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耳熟能詳的音樂之都,在當地劇本的地位大於文學?奧地利很重視人民的藝文教育?其實藝文生活一直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美感是什麼?可以吃嗎?

最近看了一篇關於美學從小扎根的文章。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知道奧地利是被世界稱作音樂之都的地方,在幾百年來孕育了不少有名的音樂家,也有不少喜歡音樂的學子都一定會去奧地利朝聖、學習音樂。究竟奧地利有什麼魅力,讓這一塊土地變成音樂學子必去的地方?

寫這篇《美學從小扎根 奧地利》的撰文者從很小的時候就去過奧地利學習音樂,也因為當地文藝氣息的洗禮,讓他除了音樂以外同時也對德語文學、戲劇產生了興趣,甚至只要一有空就會跑去劇院看表演。聽聞奧地利人愛戲,在奧地利當地的劇院一年擁有好幾百場的舞臺劇表演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即使那一個地區沒那麼多人,但劇院的多寡與我們臺灣的便利商店一樣隨處可見!


為什麼奧地利能把藝術領域發揮到淋漓盡致,讓人民也能充斥在美感當中一起享受美感?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萬般皆下品,唯有都讀書高」,雖然現在政府也有推從很多的技藝管道,讓想擁有一技之長的人也能有機會發揮所長,但固有的思想還是一直存在,仍有人覺得讀書讀到好學校才是成功的。可是在奧地利卻是反過來,他們認為與其埋頭讀書,不如擴展除了讀書以外的活動,大家都可以一起盡情享受、盡情分享的活動。


或許很多人都會想:「賺錢養活自己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時間需要什麼藝文?!」可我認為,藝文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可以是在美侖美奐的博物館中被小心呵護的名畫,也可以是在擁擠的舊書店走廊角落那破破爛爛的日本漫畫。不論是人類遠古時期在洞穴牆上的塗鴉,或是今天在羅浮宮看著防彈玻璃後的蒙娜麗莎對我們微笑,還是躲在棉被裡偷看泛黃的棒球熱血少年漫畫,心情都沒有變:剎那間,我們掙脫了生活壓力的桎梏,我們的幻想奔馳著,我們的心情飛揚著。——摘錄至經典雜誌 都藝風景《美感細胞從小扎根 奧地利》

所以說美感到底是什麼東西?那可以吃嗎?

內文也有解釋什麼是美感,當中解釋美感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像是我們常看的漫畫書、畫展中的藝術品、來一杯咖啡配爵士樂,而這些活動會讓對於美學領域或特定的某個領域加深我們對此的品味,所以可以說,其實藝文生活早已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


在奧地利,劇本的地位大於文學?

在文章中,我看到了很有趣的事。一般我們所認為的「文青」是手裡會拿著張愛玲或是夏目漱石等等文豪的文學作品,但是在奧地利這邊的文青是拿著莎士比亞或是其他劇作家的劇本。你們覺得呢?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我的認知中文青所屬閱讀文學的代表,但拿著劇本在反覆閱讀,還是頭一次聽到!


前文有提到奧地利人愛戲,劇院的多寡跟臺灣的便利商店一樣多,每年上百場的舞臺劇演出不在話下,甚至是奧地利人民的日常。

因奧地利政府很重視藝文教育,加上官方語言是德語,所以他們的德文課(等同於我們的國文課)是帶領大家閱讀劇作家們的劇本(大多數的劇本都是以德語寫的),因此大家都會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的劇作家、舞臺劇。也因為這個對我們來說特殊的現象,在維也納城堡劇院城堡劇院出來的表演者、演員地位也很高,是與電影明星平起平坐的等級。

而劇本這種廣泛在庶民之間流傳的文學,變成奧地利人民之間默認的文學形式,就連原本在寫文學的作家最後都一定會挑戰去寫劇本。


其實藝文生活早已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

我自己讀了將近7年的設計,是與醫學院一樣久的設計學程,直到現在出社會有時候還是不太明白那些沒有受過美學教育的人腦內是怎麼去構成「美感」的,不是說讀過設計、美術就是高尚,畢竟受過這麼多年的設計教育,大家會吵的比較兇的還是臺灣市容的招牌、一些我們認為很辣眼睛的配色,還有一些莫名其妙加入進來參一咖的特效,有時候還是很好奇沒有受過美學教育腦內所構成的美感,彷彿窺探他們腦內有趣的靈魂一般好奇。

雖然不一定要去美術學校、設計學院才能提升自身美感,這對一般民眾來說門檻太高,尤其如果不是像奧地利政府從你小時候就開始推從藝文教育,美學對我們一般民眾來說會很無趣,也只是把美術課或是美勞課拿來上國文、英文、數學課吧!

但在課業、上班之外所享受的音樂、展覽或是任何書籍等等基本上這些屬於美學、美感的事物已經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只是在等著你去發現!


「欣賞」顧名思義是「帶著歡欣的心情去觀賞某種事物」,進而領略其中的樂趣。我想,這就是培養藝文生活態度的第一步,⋯⋯不管是哪一類的藝文活動,只要能夠讓我們放鬆,讓我們暫時忘記生命的痛楚,那片刻的美滿與幸福,都會悄悄地被保留在心中的某個角落,這些,都是屬於你與這些藝文活動的專屬回憶,沒有人可以取走。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時刻,這些回憶撫慰著我們的內心,也悄悄啟發著我們的思維,拓寬我們的眼界,我們的內心湧現了新的力量,讓我們的腳跟更踏實,在艱鉅的人生中走得更穩。——摘錄至經典雜誌 都藝風景《美感細胞從小扎根 奧地利》

說到底美感不美感的,我相信每個人對於某件事的直觀感受都不一樣,就像是「看不懂的都是藝術」也是一種詮釋,這個世上有多少人就會有多少種詮釋。我認為美感這種東西很抽象,你認為的美,別人不見得覺得美;他人認為的美,你也不見得會同意他的說法,所以總的來說,美感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想法吧!

文章中我很喜歡的其中一段🩷

文章中我很喜歡的其中一段🩷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misun羅米森✐ ᵕ̈
1會員
22內容數
只是偶爾分享生活、音樂與展覽的女子(「・ω・)「 喜歡閱讀,喜歡慢慢品味每一位作者所帶來的故事 一位興趣使然經營部落格的人。
2024/10/01
透過描寫不同雨勢下的感受,展現了雨怎樣影響人的心情和創作。從感慨大雨無情到寄託一詞的深意,作者引領讀者探索在陰雨綿綿中探索思想的流動,同時比喻和轉換讓整體意境更加深邃,充分展現文學的魅力。文章以輕鬆的筆調,觸及更深刻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2024/10/01
透過描寫不同雨勢下的感受,展現了雨怎樣影響人的心情和創作。從感慨大雨無情到寄託一詞的深意,作者引領讀者探索在陰雨綿綿中探索思想的流動,同時比喻和轉換讓整體意境更加深邃,充分展現文學的魅力。文章以輕鬆的筆調,觸及更深刻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2024/09/24
本文以下班回家的擁擠潮為背景,分享學生時期對於下班高峰的厭惡,及逐漸融入社會後的感受。反映了從避開繁忙時段到感同身受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對於家的思念及對於詩歌創作的熱愛,並介紹了新的部落格專欄「詩情漫步」。
Thumbnail
2024/09/24
本文以下班回家的擁擠潮為背景,分享學生時期對於下班高峰的厭惡,及逐漸融入社會後的感受。反映了從避開繁忙時段到感同身受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對於家的思念及對於詩歌創作的熱愛,並介紹了新的部落格專欄「詩情漫步」。
Thumbnail
2024/09/17
在探索歷史的過程中,讀者們常常面對的是一片枯燥的事件與時間表。《與古人對話》這本書為歷史帶來新的視角,作者身為考古工作者,把考古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打破了傳統考古報告的桎梏,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和理解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源。歷史不再只是過去,它與當下的文化息息相關,值得每一位讀者深入探索。
Thumbnail
2024/09/17
在探索歷史的過程中,讀者們常常面對的是一片枯燥的事件與時間表。《與古人對話》這本書為歷史帶來新的視角,作者身為考古工作者,把考古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打破了傳統考古報告的桎梏,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和理解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源。歷史不再只是過去,它與當下的文化息息相關,值得每一位讀者深入探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透過視覺藝術與音樂的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音樂概念,並提出了多種豐富的跨學科學習方式。一系列相關文章將繼續深入探討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跨學科教學。
Thumbnail
透過視覺藝術與音樂的結合,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能力。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視覺藝術來學習音樂概念,並提出了多種豐富的跨學科學習方式。一系列相關文章將繼續深入探討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跨學科教學。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MOD有線電視的古典音樂頻道節目越來越多元,包括Big Band爵士音樂會等內容。觀眾可以期待更多管樂音樂會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歐美人對音樂的喜好也在節目內得到體現,展現了音樂的普遍魅力。
Thumbnail
MOD有線電視的古典音樂頻道節目越來越多元,包括Big Band爵士音樂會等內容。觀眾可以期待更多管樂音樂會等不同類型的音樂節目。歐美人對音樂的喜好也在節目內得到體現,展現了音樂的普遍魅力。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Thumbnail
國內兩波疫情延燒,在全國進入三級警戒整整兩個月後,終於看見本土案例降至個位數眾人已發展出各式各様的居家休閒模式,音樂也聽了、劇也追了,運動也做了,也嘗試過下廚,不禁讓人想問,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再進一步了解的?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點在疫情期間,國際與國內發展出的幾種創作樣態。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音樂人常說,「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語言。有許多音樂人雖語言互不相通,卻能透過音樂本身進行交流、理解彼此,並且達致更深的契合。
Thumbnail
透過灣聲樂團的音樂會,重新定義古典音樂。從讓心情沉澱到讓情緒宣洩,進而到發現靈魂在音樂中的愉悅和新體驗。這是一場能夠讓觀眾重新認識自己、享受靈魂級SPA的音樂饗宴。
Thumbnail
透過灣聲樂團的音樂會,重新定義古典音樂。從讓心情沉澱到讓情緒宣洩,進而到發現靈魂在音樂中的愉悅和新體驗。這是一場能夠讓觀眾重新認識自己、享受靈魂級SPA的音樂饗宴。
Thumbnail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