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概述了人工智慧(AI)的核心概念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從哲學到技術層面介紹人工智慧的定義及發展,並深入分析了其特性與局限性。
#### 章節詳述
1. **人工智慧的定義**:AI 是一門學科,旨在開發能模擬人類智能的程式和機器,能夠處理數學、邏輯和社會行為等各種任務。早期定義將AI視為製造「智慧機器」的科學和工程。
2. **人類與機器的對比**:人類具有複雜的推理和抽象能力,遠超現今的機器。然而,AI擁有更快的計算速度和無限的記憶空間,在信息處理上有極大優勢。
3. **AI的知覺模型**:AI 的發展常受神經科學啟發,試圖模仿大腦的結構,如神經網絡和遺傳算法等技術。這類「類神經模型」旨在以類人方式解決問題【8:1†source】。
4. **兩種思考模式**:根據心理學家 Daniel Kahneman 的研究,人類智力活動分為「快思考」(直覺性決策)和「慢思考」(分析性決策)。AI 系統亦包含類似的二元模式,利用快慢思考解決不同複雜程度的問題。
5. **黑箱模型的挑戰**:許多 AI 系統採用黑箱模型,導致其決策過程難以理解。這不透明性可能成為AI在醫療應用中的障礙,尤其在涉及生命決策時需考慮這一挑戰。
#### 章節重點
- **智慧的多層意涵**:AI 無法完全模仿人類的感知和推理能力,因此「智慧」在AI中有不同定義。
- **技術和道德界線**:AI具潛力但也帶來道德爭議,醫學AI須考慮倫理和人類價值的影響。
- **透明性與可解釋性**:應該推動透明的AI模型,以提高臨床決策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這一章透過對比人類和機器智力的異同,闡明了AI的基本結構和挑戰,為後續章節的醫療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這一章探討了「感測器」在醫療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改變我們對健康的理解和管理。
#### 章節詳述
「感測器的世界」重點在於描述如何利用穿戴式設備和物聯網(IoT)技術,實時收集生理數據,這些數據包括心率、肺活量、血氧濃度、血壓等。這些設備通常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向使用者提供初步的健康反饋,再將數據傳輸至雲端,經過AI演算法分析後供醫師或專業人員檢閱。
#### 重點
1. **健康的定義轉變**:感測器和遠端監測技術在某些疾病管理(如心臟病和糖尿病)方面帶來了質的飛躍,但也引發了將「健康」限縮為生物學參數的趨勢,弱化了個人主觀健康感。
2. **資料收集的擴展**:在「百人健康項目」中,志願者在9個月內進行多項健康監測,包括血液、唾液、尿液和糞便檢測。此類項目展示了感測器在大規模數據收集和健康分析中的潛力。
3. **穿戴式設備的應用和影響**:穿戴式設備(如智慧手錶)成為數位健康的重要工具,用於日常健康管理、疾病監測和臨床應用。這些設備不僅便利了健康數據的收集,還可能增進偏遠地區的醫療可及性。
4. **市場發展與挑戰**:可穿戴技術市場快速增長,尤其是在美國等國家,但也帶來可靠性、隱私和誤用等問題。因此,研究機構和醫療專家強調了臨床驗證的重要性,以確保設備的安全與有效性。
本章不僅強調了感測器技術的進步,也提醒讀者在解讀健康數據時應保持批判性,並考量其對健康管理的實際影響。
**章節詳述:**
本章節探討了數位智慧如何在健康領域中發揮作用,從診斷到健康管理都有廣泛應用。隨著人工智慧(AI)和數位設備的進步,醫療界可以更加精確地收集、分析和應用患者數據。從放射學到皮膚病學,數位智能已經在多個專業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特別是在識別疾病模式和提供預防性健康管理方面。此外,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技術顯著提升了影像診斷的精度,這些系統在解釋和預測疾病狀態方面正日趨成熟。
此外,本章節強調數位健康設備和智能穿戴設備,如智慧手錶和物聯網(IoT)裝置,已逐步成為日常健康管理的工具,提供持續的健康監測服務,使患者能夠主動參與健康管理過程中。
**重點概述:**
1. **數據驅動的診斷與健康管理**:AI系統透過影像處理、數據分析等方式,能夠協助醫師提供更精確的診斷建議和健康管理策略。
2. **智慧穿戴裝置**:穿戴式健康設備如智慧手錶,不僅能夠提供實時健康監測,還可協助醫護人員掌握患者的健康動態,提升健康干預的效率。
3. **專業應用領域的突破**:數位智慧在放射學、皮膚病學和腫瘤學等領域中展示出顯著成效,能輔助醫師進行快速診斷並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
4. **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的發展**:影像診斷技術藉由深度學習的進步,逐步取代傳統的手工分析方式,大幅提高準確度和效率 。
此章節展示了數位智慧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前景,並提出了使用這些技術時可能需要面對的倫理挑戰及操作準則。
### 詳述
第四章探討了數位化如何影響人類的認知方式,並揭示了數位世界中常見的偏差。隨著數位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在生活中的深入,人們逐漸習慣於依賴數位化工具進行思考與決策,但這也帶來了偏見和錯誤的風險。
1. **數位全能的幻象**:人們經常誤以為數位技術無所不能且不會出錯。然而,AI系統受限於程式設計師的設定範疇及神經網路的內在限制,這些限制可能在使用過程中顯現出來。
2. **過度自信**:數位工具的使用可能導致醫師及IT專業人員過度相信自己或系統的能力,忽視潛在的風險,甚至可能減少必要的預防措施。
3. **元無知(Dunning-Kruger效應)**:在數位環境中,使用者常高估對某些問題的理解,而這種過度自信可能導致錯誤的判斷。
4. **最小努力定律**:人類傾向於以最少的努力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往往接受簡單且快速的答案,而不會對信息進行深入分析。
### 重點
- **偏見**:數位化工具的使用可能導致過度自信、元無知等認知偏差。
- **批判性思維的減弱**:人們依賴數位工具思考,可能削弱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 **資訊過載的風險**:在數位環境中,面對大量的數據時,快速決策可能導致錯誤的理解與判斷。
### 章節詳述:
第五章探討了「機會」和「混亂」這兩個在數學和物理中關鍵但不同的概念,並分析它們在醫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透過擲骰子這樣的例子,作者引導讀者理解事件的隨機性(機會)與不可預測性(混亂)之間的差異。骰子的投擲受多種因素影響,從力道到表面摩擦,每個小變化都可能帶來不同的結果,這就是「混亂」的體現。
此外,章節還引用了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對混亂的研究成果,如在氣象預測等領域應用混亂理論。儘管有先進的計算設備,科學家對混亂的理解仍然有限,因此,對於不可預測事件的掌握至關重要。
### 重點:
1. **機會 vs 混亂**:強調區分機會和混亂的重要性,因為兩者的動態和結果大相徑庭。機會(如骰子點數的機率)可以被估計,而混亂則涉及更多無法完全掌控的因素。
2. **應用範疇**:透過機率和混亂理論,人們能更好地理解和預測極端事件(如天氣變化),並進行適當的風險管理。
3. **人類與AI的對比**:即便AI有強大的計算能力,仍無法總是正確區分機會和混亂。這提醒人們不可完全依賴機器,而是應該保持人類的智慧和批判性思維。
第五章藉此呼籲讀者在AI和數據分析上保持理性,不過度信賴技術,並謹慎看待不可預測的變量對醫療和社會現象的影響。
### 簡介
在當今數據爆炸的時代,醫學領域面臨著大量數據的挑戰。這些數據來自多種來源,包括醫療影像、基因測序、電子病歷、感測器數據和社交媒體等。雖然這些數據有潛力提升醫療知識、促進健康,但它們同時也帶來了管理和解析的難題。如果這些數據沒有經過妥善的排序和解釋,會產生“噪音”,阻礙醫療人員從中提取有價值的訊息。
### 重點
1. **大數據的成長**:隨著數據量呈指數增長,醫療行業的數據來源更加多樣化且龐大,對於傳統管理工具而言已難以處理。這種情況被稱為“大數據海嘯”。
2. **大數據的3V模型**:為了描述大數據的特徵,提出了“3V模型”,包括體積(Volume)、變異性(Variety)和速度(Velocity),後來又添加了“真實性”(Veracity)。這些特徵凸顯了數據在規模、異質性和時效性上的挑戰。
3. **管理挑戰**:數據的異質性(如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和跨系統的標準化不足,增加了數據整合的困難。尤其是電子健康記錄的數據常涉及不同病理,這些信息的非結構化形式難以被統一解析和利用。
4. **數據噪音與偏差**:過量的數據無法直接轉化為有價值的推論,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資訊過載”或“虛假相關”。這要求醫療專家仔細甄別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5. **未來展望**:在大數據驅動的醫學未來中,資料管理平台(如生物銀行、醫學影像庫)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協助醫療系統在數據海嘯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以改進臨床決策和病患管理。
第六章強調了在處理和利用海量數據時,應用高效的數據篩選和管理策略,以防止“資訊海嘯”對醫學實踐帶來的負面影響。
============
參考 AI in Clinical Practice A Guide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Medicine (Giampaolo Collecchia, Riccardo De Gobbi)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