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科技週報:無人計程車、Vision Pro 推出沉浸式影片、Google Imagen 3全面開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Cybercab」正式亮相:未來交通新革命這週最引人注目的消息莫過於特斯拉發布的無人駕駛計程車「Cybercab」。

這款車型不僅造型酷炫,採用了鷹翼門設計,更令人驚嘆的是它完全取消了方向盤和踏板。乘客可以上車後直接躺平放鬆,毫不費力地享受全自動的駕乘體驗。這無疑是現代人夢寐以求的科技革新。

Cybercab 的最大亮點不僅在於它的無人駕駛技術,還包括其平價策略。特斯拉將該車的定價約三萬美金,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享受這項高科技產品。

此外,特斯拉還提供了未來共享車賺錢的機會,車主可在閒置時讓車輛自主運行,為自己創造額外收入。無人計程車不僅讓出行變得更簡單舒適,也徹底改變了傳統交通工具的形態。

對於未來的交通革命,特斯拉的 Cybercab 無疑將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其自動駕駛技術和創新設計,無人計程車有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raw-image

圖: Tesla

Google Imagen 3 圖像生成全面開放:多樣風格選擇助力創作

raw-image

Google這週也推出了一項重要更新,其最新的AI圖像生成工具——Imagen 3,現在已全面向所有Gemini帳戶開放,甚至包括免費用戶。這項服務在今年5月的Google I/O大會上首次亮相,如今全面普及。Imagen 3 具備強大的圖像生成能力,不僅可以生成出高解析度、細緻且生動的圖像,還提供了多種風格選擇,從經典油畫到現代數碼藝術一應俱全。

使用Imagen 3非常簡單,用戶只需在指令中加入「Draw」、「Generate」或「Create」,再註明想要的風格,例如「寫實水彩畫」或「卡通插畫」,系統便會自動生成一張解像度高達 2,048 x 2,048 的圖像。即便是免費帳戶,用戶也可以輕鬆創作不含人物的圖像,而付費用戶則沒有此限制。

Imagen 3的推出,對於需要進行創意設計的個人和企業而言是一項巨大的幫助。透過其多樣的藝術風格和精準的AI技術,用戶能夠更高效地創作出滿足需求的圖像作品,這將進一步促進各行業中的創意表現和藝術革新。



Apple Vision Pro 引領沉浸式體驗

蘋果的 Vision Pro 以其強大的硬體性能及創新技術,為沉浸式體驗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最近,蘋果公佈了第一部結合 Apple Immersive Video 技術製作的劇情片《二戰潛艇》(Submerged),該片由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Edward Berger 執導,讓觀眾親臨潛艇,體驗二戰時期的水手生活。

Apple Immersive Video 技術將超高解像度的3D影片與空間音訊相結合,實現前所未有的臨場感。這次的首映不僅是一次技術展示,更是蘋果進軍沉浸式媒體內容製作的重大進展。未來,蘋果將推出更多結合此技術的節目,例如與歌手 The Weeknd 合作的音樂體驗,預計將吸引更多使用者進入這個全新的影音世界。

如果你對這些影片技術感興趣,可以在蘋果的 官方網站 上了解更多。

特斯拉機器人 Optimus Bot 融入日常生活

特斯拉近日在「We, Robot」活動上展示了最新的機器人產品——Optimus Bot。這款人型機器人在2021年首次亮相時,還僅僅是一個帶有娛樂性質的概念產品。然而,經過三年的進化,Optimus 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實用功能的機器人。Tesla 執行長 Elon Musk 表示,這款機器人將在今年底前開始執行實際任務,並預計在2025年投入市場。

Optimus Bot 旨在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無論是工廠作業還是家庭任務,都能夠勝任。這款機器人的發展標誌著特斯拉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未來可能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

Meta 推出Movie Gen:AI影片生成工具,革新影視創作

Meta 近期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生成式AI影片工具——Movie Gen,旨在讓使用者透過簡單的文字指令創作高質量影片,進一步改變影視娛樂業的生態。這款AI工具可生成最長16秒的影片,並配有音效與背景音樂。對於影片創作者、廣告設計師和普通用戶來說,這項技術將大幅提升創作效率和靈活性。

Movie Gen 的突破性技術

Movie Gen 的核心技術來自Meta的Media Foundation Models(MFM),這是一種專門處理影像、聲音與影片數據的多模態AI模型。這意味著AI能夠透過對文本的深入理解,準確生成符合描述的影片。與傳統的影片製作流程相比,Movie Gen不僅能縮短影片製作時間,還允許用戶更靈活地修改影片內容,例如替換對象、調整背景或編輯特定片段。

Movie Gen不僅限於生成全新影片,還能改編現有影片,這一特點使其成為影視後期處理的強大工具。用戶可藉由簡單的文字描述,實現高品質影片的自動化生成,進而專注於創意表現。

Meta與OpenAI之間的競爭

Meta 的 Movie Gen 在生成影片市場中與 OpenAI 的 Sora 系統形成競爭。OpenAI 近年來在生成式AI領域已取得不俗的成就,然而Meta強調,Movie Gen在影片的真實感和視覺效果上優於市場上的其他工具。內部測試表明,Movie Gen在生成專業質量的影片片段時表現出色,為創作者提供了一種快速生成高質量影片的新方式。

這場競爭也反映出兩大科技公司在生成式AI領域的不同戰略。OpenAI專注於圖像與文本生成,而Meta則瞄準了影片生成領域,希望藉由Movie Gen在未來的媒體創作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高質量影片與同步音效

Movie Gen 另一大亮點是其能夠生成同步音效與音樂。每個影片片段都自動配有音效和背景音樂,且與影片中的動作精準同步。雖然Movie Gen生成的影片每秒只有16幀,但Meta表示這樣的影片質量已接近專業水準,尤其是對於短片、廣告或社交媒體影片等應用場景。

更多內容:

https://www.99aicreator.com/blog/aire-hua-4/aiyu-ke-ji-zhou-bao-wu-ren-ji-cheng-che-vision-pro-tui-chu-chen-jin-shi-ying-pian-google-imagen-3quan-mian-kai-fang-8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ss AI - AI 及科技資訊及教學 | AI週報
12會員
31內容數
分享各種有關AI應用與教學,無論是提升工作效率的AI工具、設計創作的AI技巧,還是AI新聞和最新動態,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的文章簡單易懂,適合剛入門的朋友,也有實用的教學步驟和案例供進階者參考。如果你對AI藝術創作感興趣,這裡也有很多靈感分享,讓你發揮無限創意。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AI的無限可能!
2025/01/20
馬斯克收購TikTok的可能性分析:本文探討了Elon Musk潛在收購TikTok的可能性,包含事件背景、假設性收購劇本,以及潛在的挑戰與影響。分析了中國政府、美國政府以及商業層面的考量,並點出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2025/01/20
馬斯克收購TikTok的可能性分析:本文探討了Elon Musk潛在收購TikTok的可能性,包含事件背景、假設性收購劇本,以及潛在的挑戰與影響。分析了中國政府、美國政府以及商業層面的考量,並點出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Thumbnail
2025/01/15
2024年AI發展回顧與2025年趨勢展望,探討OpenAI、Google、Meta、Amazon等巨頭的競爭,以及生成式AI、多模態AI、AI助手等熱點技術的發展,並預測2025年AI霸主及AI Agent的崛起。
Thumbnail
2025/01/15
2024年AI發展回顧與2025年趨勢展望,探討OpenAI、Google、Meta、Amazon等巨頭的競爭,以及生成式AI、多模態AI、AI助手等熱點技術的發展,並預測2025年AI霸主及AI Agent的崛起。
Thumbnail
2025/01/09
使用GitMind AI繪製心智圖,提升工作效率。本文介紹GitMind AI的功能、使用方法和實用技巧,教你如何利用AI輕鬆建立專業的心智圖。
Thumbnail
2025/01/09
使用GitMind AI繪製心智圖,提升工作效率。本文介紹GitMind AI的功能、使用方法和實用技巧,教你如何利用AI輕鬆建立專業的心智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Cybercab」正式亮相:未來交通新革命這週最引人注目的消息莫過於特斯拉發布的無人駕駛計程車「Cybercab」。 這款車型不僅造型酷炫,採用了鷹翼門設計,更令人驚嘆的是它完全取消了方向盤和踏板。乘客可以上車後直接躺平放鬆,毫不費力地享受全自動的駕乘體驗。這無疑是現代人夢寐以求
Thumbnail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Cybercab」正式亮相:未來交通新革命這週最引人注目的消息莫過於特斯拉發布的無人駕駛計程車「Cybercab」。 這款車型不僅造型酷炫,採用了鷹翼門設計,更令人驚嘆的是它完全取消了方向盤和踏板。乘客可以上車後直接躺平放鬆,毫不費力地享受全自動的駕乘體驗。這無疑是現代人夢寐以求
Thumbnail
在最新的特斯拉產品發佈會上,馬斯克介紹了未來感十足的Cybercab、Robovan,以及Optimus的最新進展。自動駕駛將改變我們的通勤方式,大幅降低交通成本,並為我們的城市帶來新面貌。雖然市場對於無人車業務的短期前景持保留態度,但馬斯克的技術突破和特斯拉的生產能力仍然令人期待。
Thumbnail
在最新的特斯拉產品發佈會上,馬斯克介紹了未來感十足的Cybercab、Robovan,以及Optimus的最新進展。自動駕駛將改變我們的通勤方式,大幅降低交通成本,並為我們的城市帶來新面貌。雖然市場對於無人車業務的短期前景持保留態度,但馬斯克的技術突破和特斯拉的生產能力仍然令人期待。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2023年10月21日豐田汽車公佈正在開發的智慧汽車化技術的概要。這次公開的智慧車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未來將通過這些技術應用於商用車輛,而目的則在為用戶提供新的出遊體驗。 【Digitalized Intelligent Cockpit(數位化智慧座艙)】
Thumbnail
2023年10月21日豐田汽車公佈正在開發的智慧汽車化技術的概要。這次公開的智慧車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未來將通過這些技術應用於商用車輛,而目的則在為用戶提供新的出遊體驗。 【Digitalized Intelligent Cockpit(數位化智慧座艙)】
Thumbnail
前言 本文將探討3個近期最新引人注目的 AI 主題。 首先我們將了解特斯拉機器人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學習,並展現其自主功能。 其次,我們將探討人工智能在應對重大風險方面的關鍵角色,如應對大流行病、氣候變化和小行星撞擊等全球挑戰。 最後,我們將介紹 Falcon 模型在開源語言模型領域的傑出表現,該模型
Thumbnail
前言 本文將探討3個近期最新引人注目的 AI 主題。 首先我們將了解特斯拉機器人如何在現實世界中學習,並展現其自主功能。 其次,我們將探討人工智能在應對重大風險方面的關鍵角色,如應對大流行病、氣候變化和小行星撞擊等全球挑戰。 最後,我們將介紹 Falcon 模型在開源語言模型領域的傑出表現,該模型
Thumbnail
科技展覽會上展示一輛神祕的電動車。 擁有人工智慧AI,能夠與駕駛進行互動和溝通。 米亞發現阿斯拉擁有超乎尋常的能力,能夠察覺並回應人類情緒。 米亞和阿斯拉一同啟程 電動車和人工智慧AI結合成了一個獨特而強大的存在。
Thumbnail
科技展覽會上展示一輛神祕的電動車。 擁有人工智慧AI,能夠與駕駛進行互動和溝通。 米亞發現阿斯拉擁有超乎尋常的能力,能夠察覺並回應人類情緒。 米亞和阿斯拉一同啟程 電動車和人工智慧AI結合成了一個獨特而強大的存在。
Thumbnail
特斯拉除了是史上開發速度與產品迭代最快的汽車,在製造環境與設備所下的功夫,也造就生產規模化極高的能力。透過資訊科技、材料科學與商業模式創新,特斯拉正在改變的不僅是汽車業,而是所有產業的自動化未來。
Thumbnail
特斯拉除了是史上開發速度與產品迭代最快的汽車,在製造環境與設備所下的功夫,也造就生產規模化極高的能力。透過資訊科技、材料科學與商業模式創新,特斯拉正在改變的不僅是汽車業,而是所有產業的自動化未來。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全球發燒,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自駕車的核心技術在於AI,而企業以AI系統或軟體作為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有可能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3項請求負商品責任,或依民法侵權行為等責任規範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立法上關於AI系統應用於汽車商品或服務時,
Thumbnail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全球發燒,在法律界也對此新科技風險的法律容許程度甚感興趣。自駕車的核心技術在於AI,而企業以AI系統或軟體作為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時,消費者有可能依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第3項請求負商品責任,或依民法侵權行為等責任規範請求損害賠償。因此,立法上關於AI系統應用於汽車商品或服務時,
Thumbnail
討論到自駕車如何「看」,也就是對周遭動態環境的判讀已做出反應,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做法是使用Lidar(光達或稱雷射雷達),來做距離測量感測環境,再搭配精準地圖圖資來掌控全面行車資訊,運用晶片運算和和過去資料的學習優化來達到人類駕駛的表現反應。
Thumbnail
討論到自駕車如何「看」,也就是對周遭動態環境的判讀已做出反應,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做法是使用Lidar(光達或稱雷射雷達),來做距離測量感測環境,再搭配精準地圖圖資來掌控全面行車資訊,運用晶片運算和和過去資料的學習優化來達到人類駕駛的表現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