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呎風雲》—經營葬儀社的這家人,如何面對生與死?

時堂-avatar-img
發佈於影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片名 Six Feet Under(2001–2005)


這是老影集,由HBO自製,當年曾得到金球獎、艾美獎多項肯定,我是看到很多網友狂推,才找來看的。
不得不說果然是神劇,
即使在今天來看,依舊與時代貼切,毫無違和感。


raw-image


本劇敘述經營「費雪與子葬儀社」(Fisher & Sons)的費雪一家的故事,包括爸爸納桑爾、媽媽茹絲、大兒子奈特、二兒子大衛、小女兒克萊兒。


*大哥奈特—這是本劇中我最愛的角色,
看起來是玩咖,但其實是很溫暖、開明的人,
爸爸指定他是葬儀社一半的繼承人,並沒有看錯人,
因為他非常擅長關懷家屬。
我覺得高智商女友布蘭達會跟他數度分合、糾纏不清,
也是因為他這個性。



看到大哥奈特喪禮的那集,我跟著劇中人一起落淚(早把他們視為我的朋友),
尤其是看到遺體從醫院領回的那一幕,
我也跟弟弟大衛一樣,有點嚇到,
遺體怎麼不完整?
眼睛怪怪的(好像翻白眼)、胸前有縫合的痕跡。
原來奈特做了器官捐贈!
雖然醫院人員解釋說,器官捐贈幫助很多人,
但我看了很不忍心,(儘管我一直是支持器官捐贈的,自己也簽了同意書)
這一幕,我終於體會到家屬的不捨與難過!
以後再也不怪家屬不同意了。



奈特喪禮的那集拍得太好了,我覺得比最後一集結尾還精彩!
活生生演出家屬的人的痛心、茫然無助、生無可戀。


*弟弟大衛
負責葬儀社所有事務,冷靜理性、壓抑,是同性戀。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幕,是第一季他還沒出櫃時,勸伴侶基斯面對「反同者」抗議時要冷靜。
基斯回他,
「你就像聖經中的彼得,三次不認主,因為你覺得身為同志很羞愧。」


*媽媽茹絲
看起來是溫柔賢淑的家庭主婦,老公在世時卻有外遇,喪夫後終於活出自我,
還參加怪怪的「成長團體」(那部分的戲超好笑又精彩),
談了幾場戀愛,後來又二婚,
但她又氣被騙婚,因為第二任老公婚前沒跟她坦承自己有病。
她很努力跟兒女溝通,想跟上時代、不作孤單老人,
我覺得是全劇中「自我成長」最大的角色。



後來二婚的老公喬治得了精神疾病,出院後茹絲照顧得筋疲力竭,
有人勸她可以請看護幫忙,
茹絲拒絕,說「時時刻刻跟他在一起相處的人,是我」,
問她為何不離開?
她說「因為我只剩下他!」


哇!這回答也一語道破:她就是怕孤單寂寞,所以寧可忍受一切。

劇終她跟小女兒說,
「我後悔沒有給自己任何選擇」,
所以鼓勵女兒離開家,尋找自己的人生、享受人生。



raw-image



*妹妹克萊兒
是我最心疼的角色,
我原本不懂她為何總是愛錯人,
後來才發現,她很孤單又太渴望愛,所以就很容易被壞男人騙(其實也是因為她不挑啦!)


其實克萊兒一直不太清楚自己要什麼,
所以結局她離家前往紐約(還是死去的奈特顯靈,一直鼓勵她不要放棄),
一路開車向前方奔去(我覺得很像汽車廣告,畫面充滿陽光、迎向未來的喜悅)
會讓那麼多粉絲之所以這麼感動,
也是因為感受到:這小胖妹終於長大了!



raw-image


*布蘭達
我覺得她長得好像電影《軍官與紳士》、《影子大地》的女主角黛博拉溫姬,
是美麗聰明又帶著倔強的女子,高智商,
要照顧有躁鬱症的弟弟,極力擺脫控制欲強的爸媽,
但後面幾季,她就漸漸沉浮於世,被自己的情緒困住,可惜了!


*大彩蛋是奧斯卡影后凱西貝茲!
在本片中客串貝婷娜(媽媽茹絲的好友),
同時也執導的幾集。

============

本劇雖然背景是葬儀社,卻沒有陰森恐怖的氣氛(樓上還是住家呢!)
反而融入生活,
劇中不斷出現亡者與主角間的對話,充滿黑色幽默,也是善意的提醒。
有時更是主角自責的心聲。


我偏愛第一季,而越到後面幾季,就有點像肥皂劇。
可能主角們進入中年,要養家活口,再也不能年少輕狂,
所有理想不敵現實,妥協是最簡單的路,
所以劇情相較於第一季就比較不好看。


總之,編劇一直丟出來,面對死亡,我們該如何解決生命中的各種難題?


有人說,
在死亡面前,所有問題都變得微不足道
(我經歷過生死關頭,覺得這句話再真實不過!)


當初才看了幾集,突然發現我的情緒跟著劇中人一起起伏,
看到最後,我很感動,
因為劇中每個人都願意改變、有成長。



看完這影集,突然覺得我變得寬容許多!
不管是劇中人的外遇、不勇敢、為了性慾而發生性關係,
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但我不想責怪他們,反而很心疼。
只因為他們心中有缺口,受傷了,
急著填補(雖然用的是錯誤的爛法子)。



raw-image


我終於了解,為何有人說每隔幾年,就會重新回味這部影集。
我自己在情緒低落時,就會重看這劇,
然後想:會為親人、瑣事心煩很正常,因為人生就是沒有道理啊!
我覺得編劇很厲害,
不講教條,而是透過悲歡離合,
告訴我們:愛就是包容!享受生命!


就像奈特提醒昔日死黨的話:
我天天都朝死亡邁進一點點,
但我不會因此而害怕,反而覺得是種解脫。
想改變什麼:想跟誰在一起、做些什麼,或者是自己的個性,
想的話立刻就做,
我們擁有的只有此時此刻


相關閱讀:

★(英國)《我們弒老朋友》—可以請好友幫我安樂死,讓我優雅退場嗎?

★《父後七日》—荒謬又寫實的人生畢業典禮

★(德國)《破涕新舞台》—葬禮可以歡樂,也可以很另類

★(書摘)揮別「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面對親友死亡,找尋意義

★如果只能活到七十,你現在會做什麼—《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

希望有個圓滿的「畢業典禮」—《如果孤獨死將是大多數人的未來》

★《直到死亡貼近我》—《心靈寫作》作者娜妲莉高柏的抗癌心路歷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堂(花。酒。香)的沙龍
52會員
144內容數
闖過生死關、走過創傷的我,感恩所有善待我的小天使!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 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2025/04/29
本劇被網友封為西班牙版的《柏捷頓家族》,敘述伊蓮娜應徵到曼西亞家,當起小姐的侍女。 所謂的侍女,就是小姐的保鏢、軍師兼紅娘。 這家有三位小姐: 老大:戀愛腦,不小心搞大肚子,男方卻另結新歡。 老二:一心想唸醫學院。 老三:像《阿達一家》的「星期三」,古靈精怪。
Thumbnail
2025/04/29
本劇被網友封為西班牙版的《柏捷頓家族》,敘述伊蓮娜應徵到曼西亞家,當起小姐的侍女。 所謂的侍女,就是小姐的保鏢、軍師兼紅娘。 這家有三位小姐: 老大:戀愛腦,不小心搞大肚子,男方卻另結新歡。 老二:一心想唸醫學院。 老三:像《阿達一家》的「星期三」,古靈精怪。
Thumbnail
2025/04/21
敘述一群七十多歲的老友,參加葬禮後有感而發,決定在蒙主恩召時,互相幫彼此一把,達成安樂死協議。 因為是出於愛而這樣做,代號是「真愛」(Truelove)。
Thumbnail
2025/04/21
敘述一群七十多歲的老友,參加葬禮後有感而發,決定在蒙主恩召時,互相幫彼此一把,達成安樂死協議。 因為是出於愛而這樣做,代號是「真愛」(Truelove)。
Thumbnail
2025/03/24
鐵路大亨羅素夫人,藉著新成立的大都會歌劇院,與舊勢力正式宣戰! 遠從英國而來的白金漢公爵, 成為各方力爭的貴賓。 還是男人比較宏觀、想得開, 都勸過自家夫人: 「公爵又不是只有這個,還有別的公爵啊!」 但貴婦們都怒吼:「我只要這一個!」
Thumbnail
2025/03/24
鐵路大亨羅素夫人,藉著新成立的大都會歌劇院,與舊勢力正式宣戰! 遠從英國而來的白金漢公爵, 成為各方力爭的貴賓。 還是男人比較宏觀、想得開, 都勸過自家夫人: 「公爵又不是只有這個,還有別的公爵啊!」 但貴婦們都怒吼:「我只要這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在素未謀面的叔叔過世後,尹瑞荷接獲繼承祖墳的通知。沒想到,在葬禮上忽然有個自稱是她同父異母弟弟出現,揚言奪取祖墳繼承權。弟弟金英浩的行為反常,令她不禁感到不祥。伴隨著這股不祥而來的是,她的丈夫當晚被槍殺死亡,而她也陷入這一場連續謀殺案之中......
Thumbnail
在素未謀面的叔叔過世後,尹瑞荷接獲繼承祖墳的通知。沒想到,在葬禮上忽然有個自稱是她同父異母弟弟出現,揚言奪取祖墳繼承權。弟弟金英浩的行為反常,令她不禁感到不祥。伴隨著這股不祥而來的是,她的丈夫當晚被槍殺死亡,而她也陷入這一場連續謀殺案之中......
Thumbnail
自我覺察01 葬送的芙莉蓮:「我要按照我的真心行動。」 溫暖著病人的雙手, 費倫:「我不是小孩子了。」 芙莉蓮:「我知道。」 // 我們只是長大了,還是渴望著那份真心的溫暖;害怕被照顧的自己,顯得軟弱:恐懼自己的真心,在別人眼中是什麼解讀。 我腦海中一個快樂自在的畫面,
Thumbnail
自我覺察01 葬送的芙莉蓮:「我要按照我的真心行動。」 溫暖著病人的雙手, 費倫:「我不是小孩子了。」 芙莉蓮:「我知道。」 // 我們只是長大了,還是渴望著那份真心的溫暖;害怕被照顧的自己,顯得軟弱:恐懼自己的真心,在別人眼中是什麼解讀。 我腦海中一個快樂自在的畫面,
Thumbnail
改編自同名漫畫作品的《海街日記》,影片中的三場喪葬儀式,帶動劇情段落的發展,由家庭瑣事感受日常作息的和樂氛圍,透過生活飲食娓娓道來對家人的記憶,四季更迭下四姊妹間真切互動的手足情誼。因為喪禮串起這一家人的點滴,藉由味覺與回憶交錯的共鳴,最終帶來和解的圓滿,一如「美麗的事物依舊美麗,真讓人開心」。
Thumbnail
改編自同名漫畫作品的《海街日記》,影片中的三場喪葬儀式,帶動劇情段落的發展,由家庭瑣事感受日常作息的和樂氛圍,透過生活飲食娓娓道來對家人的記憶,四季更迭下四姊妹間真切互動的手足情誼。因為喪禮串起這一家人的點滴,藉由味覺與回憶交錯的共鳴,最終帶來和解的圓滿,一如「美麗的事物依舊美麗,真讓人開心」。
Thumbnail
推薦度:★★★☆淡泊的劇本難寫、難導,演員亦難有動人的呈現。為使劇情高潮迭起,編劇採取激進、撒狗血的策略,最終將全劇帶入失控境地,無法挽回。
Thumbnail
推薦度:★★★☆淡泊的劇本難寫、難導,演員亦難有動人的呈現。為使劇情高潮迭起,編劇採取激進、撒狗血的策略,最終將全劇帶入失控境地,無法挽回。
Thumbnail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互相珍惜愛護的人,一定能。 家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有血緣關係的人;親人,這個詞是指藉由法律關係而有所交集的人。家人與親人如同無形的牽絆,連接著我們與他們,卻也互相牽制、綑綁,久而久之,那些「詞」成了枷鎖,有些人將這些當成「義務」而非發自內心地去維持關係。
Thumbnail
有血緣的不一定能成為家人,但互相珍惜愛護的人,一定能。 家人,這個詞的意思是有血緣關係的人;親人,這個詞是指藉由法律關係而有所交集的人。家人與親人如同無形的牽絆,連接著我們與他們,卻也互相牽制、綑綁,久而久之,那些「詞」成了枷鎖,有些人將這些當成「義務」而非發自內心地去維持關係。
Thumbnail
《我的親親小妹》以戲劇包裹著雙胞胎兄妹的深情,哥哥斯文是逐漸失溫的雪,妹妹麗莎則是不斷翻攪的土,兩者交融成為扎根的基底,從兩人身上汲取養分成為一棵大樹。他們也是《糖果屋》故事裡的男孩與女孩,共食著甜蜜的情感來忘卻生活的苦痛,母親烤出焦黑的巧克力蛋糕在嘴中化開,帶來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Thumbnail
《我的親親小妹》以戲劇包裹著雙胞胎兄妹的深情,哥哥斯文是逐漸失溫的雪,妹妹麗莎則是不斷翻攪的土,兩者交融成為扎根的基底,從兩人身上汲取養分成為一棵大樹。他們也是《糖果屋》故事裡的男孩與女孩,共食著甜蜜的情感來忘卻生活的苦痛,母親烤出焦黑的巧克力蛋糕在嘴中化開,帶來無與倫比的幸福感。
Thumbnail
23年的地震,32年的餘震 圖片取自網路 最近又重新看了這部電影,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是在四年前吧,那時候我還在大四(掩面笑),那時候哭得多慘啊,記得我那時候最刻苦銘心的就是那句:「救弟弟。」 因為我有一個妹妹,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家也發生那樣的事情,我媽選擇救小的,我該有多難過啊,現在想來,那
Thumbnail
23年的地震,32年的餘震 圖片取自網路 最近又重新看了這部電影,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好像是在四年前吧,那時候我還在大四(掩面笑),那時候哭得多慘啊,記得我那時候最刻苦銘心的就是那句:「救弟弟。」 因為我有一個妹妹,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家也發生那樣的事情,我媽選擇救小的,我該有多難過啊,現在想來,那
Thumbnail
「家」是什麼樣的地方?是讓你可以放鬆、放心,給你支持的地方?還是另一個情緒糾結的場域?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家」不僅不可愛,也不溫暖,還是最大的修行場,而且往往糾纏一輩子,甚至可能延續到下一代。「花椒之味」演繹了好幾個家的故事,很多橋段,讓人同感到掉淚,也有好些片段,可愛的讓人發噱,非常好看的電影。
Thumbnail
「家」是什麼樣的地方?是讓你可以放鬆、放心,給你支持的地方?還是另一個情緒糾結的場域?或許,對許多人來說,「家」不僅不可愛,也不溫暖,還是最大的修行場,而且往往糾纏一輩子,甚至可能延續到下一代。「花椒之味」演繹了好幾個家的故事,很多橋段,讓人同感到掉淚,也有好些片段,可愛的讓人發噱,非常好看的電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