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辯論(攝類學)
佛教內容分享
咖啡廳裡的佛陀
LLM大語言模型
關於
佛教內容分享
10
公開內容
分享一些自己平常看到覺得很棒的佛法內容,尤其是大藏經內有對於很多疑問都有解答,但因為平常不太會有人去翻閱,所以如果剛好有看到就想跟大家分享~
全部
原文及白話解釋
梵動經
摩竭陀賢女經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怪樂小童
2024/12/21
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5)
註釋 [1] 經:原文寫做རྟོགས་པ་བརྗོད་པ,梵文寫做avadāna(音譯阿波陀那),直譯為「對解脫行誼的描述」或者「傳」,屬於十二部經(梵語dvādaśāṅga-buddha-vacana/藏語གསུང་རབ་ཡན་ལག་བཅུ་གཉིས,總括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之十二
#
佛教
#
心靈啟迪
#
思維
2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2/19
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4)
其後,詰利詰王就於波羅奈斯城宣告:「我現在就要前往世尊處。」便與成百上千的隨從以及金鬘,同赴世尊所在之地。抵達該地後,他[屈膝跪地,]以額頭頂禮佛陀的雙足;為了聞受佛法而坐於世尊跟前。 詰利詰王隨即又從座上起身,向世尊合掌問訊,啟問道:「世尊!我於某夜做了十個夢,並因而恐懼膽怯。我夢見:象王從窗戶
#
佛教
#
心靈啟迪
#
思維
1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2/17
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3)
接著,長老羅睺羅變化成轉輪聖王的形象前來。 家主便問:「摩竭陀賢啊!顯現轉輪聖王形象前來的這位,是妳的導師嗎?」摩竭陀賢告訴她:「這是世尊之子,世尊稱他密行第一。他變現出父親所捨離的榮華富貴,有著轉輪聖王的裝束,七寶具足,千子圍繞,猶如眾星拱月;行君王之道,猶如人主。他既如千江匯注的大海,也是能除
#
佛教
#
心靈啟迪
#
思維
1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2/14
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2)
當時,阿若憍陳如乘著馬車,示現閃電光明,由天空緩緩降下甘霖,如此示現自己的神變而抵達福增城。 摩竭陀賢的家主見到此景,便問:「摩竭陀賢啊!這位是妳的導師嗎?」摩竭陀賢回答:「這位是阿若憍陳如,世尊初轉法輪時,最早現證無我的聖者,便是最先前來的這位。」 接著,尊者大迦葉變化出一座巨大岩山,上面有眾
#
佛教
#
心靈啟迪
#
思維
1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2/13
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1)
現代語體版 頂禮一切佛菩薩。 世尊(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精舍時,給孤獨長者有個女兒,名叫摩竭陀賢,也住在舍衛城中。她天性善良,心懷善念,利己利人,對佛法具足信心。 那時,在一處名為福增的城市,住著另一位商主,他有個兒子,名叫牛授。牛授親近外道,十分信仰裸形外道的行者。那時候,世尊示
#
佛教
#
心靈啟迪
#
思維
1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2/12
佛陀弟子的神通示現:摩竭陀賢女經
「摩竭陀賢」為舍衛城給孤獨長者之女,遠嫁至福增城,其地多宗仰外道。據本經所說,佛示現神變、調伏外道後,外道紛紛遷移至邊地,其中即包括福增城。 經中故事緣起,城中有一尼犍子外道「牛授」,前往舍衛城化緣,對摩竭陀賢一見鍾情,遂前往提親。給孤獨長者請示佛陀此事合宜與否,在佛陀授記下,長者同意這門親事,嫁
#
佛教
#
心靈啟迪
#
思維
2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1/15
梵動經-破除六十二種邪見(6) | 如來超越沙門婆羅門的『永恆』執著?
「或有沙門、婆羅門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彼作是說:『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所以者何?我以種種方便,入定意三昧,以三昧心憶四十成劫敗劫,其中眾生不增不減,常聚不散,我以此知,我及世間是常,此實餘虛。』 此是二見,諸沙門、婆羅門因此於本劫本見,計我及世間是常,於四見中,齊是不過
#
佛教
#
思考
#
思維
1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11/13
梵動經-破除六十二種邪見(5) | 沙門婆羅門的20劫觀察:世界恆常的錯覺
佛告諸比丘:「更有餘法,甚深微妙大法光明,唯有賢聖弟子能以此[25]言讚嘆如來。何等是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賢聖弟子能以此法讚嘆如來? 佛陀對比丘們說:「還有更深奧而微妙的法,這是一個充滿智慧光芒的偉大法門,只有那些具足智慧的弟子才能用這法來讚揚如來。那麼,什麼是這深奧、微妙、充滿光明的法,讓賢聖弟子
#
佛教
#
思考
#
思維
3
留言
怪樂小童
2024/09/16
永恆的矛盾:佛教如何拆解造物主的全知之謎(1)
在《釋量論》中,佛教與非佛教徒(以下統稱外道)圍繞造物主(大自在天)的本質展開了辯論。外道主張造物主是永恆不變的「常法」,具有創造萬物且全知的能力。佛教對此提出挑戰,質疑永恆不變的常法如何能夠擁有變動的心識,引發一場深入的哲學探討。這段辯論展現了佛教徒的邏輯推理,也揭示了常法與無常法之間的根本矛盾。
#
藏傳佛教
#
佛教
#
哲學思考
3
1
普普文創
2
這種論述很有看點,端看你的高度在那裏,高度高,自然就看得遠,回答會不一樣。
怪樂小童
2024/08/16
入行論 | 與菩薩同行(第一品 讚菩提心功德品1)
最近得到一本新書,很有興趣所以打算每天慢慢看一點然後分享。這本書是康薩仁波切的「與菩薩同行」,其實就是講說入菩薩行論的內涵~ 心得:很多人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裡就大致列出來了啊,善惡的基礎就是十善業,隨著修行心力的往上提升,如果要成為菩薩,會有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要持守,為什麼呢?因為具有
#
藏傳佛教
#
佛教
#
哲學思考
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