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安業國小,1920|台南麻豆|百年小學|井東里的小學|尋訪總爺國小的經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安業小曾經娃口落到40人,當年也被列為廢校的候選名單,後來學校陸續發展特色課程後學生漸漸回流,到今年已經有120餘娃8班的編制了,實在是慶幸。


學校位於173市道旁,這條路沿著曾文溪一路從麻豆到西邊的七股,算是台南地區東西向的重要道路。

上回我曾經到路上的另一所紀安國小,安業距離該校不算遠,校舍同樣是平房一層樓,只有一棟二樓房舍,整個天空線相當的清爽,加上佔地頗大有2.56公頃,相對的寬敞。
而且校園綠化高級,一入校園就給四處綠意包圍,特別有棵超大幹圍樟樹,樹冠特美。


raw-image


從173市道往北就進入麻豆市區,不到2公里,麻豆算是一個標準的鄉村型市集小鎮,生活機能備全,市容乾淨,交通量也不大,很是清靜的宜居小鎮,我在這邊流連甚久,甚至納入想移居名單。

這次行旅是去看被廢校的總爺國小(另文再介紹),然後去麻豆市區吃牛肉湯當早午餐,飽餐後南向入西港走台19入台江,才順道看了安業小。

話說某年吃過台南這薄片牛肉湯之後,竟然給這種簡單、只有鹽巴調味的料理所迷,每每來台南地區都會去找一家來解口慾,想想也真不可思議。

raw-image

台南小吃,燙牛肉薄片,鮮美!

@台南麻豆,井東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18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安業小曾經娃口落到40人,當年也被列為廢校的候選名單,後來學校陸續發展特色課程後學生漸漸回流,到今年已經有120餘娃8班的編制了,實在是慶幸。 學校位於173市道旁,這條路沿著曾文溪一路從麻豆到西邊的七股,算是台南地區東西向的重要道路。 上回我曾經到路上的另一所紀安國小,安業距離該校不算遠,
Thumbnail
安業小曾經娃口落到40人,當年也被列為廢校的候選名單,後來學校陸續發展特色課程後學生漸漸回流,到今年已經有120餘娃8班的編制了,實在是慶幸。 學校位於173市道旁,這條路沿著曾文溪一路從麻豆到西邊的七股,算是台南地區東西向的重要道路。 上回我曾經到路上的另一所紀安國小,安業距離該校不算遠,
Thumbnail
清水,古稱「牛罵頭」,從荷蘭據台始因平埔族一支頭目叫GOUMACH,因稱此地為牛罵社而起,又稱「寓鰲頭」。日人據台後嫌不雅乃取東邊鰲峰山麓清泉改名「清水」。 清水區挺大的,東到大肚台地鄰神岡,西邊是網美夕陽照的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南接梧棲,幅員廣闊,有11所小
Thumbnail
清水,古稱「牛罵頭」,從荷蘭據台始因平埔族一支頭目叫GOUMACH,因稱此地為牛罵社而起,又稱「寓鰲頭」。日人據台後嫌不雅乃取東邊鰲峰山麓清泉改名「清水」。 清水區挺大的,東到大肚台地鄰神岡,西邊是網美夕陽照的高美溼地,北鄰大甲溪、南接梧棲,幅員廣闊,有11所小
Thumbnail
#059 銘傳國小 1954 .. 是日我們租了遊拜客,輕車往台大農場,這日是要拜訪農場裡的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就是「磯永吉小屋」。 原先只是看到這日據時期留下的建築很像我小學時候的教室,一條龍的木牆瓦屋、長廊通道,直柱走廊,雖然規模小了點,但跟我記憶中的小學教室渾然相似,遂帶他前去。
Thumbnail
#059 銘傳國小 1954 .. 是日我們租了遊拜客,輕車往台大農場,這日是要拜訪農場裡的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就是「磯永吉小屋」。 原先只是看到這日據時期留下的建築很像我小學時候的教室,一條龍的木牆瓦屋、長廊通道,直柱走廊,雖然規模小了點,但跟我記憶中的小學教室渾然相似,遂帶他前去。
Thumbnail
#025/ 協進國小 7 . 從台江進入安平後,我們沿著運河邊的安平路緩緩前進,車多車慢,跟著前車的後燈要去找牛肉火鍋店。 這路上有不少知名的觀光大店:像是二牛、助仔、文章......,我們沒去也不想去,經過時只見還未進餐時刻,店前已是排隊人龍。他說這都是觀光客: 「以老台南人來說,這些店都會避開
Thumbnail
#025/ 協進國小 7 . 從台江進入安平後,我們沿著運河邊的安平路緩緩前進,車多車慢,跟著前車的後燈要去找牛肉火鍋店。 這路上有不少知名的觀光大店:像是二牛、助仔、文章......,我們沒去也不想去,經過時只見還未進餐時刻,店前已是排隊人龍。他說這都是觀光客: 「以老台南人來說,這些店都會避開
Thumbnail
#006 /培文國小 . 從善化北返途中,特別去看這培文國小。 我對麻豆印象,就是等於文旦。 但是大概十年前看到人間福報報導,才知道這地方的特產除了文旦,還有更傳統的酸菜(鹹菜),因為這邊也是芥菜產地。 .. 所以,我為的是要看校園裡的木製酸菜桶。 入門的右手邊就有,校內還有縣府「酸菜文化園區」設置
Thumbnail
#006 /培文國小 . 從善化北返途中,特別去看這培文國小。 我對麻豆印象,就是等於文旦。 但是大概十年前看到人間福報報導,才知道這地方的特產除了文旦,還有更傳統的酸菜(鹹菜),因為這邊也是芥菜產地。 .. 所以,我為的是要看校園裡的木製酸菜桶。 入門的右手邊就有,校內還有縣府「酸菜文化園區」設置
Thumbnail
目002,田中國小 去花田的路上,看到地圖上的學校,特地撇開外環道路繞到市區去瞧瞧這美人。 雖然位在鬧區,門口的幹道是路小道窄,校門藏身倆建築間,立面不寬,簡單對稱L型,一道長長小徑直通穿堂,鬧中取靜,卻很容易錯過。 校園方正,其實面積挺大的,旁邊有鎮立圖書館,還有高中就一牆之隔。 這是市區裡的文教
Thumbnail
目002,田中國小 去花田的路上,看到地圖上的學校,特地撇開外環道路繞到市區去瞧瞧這美人。 雖然位在鬧區,門口的幹道是路小道窄,校門藏身倆建築間,立面不寬,簡單對稱L型,一道長長小徑直通穿堂,鬧中取靜,卻很容易錯過。 校園方正,其實面積挺大的,旁邊有鎮立圖書館,還有高中就一牆之隔。 這是市區裡的文教
Thumbnail
【旅途的小學校,門 】010 胡適國小,國學大師,南港過去吃豆腐 小學,承載著許多的「任務」,或是說「政治任務」。 看課程,受命于政治主張,承繼文化脈絡,連那校名的訂定都會難免的有濃濃的緬懷氣息。在台北市就有許多學校例子,像是:福星、銘傳、雨聲、雨農、懷生、永建、薇閣等等。 這沒啥不
Thumbnail
【旅途的小學校,門 】010 胡適國小,國學大師,南港過去吃豆腐 小學,承載著許多的「任務」,或是說「政治任務」。 看課程,受命于政治主張,承繼文化脈絡,連那校名的訂定都會難免的有濃濃的緬懷氣息。在台北市就有許多學校例子,像是:福星、銘傳、雨聲、雨農、懷生、永建、薇閣等等。 這沒啥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