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秋冬遊台南在吃的方面更加解放──終於不用特別找有冷氣的店家啦。
另一方面,上次的夏至台南行在地點上較靠近國華街一帶,心態上也更像是「久久來一次所以想盡量體驗台南味」的觀光客概念,所以用餐時會盡量找當地小吃或老店。不過,不到半年就再訪的我們開始有種未來也會時不時再來、時間或許還會愈待愈長的感覺(主要是我們都很喜歡台南的步調,而且目前都是自由業),心態上也就隨興起來,不再執著於一定要吃得很(傳統旅遊印象中的)「台南」。
然後就發現──出門走幾步就會被一間好店吸進去。其中不乏餐酒館、拉麵店、咖啡廳等等似乎並不特別屬於台南的餐飲,但幾乎每一間我們吃過的業者都有屬於自己的亮點和態度。男友說他喜歡這種講究感,我也喜歡這種「老派」的精神。我們在中式料理之亂(?)時正好聊到這方面的事,當時我們就認為料理百百款,當然未必要像法式餐飲那樣講求結構與思想,也不一定要多賓至如歸的服務,業者心中有「想帶給食客什麼」的明確意向,貫徹下來,或許就足矣,無論小吃、便當或大餐廳皆然。
回到本次台南行造訪過的店家,他們不需要被套進所謂的台南印象──反而是他們的精神形塑了台南一部份的面貌。這次解開自己一定要吃什麼的追求而認識了這些店家,何嘗不是更自然的在地體驗呢?
(當然不是只有台南有講究的店家,上一篇的巧克哈客也是講究到刻進我心的店,部分連鎖餐飲也能做到──這可以另開一篇討論。但這兩趟台南行遇到這種店家的比例真的高得逼近百分百!想到妹妹之前去台南回來說在車站附近除了牛肉湯都吃到雷店,除了思考我們是不是去了兩個平行時空──我相信兩邊都屬實──也認真覺得要把好店分享給大家耶。)
分別各住一晚,而且都是下午才到。
劍橋大飯店台南館在赤嵌樓附近: 住宿紀錄|台南|劍橋大飯店台南館住宿心得分享
日租房則在台南火車站附近較無小吃的一側,取而代之的是零星分布中等價位但看起來很厲害的餐廳。
如果要在本次台南行吃過的店家選一個冠軍的話,我應該會頒給他。
前身是八十年歷史的阿成製麵所,但餐酒館本身看起來是去年才開起來的店。這間餐館真的堪稱完美,從店內裝潢到餐點都像前言所說的講究。感覺得到老闆很清楚他想創作什麼、帶來什麼,而且願意為此堅持。
環境:
裝潢主色調是稍顯昏暗但沉穩中帶著質感的深綠色與木質,輔以白色調與金色調的裝飾,還有真正在燒的蠟燭和活生生的植物點綴。看Google評論說環境設計都是出自老闆的構想,我想也是,畢竟這些都需要持續維護。坐在一樓窗邊,桌位間距也很令人舒服。洗手間因為沒有去所以不清楚狀況。
不收服務費,店員一般來說不會隨時晃過來詢問需求,態度上也更為直率。但我自己很喜歡這個調性(而且個人認為人家職務定位上就不是服務生啦),有需求直接去吧台開口也都可以及時得到友善的回應。
餐飲:
茄蔬麵疙瘩-貝夏梅鮮奶白醬佐炙燒豬(295元)
麵疙瘩應該是番茄與蔬菜分別染成橘紅與綠色,偏薄但非常紮實,嚼勁十足卻不顯僵硬,在濃厚的醬汁下仍能嚼出若有似無的麵香。白醬味道鮮濃但不會過於厚重膩味,和炙燒豬偏甜的醬油香很合。炙燒豬厚度剛好是薄得可以輕易入口又足以呈現豬肉本身口感(剛好出遊前才吃到一間的豬肉是薄到完全沒嚼勁哈哈),烹調得恰到好處,給的量也很多!搭配的蔬菜也是熟度精準,帶著鍋氣而入口鮮甜。
手作義大利寬麵-青醬手工義大利麵佐唐揚雞(310元)
綠色的麵體和青醬彷彿融合在一起,嚼起來彈牙又唇齒留香,青醬同樣是濃而不膩,讓人一口接一口。但是這道的唐揚雞實在太驚艷,導致我對青醬的印象比較薄弱……唐揚雞在調味上以白胡椒粉增加醬油香的層次,雞肉在軟嫩與嚼勁間取得平衡,炸皮薄卻極酥,我真的是一邊吃一邊想他們是怎麼炸的……此外,唐揚雞的量也很有誠意。
主餐端上來時盤子還是溫的,細節真的有到位。由於麵很紮實,吃完後會繼續有愈來愈飽的感覺。升級套餐120元有沙拉和附餐飲料(我點熱蕎麥茶),沙拉也很用心,搭配的應該是梅子醋?真的是清爽又開胃。
低消300元,所以大家續杯單點的飲料都是半價。兩人同行會送一杯西班牙米斯特啤酒,我對啤酒沒有太多研究,但很喜歡它的麥香和略厚的口感。
以東方的麵體做世界的菜(我想這沒有到很西式,有點像日本「洋食」的概念,算台式洋食?),完全不是某些自居「創意料理」卻端出輕率的組合,反而每一道都體現了老闆對於自己的麵有多了解,以及對於這些麵要如何呈現有非常完整的思考。
本店還有販售綠藻拉麵、烏龍麵、沖繩麵、冷麵、冷沾麵,還有餃子和一口麻將麵等等,男友說這間是如果住附近會想要光顧到菜單全制霸的餐館,我完全同意──然後開始討論以後財力更厚的時候要不要像黑面琵鷺一樣兩邊跑哈哈。
環境:
位於台南車站後站,在成大附近。店內保留的木造結構增添了整體風情,中午造訪時內部十分明亮。桌距很寬,大家都可以自在地大口吃麵。
老闆娘會很熱情地招呼,也會隨時留意各桌需求。建議用手機點餐,但有需求的話也可以人工點餐。
餐飲:
老闆將留日時學到的手藝帶回來,是大阪風味的日式拉麵。
半熟蛋白湯拉麵(190元)
麵可以選硬度,我選了硬,但感覺吃起來更像是一般硬度。不過呼嚕呼嚕吸進第一口麵條時還是很幸福,這裡的麵條很抓湯汁,將濃郁卻隱隱有層次的湯頭帶到味蕾面前。直接喝湯雖然稍鹹,但也是濃而不膩,很想一直喝下去。後來仔細看才知道是以牛骨、豬骨和雞骨熬煮數十個小時的成果。
叉燒給得算厚,肉偏瘦但不至於乾,調味也挺入味。溏心蛋的熟度和調味都在我的喜好上跳舞,大加分。
黑芝麻擔擔麵(190元)
應該也是白湯底,再加上肉燥、辣油、芝麻等。個人喜歡他們香氣四溢的肉燥,但對於湯底(似乎還加了赤味增?)沒有特別喜惡,但男友吃得很開心,這應該算是個人偏好的問題。
套餐的迷你叉燒丼飯看起來很好吃!但因為拉麵份量給得不少所以沒有加點。
我其實有點困惑這是不是家族事業?因為附近還有石精臼羊肉湯和石精臼點心城。事實上我本來是回旅館路上跟著地圖要去吃羊肉湯,但就先走進牛肉湯了哈哈。
環境:
位於赤嵌樓附近,就是傳統那種無冷氣、金屬桌椅的路邊小店,沒有廁所。我們造訪時剛好是人不多的時段,在秋天既無冷風又不熱,坐下來簡單吃一碗很舒服。
一走進去老闆會直接說現在牛肉、牛雜、牛腩都還有,要幾碗?看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就指指上方的菜單牌。其實他也沒有不耐煩,就是比較嚴肅和直接。老闆娘在店內也不太會主動搭話,但找她表達需求回應也滿親切。以男友的說法來說就是其實他們說話也還滿友善,就是話不多。看有些Google評論的低分是打在服務態度,我們倒是覺得人家本來就不賣服務,也沒有刻意為難或口出惡言,直來直往有必要才溝通也不壞吧?
餐飲:
小碗牛肉湯(110元)
新鮮牛肉切條,比起切片的店家更有嚼勁,感覺偏好片還是條很看個人,但我很喜歡這種愈嚼愈香的感覺。湯底透著蘿蔔燉煮的甘甜,也是愈喝愈香,簡單純粹而雋永,作為蘿蔔湯愛好者有被感動到。
綜觀上次和這次吃的三間牛肉湯,每一間的湯底真的都不太一樣,這種細節上的心思真的會讓人想一間一間蒐集下去。聽說最近社群上有人說不少牛肉湯店家都用牛骨粉泡湯底,搞得不少店家都得跳出來自清,我是覺得這種影射面太廣的說法對於認真的店家實在不太厚道。
肉燥飯(內用25元)
超好吃。雖然這種肥瘦均勻地切丁/切條的做法我會叫滷肉飯……這是不是另一個戰場啊哈哈。肥肉燉煮得入口即化,調味略偏甜但真的很香,應該說,加入糖翻炒燉煮的比例很洽當,讓肉的豬油香、醬油的鹹香有了第三個支點,整體風味變得穩固厚實。加上米飯也很飽滿,吃完會有點意猶未盡但又很滿足地覺得一切足矣。
環境:
在赤崁樓旁,是無冷氣的路邊店家,但面積較大,整體配置是塑膠圓桌與塑膠椅。老闆一般在櫃檯內,有需求再去找他即可。
餐飲:
走進這間店之前沒有看Google評論,吃完後驚訝於我們感受和Google評價的巨大差異──評價只有2.7星,但我們覺得還不錯,而且還入選今年的五百碗。就算五百碗的參考性有商討空間,原則上我還是相信我們的感受,所以依然放入推薦,但考慮到這個分數也是很多人的感受,可能在每個人的偏好上會有落差,所以還是在此提及大眾評價,供大家參考。
白腹魚羹(70元)
份量精緻,作為點心合適。不是更常見的虱目魚羹,而是以白北魚混入深海魚漿再加入魚皮和鴨蛋汁製成,色澤確實更白,口感也偏向彈脆。魚骨熬的羹湯僅加冰糖再微微勾芡,非常清澈,鮮中微甘,再加蔥花與烏醋畫龍點睛。
(我們都覺得烏醋應該有特別挑過,米的發酵香好像比一般的醋更突出?但實際究竟用什麼醋倒是吃不出來。只是看到Google評論上有人因為外送吃起來酸酸地就打一兩星覺得應該平反一下,那是醋啊!)
整體風味清爽,飽滿、吃得出魚肉塊而無魚刺,而且愈嚼愈香。
考量到這裡是觀光區,個人覺得用這個價位去品味這些細緻處對我們來說值得,但某方面來說,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把興致放在對比其他魚羹和白腹魚羹的差異,或者也可能更喜歡/習慣其他魚羹的口感、口味(我最喜歡的應該是虱目魚羹),如果只是慕名而來想吃很厲害的美食或急著要填飽肚子,那會感覺這個價位不值得也滿合理的(又或者當地人知道更平價的選擇),就看每個人用餐時以什麼為目的與樂趣了。
(但關於份量可以參考下面韓式炸雞的價位,我覺得都值得。)
我當時想到的是疫情期間台酒有賣75%的米酒消毒用,我超愛那個米酒香,有一次和社團一起到某小學服務聞到他們的酒精用這款還很開心,但當天卻聽見另一位同學抱怨那個酒精很臭……
米粉炒(小份30元)
較濕,但米粉仍保持彈性,肉燥和米粉炒得入味而豆芽菜飽滿清爽。如果說魚羹適合慢慢嚼,米粉炒則是讓人一口接一口迅速吃光。
好吃之餘唯一想挑剔的是我喜歡再熱一點的炒米粉,雖然店家先炒好再於顧客點餐後取適量送出既合理又常見,但希望更保溫一點。(不過,一直維持在高溫狀態不知道米粉會不會被悶得太軟?)
腐皮蝦捲(50元)
這裡似乎也有一些評論誤會,腐皮蝦捲和另一種用豬腹網膜包覆的蝦捲不一樣,所以沒有那麼酥脆,但外皮會多一層口感和豆香。裡面的蝦/魚漿飽滿,調味鮮美,對我們來說也是可以開心吃完的小點心。
聽說有分店開到新北和花蓮了,但我們還是來總店看看。這時候已經在谷麥被很多唐揚雞餵飽了,所以只點了聽說韓味很足的魚板和蔬菜煎餅。
環境:
外帶店家,店門口前有空地可以等待。
就像檯面上的牌子「雞不等人,人等雞」,在有人排隊(不長)的狀況下,店員依然照著原本的步調一份份處理著(也沒有刻意拖慢,動作一直在持續進行,只是沒有趕著做)。或許是我們也不趕時間吧,只要接受這個設定,不僅不急著拿,看他們在處理還會覺得頗療癒。
有個我喜歡的小細節是:最後把魚板裝進盒子裡時,裡面那層盒子的側邊沾到醬,不擦的話可能就只是外盒的內側會沾到,但店員還是先把東西放下拿紙巾把側邊擦乾淨。
餐飲:
韓國釜山魚板串(85元)
炸得很剛好,脆中有嚼勁,愈嚼愈有魚香。醬料偏甜,不太辣,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韓,但是我喜歡的味道。(題外話,我喜歡魚板專用盒的設計。)
韓國蔬菜煎餅(小份90元)
附的炸年糕好吃,應該是近年吃過最喜歡,外表微脆之下超級Q彈,搭醬料真的好吃。蔬菜煎餅炸得酥脆的表層嚼下去是麵糊熟透的香氣與蔬菜的水分與甘甜,不是主打餐點,但表現也在預期水準之上。
環境:
裡面的空間與元素都有種兼具古樸與創新的拼接感,桌子是木頭框住磨石子質感。空間不大,但採光不錯,桌距也讓人待在裡面頗舒服。
裡面還有販售一些茶葉等,看起來質感都不錯,可以考慮作為伴手禮。
有販售蜷尾家的鹽味牛奶霜淇淋,超濃郁,很好吃,但不計入低消喔。
餐飲:
百香果氣泡水(120元)
清爽不會過甜,百香果本身的層次有出來,很適合逛累了解渴。
黑色柳丁(咖啡)(150元)
作為半個古坑人,對柳丁再熟悉不過了。這邊使用的柳丁汁很到位,在甜度足以與咖啡抗衡的同時還保有獨特的香氣、果皮上微微的精油感,而且沒有另外加糖的甜膩,可見整體的甜味應該大多甚至全部都出於柳丁汁。個人很推薦,但只提供冰飲,冬天時請自行評估溫度接受度?
環境:
藏在小巷裡的建築二樓,館內空間寬廣,採光良好,陳設、桌椅多為木質,光是坐在裡面就很舒服。如果很想要窗邊座位的話,可以先預約。
店內也有陳設一些販售的茶器和茶葉。
餐飲:
菜單第一頁先把推薦茶款的風味列出來真的有助於客人判斷選哪一款。我自己是鹿野紅烏龍的死忠粉絲,也喜歡金萱,就可以以它們為原點去判斷當天要嘗試新茶飲的話希望往哪個方向試。
紫芽山茶(330元)
可以選擇第一泡要不要請老闆代泡,我們就請他們代泡了。茶端上來後會附上裝熱水的保溫瓶供之後回沖,用完需要加水可以再拿回去請他們裝。同時也會會給一張說明卡,半面標示茶葉簡介,半面提示每一沖等多久後即可倒出。雖然我執行不一定到位,但是很喜歡這樣在細節上認真的態度。
具體風味和菜單的風味表差不多,也確實比我平常喝茶更清一點。個人認為風味表上的「蕈菇」喝起來有點像是菇類乾煎時表面析出的甘香。很耐喝,適合在陽光燦爛的午後和重要的人一杯一杯慢慢品。
紅.烏龍(冷萃茶)(300元)
一次給三杯相近的茶款,透過葡萄酒杯放大嗅覺感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三種茶款的差異。同樣會附上三種茶的風味簡介供客人對照自己的味覺體驗──如果之前沒有類似體驗的話,這時真的會有種「原來這是木質調的意思」、「原來這是蜜香的意思」的頓悟。
紅.烏龍系列提供的茶是梨山烏龍、鹿野紅烏龍和貓裏紅茶,結論是我還是最喜歡鹿野紅烏龍。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更明白自己是喜歡哪一點,我們的味覺未必能那麼精確地品出紅烏龍馥郁的香最接近紅蘋果,但和同樣有蜜香的貓裏紅茶比較,就可以得出前者接近水果,後者更偏木質。我想對於我們這樣的入門者來說,累積這樣的經驗或許有助於日後選茶呢。個人真的很欣賞這間茶館對於品項的設計,能感受到他們是真的想分享茶的美好。
茶點(叁品120元)
點了水蜜桃乾、草莓乾和開心果。果乾都很好吃,配茶更能解放其中濃縮的鮮甜。開心果也新鮮飽滿,容器看起來不大,量可是比預期更多,提供放殼的容器也是素面不失精緻。
就這樣邊剝邊喝邊聊天,感覺有點回到小時候長輩們在阿媽家喝茶聊天剝花生的愜意感。那時候的自己還覺得有點無聊,現在倒是能體會這種靜謐時光的珍貴之處。
如果日後再訪會想試試其他茶點或茶食。
季節袙妃(320元)
秋季的袙妃(百匯,但現在似乎更常看見譯為帕菲以和自助餐區分)主角當然是栗子,頂部的巧克力蜂巢蛋糕和堅果像是引路人,接著就以蒙布朗和冰淇淋雙管齊下填滿主色調,再輔以草莓冰淇淋與最後的莓果醬,銜接即將登場的冬天,寒天凍和糖片除了是閃閃發亮的視覺元素,也用一輕一重的味覺輔助開場與收尾。
栗子和莓果在循序漸進的味覺漸層下意外地相合。從上往下吃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變化,作為一個整體又十分完整。精緻又大方,實在是值得細品的作品。
原本其實查到另外兩間赤崁樓附近的甜點店,但因為我時間估錯所以回來時兩間都關門了。可是,我們很需要蛋糕!還好附近還有十月甜波士頓派專賣店,他們的官網上還有特別強調波士頓派其實算是蛋糕呢。
這間是外帶店,店內空間簡潔且盡量營造親近感。或許是我們進店時沒有其他顧客,店員說明完當天品項後沒有進一步推銷或干涉,讓我們兩人仔細看完展示的波士頓派後好好做了決定。
超濃可可(400元)
原本我們最想買的是藍莓可可,但當天賣完了,於是選了超濃可可──也就是巧克力蛋糕體包著可可鮮奶油。
蛋糕體不走濕潤路線但也絕對不乾,可可鮮奶油給得十分大方,吃一些就已很有飽足感。老實說這麼大量的鮮奶油完全不膩不太可能,但我想他們在調配比例上已經有用心思在達到味覺濃厚但盡量減輕負擔了。味覺很簡單,但給好給滿,也是吃起來很快樂的甜點呢。
以上是本次台南行想推薦給大家的好店,說不定冬天還會再去,或許很快就會湊齊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