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斷諍論(2) | 大種所造論證:自然的四大元素解析

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斷諍論(2) | 大種所造論證:自然的四大元素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斷諍論(1) | 白法螺是白色嗎》一文中,我們通過課本實際例子探索了白法螺是/不是白色的辯論過程。

本篇將深入探討《斷諍論》關於紅白顏色的第三段論證,還原立宗方與辯方的推理過程。


1.疑,風是大種所造嗎?

斷諍論的課本原文:

又他說:風有法,理應是大種所造,因為是大種所造七觸隨一故。若不成立,

風有法,理應是大種所造七觸任一,因為是輕觸故,

理應是爾,因為是輕與觸故、此說不遍。

如是地、水、火,亦類推。

1.1. 風是大種所造?

辯方(他宗):風有法,理應是大種所造。

立宗方(自宗):何故?(立宗方不認同「風是大種所造」。)

辯方(他宗):理應是大種所造,因為是大種所造七觸隨一故。

立宗方(自宗):因不成

辯方(他宗):風有法,理應是大種所造七觸隨一,因為是輕觸故。

立宗方(自宗):因不成

辯方(他宗):風有法,理應是輕觸,因為是輕與觸故。

立宗方(自宗):不周遍。

 

最後立宗方(自宗)說的不周遍,表示「若是輕與觸,理應不周遍是輕觸」。

一般生活中也有:若是A與B,理應不周遍是AB的例子。

舉例來說:若是法與衣,理應不周遍是法衣,此處也是這個道理。


上述分析了課本中《風是大種所造嗎》的課本原文還原,後續「地、水、火」分別進行相同類推請見: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斷諍論(2) | 風是大種所造嗎

 

至於還有將大種觸分為22種,並且皆被七觸所概括,這些相關內容可參考佛法科學總集p.174

更多大種有關的內容,如生因、依因、住因、傍因、增因等,可見: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立自宗 | 觸處

 

2. 掌握論式辯論的核心概念,理解推理過程

在這場辯論中,我們探討了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並辨析它們與「大種所造七觸」的關係,還討論了「若是A與B,理應不周遍是AB的例子」。


 

若你對佛教辯論有興趣,不妨參考:《打破困難!2024年如何高效學習攝類學?》,這本指南將幫助你學會應對各種學習挑戰,使辯論成為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思考題

1.大種所造七觸隨一 與 輕與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2.輕觸 與 輕與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3.風 與 輕與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4.大種所造七觸隨一 與 輕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5.輕 與 輕與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6.風 與 輕觸 二者 非三句非四句非同義非相違之故

7.若是輕,理應周遍是輕與觸

avatar-img
怪樂小童的遊樂天地
15會員
65內容數
熱愛分享佛教內容,正專注於學習攝類學,透過辯論逐步進入五大論的學習。 作為佛教辯論的入門新手,我一邊學習一邊整理筆記和心得,目標是讓思維像鋼鐵般清晰,不再輕易被唬弄! 如果你也對用邏輯思維來理解佛教教義和觀點感興趣,歡迎一起探索。 我喜歡邊學邊記錄,期待和大家共同成長,將佛法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之前的紅白顏色系列文章中,我們深入探討了色、聲、香、味、觸等方面的辯論,並示範了如何有效駁斥他宗觀點。 這些辯論技巧看似相似,但通過反覆練習與講解,能幫助初學者逐步掌握辯論的思維與技巧,為進階學習打下紮實基礎。 今天我們將聚焦於「若是成事皆周遍常」的辯論,透過實例展示立宗方與辯方如何運用邏輯推
在之前的駁他宗文章系列中,如《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斷諍論(2) | 風是大種所造嗎》,我們透過課本中的實例,展示了辯論者如何提出並堅持自己的觀點。 本篇將聚焦《斷諍論》中紅白顏色的第4段論證,透過具體案例還原立宗方與辯方的推理技巧和觀點修正,讓辯論的邏輯力量一覽無遺。 1.什麼,所知是形色
一定會有很多人會問說「為什麼白法螺不是白色?」所以接下來課本這段就是來再次回答這問題的~ 而且透過這段課文,再次引出什麼是大種、大種所造、大種能造?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要去辯論
在之前的紅白顏色系列文章中,我們深入探討了色、聲、香、味、觸等方面的辯論,並示範了如何有效駁斥他宗觀點。 這些辯論技巧看似相似,但通過反覆練習與講解,能幫助初學者逐步掌握辯論的思維與技巧,為進階學習打下紮實基礎。 今天我們將聚焦於「若是成事皆周遍常」的辯論,透過實例展示立宗方與辯方如何運用邏輯推
在之前的駁他宗文章系列中,如《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斷諍論(2) | 風是大種所造嗎》,我們透過課本中的實例,展示了辯論者如何提出並堅持自己的觀點。 本篇將聚焦《斷諍論》中紅白顏色的第4段論證,透過具體案例還原立宗方與辯方的推理技巧和觀點修正,讓辯論的邏輯力量一覽無遺。 1.什麼,所知是形色
一定會有很多人會問說「為什麼白法螺不是白色?」所以接下來課本這段就是來再次回答這問題的~ 而且透過這段課文,再次引出什麼是大種、大種所造、大種能造?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要去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