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他人不是你的課題,成長才是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幾年前,

我深陷於恐慌、抑鬱和焦慮的深淵。

那段期間,

我堅持吃藥、看診、自我學習,

經過努力,終於不再需要治療,生活也逐漸恢復正常。

那時我常想著:「我的經歷不會是白費的,

一定是為了讓我幫助他人,才讓我經歷這些。」

於是,我成了「拯救他人」的信仰守護者。

隨後很長一段時間,

我遇見的人,不論是朋友或伴侶,

似乎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

尤其是那些,和當年的我擁有相同症狀的人。


「救人心態的陷阱」

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課題分離"理論讓我明白,

擁有「我可以救你」的信念是一種陷阱。

當我們過度投入他人的情緒困境,

甚至將自己變成對方的情感支柱時,

不僅是在消耗自己,還會讓對方過度依賴我們,

因此扼殺了對方從自己課題中學習並成長的機會。

而當時的我正深陷於這種陷阱之中。


「拯救型人格」,又稱為救世主情結。

擁有拯救型人格的人會覺得,

自己有責任或使命去幫助和拯救他人,

特別是陷入困境或因創傷有情緒問題的人。


當時的我深信,

只有「擁有相同經歷的我」能真正幫助他們,

於是,

我將自我價值與「拯救」他人緊緊綁在一起,

認為只有透過幫助他人,我曾受過的苦才有意義。

無限地付出精力、時間和金錢,

只為了滿足那份「拯救他人」的幻想。


我干涉對方的生活,替對方決定什麼是對他們最好的,

我主動承擔起了對方幸福快樂的責任,

每天睜開眼都在想著如何"替"對方解決或調整創傷問題,

於是我因為過度投入他人課題,而忽略(逃避)了自我,

我和被我幫助著的對象們關係失衡,

最後,我將自己燃燒殆盡,

卻沒有使任何事和當初的我一樣走向正軌。


最糟的是,我因為無法真正的拯救他們,

這份挫敗感使我再度質疑起自己的價值,

和自己過往經歷的那些課題存在的意義。

-

「支持而非拯救」

「課題分離」的概念提醒了我,

真正的支持不是幫對方解決問題,

而是陪伴、傾聽,讓他們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我不需要替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

他們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即便沒有,這也並非我的責任。

這就像父母經常忘了孩子已經長大,

急著替孩子處理問題,其實只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我所能做的,

只是分享經驗、鼓勵、陪伴他們,

讓他們有勇氣面對自己的問題。

即便對方不願面對或改變,那也是他們的選擇。

-

「課題的發生不是為了讓我去拯救他人,

它就只是我人生其中一個課題而已。」

每個人的課題都是獨立的,

完成這項課題之後,

那些我在課題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收獲,

是為了讓我更輕鬆地前往下一段旅程。

而不是要讓我去成為誰的救世主。


「自我價值不來自拯救他人,而是來自認可自己。」

我的價值,來自於我如何面對自己的挑戰,

而非去肩負他人的負擔。

我們無法幫他人背負他們的課題,

正如同他人無法替我背負我的課題一樣。

無法幫助他人並不代表我有錯,

而是每個人都應當背負自己的人生。

這些課題只是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出現,

給我們帶來轉變,幫助我們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讓明天的自己能過得更舒心。


放下拯救他人的幻想之後

當我們能夠從「拯救他人」的角色中抽離,

當我們不再自戀地渴望成為他人的拯救者,

我們不僅能更清楚地看見他人的成長潛力,

也更能專注於自我成長。

真正的支持並不在於解決他人的問題,

而是在於陪伴他們走過困難,

並相信他們有能力克服挑戰。

每一個課題的出現,都是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

讓我們變得更加成熟,

得以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

最終,無論是我們還是他人,

都將在這段旅程中,蛻變為全新的自己。


2會員
7內容數
熱愛探索思維本質,分享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lētheia 貝理希雅 的其他內容
在建立關係時,有價值的友情需要具備八項核心要素,包括信任、支持、理解、共享、誠實、接納、成長以及情感價值。當關係中缺乏這些要素,會導致情感消耗與不平衡。在面對單向情感索取即所謂的「情緒白嫖」時,設立情感界限可以保護自己的情感健康。健康的關係應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避免走向情感耗竭的極端。
我的2024年是這樣的 2024年1月1日凌晨,在維也納的飯店裡。 發著下不了床的高燒,錯過了跨年煙火, 但總算沒錯過教堂旁那間好吃kabob。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0/5小丑2
如何通過生理反應來判斷我們對潛在伴侶的吸引或排斥。文章強調,人的行為表達了其隱性性格,這讓我們更容易識別真正的本質。面對關係中的差異,文章提醒讀者認清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並建立健康的界限。透過心理學理論,特別是James-Lange理論,讓我們理解感情經驗並非單純的情緒,而是身體的反應。
伊索有篇故事叫《徒勞的寒鴉》,故事如下: 「宙斯想要為鳥類選一個王,要求所有的鳥類在同一天出席, 以便選出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為了這一天,眾鳥都跑到河裏去梳洗打扮。 寒鴉身上只有黑黑的羽毛,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 小心翼翼的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水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
情緒不穩定的人,只要有幾個粗略淺顯的優點, 還是能找到包容他們的另一半。 但是,你可以選擇伴侶,你的孩子卻無法選擇父母。 一個一直在包容伴侶的人有了孩子之後, 也會希望/迫使孩子和自己一樣, 去討好/包容自己的伴侶。 當你的伴侶是一個無法調節自己情緒的大人, 對下一代的影響有多深遠
在建立關係時,有價值的友情需要具備八項核心要素,包括信任、支持、理解、共享、誠實、接納、成長以及情感價值。當關係中缺乏這些要素,會導致情感消耗與不平衡。在面對單向情感索取即所謂的「情緒白嫖」時,設立情感界限可以保護自己的情感健康。健康的關係應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避免走向情感耗竭的極端。
我的2024年是這樣的 2024年1月1日凌晨,在維也納的飯店裡。 發著下不了床的高燒,錯過了跨年煙火, 但總算沒錯過教堂旁那間好吃kabob。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0/5小丑2
如何通過生理反應來判斷我們對潛在伴侶的吸引或排斥。文章強調,人的行為表達了其隱性性格,這讓我們更容易識別真正的本質。面對關係中的差異,文章提醒讀者認清真實的自己與他人,並建立健康的界限。透過心理學理論,特別是James-Lange理論,讓我們理解感情經驗並非單純的情緒,而是身體的反應。
伊索有篇故事叫《徒勞的寒鴉》,故事如下: 「宙斯想要為鳥類選一個王,要求所有的鳥類在同一天出席, 以便選出他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為了這一天,眾鳥都跑到河裏去梳洗打扮。 寒鴉身上只有黑黑的羽毛,便來到河邊,撿起眾鳥脫落下的羽毛, 小心翼翼的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水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
情緒不穩定的人,只要有幾個粗略淺顯的優點, 還是能找到包容他們的另一半。 但是,你可以選擇伴侶,你的孩子卻無法選擇父母。 一個一直在包容伴侶的人有了孩子之後, 也會希望/迫使孩子和自己一樣, 去討好/包容自己的伴侶。 當你的伴侶是一個無法調節自己情緒的大人, 對下一代的影響有多深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自救低谷期的心路歷程,吸取了這段時期帶給自己的教訓以及正向的影響,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有了全新的體會和認識。
Thumbnail
自我修復第一篇,試著紀錄自己的故事與變化,找回生活的情緒
Thumbnail
人生到了晚年,孤獨伴隨著病痛,是最難熬的時刻,最脆弱的時候。 而我從出生就在孤獨與病痛中成長,就更能夠同理他人的心情。 我成長的過程,都在生病,總是被人誤解,以為我精神有問題,才會經常病懨懨的。
Thumbnail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描述了在低谷期如何得到朋友的幫助以及外部力量對心理的重要性。透過朋友的陪伴、支持和理解,作者重新找回活力和勇氣。這篇文章強調了人際關係對於個人成長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先天體質較差,加上成長過程中遭遇過多的體罰和情感勒索,我長成一個非常負面、悲觀、軟弱的人,遇事總是擔心、驚慌,甚至想要一了百了。具備這樣的身心狀況的人,活著該有多痛苦,是很容易想像出來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當我們願意伸手幫助別人的那一刻,心裡那道無法結痂的陳年傷口就會開始漸漸乾爽。童年受到的傷害,長大後就用各種方式假裝它已經不存在,如果是家暴陰影,便會佯裝堅強,以強勢個性偽裝自己,讓人畏懼以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如果是言語霸凌,就會養成不輕易認錯以及得理不饒人的習氣,讓自己不再輕易受到口語上的威脅和傷害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作者自救低谷期的心路歷程,吸取了這段時期帶給自己的教訓以及正向的影響,對於身心健康的重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樂趣有了全新的體會和認識。
Thumbnail
自我修復第一篇,試著紀錄自己的故事與變化,找回生活的情緒
Thumbnail
人生到了晚年,孤獨伴隨著病痛,是最難熬的時刻,最脆弱的時候。 而我從出生就在孤獨與病痛中成長,就更能夠同理他人的心情。 我成長的過程,都在生病,總是被人誤解,以為我精神有問題,才會經常病懨懨的。
Thumbnail
分享兩個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描述了在低谷期如何得到朋友的幫助以及外部力量對心理的重要性。透過朋友的陪伴、支持和理解,作者重新找回活力和勇氣。這篇文章強調了人際關係對於個人成長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在高三,我確診重度憂鬱症。 病發前,我一直是個不敢和人交流的人。曾經我深信所有人都終將離開自己,不肯和任何人敞開心扉。對我而言,展露自己的脆弱或享受他人的給予都會帶來不安。我也深信和他人之間的鴻溝不會消失,並做好了一直一個人的覺悟。 在生病後,周遭的人給了我很多支持。和自己相當生疏的
Thumbnail
先天體質較差,加上成長過程中遭遇過多的體罰和情感勒索,我長成一個非常負面、悲觀、軟弱的人,遇事總是擔心、驚慌,甚至想要一了百了。具備這樣的身心狀況的人,活著該有多痛苦,是很容易想像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