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前必學的基礎科學知識》:科學不難,難的是有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上班的大家辛苦了,

週五晚上來本有趣的書,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心裡有個問號?

12歲前必學?哼,

我還不確定現在的我都會咧,

但是基於好奇的心態下,還是認真看書了。



raw-image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整體色彩鮮明且富有活力,

主要呈現生活中的科學元素,

例如放大鏡、行星、化學試管等圖像,

象徵探索未知、揭開科學奧祕的精神。

但老實說「108課綱」這幾個字不太討喜,

這就先撇開不談了。


🌍從這本書目錄可以看出涉獵範圍很廣,

微小至原子、廣至宇宙;

上至銀河系,下至地球板塊;

除了知識範圍,也包含生活應用和科技應用,

可以看出這本書涵蓋生物、化學、物理、

地球科學等不同的科學領域,

實現了多學科的整合。

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疊,

更是藉由不同學科之間的整合,

讓讀者對科學知識的整體認識。



raw-image

☁️例如,在天氣的變化這一章節中,

不僅介紹產生雲和風的原理,

還包含了地理學中的氣候變化,

就連颱風是怎麼形成的都有詳細的說明,

讓讀者從多重角度理解科學現象,

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所以「跨領域」這句話不是虛的。



raw-image

💛再來看看內頁,這本書真的有可愛,

例如這一頁,介紹什麼是「生物」?

中間的精靈小P是書中介紹知識的角色,

(基本上可愛,但是可以跳過)

文字用簡單的文字介紹生物的特徵,

加上可愛的圖解,讓相關知識容易理解。



raw-image

在章節的最末有小練習的活動設計,

小練習的相關知識在前面的頁面都可以找到。

這樣利用漫畫、圖解和練習題的結合,

讓這些知識變得稍微輕鬆有趣,

這樣的設計也大幅降低一般人科學學習的畏懼感。



raw-image

🎆除了圖解以外,

書中會配合知識需要而以真實照片呈現,

例如跨頁左邊的煙火,

除了利用圖解説明煙火球的剖面圖,

也用照片呈現真實火焰的樣子,

直觀看到火焰隨金屬化合物的不同改變顏色,

這樣的說明方式簡單、明確又清楚,

比起枯燥制式的條文圖表有趣多了。



raw-image

💛這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

它將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

讓讀者感受到科學不僅僅存在於課本中,

而是存在於每一天。

於是,書中的知識多從生活面入手,

例如提到槓桿原理的這一頁,

以大家常見的老虎鉗、開瓶器和紗線剪為例,

再加上簡明的圖示解釋,

不怎麼有趣的物理變得有點可愛了。



幾個頁面看下來,

可以發現這本書在語句敘述上簡單明瞭,

非常適合各種年齡的讀者閱讀。

每個科學概念都用明暸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

幾乎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

更利用具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幫助理解。

還透過小實驗來加深讀者對相關知識的印象,

這樣的方式能夠讓讀者輕鬆理解科學現象,

也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原來如此」的驚喜感,

繼而產生興趣想要閱讀下去。


💛比起直接講述原理、給出答案,

這本書更重視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

所建立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種探索的過程不僅可以收穫知識,

也會有「建立新知」的樂趣。


在視覺呈現方面,

本書的插圖和文字比例拿捏嘟嘟好,

每個科學概念都配有對應的插圖,

例如在講解植物的構造時,

書中利用清晰的插圖標示出植物的各部分,

並配上簡單的文字解說,

這樣的圖文結合方式有效減少科學概念的抽象性,

讓讀者不會因為文字的枯燥而失去興趣,

反而更容易掌握知識的重點。


💧整體來說,

這本書讓科學變得平易近人,

畢竟科學本來就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看到落葉,我們會想到重力;

看到露珠,我們懂得這是水蒸氣凝結的結果;

就連廚房裡的烹飪,

也充滿物理和化學的變化。

科學本就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

更不是考試卷上的題目和答案,

而應該是我們理解世界的起點。



《12歲前必學的基礎科學知識》

作者|左卷健男  

譯者|周子琪

出版|采實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9會員
441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檸檬的家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想像一下,如果愛因斯坦開了一間餐廳, 菜單上會長怎麼樣? 也許就是這本《宇宙中的科學趣事》, 這本書讓狗狗在黑洞裡變成超長義大利麵, 還能讓小朋友愛上科學冒險。 一起來看書吧! 💦想像一下,當你正在煮開水時, 廚房裡冒出的蒸氣居然暗藏玄機! 本書巧妙的把廚房
Thumbnail
2025/01/13
🔬想像一下,如果愛因斯坦開了一間餐廳, 菜單上會長怎麼樣? 也許就是這本《宇宙中的科學趣事》, 這本書讓狗狗在黑洞裡變成超長義大利麵, 還能讓小朋友愛上科學冒險。 一起來看書吧! 💦想像一下,當你正在煮開水時, 廚房裡冒出的蒸氣居然暗藏玄機! 本書巧妙的把廚房
Thumbnail
2024/12/29
🔹這是一本推理故事,藏有魔法咒語, 重點是在這個充滿魔法般魅力的作品中, 數學不再是冰冷的符號, 而是化身為五個有趣的故事。 從料理教室的推理謎題, 到「零」消失的科幻世界, 從宅居演算法專家的日常⋯⋯ 每一個故事都像一把獨特的鑰匙, 開啟了不同的魔法之門。
Thumbnail
2024/12/29
🔹這是一本推理故事,藏有魔法咒語, 重點是在這個充滿魔法般魅力的作品中, 數學不再是冰冷的符號, 而是化身為五個有趣的故事。 從料理教室的推理謎題, 到「零」消失的科幻世界, 從宅居演算法專家的日常⋯⋯ 每一個故事都像一把獨特的鑰匙, 開啟了不同的魔法之門。
Thumbnail
2024/11/17
🏠這次造訪高雄小房子書舖, 聽到了一本生態繪本誕生的故事。 這裡的小管家珮杅, 負責店裡的相關事務,其繁忙程度可以想見。 居然還是《來玩來玩》生態繪本誕生的重要推手之一。 💛從最初的構想到最後的呈現, 她以其專業的視野, 編織了一段獨特的出版旅程。 這段旅程跨越了企劃
Thumbnail
2024/11/17
🏠這次造訪高雄小房子書舖, 聽到了一本生態繪本誕生的故事。 這裡的小管家珮杅, 負責店裡的相關事務,其繁忙程度可以想見。 居然還是《來玩來玩》生態繪本誕生的重要推手之一。 💛從最初的構想到最後的呈現, 她以其專業的視野, 編織了一段獨特的出版旅程。 這段旅程跨越了企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本來是要推薦給朋友的女兒看的,總覺得自己沒有接觸就推薦,沒有責任感(很花錢也很多學習。畢竟,學習是我的最愛。)所以就整本操作完了。雖然這是我2020年看的書,再次看自己做的表格,也是覺得很新鮮!覺得可以來分享一下! 這本書完全擊中喜歡看工具書的我,很多教練式引導,比方:『自我理解實踐流程
Thumbnail
這本書本來是要推薦給朋友的女兒看的,總覺得自己沒有接觸就推薦,沒有責任感(很花錢也很多學習。畢竟,學習是我的最愛。)所以就整本操作完了。雖然這是我2020年看的書,再次看自己做的表格,也是覺得很新鮮!覺得可以來分享一下! 這本書完全擊中喜歡看工具書的我,很多教練式引導,比方:『自我理解實踐流程
Thumbnail
第一次遇見此本書時,是在書店,我看著這個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覺得很赤裸,同時也覺得,是阿,為什麼呢?從書中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其他大家常討論到與工作相關的議題,能夠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第一次遇見此本書時,是在書店,我看著這個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覺得很赤裸,同時也覺得,是阿,為什麼呢?從書中能夠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以及其他大家常討論到與工作相關的議題,能夠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科學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的好奇與觀察,弗蘭西斯·培根認為:科學的真正與合理的目的在於造福於人類生活,用新的發明和財富豐富人類生活。為了讓孩子們多接觸、體驗科學的奧妙,我們每年11月都會帶孩子們參加臺灣科學節的活動,期盼透過多元的方式,讓孩子們認識科學。
Thumbnail
科學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的好奇與觀察,弗蘭西斯·培根認為:科學的真正與合理的目的在於造福於人類生活,用新的發明和財富豐富人類生活。為了讓孩子們多接觸、體驗科學的奧妙,我們每年11月都會帶孩子們參加臺灣科學節的活動,期盼透過多元的方式,讓孩子們認識科學。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大家辛苦了, 週五晚上來本有趣的書,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心裡有個問號? 12歲前必學?哼, 我還不確定現在的我都會咧, 但是基於好奇的心態下,還是認真看書了。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整體色彩鮮明且富有活力, 主要呈現生活中的科學元素, 例如放大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大家辛苦了, 週五晚上來本有趣的書,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心裡有個問號? 12歲前必學?哼, 我還不確定現在的我都會咧, 但是基於好奇的心態下,還是認真看書了。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封面整體色彩鮮明且富有活力, 主要呈現生活中的科學元素, 例如放大
Thumbnail
早上在看YouTube的時候,無意間點入了一支影片,內容…
Thumbnail
早上在看YouTube的時候,無意間點入了一支影片,內容…
Thumbnail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Thumbnail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Thumbnail
最近, 在不同時間從圖書館借閱的書, 不知不覺中居然發現他們都產生了關聯。 原來, 我的「好奇心」, 就是因為「想太多」。 這些書剛好讓我, 從「了解」中無意間找到了「治癒」的方式。 於是, 就像我之前常跟學生說的:「當你在人生中遇到困境的時候,就去趟圖書館隨便拿出一本書,隨便翻至一頁,隨便讀一個
Thumbnail
最近, 在不同時間從圖書館借閱的書, 不知不覺中居然發現他們都產生了關聯。 原來, 我的「好奇心」, 就是因為「想太多」。 這些書剛好讓我, 從「了解」中無意間找到了「治癒」的方式。 於是, 就像我之前常跟學生說的:「當你在人生中遇到困境的時候,就去趟圖書館隨便拿出一本書,隨便翻至一頁,隨便讀一個
Thumbnail
最近覺得又重新愛上書本了 小時候不懂的事情,書本都會告訴我答案 每當人生困惑,無助時,書本會告訴我答案 或許人生有太多意外,或許人生真的不會事事順利 但是,或許,只要把眼界打開,心胸打開,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Thumbnail
最近覺得又重新愛上書本了 小時候不懂的事情,書本都會告訴我答案 每當人生困惑,無助時,書本會告訴我答案 或許人生有太多意外,或許人生真的不會事事順利 但是,或許,只要把眼界打開,心胸打開,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Thumbnail
透過科學原理來詮釋人生中不該荒廢的能力,原來也能那麼有說服力。
Thumbnail
透過科學原理來詮釋人生中不該荒廢的能力,原來也能那麼有說服力。
Thumbnail
啊...時間過得真快,已經十二月了,這一年就快要過完。 想起疫情期間,連圖書館都關閉的日子,那段時間真的是超悶,還好目前疫情都算安定,圖書館都持續開放。 我每週都要去圖書館一趟,都是上網先預約書,收到通知再趁周末去圖書館取書,孩子和爸爸不進去圖書館。 今天從圖書館借來一些科學類的書,孩子和爸爸
Thumbnail
啊...時間過得真快,已經十二月了,這一年就快要過完。 想起疫情期間,連圖書館都關閉的日子,那段時間真的是超悶,還好目前疫情都算安定,圖書館都持續開放。 我每週都要去圖書館一趟,都是上網先預約書,收到通知再趁周末去圖書館取書,孩子和爸爸不進去圖書館。 今天從圖書館借來一些科學類的書,孩子和爸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