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泰」一樣的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4/06/30 文:中原大學 服務學習中心 文編團 林庭偉


從海外獲得的禮物

橫跨巴士海峽,一群學生踏上了距離臺灣 2,300 公里的泰國東北的坤敬(Khon Kaen)。他們親手規劃了整個志工服務行程,從行前的教案設計,到後來走訪多所當地學校的教學活動。這項看似充滿挑戰的任務,卻是只由 8 位學生組成的團隊來完成的。

團員於泰國服務學校前合影 圖/廖秀莉老師 提供

團員於泰國服務學校前合影 圖/廖秀莉老師 提供


「有些同學因為參加了這項海外服務,後來碩士畢業,一開始工作就拿到 6 萬多元的薪水。」 


資管系的廖秀莉老師,洋溢著自豪滿滿的笑容,與我們分享學生的風光時刻。作為領隊老師的她,看到學生透過這項海外服務學習計畫,不僅拓展了國際視野、提升了英語能力,更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創造了更多機會。整場訪談下來,處處可以感受到老師那份與有榮焉的驕傲之情。


你我的歌聲裡

「聽媽媽的話,別讓他受傷~」周杰倫的歌曲,從泰國的小學教室飄出,傳進你我的腦海…


團隊服務的月份(8月)正值泰國的母親節,小朋友們坐在座位上,唱著不太熟悉的中文歌。一旁的服務志工耐心地一字一句教導,帶著小朋友學習哼唱這首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中文歌曲。 


這群志工來到泰國坤敬,除了教導當地學童資訊課程外,也會帶著他們透過學習中文來接觸台灣文化。透過音樂與語言的結合,不僅讓小學生用更有趣的方式學習艱澀難懂的中文,也讓志工們能透過熟悉的歌曲,傳達心中想要表達的情感,一起傳達對母親的感謝。


「太多學校希望參與志工團的課程活動,當地組織卯足全力把行程排得滿滿的。後來經過協調,才爭取到至少要週休一日。」


這項為期 2 週的計畫、前往 10 所學校進行教學活動,教導了近 2,300 名學生。這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志工團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幾乎是每所學校的必爭之 「團」。然而,在滿足當地學校期望的同時,也要顧及團員的體力負荷,安排每週休息一天才是能保證教學效果最大化,又能顧及隊員體力的最佳方案。

小朋友開心體驗VR設備 圖/廖秀莉老師 提供

小朋友開心體驗VR設備 圖/廖秀莉老師 提供


這是一場刻骨銘心的比賽

「當時九個團員中,有七個腹瀉。」


出國在外,最擔心的就是發燒跟水土不服了,而這些問題也悄悄地來到志工團的身上。記得有一年出團的某次晚餐,當地夥伴盛情款待團隊,慰勞他們這幾天的辛勞。大家大快朵頤吃著烤肉,配著冰涼的可樂,萬萬沒想到這一夜的歡暢成了隔天的噩夢。


「即使身體不舒服,大家還是堅持完成當天的課程。」


在休息與責任的拉扯中,團員依然選擇忍著疼痛,即便身體非常不舒服,還是打起精神將專業與敬業的態度展現在每位學童面前。他們用毅力打贏了這場拔河賽,不僅在外界面前,也在自己心中贏得了最精采的一次戰役。

團員開會討論教案 圖/志工團隊 提供

團員開會討論教案 圖/志工團隊 提供


今年的資金跑去哪了

「今年的補助收件截止日提前 1 個月,我們來不及申請到經費。」


服務團隊主要資金來源是由資策會與華碩,這些贊助通常是涵蓋機票和住宿等重要費用。然而,因為疫情的關係,泰國的服務計畫已經暫停了兩年,許多流程和資訊都需要再次更新,有些事情變得不一樣…。例如,團隊成員以往會在 3 月份向華碩提交企劃書及經費表申請資金,但今年收件截止日期提前 1 個月,因此就來不及申請到經費。


秀莉老師對此感到非常苦惱,在時間、人力與資金的限制下,這將是今年能否再繼續重啟這項計畫的最大挑戰。


計畫成功的幕後推手 

秀莉老師已經連續 7 年帶領學生前往泰國坤敬,進行資訊志工服務。無論是行前的完善訓練,還是服務期間的細心照顧,秀莉老師始終在志工團隊中扮演著無可取代的角色。她的耐心陪伴與細心指導,是這項海外服務學習計畫能夠常年延續的重要原因,也因此讓參與過這項計畫的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每次任務,在海外服務的經驗中成長茁壯。


提到海外服務學習計畫,其實是資管系的一大特色。從民國 92 年開始,資管系就是中原大學最早開設海外課程的系所。而泰國資訊服務計畫的發起人是資管系的劉士豪老師,他連結臺灣數位機會中心(Taiwan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TDOC)的計畫,之後由廖秀莉老師接棒,為學生創造了出國服務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打開國際視野,同時運用資訊專長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raw-image


夢想是沒有理由

「曾有一位學生,想要加入志工團,但他的英文能力不太好。」


很多人都以為要具備良好的英文能力,才能出國服務或留學。然而,曾經有一位球隊的同學當時加入時,連最基本的英文口說都無法順利表達。一句英文話語,都無法順利說出,讓人幾乎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但是,他後來還是一起出團,站上了泰國的教室講台,透過不斷練習唸著英文單字,最後順利完成了服務。即便我當時不在現場,仍然可以在團員的轉述中感受到他那股無法抑制的熱情,正如當初面試時,我在他眼中看到的無盡光芒。 


或許,我們都害怕受傷遭挫,但難道生命不就是跌倒、爬起、往前衝,再跌倒、再爬起、繼續往前衝的過程嗎? 


你還在等什麼?在最美的年紀,勇敢活出最特別的自己吧!

文編團成員與秀莉老師合影 圖/文編團 提供

文編團成員與秀莉老師合影 圖/文編團 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原文編團的沙龍
1會員
15內容數
我們是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文編團,這是由一群熱愛文字創作的學生所組成,每年透過一個主要議題的分享,採訪相關受訪者,並透過文章與PODCAST分享他們的故事。目標希望能夠透過文字與聲音,讓青年能對特定議題增加關注度,減少社會上的歧視。
2025/01/22
說到移工,你想到哪些關鍵字?在網路或新聞上,你是否曾經看到移工辛酸甘苦談的文章?的確,許多移工來到臺灣,面臨語言障礙、種族歧視或高壓工作等挑戰,但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依然鼓足勇氣,獨自一人來到異國他鄉努力耕耘。
Thumbnail
2025/01/22
說到移工,你想到哪些關鍵字?在網路或新聞上,你是否曾經看到移工辛酸甘苦談的文章?的確,許多移工來到臺灣,面臨語言障礙、種族歧視或高壓工作等挑戰,但是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依然鼓足勇氣,獨自一人來到異國他鄉努力耕耘。
Thumbnail
2025/01/22
訪談陳宏文先生是一次臨時的安排,而這場訪談卻讓我收穫滿滿。初次見到陳宏文先生時,他俊俏的臉龐和得體的穿著,讓人一時分辨不出他是外國人,加上他流利且沒有口音的中文,讓我誤以為他是台灣人。
Thumbnail
2025/01/22
訪談陳宏文先生是一次臨時的安排,而這場訪談卻讓我收穫滿滿。初次見到陳宏文先生時,他俊俏的臉龐和得體的穿著,讓人一時分辨不出他是外國人,加上他流利且沒有口音的中文,讓我誤以為他是台灣人。
Thumbnail
2024/12/22
學外語,可能是許多人成長記憶的一部分。不管是為了考試反覆背誦英文單字,還是週末滿檔的外語補習課程,,我們都曾為了學習語言付出努力。但你是否也曾夢想,透過外語敲開世界的大門?甚至有一天能用另一種語言流暢地表達自己嗎?
Thumbnail
2024/12/22
學外語,可能是許多人成長記憶的一部分。不管是為了考試反覆背誦英文單字,還是週末滿檔的外語補習課程,,我們都曾為了學習語言付出努力。但你是否也曾夢想,透過外語敲開世界的大門?甚至有一天能用另一種語言流暢地表達自己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海外獲得的禮物 橫跨巴士海峽,一群學生踏上了距離臺灣 2,300 公里的泰國東北的坤敬(Khon Kaen)。他們親手規劃了整個志工服務行程,從行前的教案設計,到後來走訪多所當地學校的教學活動。這項看似充滿挑戰的任務,卻是只由 8 位學生組成的團隊來完成的。
Thumbnail
從海外獲得的禮物 橫跨巴士海峽,一群學生踏上了距離臺灣 2,300 公里的泰國東北的坤敬(Khon Kaen)。他們親手規劃了整個志工服務行程,從行前的教案設計,到後來走訪多所當地學校的教學活動。這項看似充滿挑戰的任務,卻是只由 8 位學生組成的團隊來完成的。
Thumbnail
踏入職場兩年後,決定往更高的學位邁進,本來想說本科系繼續念就好,但在我真的考上並就讀一星期後,突然覺得,工作和念書都在碰特教,沒有其他刺激,所以來個大轉彎,去報考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一是想彌補我沒去過漂亮的普通大學念書遺憾,第二想對學校內的雙重弱勢(新移民之子+身心障礙)有更多探討。
Thumbnail
踏入職場兩年後,決定往更高的學位邁進,本來想說本科系繼續念就好,但在我真的考上並就讀一星期後,突然覺得,工作和念書都在碰特教,沒有其他刺激,所以來個大轉彎,去報考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一是想彌補我沒去過漂亮的普通大學念書遺憾,第二想對學校內的雙重弱勢(新移民之子+身心障礙)有更多探討。
Thumbnail
回顧小五時參加的資優班校外教學活動,當時的種種事物接浮現在眼前,有些令人歡笑;有些令人失望,但唯一不變的卻是當天吸收到的珍貴知識。
Thumbnail
回顧小五時參加的資優班校外教學活動,當時的種種事物接浮現在眼前,有些令人歡笑;有些令人失望,但唯一不變的卻是當天吸收到的珍貴知識。
Thumbnail
這幾天與朋友 X 一起看了 Torres Pit 的影片,兩人在客廳眼眶泛淚,感動不已。影片記錄一位到非洲教學的台灣女生 GG 的生活日記。看到她與當地小孩的互動,我們不禁想起了大學到泰北當華文老師的思辨。如果我們的到來帶給他們希望,但隨著離去,「希望」卻迎來慘忍地熄滅,我們的到來是有益的嗎?
Thumbnail
這幾天與朋友 X 一起看了 Torres Pit 的影片,兩人在客廳眼眶泛淚,感動不已。影片記錄一位到非洲教學的台灣女生 GG 的生活日記。看到她與當地小孩的互動,我們不禁想起了大學到泰北當華文老師的思辨。如果我們的到來帶給他們希望,但隨著離去,「希望」卻迎來慘忍地熄滅,我們的到來是有益的嗎?
Thumbnail
為什麼要當國際志工?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要當國際志工?在台灣也可以當志工?」我都回答:「國際志工是我志工生涯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我等這天等很久了。」從專一開始我開始參與許多的志工服務活動,在每一次的服務過程中我喜歡大家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方向前進的感覺,我也從中反思許多,我想要到看向世界更遠的另
Thumbnail
為什麼要當國際志工?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我要當國際志工?在台灣也可以當志工?」我都回答:「國際志工是我志工生涯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我等這天等很久了。」從專一開始我開始參與許多的志工服務活動,在每一次的服務過程中我喜歡大家一起朝著同一個目標、方向前進的感覺,我也從中反思許多,我想要到看向世界更遠的另
Thumbnail
「我們用分享用陪伴將愛傳達出去給你們,讓這段記憶成為心中微小的成長幼苗。」尋覓了一年多的志工單位及出隊機會,終於無意見看到微客志工在招募台灣梯隊。
Thumbnail
「我們用分享用陪伴將愛傳達出去給你們,讓這段記憶成為心中微小的成長幼苗。」尋覓了一年多的志工單位及出隊機會,終於無意見看到微客志工在招募台灣梯隊。
Thumbnail
在Rainbow的第⼀個早晨使我印象最深刻,儘管夥伴們都是第⼀次到這,每個⼈卻默契的分⼯、擺設桌椅、分配餐具,有條有理的動作使得所有雜事頃刻之間都被完成。早飯過後,我接到的第⼀個任務是任教當地⼩孩,去學校途中,又是⼀段充滿風砂的⾞程。
Thumbnail
在Rainbow的第⼀個早晨使我印象最深刻,儘管夥伴們都是第⼀次到這,每個⼈卻默契的分⼯、擺設桌椅、分配餐具,有條有理的動作使得所有雜事頃刻之間都被完成。早飯過後,我接到的第⼀個任務是任教當地⼩孩,去學校途中,又是⼀段充滿風砂的⾞程。
Thumbnail
「他們不缺老師,缺的是一群愛他們的人!」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志工,參加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哥哥想要我和他一起參加,而正值畢業等當兵的我,也想趁這時間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於是就答應哥哥一起參加國際志工。
Thumbnail
「他們不缺老師,缺的是一群愛他們的人!」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志工,參加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哥哥想要我和他一起參加,而正值畢業等當兵的我,也想趁這時間做些不一樣的事情,於是就答應哥哥一起參加國際志工。
Thumbnail
(女兒高二時到柬埔寨一間小學當英文教學志工) 由於我很反對台灣在國高中教育上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課後仍到補習班補到八九點的補習文化,對我這個學企業管理出身的人而言,我用商業的角度去看,我只看到這是生意人為了賺錢搞出來而演變成一種變相的在地教育文化,這種不是針對個別需求而設的補習班,只是為了補習企業
Thumbnail
(女兒高二時到柬埔寨一間小學當英文教學志工) 由於我很反對台灣在國高中教育上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課後仍到補習班補到八九點的補習文化,對我這個學企業管理出身的人而言,我用商業的角度去看,我只看到這是生意人為了賺錢搞出來而演變成一種變相的在地教育文化,這種不是針對個別需求而設的補習班,只是為了補習企業
Thumbnail
        學校的宗教室每年暑假都會派出愛心服務隊(老師+學生),前往外縣市國小舉辦短期營隊,由我們的高中生教授小學生英文,還有帶遊戲活動。對我們學生來說,是一種公共服務性質的學習,雖然稱之為【愛心服務隊】,但依我參加過的體悟,我們不是去給愛心的,而是去收穫愛心的。         
Thumbnail
        學校的宗教室每年暑假都會派出愛心服務隊(老師+學生),前往外縣市國小舉辦短期營隊,由我們的高中生教授小學生英文,還有帶遊戲活動。對我們學生來說,是一種公共服務性質的學習,雖然稱之為【愛心服務隊】,但依我參加過的體悟,我們不是去給愛心的,而是去收穫愛心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