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倫理
王君琦認同每個年代都有其獨特的美學與感知,不同年代下的人們對於美的定
義也有所不同,因此老電影要如何被大眾所理解與接受,一直都是中心的考量之一。
王君琦解釋,這需要探討到電影兼具文化與商業的雙重性質來思考。假如從文化與
歷史的層面進行考慮,不一定得丟棄電影的另一層面,但兩者難免會有所衝突,所
以影視聽中心將自身定位在文化和歷史保存,在思考修復倫理時,與其要在修復上
回應當代觀眾的美學期待,會更著重於讓觀眾看見當時在那個年代人們看見的那部
電影是什麼樣子。「作為文化機構,我們就是要看到過去不同年代的人的眼睛裡看到
什麼,但很多時候確實不會是現在觀眾喜歡的樣子」,王君琦雖深知年代久遠所導致
的感知已然轉變,但影視聽中心秉持著回到過去的精神,選擇呈現當初電影上映的
模樣,以當年觀眾在電影院的感受與感知來修復過往電影。
修復的必要性 - 所謂的美醜
「沒有一部片是不值得處理的」,這是影視聽中心的電影修復的理念之一,也闡
釋了對於每部老電影的愛護與珍惜。但談及是否每部片都該進行修復,王君琦認為
更應該從這部片的定位與運用來考慮修復的目的。光鮮亮麗更為商業機制的邏輯,
想讓大家看到漂亮的影像在所難免,但從文化保存和推廣,王君琦認為不見得有那
個必要。若它已經足夠好的像當時戲院看到的感覺,也沒有很嚴重的瑕疵,或許不
須經由修復才得以被看見。王君琦說:「老電影不是一定要做修復才能符合『觀賞』
的條件,其實很多時候膠卷本身就被保存得很好,做完數位化和調光就可以被觀
賞。」延伸到美學與感知,以膠卷原本的狀態進行數位化,其帶來的感受並不會如修
復版本般的光鮮亮麗或者零瑕疵,但兩者在本質上與特性上的差異,或許更可以讓觀
眾進一步思考。
「沒有一部片是不值得處理的」,
修復的前提 - 保存
「數位修復的前提,最前端要做好保存。只有膠卷保存到一定條件以上,才有
機會修復,保存不好導致膠卷損傷太大,或畫面都從藥膜上掉落,也無法進行修復。
因此保存為數位修復的根基,沒有好的保存是根本沒辦法走到修復的階段。」
膠卷保存做得好,影像雜訊不多,修復不一定是必要的。她把台灣的片子與法國的
老片子作對比,發現時下可供觀賞的老電影其膠片痕跡的存在在法國並不是什麼太
大的問題。也因為少了修復所需的複雜歷程,因此可被看到的老電影的量相較起來
也比較多。但回歸台灣,影視聽中心完成數位化和數位修復的比例大概是 10 比 1,
若只能看到數位修復完的片,相對能看到的影片非常少,相對可惜。
所以對王君琦來說,若是在膠卷狀況不錯的情況下,數位化後的成果已然能夠讓觀
眾感受到當年觀看的模樣,則不一定要透過修復被「妝得水水」才得以呈現在大眾眼
前,老膠卷能夠妥善被保存,影片透過數位化及調光就足以被看見,進而被討論。
因此,每部片是否都要進行數位修復的必要性,是王君琦期望大眾與各方能夠從文
化與歷史層面再思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