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專業。把它寫出來就贏了,但你沒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因為心理學裡有這迷思:「知識詛咒」

我在昨天的臉書問答裡,被問了一個我很喜歡的經典問題,我敢賭,它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問題是這樣的:「這是我寫的第一篇文章、給新手閱讀的咖啡文章,哪裡需要改進?」

當我提出以下重點,對方馬上就看到改進的方向了。

文章的標題是「新手上路」,但作者「手沖咖啡」的文章,開頭卻直接討論:萃取率、溶解度、綠原酸⋯⋯甚至還畫出 9 象限沖泡圖表。

專業度十足,也是深度的內容。只是作者忘了:這篇是寫給「新手」看的。

(欸不是啊!我連器材都沒買呢,怎麼就開始討論「萃取率」?)

▋知識的詛咒

這其實不是作者的錯,我自己常犯,而我敢賭:你也會。

因為這是人類心理學的一種機制。

「知識的詛咒」。

在《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當中,反派薩諾斯對鋼鐵人東尼 · 史塔克說過最經典的名言,就是「我認識你。你不是唯一被知識詛咒的人」。

知道更多,成就的事卻變少了。

Curse of knowledge.

「知識詛咒」是心理學專有名詞。

它的意思是說:你跟別人溝通的時候,會錯誤的假設別人和你一樣,擁有相同的背景和專業知識。

但你忘記了,真正的客人、會來買咖啡器材的客人,可能連一杯咖啡都還不曾自己泡過。

我自己也錯了很久。以前都很在意:如果我做「SEO 問答」,萬一說詞有漏洞怎麼辦?會不會有其他專家出來糾正我?

但原來,這個本身就是一種知識的詛咒。我的目標讀者是「想操作 SEO」的人,不是「精通 SEO 的專家」。

對啊!我又不是要吸引同業、吸引專家老師們來當我的客人,我要更該對話的是初學者啊。

等我意識到這問題、調整寫作的方向,內容表現直接突飛猛進。

但沒人提醒的我,也「錯過」了好久。

▋從不發威的猛虎

在審核各種文章的經驗裡我還發現,等級高出幾百倍的高難度領域專家,往往更少人願意寫「基礎知識」。這在「醫學領域」尤其嚴重。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我不具備質疑醫事人員的任何資格,但是在「Google 關鍵字」領域,我敢說狀況常常是這樣的 ——

權威高幾百倍的「白袍專家」們,往往專注在自己的領域內,但對「新手小白」的科普知識,卻很少人分享。

專家們說:還有比我更強的領域大佬呢,我憑什麼寫?

但最後的結果,竟然是「行銷人」跑來寫癌症飲食、跑來寫某某重症該吃什麼做「食療」,而且 Google 還排名得很好!

我認為這是不能接受的。

道德上不允許,也違背搜尋引擎的核心理念 —— 專業知識該由專家寫。

但沒辦法:搜尋引擎排名是「比較」的概念。當老虎不出山,猴子們確實就是王。

▋寫出來,你就贏了

該怎麼讓專家「願意來寫」?

我想到的解法是這樣的 —— 找領域內的人士、對他說「你的產出是寫給『路人』看的,別理會什麼專業大佬。」

看看我們這些「行銷仔」在你最擅長的領域裡大言不慚、還得到很好的 Google 排名和出色的流量。

「難道,你想放任這種品質的知識在 Google 上流傳嗎?難道你的專業,贏不了外行的我,在 Google 上找到的資料嗎?」

能說服專業的人士認同「幫寫」,內容的品質就原地升級。

這招目前成功機率很高。

▋你,就有資格寫!

只要比路人強就可以了。

寫給新手的攻略,作者自己當然不能是超新手。

但我的經驗是,敢開「手沖咖啡器材」店家的老闆,自己絕不會是新手,反而是懂得超深的民間高手。

隨口一問,就是「很多店家都以為⋯⋯其實不是這樣」、「真正好的咖啡豆是⋯⋯」各種自信滿滿的論述。

但這些品牌的官網上,卻常常找不到最基礎的知識,因為專家自己很少寫、忘了新手知識怎麼寫。

所以,你只要比路人厲害,就有資格了。

不論是營養知識、病理機制、或者手沖咖啡的步驟,身為領域的知識擁有者,你只要比「路人」強,那真正的專家反而更寫不贏你。

因為他們不想寫、他們還被「知識的詛咒」緊緊困住。

▋同行專家、學術老師看到,出糗怎麼辦?

才不會勒!他們根本沒空理你,更別說在社群網站或 Google 上面細細的糾正你寫的每字每句。

而且,這些人是你的目標讀者嗎、是會來消費的客戶嗎?

不是,別理他們。

在數位平台上寫作、要在網路上寫能賣的文案,設定「正確的目標讀者」才是最高指導原則。

▋日常專家:每天都專業

如果不是任何領域的專家,怎辦?

這題 Google 也有解:「經驗值」。

在特定的領域裡有真實經驗,你也能成為專家。

“everyday expertise”

沒有醫師執照的你,當然不應該對「病理知識」暢所欲言。

但是「生病調養的真實經驗談」是連專家自己都沒有的。

在自己的經驗裡面,你比誰都「專業」。

▋分享經驗,打敗 AI 演算法

如果你上網查「咖啡器材評測」,你更想看廠商「自評自誇」、看虛假的廣告業配文,還是喜愛咖啡的消費者大膽指出「品質普普」的真實心得?

答案是「真實心得」。

只要內容夠真實、描述夠深刻,那麼富含經驗的內容,排名表現總是會比業配文更好。

而且這是 AI 不管怎麼進步,都寫不出來的內容,因為它需要現實世界的經驗。

這種「真實經驗」的閱讀體驗,表現比廠商的廣告文案更好。

但這種內容,品牌不想寫、專家也不出面。

而搜尋引擎追求的就是這種。

讀者真正想看的也是這種。

寫出來,你就贏了。


(延伸閱讀:醫師該怎麼優化衛教文才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mmy 的沙龍
63會員
94內容數
SEO|數位寫作|內容行銷 ── 用文字創造利潤的變現知識
Jemmy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 思考,是與生俱來、刻在 DNA 裡的座標之力 每次有寫手問我「寫不出來,怎辦?」我就反問他一道題: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 ​這時候他輸出能力會爆增 150%、根本打開寫作水龍頭。 產出資訊豐富 + 邏輯清晰 + 用字通順的大長文,該分段的分段、列點的列點
Thumbnail
2025/04/16
── 思考,是與生俱來、刻在 DNA 裡的座標之力 每次有寫手問我「寫不出來,怎辦?」我就反問他一道題: 「你寫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 ​這時候他輸出能力會爆增 150%、根本打開寫作水龍頭。 產出資訊豐富 + 邏輯清晰 + 用字通順的大長文,該分段的分段、列點的列點
Thumbnail
2025/04/06
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Thumbnail
2025/04/06
Alex 是個硬漢企業家。在他健身房大舉擴張、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合夥人掏空公司、捲款跑路。 後來 Alex ​ 查證才發現,合夥人是詐欺前科犯。 Alex 從崩潰邊緣翻身,在 32 歲靠自己賺進 1 億美金身價,但他也從此變了一個人。 因為讓他成為強者的,是鋼鐵般的自律。
Thumbnail
2025/03/24
── 小品牌想提升 AI 能見度?那就先顧好傳統搜尋的能見度 最新數據顯示:Google 在 2024 年搜尋引擎成長了 21.64%。 這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強勁表現! 要知道,這種成熟企業,又在 AI 夾擊之下還有這種成長,是超驚人的數據(你隔壁公司都不知道有沒有 21% 漲
Thumbnail
2025/03/24
── 小品牌想提升 AI 能見度?那就先顧好傳統搜尋的能見度 最新數據顯示:Google 在 2024 年搜尋引擎成長了 21.64%。 這幾乎是有史以來最強勁表現! 要知道,這種成熟企業,又在 AI 夾擊之下還有這種成長,是超驚人的數據(你隔壁公司都不知道有沒有 21% 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 因為心理學裡有這迷思:「知識詛咒」 ​ 我在昨天的臉書問答裡,被問了一個我很喜歡的經典問題,我敢賭,它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 問題是這樣的:「這是我寫的第一篇文章、給新手閱讀的咖啡文章,哪裡需要改進?」 ​ 當我提出以下重點,對方馬上就看到改進的方向了。 ​ 文章的標題是「新手
Thumbnail
── 因為心理學裡有這迷思:「知識詛咒」 ​ 我在昨天的臉書問答裡,被問了一個我很喜歡的經典問題,我敢賭,它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 問題是這樣的:「這是我寫的第一篇文章、給新手閱讀的咖啡文章,哪裡需要改進?」 ​ 當我提出以下重點,對方馬上就看到改進的方向了。 ​ 文章的標題是「新手
Thumbnail
── 我把別人的知識「搬運過來」、賺錢的方法 🚚 ​ 很多人說「知識型」網紅不可能一直找到又有料、又源源不絕的新題材。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 ​ 你點進我的頁面、稍微往前翻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長文,它們的互動表現都不差。
Thumbnail
── 我把別人的知識「搬運過來」、賺錢的方法 🚚 ​ 很多人說「知識型」網紅不可能一直找到又有料、又源源不絕的新題材。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 ​ 你點進我的頁面、稍微往前翻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長文,它們的互動表現都不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遇到問題第一步,面對它 嗨,我是國文系出身的,經過大學四年專業的文學鍛造,我,對於創作很焦慮。 遇到問題第二步,接受它 最近,開始在平台上發表文章後,心情從一開始因為有人按心和瀏覽的興奮,到後來對點閱率的焦慮不安。雖然身邊不乏親友鼓勵,但人類很神奇,就是會因為陌生的數據影響
Thumbnail
遇到問題第一步,面對它 嗨,我是國文系出身的,經過大學四年專業的文學鍛造,我,對於創作很焦慮。 遇到問題第二步,接受它 最近,開始在平台上發表文章後,心情從一開始因為有人按心和瀏覽的興奮,到後來對點閱率的焦慮不安。雖然身邊不乏親友鼓勵,但人類很神奇,就是會因為陌生的數據影響
Thumbnail
遇到寫作困境時,我們應將目光由內部轉向外部! 其實,只要去「記錄」別人的事情,就能找到無盡的寫作靈感。 以下是3個初學者常遇到的迷思,突破他們,你就能批量生產優質文章: 迷思1 - 擔心剽竊了他人的內容:當你關注別人的事物時,其實不必過於擔心剽竊。只要明白,這些都是你「只是」你聽到的故事,適當的改寫
Thumbnail
遇到寫作困境時,我們應將目光由內部轉向外部! 其實,只要去「記錄」別人的事情,就能找到無盡的寫作靈感。 以下是3個初學者常遇到的迷思,突破他們,你就能批量生產優質文章: 迷思1 - 擔心剽竊了他人的內容:當你關注別人的事物時,其實不必過於擔心剽竊。只要明白,這些都是你「只是」你聽到的故事,適當的改寫
Thumbnail
跨出第一步,旅程即將展開
Thumbnail
跨出第一步,旅程即將展開
Thumbnail
心理師有很多的想法值得用筆表現出來,這也是心理師在個人品牌營造上的優勢。以往我也曾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就放在部落格裡,認為既然是網路,就會被搜索到自己的文章的。 後來慢慢地發現,似乎會看到的人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好幾次我自認為是好的文章,竟然閱覽人數頂多十幾個,而且都是認識的人。 經過策略性的改變
Thumbnail
心理師有很多的想法值得用筆表現出來,這也是心理師在個人品牌營造上的優勢。以往我也曾經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寫完就放在部落格裡,認為既然是網路,就會被搜索到自己的文章的。 後來慢慢地發現,似乎會看到的人一個巴掌就數完了,好幾次我自認為是好的文章,竟然閱覽人數頂多十幾個,而且都是認識的人。 經過策略性的改變
Thumbnail
在「知識焦慮」和「知識付費」氾濫的驅使下,「知識斂財」也變得十分容易。
Thumbnail
在「知識焦慮」和「知識付費」氾濫的驅使下,「知識斂財」也變得十分容易。
Thumbnail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Thumbnail
因為「專枷三盲區」,把握「具象化三問」,然後應用在讀與寫⋯⋯。
Thumbnail
每當想開發「談寫作」內容,最好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當初對寫作很不懂的那個我,想看到什麼答案? 接著,就會有靈感自動顯現眼前,你現在正閱讀的文章,就是這樣來的。
Thumbnail
每當想開發「談寫作」內容,最好的方式就是問自己:當初對寫作很不懂的那個我,想看到什麼答案? 接著,就會有靈感自動顯現眼前,你現在正閱讀的文章,就是這樣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