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老千騙局:我在銀行上班的日常>>看清金融業內部黑暗面與欺詐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這本書偏向故事敘述,看完只能說在台灣周遭也有許多真實事件寫照與案例,在績效利益至上的環境,任何離譜案件可能都有機會發生,藉由本書生動的敘事,可以使讀者一窺金融業的真相,讀者有興趣歡迎圖書館借閱或購買閱讀

摘要

書籍講述金融業內部的黑暗面,以所羅門兄弟公司及主角的交易經歷為中心,揭露金融界的欺詐性文化和內部鬥爭。內容重點探討垃圾債券市場的崛起與崩潰,企業併購風潮中的險惡策略,以及公司內部不健康的管理環境如何影響員工的忠誠度和前途。最終,主角選擇退出所羅門兄弟,重新審視個人對職業成功和人生價值的看法。

raw-image


關鍵點

  • 垃圾債券市場與欺詐文化:垃圾債券被包裝為高風險高回報產品,但實際上許多內部交易基於內部資訊利用不透明的市場漏洞操作。
  • 公司內部鬥爭與不健康文化:文章揭示所羅門內部的階層分裂、派系鬥爭和高度競爭,對員工忠誠度造成嚴重打擊。
  • 併購文化的影響:金融公司以高債務併購企業,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穩定性,導致市場動蕩與系統性問題。
  • 高管的不負責任與員工威脅:作品提到高管經常利用集體裁員和公司策略轉變掩蓋自身過失,讓基層承擔結果。
  • 股市崩盤的衝擊與機遇:1987年的股市崩盤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暴露所羅門系統脆弱性,同時也給部分交投人員創造利潤契機。
  • 作者對金錢觀的反思:作者從金融業賺取大量收益,最終遠離這種文化,對社會價值與職業成功感發生深刻變化。
  • 退出金融業的決定:文件具體描述了作者如何因對組織的失望和尋求個人價值而退出職場。

「金融叢林中的人性與欺詐:資本市場的真相與代價」

重點摘要

以所羅門兄弟公司為例,揭示了金融業內部的高壓環境和欺詐文化,並探討了人性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它描述了分析師和業務員的職場生活,從高壓工作到內部鬥爭,並批判了金融業的非人性化文化。文件還反思了成功的真正意義,並對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提出質疑。

各章節與段落重要資訊

  • 資本市場與人性
    開篇指出資本市場的核心是「人性」,並以此為主線,揭示金融業內部的欺詐行為和文化問題。
  • 分析師的高壓生活
    描述分析師的工作環境,包括超長工時、極端壓力和對老闆的無條件服從,甚至犧牲健康和生活。
    • 例子:一位分析師因過度疲勞,甚至假裝便秘以在廁所短暫休息。
  • 職場文化的非人性化
    以所羅門兄弟的內部文化為例,揭示了競爭、派系鬥爭和對員工的剝削。
    • 例子:優秀的分析師被要求隨身攜帶呼叫器,隨時待命。
  • 成功的代價與反思
    後半部分探討了成功的真正意義,批判了金融業以表面成功為導向的價值觀,並反思了人性在其中的扭曲。
  • 叢林法則與求生策略
    所羅門內部被比喻為「叢林」,員工需要學習求生技巧,適應殘酷的競爭環境。
    • 例子:講師在培訓中強調求生技巧,並將公司內部比喻為叢林。
  • 金融市場的欺詐與騙局
    提到垃圾債券市場和內部交易的欺詐行為,並指出這些行為的揭露只是時間問題。

困難的概念;延伸觀念等資料背景補充

  • 垃圾債券市場
    垃圾債券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債券,通常由信用評級較低的公司發行。這些債券在1980年代被金融機構用於槓桿收購和投機交易,最終導致市場崩潰。
  • 分析師的角色
    分析師是金融機構的基層員工,負責研究市場數據、撰寫報告並支持交易決策。他們的工作壓力巨大,常被迫加班,甚至犧牲健康。
  • 叢林法則
    將所羅門兄弟的內部文化比喻為叢林,意指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員工需要學會適應殘酷的競爭才能生存。
  • 金融市場的欺詐行為
    包括內部交易、操縱市場和誤導投資者等行為,這些行為雖然違法,但在高壓環境下屢見不鮮。

5. 綜合性文本批判分析與延伸思辨

  • 文本批判
    揭示了金融業的黑暗面,特別是對人性的扭曲和對員工的剝削。然而,文件的敘述偏向個人經歷,缺乏對系統性問題的深入分析,例如監管機構的角色和市場結構的缺陷。此外,文件對金融業的批判雖然深刻,但未能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 延伸思辨
    引發了對成功的重新思考——成功是否應以財富和地位為標準?在高壓環境下,人性是否必然會被扭曲?此外,文件還提出了對資本市場的質疑:市場是否應該完全依賴人性運作,還是需要更強的規範和監管?這些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

總結

以金融業為背景,揭示了高壓環境下的人性扭曲和欺詐行為,並對成功的真正意義進行了深刻反思。它不僅是一部關於金融業的紀實作品,更是一部對人性和職場文化的批判性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
258會員
1.1K內容數
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實踐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歡迎瀏覽進階訂閱方案 原價每天不到5元,CP值最高,超越報紙資訊的法人投行分析。 精簡快速分享投行法人研究及操盤思維 希望能讓你我用最少時間、精力、資金洞察近期金融市場的變化與重點分享。
2025/04/30
摘要 該報告分析了Airtac(1590.TW)的財務表現與未來預測,重點包括2024年至2027年的營收與利潤增長、現金流與資本支出管理,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報告指出,公司營收與EBITDA預計將持續增長,且自由現金流穩健,同時ESG指標顯示其在碳排放與治理結構上的進展。目標股價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該報告分析了Airtac(1590.TW)的財務表現與未來預測,重點包括2024年至2027年的營收與利潤增長、現金流與資本支出管理,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報告指出,公司營收與EBITDA預計將持續增長,且自由現金流穩健,同時ESG指標顯示其在碳排放與治理結構上的進展。目標股價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台積電(TSMC)在2025年4月23日舉行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中,分享了A14製程、先進封裝技術擴展路線圖及特殊製程等關鍵技術更新。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存在,台積電憑藉半導體內容驅動的成長,尤其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強勁需求,使其在產業低迷期仍可能表現優異。報告重申對台積電的「買入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台積電(TSMC)在2025年4月23日舉行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中,分享了A14製程、先進封裝技術擴展路線圖及特殊製程等關鍵技術更新。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存在,台積電憑藉半導體內容驅動的成長,尤其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強勁需求,使其在產業低迷期仍可能表現優異。報告重申對台積電的「買入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摩根大通對台灣半導體設備製造商Kinik(1560.TW)持樂觀態度,認為其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優於預期,且長期展望穩健。報告指出,Kinik近期股價表現不佳已反映負面因素,如N2製程放緩與宏觀不確定性,但潛在催化劑包括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受益於SBU利潤回升)及未來DBU客戶拓展。此外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摩根大通對台灣半導體設備製造商Kinik(1560.TW)持樂觀態度,認為其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優於預期,且長期展望穩健。報告指出,Kinik近期股價表現不佳已反映負面因素,如N2製程放緩與宏觀不確定性,但潛在催化劑包括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受益於SBU利潤回升)及未來DBU客戶拓展。此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講述一位理財專家的經歷和面對交易虧損的心路歷程。文章分享了理專與客戶一起經歷金融海嘯後的心路歷程,包括面對投資可轉債的損失等。從故事中可以看到如何面對損失,調整心態,並學會從失敗中成長。文章中還分享了一些投資分析和經驗教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講述一位理財專家的經歷和面對交易虧損的心路歷程。文章分享了理專與客戶一起經歷金融海嘯後的心路歷程,包括面對投資可轉債的損失等。從故事中可以看到如何面對損失,調整心態,並學會從失敗中成長。文章中還分享了一些投資分析和經驗教訓。
Thumbnail
華爾街沒有 work-life balance,黯然離去的人占多數,能夠留下來的關鍵在於是否嚴格遵守投資金律
Thumbnail
華爾街沒有 work-life balance,黯然離去的人占多數,能夠留下來的關鍵在於是否嚴格遵守投資金律
Thumbnail
入市之前   他在進入金融市場之前,和一般人一樣上班賺錢、精打細算、省吃儉用,想著努力存一筆錢,能做多久是多久,最好是可以做到65歲領勞保和勞退年金。對於金融或理財,他只懂得儲蓄。儲蓄又沒有什麼不好,最穩又低風險。 初入股市   他發現身邊的同事一個接著一個在用券商app,原來大家都有在投資股
Thumbnail
入市之前   他在進入金融市場之前,和一般人一樣上班賺錢、精打細算、省吃儉用,想著努力存一筆錢,能做多久是多久,最好是可以做到65歲領勞保和勞退年金。對於金融或理財,他只懂得儲蓄。儲蓄又沒有什麼不好,最穩又低風險。 初入股市   他發現身邊的同事一個接著一個在用券商app,原來大家都有在投資股
Thumbnail
《笨錢效應》並沒有要像《大賣空》一樣解析整起事件的近果遠因,而是用大量的迷因和流行樂,讓電影在不需要太多財經知識的前提,用輕鬆的調性和緊湊的節奏,來看這場其實有點嚴肅的對決。《笨錢效應》翻拍自2021年的真實事件,是歷史上少數由散戶擊敗華爾街的精采案例。
Thumbnail
《笨錢效應》並沒有要像《大賣空》一樣解析整起事件的近果遠因,而是用大量的迷因和流行樂,讓電影在不需要太多財經知識的前提,用輕鬆的調性和緊湊的節奏,來看這場其實有點嚴肅的對決。《笨錢效應》翻拍自2021年的真實事件,是歷史上少數由散戶擊敗華爾街的精采案例。
Thumbnail
今天總算撥了個空檔來看這部繼“大賣空“之後的金融議題電影,金融怪獸格局放的比較小些,不是在描述真實世界的某個漲跌事件,而是在講新聞媒體及投資理財節目對投資人所產生影響力有多大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總算撥了個空檔來看這部繼“大賣空“之後的金融議題電影,金融怪獸格局放的比較小些,不是在描述真實世界的某個漲跌事件,而是在講新聞媒體及投資理財節目對投資人所產生影響力有多大的故事。
Thumbnail
是否受夠投資賠錢? 是否受夠現在的金融? 讓我們從投資界四大巨人之一 - 約翰.伯格,重新認識金錢的最佳策略。 也許我們對作者不是很熟,但投資者一定會知道他創造的指數化共同基金ETF。 就像金融界的賈伯斯,改變金融界、投資的世界。 讓我們從這位巨人的視角,重新理解 1.金融食物鏈
Thumbnail
是否受夠投資賠錢? 是否受夠現在的金融? 讓我們從投資界四大巨人之一 - 約翰.伯格,重新認識金錢的最佳策略。 也許我們對作者不是很熟,但投資者一定會知道他創造的指數化共同基金ETF。 就像金融界的賈伯斯,改變金融界、投資的世界。 讓我們從這位巨人的視角,重新理解 1.金融食物鏈
Thumbnail
#74《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掌握理財關鍵,沒有富爸爸那就靠自己吧!說真的,不喜歡資本主義,但再怎麼不喜歡,這就是社會的遊戲規則。既然無法改變它,那就加入它,並且玩得更出色!這本書透過簡單的小故事,帶你快速涉略一些重要的投資概念!
Thumbnail
#74《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掌握理財關鍵,沒有富爸爸那就靠自己吧!說真的,不喜歡資本主義,但再怎麼不喜歡,這就是社會的遊戲規則。既然無法改變它,那就加入它,並且玩得更出色!這本書透過簡單的小故事,帶你快速涉略一些重要的投資概念!
Thumbnail
任何事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往往難以冷靜思考做客觀判斷。身為受薪階級上班族的我們,平日還是得瀏覽報章雜誌刊載的市場動態、認識金融商品的景氣循環,並多方比較專家觀點與建議,才不會只能聽從理財專員的片面看法。
Thumbnail
任何事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往往難以冷靜思考做客觀判斷。身為受薪階級上班族的我們,平日還是得瀏覽報章雜誌刊載的市場動態、認識金融商品的景氣循環,並多方比較專家觀點與建議,才不會只能聽從理財專員的片面看法。
Thumbnail
人們花錢如流水,彷彿他們都能保證自己的管理的基金,永遠有賺不完的財富,肆無忌憚地花著不服比例的消費,直到空頭市場來臨。 那些昂貴的花費、貸款成了這些人最大的負擔,一夕之間,風雲變色,這時,他們才認清了現實。
Thumbnail
人們花錢如流水,彷彿他們都能保證自己的管理的基金,永遠有賺不完的財富,肆無忌憚地花著不服比例的消費,直到空頭市場來臨。 那些昂貴的花費、貸款成了這些人最大的負擔,一夕之間,風雲變色,這時,他們才認清了現實。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 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六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及我對這六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理財盲點》。 作者吉兒(Jill Schlesinger)是CBS新聞的商業分析師,身兼CFP財務顧問。我從書中整理出六個有錢人都會犯的超蠢理財行為,及我對這六大行為的個人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