器、美秀集團那種,吼叫、開圈、衝撞以釋放滿腔熱血的場次;或是像我是機車少女在祭舞台,輕聲鼓掌尖叫、輕柔擺動身體,那種具體而緩補滿能量的場次;又或是聲子蟲,40分鐘的純然樂曲,及刻意改成黑白畫面的大螢幕,搭配黃昏的magic hour,既魔幻且寫實的氛圍,突然有了好喜歡現在這個當下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2/09
無論是滅火器、美秀集團那種,吼叫、開圈、衝撞以釋放滿腔熱血的場次;或是像我是機車少女在祭舞台,輕聲鼓掌尖叫、輕柔擺動身體,那種具體而緩補滿能量的場次;又或是聲子蟲,40分鐘的純然樂曲,及刻意改成黑白畫面的大螢幕,搭配黃昏的magic hour,既魔幻且寫實的氛圍,突然有了好喜歡現在這個當下的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社區大廟12年一度的大建醮活動中的「燒王船」儀式。所長首次現場見證,意外發現一切與自己腦海中的壯觀想像大相逕庭!實際上,王船在沙灘上燃燒,而非海上漂浮。燒王船結束後,大家享用阿立師的美味辦桌菜。這篇文章充滿幽默與懷舊情懷,展現了建醮活動帶來的身心靈滿足與喜悅。
Thumbnail
     社區大廟12年一度的大建醮活動中的「燒王船」儀式。所長首次現場見證,意外發現一切與自己腦海中的壯觀想像大相逕庭!實際上,王船在沙灘上燃燒,而非海上漂浮。燒王船結束後,大家享用阿立師的美味辦桌菜。這篇文章充滿幽默與懷舊情懷,展現了建醮活動帶來的身心靈滿足與喜悅。
Thumbnail
今年元宵節難得參加廟宇的活動,實在古味十足,廟方發送每人一個仿古式的紙作手提燈籠,裡頭點上蠟燭,濃濃的懷舊元宵古味,彷彿走入時光倒流的隧道,不由的讓兒時的元宵童趣回憶湧上心頭。 第一次看到元宵節廟會辦的盛大【燒火獅】活動,象徵迎新除穢, 邁向嶄新未來,同時搭配五光十色的花火,感受到這場面是無比震撼,
Thumbnail
今年元宵節難得參加廟宇的活動,實在古味十足,廟方發送每人一個仿古式的紙作手提燈籠,裡頭點上蠟燭,濃濃的懷舊元宵古味,彷彿走入時光倒流的隧道,不由的讓兒時的元宵童趣回憶湧上心頭。 第一次看到元宵節廟會辦的盛大【燒火獅】活動,象徵迎新除穢, 邁向嶄新未來,同時搭配五光十色的花火,感受到這場面是無比震撼,
Thumbnail
對於拜天公的啟蒙,其實是源自於之前跑去參加鹿港小艾團隊的茉莉人文中心所辦的拜天公習俗活動,主辦者朱朱詳細介紹這些東西,原本對台灣本地習俗不了解的我,因這次活動在回去時都很關注旗津本地的拜天公是如何拜的,所以這次來和平島也想跟著拜。 其實這次看普羅大眾並沒有看多少,因為在初八這日剛好是
Thumbnail
對於拜天公的啟蒙,其實是源自於之前跑去參加鹿港小艾團隊的茉莉人文中心所辦的拜天公習俗活動,主辦者朱朱詳細介紹這些東西,原本對台灣本地習俗不了解的我,因這次活動在回去時都很關注旗津本地的拜天公是如何拜的,所以這次來和平島也想跟著拜。 其實這次看普羅大眾並沒有看多少,因為在初八這日剛好是
Thumbnail
祭典開頭的「請水」,是相比視覺效果強烈的「送王」(燒王船)更被在地人重視也推薦參與的,因為這天會有來自各地的陣頭,在「鎮海公園」恭候王爺駕到,屆時會見到將近200頂神轎在海灘上一字排開,這樣的盛況在台灣其他地區都難找到與之相比,因此東港在台灣民俗界始終擁有「陣頭窟」的第一威名……
Thumbnail
祭典開頭的「請水」,是相比視覺效果強烈的「送王」(燒王船)更被在地人重視也推薦參與的,因為這天會有來自各地的陣頭,在「鎮海公園」恭候王爺駕到,屆時會見到將近200頂神轎在海灘上一字排開,這樣的盛況在台灣其他地區都難找到與之相比,因此東港在台灣民俗界始終擁有「陣頭窟」的第一威名……
Thumbnail
你知道屏東東港有三寶嗎? 黑鮪魚、龜苓膏和燒王船,前兩個當下愉悅卻無法延續,最後一個當下勞累卻能讓你一再回味。
Thumbnail
你知道屏東東港有三寶嗎? 黑鮪魚、龜苓膏和燒王船,前兩個當下愉悅卻無法延續,最後一個當下勞累卻能讓你一再回味。
Thumbnail
晚夏若水,海風如潮,中元節的夜晚,原本該寧靜清冷的基隆八斗子海邊,人鬼同途,而那一天才知道,送水燈頭,可能是要用命去送的……
Thumbnail
晚夏若水,海風如潮,中元節的夜晚,原本該寧靜清冷的基隆八斗子海邊,人鬼同途,而那一天才知道,送水燈頭,可能是要用命去送的……
Thumbnail
路上行舟~繞境平安! 宗教活動的參與,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跟著姥姥上教堂,星期六日道理班學習,平安夜遊行;國中時期跟著父母爬山拜佛見師尊;出社會後,有能力了,每周六的法會、國外的法會,任何一場師尊主持的法會,我盡可能的不缺席。 參加過無數法會的我,卻從未參加過繞境活動,今天是第一次,而屏東東港東
Thumbnail
路上行舟~繞境平安! 宗教活動的參與,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小時候跟著姥姥上教堂,星期六日道理班學習,平安夜遊行;國中時期跟著父母爬山拜佛見師尊;出社會後,有能力了,每周六的法會、國外的法會,任何一場師尊主持的法會,我盡可能的不缺席。 參加過無數法會的我,卻從未參加過繞境活動,今天是第一次,而屏東東港東
Thumbnail
一般很少會晚上去宮廟參拜,但夜晚的東隆宮特別熱鬧。 每每走訪廟宇總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若沒有人導覽就只能純看熱鬧。這天,為我們解說的是牛奶小姐,基於對地方的熱愛,她帶起華僑市場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東港美食,也開始認真研究王爺信仰,把東隆宮的迎王祭典等文化如數家珍的介紹給遊客。(more)
Thumbnail
一般很少會晚上去宮廟參拜,但夜晚的東隆宮特別熱鬧。 每每走訪廟宇總能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若沒有人導覽就只能純看熱鬧。這天,為我們解說的是牛奶小姐,基於對地方的熱愛,她帶起華僑市場小旅行,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東港美食,也開始認真研究王爺信仰,把東隆宮的迎王祭典等文化如數家珍的介紹給遊客。(more)
Thumbnail
「台東元宵繞境分兩天進行 一天走縱線,一天走橫線 幾十年的元宵習慣,讓各地民眾為之瘋狂」
Thumbnail
「台東元宵繞境分兩天進行 一天走縱線,一天走橫線 幾十年的元宵習慣,讓各地民眾為之瘋狂」
Thumbnail
屏東東港每3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最後一道儀式「送王」,也就是許多人最熟知的「燒王船」,向來是整個過程的最重點,同時是許多遊客期待目睹的高潮。但其實,許多老一輩的居民們,最不建議外地人參加的也是「送王」的儀式……
Thumbnail
屏東東港每3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最後一道儀式「送王」,也就是許多人最熟知的「燒王船」,向來是整個過程的最重點,同時是許多遊客期待目睹的高潮。但其實,許多老一輩的居民們,最不建議外地人參加的也是「送王」的儀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