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禁殺機》只有女性能夠自由行動的黑夜,就是犯罪率奇低的烏托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只有女性能夠自由行動的黑夜,就是沒有暴力威脅、犯罪率奇低的烏托邦,
但為何還有一具面目全非的女屍,如同噩夢重演般重現街頭……?

raw-image


★《命定之人》作者約翰‧馬爾斯盛讚:「切合時事、筆力絕佳」
★改編影集即將播出,由《布列顛尼亞》製片公司及導演打造、《最親密的陌生人》主角莎拉‧派瑞許主演

二○二○年代中期的英國,一宗國會女性議員遭前男友施暴殺害的命案引發全國婦女罷工抗議,政府通過了「女性安全法案」,實質上即是針對男性的宵禁法,利用具有定位功能的電子腳鐐強制男性於晚上七點到早上七點之間必須留在自家住所,不能外出。

法案生效十六年後,各種暴力犯罪發生率大幅下降,女性成為職場主力,因為男人被宵禁法綁在家中,能夠從事的職業受限,女人於是得以出頭,同工不同酬和職場天花板都成了歷史名詞。女人再也不必害怕深夜獨自走路回家或搭末班車,「夜歸」不僅安全,更是一種特權。

然而,某個清晨,倫敦街頭仍又出現了一具遭慘暴力攻擊而死的女屍。

資深女警潘蜜拉負責偵辦命案,但臉部被痛毆而無法辨識的死者身分未明,法醫暫且僅能判斷死亡時間是凌晨三點,凶手必然是女性,因為男性全都被關在家,有著完美的不在場證明......不是嗎?

回推到四個星期之前,生活在陳屍地點附近的宵禁監護官莎拉、她的女兒凱絲和高中老師海倫,無意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接近著原本應該因宵禁法而逐漸絕跡的危險陷阱。是誰成了四週後的死者?又是誰催化了這場不可能的命案?

「在英國,平均每週就有三名女性遭男性殺害――每週。而且這個數字年年不變。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是用這種方式呈現訊息:我們談論有多少受害人,可是從沒討論有多少犯罪者。」──摘自作者後記 

 

作者簡介︰珍‧考伊Jayne Cowie
熱情的愛書人、身兼筆耕多年的作者,同時也喜愛園藝和烘焙,與家人居住在倫敦近郊。她的首部作品《宵禁殺機》寫於二○一九年,在COVID疫情爆發之後才敲定出版,但仍獲得廣泛迴響,並改編為同名影集由Paramount+串流平台播出。她的新作《暴力基因男孩》(One of the Boys,暫譯)於二○二三年推出,同樣是結合假想的社會體制變化與性別議題的懸疑小說,探討何種管控與治理手段可能為女性帶來安全與自由──以及這兩個目標是否能夠共存。Instagram: @CowieJayne

譯者簡介︰林零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偽台北人,浮沉出版業,熱愛小說。喜歡黑貓、慢跑,以及一人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1會員
458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近期發生一連串殺人事件,截至目前已有三名受害者遭到殺害,根據調查,受害者均為女高中生,警方表示兇手具有高度犯罪技巧且行兇手法極其殘忍,呼籲學生放學後不要在外逗留應立即返家,除此之外……」   新聞主播抑揚頓挫念著今日的焦點新聞,螢幕裡醒目的標題讓陸少齊感到煩躁,拿起遙控器關掉隨手扔在一旁,對
Thumbnail
 群體……多久了?她多久沒在群體裡了?  多久 沒感受過歸屬感 了?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群體……多久了?她多久沒在群體裡了?  多久 沒感受過歸屬感 了?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她點開新聞的APP,沒有夜班客運殺人案、國道殺人之類的標題,只看到「四一七國道食人案」的系列報導…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本集字數較長,也包含「食人」元素的驚悚題材。)
Thumbnail
她點開新聞的APP,沒有夜班客運殺人案、國道殺人之類的標題,只看到「四一七國道食人案」的系列報導…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本集字數較長,也包含「食人」元素的驚悚題材。)
Thumbnail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消失的另一半》布莉‧貝內特、《在所有母親之間》艾希莉‧歐娟同聲盛讚 *美國指標性書評《出版人週刊》、《書單》、《圖書
Thumbnail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消失的另一半》布莉‧貝內特、《在所有母親之間》艾希莉‧歐娟同聲盛讚 *美國指標性書評《出版人週刊》、《書單》、《圖書
Thumbnail
     出版社編輯茱莉亞拜訪退休數學教授格蘭,預計重新出版25年前他曾經發表的推理小說《白色謀殺》:作品由七篇短篇小說集結而成,每回都有不同的嫌疑犯、被害人、兇手及偵探出現,各自獨立成章,本為衍生自研究論文〈謀殺謎案的數學結構〉,藉以探討偵探小說中的排列組合,是數學遊戲中有趣又熱門的主題。
Thumbnail
     出版社編輯茱莉亞拜訪退休數學教授格蘭,預計重新出版25年前他曾經發表的推理小說《白色謀殺》:作品由七篇短篇小說集結而成,每回都有不同的嫌疑犯、被害人、兇手及偵探出現,各自獨立成章,本為衍生自研究論文〈謀殺謎案的數學結構〉,藉以探討偵探小說中的排列組合,是數學遊戲中有趣又熱門的主題。
Thumbnail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Thumbnail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Thumbnail
探討著名日本女性的犯罪事件,作者劍山挑選從明治年間至今,以 12 名女性為主角的犯罪者,深入剖析她們「為惡」前,究竟經歷了什麼事情?性別真的是案件該放大檢視的地方嗎?還是她們是被社會噤聲忽視的一群人,人們不關心她們痛苦的生活,只獵奇、好奇的想知道她們殺人的殘忍。
Thumbnail
探討著名日本女性的犯罪事件,作者劍山挑選從明治年間至今,以 12 名女性為主角的犯罪者,深入剖析她們「為惡」前,究竟經歷了什麼事情?性別真的是案件該放大檢視的地方嗎?還是她們是被社會噤聲忽視的一群人,人們不關心她們痛苦的生活,只獵奇、好奇的想知道她們殺人的殘忍。
Thumbnail
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Thumbnail
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