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默視錄》:希區考克與海德格

更新於 2024/11/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默示錄》的題材極為有趣:電影以「窺看」為主題,帶出「觀看/被觀看」、「看見/沒看見」、「存在/不存在」等旨趣,在概念上相當吸引人。不過,相較於豐富的內涵,整部電影的戲劇呈現在我看來是相對貧乏的。這使得角色為概念服務,失去了電影將概念與戲劇結合的趣味。這篇文章表達我的觀點,並從楊修華導演的映後座談來重新反思這部電影的內涵。


《默視錄》電影海報

《默視錄》電影海報


「看」與「被看」

故事從一樁幼童失蹤案開始,主角一家發現自己長期受到對面大樓某位住戶的監視。從陽台放眼望去,對面住戶的居家生活一覽無遺,令人想到希區考克的《後窗》。然而,不同於《後窗》,這部電影沒有把視角聚焦在由後窗所看見的世界,而是讓視角離開建築,在城市間到處轉換。

在巫建和尾隨陌生母女後,隨即收到一片光碟,裡面是跟拍他的影像。這個橋段顯現出觀看者同時也可能是被觀看者。如同<莊子。山木>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觀看此景象的莊子背後還有莊園的主人。一層又一層的觀看關係,提醒了我們自己時時受到監控的事實。這不同於《後窗》,是從單向的觀看轉向雙向的觀看關係,使得這部電影具有更深的底蘊。


「看見」與「存在」

「我們有這麼多科技,卻不知道怎麼好好養小孩。」某個配角的這句話有點題的效果,它讓我們發現這部電影不是只有鏡頭轉來轉去而已,而是有核心的情感關懷:在那麼多的視角裡,我們好像流失了某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可能是養小孩,可能是自身的存在。用海德格的話來說,這是「存有的遺忘」:人們在工具性的互動中遺失了本真的存在。於是巫建和問母親:「那時候我們在電話講什麼?」但沒有人記得。就在他們講著沒人記得的事的時候,小孩不見了,真正重要的事物不見了。

在「看見」的母題中,「存有的遺忘」被提升到了另個層次:林幻夢露開直播,渴望被關注,卻沒有真正被聊天室裡的觀眾「看見」。反而是住在對面的李康生,用望遠鏡、用監視器,真正使她有被「看見」的感覺。然而,這種看見真的更貼近本真的存在嗎?隨著故事的進展,這種看見的神祕感逐漸被拆穿,最後歸為平凡。原來那曾讓我們以為是救贖的目光,其實不過是普通的一道光。

最後,孩子找到了,怎麼找到的?警方輕浮地回答:「耐心。到處都是監視器,全部都被看見了。」於是,機械的神取代了靈魂的神,政治的神取代了宗教的神。這種神會更溫暖而富有人性嗎?電影的態度似乎是曖昧的。孩子被找到了,這似乎留下了希望。但看著那些冰冷的監視器,我卻感受到深深的反諷。


批評:角色為概念服務

儘管電影有著豐富的內涵,這些內涵卻沒有被以戲劇的方式很好地呈現出來。表面上,台詞過於生硬,演員念起來也很咬文嚼字,這應該不只是因為口音。深究其背後原因,我認為是因為角色不夠立體。不只是台詞,角色的內在邏輯也不夠合理與清楚。舉例而言,林幻夢露所扮演的直播主被李康生吸引,但原因完全是基於「看見」這樣的概念,這顯得不自然,彷彿角色沒有自己的生命,而只是在為概念服務。但這樣就失去了電影將概念與戲劇結合的趣味,相當可惜。


反思:投射人性的機械

在映後座談中,觀眾的提問有不少和導演對「監控」的看法有關。其中,楊修華導演的一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好像有人看著才有投射人性。」意思是監視器,或者說科技,本身是冰冷的,但如果鏡頭後有人在看,好像就有某種人性。我擅自延伸導演的話:我在鏡頭面前展現我的人性,監控者在鏡頭後面接收我的人性,在這個過程中,我的人性獲得了肯定,從而更接近真實的存在。

這是很有趣的,因為在這段論述中,監控者的意圖不是重點。就如同在電影中,李康生的意圖模糊,但林幻夢露被肯定的感覺被呈現得很明顯。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這部電影模糊了監控者的意圖,好像是在袒護監控。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在刻劃那種由「渴望被看見」轉為「渴望被監控」的扭曲心理。這種刻劃無關評價,光是將其指認就足以構成藝術。這種面對監控的矛盾態度是極好的電影題材,但在鏡頭切換之間,這種食材的滋味不但沒有被提煉出來,還變得模糊了,真是愈想愈覺可惜。


《默視錄》113.11.10 華山光點映後座談

《默視錄》113.11.10 華山光點映後座談

內容總結
默視錄
3
/5
電影書籍哲學評論,試著在荒蕪的生活中種出點什麼。完整文章放在方格子,臉書和IG分享片段的文字。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不要反應?佛家以「火宅」來比喻人生,這把火泛指一切痛苦,其中我們最常面臨的或許就是情緒了:「情緒」的火在燃燒,又因為做出「判斷」而產生「連鎖反應」,造成大火蔓延,痛苦無窮無盡。對於一般人而言,或許根絕情緒太難做到,那麼,可以做的就是停止「判斷」和「反應」了!
5/5不反應的練習
音樂是無形的,卻是由有形的樂器所發出。情感是無形的,卻被困在有形的肉體中。不論是音樂還是情感,人們都更重視無形的東西,但愈是追求,就愈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有形的牢籠中。這種柏拉圖理型論式的隱喻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也是郭強生《尋琴者》最主要的魅力。
4/5尋琴者
遇見<東尼瀧谷>是在電影中,當時也寫了影評,著眼於孤獨與美的關係。最近才讀完村上春樹的小說原著,意會到這個故事也許更簡單:它集中筆力描寫東尼瀧谷如何脫離習以為常的孤獨,而後又如何重返孤獨,完全沉浸於其中。「孤獨像溫暖的黑暗汁液般再度浸透了他」這段精湛的描寫貫穿了整個故事。雖然簡單,卻極具穿透力。
5/5東尼瀧谷
《愛情,不用翻譯》是一部無法被分析的電影。正如它的英文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愈是分析,愈是容易迷失在翻譯的困難之中。這部電影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受到影評人廣泛討論,但在敘事上卻非常模糊。而我認為,這種模糊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4/5愛情,不用翻譯
《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負評如潮,但在我看來它沒那麼糟,甚至有點好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新瓶裝新酒」:它講的東西不通俗,講的方式也不通俗,甚至違背觀眾的期待。它有歌舞劇的手法、法庭劇的劇情,還有監獄劇的影子。這些都值得討論,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它「悲喜劇」的性格,富含著雙重性,所有的元素都有雙面的解釋。
5/5小丑:雙重瘋狂
尤格藍西莫就是個心理變態。我在看《單身動物園》和《聖鹿之死》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在他的新作《憐憫的種類》中,這種感覺被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在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尤格藍西莫,但他不再被侷限於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寓言的形式來展現他的獵奇想法。在我看來,他最終關切的還是信仰與人性之間的強烈掙扎。
5/5憐憫的種類
為什麼不要反應?佛家以「火宅」來比喻人生,這把火泛指一切痛苦,其中我們最常面臨的或許就是情緒了:「情緒」的火在燃燒,又因為做出「判斷」而產生「連鎖反應」,造成大火蔓延,痛苦無窮無盡。對於一般人而言,或許根絕情緒太難做到,那麼,可以做的就是停止「判斷」和「反應」了!
5/5不反應的練習
音樂是無形的,卻是由有形的樂器所發出。情感是無形的,卻被困在有形的肉體中。不論是音樂還是情感,人們都更重視無形的東西,但愈是追求,就愈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有形的牢籠中。這種柏拉圖理型論式的隱喻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也是郭強生《尋琴者》最主要的魅力。
4/5尋琴者
遇見<東尼瀧谷>是在電影中,當時也寫了影評,著眼於孤獨與美的關係。最近才讀完村上春樹的小說原著,意會到這個故事也許更簡單:它集中筆力描寫東尼瀧谷如何脫離習以為常的孤獨,而後又如何重返孤獨,完全沉浸於其中。「孤獨像溫暖的黑暗汁液般再度浸透了他」這段精湛的描寫貫穿了整個故事。雖然簡單,卻極具穿透力。
5/5東尼瀧谷
《愛情,不用翻譯》是一部無法被分析的電影。正如它的英文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愈是分析,愈是容易迷失在翻譯的困難之中。這部電影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受到影評人廣泛討論,但在敘事上卻非常模糊。而我認為,這種模糊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4/5愛情,不用翻譯
《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負評如潮,但在我看來它沒那麼糟,甚至有點好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新瓶裝新酒」:它講的東西不通俗,講的方式也不通俗,甚至違背觀眾的期待。它有歌舞劇的手法、法庭劇的劇情,還有監獄劇的影子。這些都值得討論,不過最吸引我的是它「悲喜劇」的性格,富含著雙重性,所有的元素都有雙面的解釋。
5/5小丑:雙重瘋狂
尤格藍西莫就是個心理變態。我在看《單身動物園》和《聖鹿之死》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在他的新作《憐憫的種類》中,這種感覺被提升到了新的層次。在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熟悉的尤格藍西莫,但他不再被侷限於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寓言的形式來展現他的獵奇想法。在我看來,他最終關切的還是信仰與人性之間的強烈掙扎。
5/5憐憫的種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這部很久以前就聽說非常有名很好看 不過電影懶人如我 從來沒看過 看了一下時間 竟然也是七年前的動畫片了驚驚 結果因為今年工作上的需求 所以逼著自己把這部看完了 邊看邊覺得真是應景 最近鬼門開、中元節要到了 這時候看墨西哥亡靈節的電影 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真會選呢~~ 看完之後......
關於天才(或廢物) 這電影其實誠懇地給了我沒想過的務實解答。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節奏算明快的電影, 雖然劇情有點老梗與牽強, 但當個放鬆小品看看也不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Thumbnail
盲點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故事敘述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一系列槍擊事件,以及主角對於種族歧視和社會底層問題的思考。電影通過角色的視角切換,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懸疑和恐懼。故事末尾呼籲觀眾以包容和理解的態度面對社會。觀看者的心得和感受也是值得分享和討論的。整部片充滿情感起伏和對社會現況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我認為侯導電影之所以好、耐得住時間淬鍊,從來不在於劇情有多豐富,而是他如何不著痕跡地把所有人事物都放到最「對味兒」的位置上;換句話說,如此一個所有角色都言不及義、無所事事,看起來腦筋不太好的故事,要是由別的團隊來拍,該會有多難看?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沒看預告或太多宣傳的話,不要期待它是一部爾虞我詐或是結局逆轉的懸疑港片。本片一開始就將所有主要角色的底牌掀開,各個立場顯而易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這部很久以前就聽說非常有名很好看 不過電影懶人如我 從來沒看過 看了一下時間 竟然也是七年前的動畫片了驚驚 結果因為今年工作上的需求 所以逼著自己把這部看完了 邊看邊覺得真是應景 最近鬼門開、中元節要到了 這時候看墨西哥亡靈節的電影 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還真會選呢~~ 看完之後......
關於天才(或廢物) 這電影其實誠懇地給了我沒想過的務實解答。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Thumbnail
節奏算明快的電影, 雖然劇情有點老梗與牽強, 但當個放鬆小品看看也不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Thumbnail
盲點是一部著重社會議題的電影,故事敘述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一系列槍擊事件,以及主角對於種族歧視和社會底層問題的思考。電影通過角色的視角切換,讓觀眾感受到不同的懸疑和恐懼。故事末尾呼籲觀眾以包容和理解的態度面對社會。觀看者的心得和感受也是值得分享和討論的。整部片充滿情感起伏和對社會現況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我認為侯導電影之所以好、耐得住時間淬鍊,從來不在於劇情有多豐富,而是他如何不著痕跡地把所有人事物都放到最「對味兒」的位置上;換句話說,如此一個所有角色都言不及義、無所事事,看起來腦筋不太好的故事,要是由別的團隊來拍,該會有多難看?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沒看預告或太多宣傳的話,不要期待它是一部爾虞我詐或是結局逆轉的懸疑港片。本片一開始就將所有主要角色的底牌掀開,各個立場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